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英格兰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可能会解决掉难民问题。另外,很多难民也差不多饿死了。到时候,再想像这样堂而皇之地在纽卡斯尔招募移民,那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想要获得足够的移民,必须要抢时间
杰弗里很快收到了萨卡拉的报告,也很赞同萨卡拉的观点。只不过,杰弗里没有决定权,于是,他派人快马加鞭,把报告送往了罗马,请马林做出批示和决定
第350章 粮食换船只方案()
几天后,马林就在罗马收到了杰弗里的转呈报告。说实在的,马林在罗马的这段时间,手下情报部门,为了让情报及时地出现在马林手里,也是耗费巨大。光是传递信息的马匹,就跑死了十几匹。另外,有三十多匹马跑伤了身体,需要长期恢复。
但是,马林也没办法,和介入西弗里斯兰的战争相比,死几十匹马,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马林这个想法要是被后世的动物保护协会知道了,肯定要来怼他。当然,马林也极度鄙视那些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人都没保护好,居然想着保护动物。不为人考虑,站在畜生一边。显然,这些动物保护者,不是脑子坏掉了,就是动物修炼成精伪装成人类的当然,保护类似大熊猫那样的稀有动物,还是合理的。不然,世界物种就太单调了。
马林接到杰弗里转呈的萨卡拉的报告后,觉得萨卡拉的担忧非常有道理。亨利七世不是个无能之辈,现在无法控制住局面,是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亨利七世肯定会重新控制北部地区的,尤其是纽卡斯尔这样的北部重镇。
所以,萨卡拉担忧的,今年秋收以后,英格兰会派人接管北方的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萨卡拉提出的增加载人船只数量的提议,非常中肯和及时。如果不是萨卡拉的提醒,马林几乎忘记了移民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然而,航运公司另外一半的30艘商船,也各有各的运输任务,不可能全部拿去运输移民。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买船。
造船是来不及的,而移民们急着要运走。所以,最快捷的办法,自然是买船了。至于把马林的战船投入移民的运输,自然是不行的。因为,马林的战船,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船只造型差异很大。一旦动用战船,英格兰就能很快推断出谁是搞事的人了。
所以,为了掩护来历,马林只能去购买目前欧洲最流行的几种帆船了。比如,目前欧洲北部沿海地区流行的柯克帆船,以及欧洲南部地区流行的克拉克帆船和卡拉维尔帆船
思考再三后,马林决定——同时派出商业团队,负责前往汉堡、吕贝克等汉萨同盟地区,英格兰沿海地区,法国沿海地区,葡萄牙沿海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等地,砸钱购买100艘排水量200吨以上的大型商船(这个年代算是大的船了)。
有了130艘排水量200吨以上的商船,那么,一次运输,就可以运走一两万人口了。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今年秋收到来前,运走几万人。毕竟,去布雷顿角岛,三个多月就可以跑个来回了。
不过,鉴于每艘200吨以上的商船,市场价高达两三千个金币,上百艘船得要二三十万金币。所以,东弗里斯兰国库内现存的资金,也有些不足。不是拿不出,而是拿出来了后,别的部门就别想有现金了。
为此,马林只能祭出老套的大招——卖粮
一个金币相当于60芬尼,在德意志可以换到60磅黑麦。也就是说,60磅黑麦可以换一个金币。若是按照30万金币来算的话,也就1800万磅黑麦而已。而马林的粮仓里储存了超过10亿磅的黑麦,拿出1800万磅有压力?
