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10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眼下贵族的封地以后还是不收税的。但那不要紧,因为,马林背后有一个偌大的美洲。以后,在美洲殖民地也可以这样收税。如此,就不怕税收不够了。
而现在,不管马林也好,其他君主也罢,欧洲目前君主们的财政其实只依靠自家领地的产出。就连给大臣开薪水,也是自家领地产出。最多,可以收点商业税和关税。这样的税收体系,难怪欧洲各国养不起十几万大军。就连法国这样的欧洲顶级大国,打个仗也就出动几万军队。君不知,华夏春秋战国时代,一个秦国,不过500万人口,但灭楚的时候,在李信的20万大军惨败的情况下,还能拿出60万大军其军队数量,已经远超过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而现在的法国,人口1500万人以上。要是按照战国时秦国的举国皆兵模式,得凑出200万大军才合理。可是,因为国家没有普遍税收,君主都穷,10万大军都养不起
当然,现在马林独占肥料技术,还能吃独食很多年,倒是不急着分土地。可是,也可以先在分到土地的退伍老兵身上试验下田亩税了。等大家都适应了田亩税的存在,以后,等到全面分田的时候,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军人都接受了这种税收,还用管农奴?军人手里握着的,可是枪杆子
而且,这些退伍老兵的田亩收益,也是非常高的。有了马林提供的肥料,他们的田亩,亩产至少都有400磅以上。就算扣除一成田亩税,外加15磅的什一税,至少也有345磅。刨除成本,获利怎么得也有300磅。在目前粮价高昂的前提下,每亩地年收入可达300芬尼,也就是5个金币。60亩就是300个金币,200亩的话,那就是1000个金币啊这个收入,比一般的采邑骑士都不差
而且,因为不像采邑骑士那样需要养战马和侍从,开支要少一大半。这些收入,那可都是纯收益啊
马林喝了点蜂蜜水醒了醒酒后,觉得应该改善改善这个计划
除了要让士兵们适应税收外,马林还觉得,似乎土地继承并不妥
比如,这个老兵做到了连队长,分到了500亩地。可是,他的儿子就算参了军,也未必能升到连队长啊。要是世世代代继承500亩地,似乎,不太公平
这时候,马林忽然想到了唐朝的均田制。按照唐制,土地主要分为永业田、口分田和职分田。
其中,永业田为20亩,是可以传家的,有土地产权。而口分田,则属于分配给壮年劳力的土地。若是死了,是要收回去的。这种口分田,实际上相当于国有土地给私人种。而地租,就是田赋。
另外,针对官员,还有职分田。就是按照职务,分给田亩。这是用来抵消工资的,也就是说,给你田种,就不发你工资了。反正,职田的产出,也足够抵消工资了。
按照唐制,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职田数量从12顷到2顷不等。而古代一顷地是100亩,2顷地就是200亩。就算华夏古代亩产只有200多斤,亩收益1石米的话,年收益也有200石米了,非常可观。
事实上,这种职田制度,比发薪水省事多了。古代没有银联,官员领薪水和将士领军饷非常不方便。若是遇到贪官,中间倒个手,那就完蛋了。而职分田,让官员自己折腾去,省事很多。而且,不怕中间有贪官过手盘剥。
马林也打算在北海国推广这种制度,当然,贵族分田方式不变,但以后尽量朝北美封。而对于退伍军官,马林则打算分60亩的永业田,外加职分田。
永业田不用讲,自然是私家田产。而职分田,马林则打算给予“传一世”的安排。所谓“传一世”,就是只传一代的意思。主要是怕军官子弟不争气,给他们一代缓冲。如果再下一代还不行,这个田就要收回了。
另外,永业田是按丁口授予的。只要有一个男丁,都可以授予永业田60亩。这个