而且,这些黑麦,在德意志价格是1芬尼每磅,可运到英格兰和法国的话,价格会提高不少。尤其是英格兰,今年北部几郡绝收,粮价迎来了大涨。把这些多余的黑麦都拉出去卖了,还能溢价不少。
一艘排水量两三百吨的新船,价值不超过3000金币。只要拿出18万磅黑麦来换,估计英国人和西班牙人还会觉得占了大便宜呢。当然,马林不会那么傻,不考虑黑麦的地区差价问题。所以,他安排专业的谈判团队,去负责卖粮或直接用粮食换船只的事情。
只要船只到位,纽卡斯尔那边的几万难民,几趟就可以运完。有了几万难民去布雷顿角岛,这个1万平方公里的大岛,肯定会迎来一波大开发。
当然,实际上,布雷顿角岛只是一个中转站,马林真正要开发的,是纽约和附近区域。因为,布雷顿角岛受到附近的纽芬兰岛北边的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候有点偏凉。在布雷顿角岛,只能种植黑麦、燕麦这样的耐寒作物。或者,可以放放羊。想干别的,比如种植小麦什么的,那就不可能了。
而离布雷顿角岛不是很远的纽约,基本不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那边除了冬季外,还算温暖。至少,可以种植小麦、葡萄等作物。后世的时候,双岛中的哥伦布岛,就是叫马萨葡萄园岛,是个气候非常好的度假胜地。
只要把几万人运到纽约去,以后,马林完全可以在纽约那里开垦出几百万亩的土地,用来种植小麦、大豆等高价值的农作物。至于小麦灌溉需水大的问题,完全不是个问题。因为,达芬奇已经研发成功了瓦特蒸汽机了。欧洲马林暂时不打算公开蒸汽机,但北美那么偏僻,马林完全可以放心地在纽约那边推广使用蒸汽机驱动的抽水泵,加快灌溉的速度。
而且,在那边使用蒸汽机也挺方便的。别的不说,布雷顿角岛出产的煤炭,正好用来作为蒸汽机的燃料。更何况,纽约向西不远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后世著名的钢铁中心匹兹堡,就是靠着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丰富煤炭资源和来自五大湖区的高质量铁矿,成为著名的钢都的。
而马林的殖民路线也十分明确——先在纽约一带登陆立足,然后,向西扩张,直扑匹兹堡一带,掌握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田。然后,继续向五大湖区扩张,夺取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的高品位超级大铁矿
马林认为,这个世界上,工业能够迅速起来的国家,不论是英国、德国,还是美国和华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身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所以,一旦展开了工业革命,英国能迅速崛起,德国能迅速崛起,美国能迅速崛起,华夏也能迅速崛起。而若是没有了能源,那就比较苦逼了
其中的苦逼代表,就是法兰西19世纪,当英国佬开始搞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人没有煤炭,只有一个铁矿资源。但有铁矿是没用的,有煤炭才是王道。铁矿石可以进口,煤炭消耗那么大,全靠进口的话
所以,钢铁中心一般建在煤炭产地附近或者海边航运方便的地方,就没有建在铁矿山附近的。
法国人没有煤炭,所以,在英国人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只能苦逼地搞出了一个“高利贷帝国”,无法与英国抗衡。
而德国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后,靠着鲁尔区的煤炭,迅速成长为可以暴揍法国的怪兽,就连英国,也都有些害怕然后,德国看法国占着洛林铁矿太浪费,就抢了过来
美国也是,为啥美国东北部最发达?因为东北部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巨大煤田,和五大湖区的超级铁矿所以,全力开动后,美国毫不费力地把英国从经济王座上拉了下来,成为土豪中的战斗机
华夏同样如此,一旦结束了动乱,立即靠着西山的煤田,工业迅速崛起,大踏步追赶欧美
要不是拥有海量的煤炭,你崛起一个试试?虽然把城市搞得大气污染严重,但不可否认,国家发展起来了
另外,不得不提到一位古人——隋炀帝杨广。如果不是他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西山的煤田,根本无法顺利的运到南边,给东南沿海提供动力煤。只要站到大运河边上,就会发现——很多拖船拖着几条或者十几条驳船。驳船里面,不是煤炭就是建筑用的石灰或者沙子。
也就是说,华夏现代经济的大发展,死去多年的老杨,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马林非常重视把那几万英格兰移民拉到纽约去。有几万人一起,立足必然很快。只要站稳了脚跟。贪婪的本性,加上马林的引导,会让他们向西扩张的。
因此,粮食换运输移民的商船的计划,必须尽快实行。这样,可以加快移民速度,也能让马林更快控制住纽约附近的地区。
当然,对于这些英格兰人,马林不那么放心。这不,马林写信给泰勒主教,让他派出几十名“忽悠学”毕业的弗里斯兰人教士学生(可以用弗里西语和英格兰人交流),去纽约多开设几个教堂,每个星期都给那些英格兰移民洗脑教育,让他们都成为马林的脑残粉和死忠
第351章 阴魂不散的法国人()
有了足够的船,还需要足够的水手。幸好,马林之前准备充分,在特塞尔岛期间,就开办了水手学校,并聘请了葡萄牙老牌水手前来担任教师,教导年轻的弗里斯兰渔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水手。
如今,马林的地盘上,远不止特塞尔岛上的那个水手学校了。现在,在海边地区,马林建立了20所水手学校。几乎所有的弗里斯兰渔民的青壮,都在休渔期,接受过远洋航船水手的培训。
所以,即使购买100艘船,马林也是不缺水手的,只要去海边渔村转一圈就可以招来大量的水手。然后,配上船长学校培养出来的船长和大副,就可以远航了当然,还得安排几个老水手当带头人,免得没有经验的水手出错
弗里斯兰人是德意志地区(荷兰除外)唯一的航海族群,也是德国搞大航海的唯一依赖。可惜的是,后世的德国佬,很不尊重弗里斯兰人,经常把东弗里斯兰人当做愚蠢的代表,还编排各种段子笑话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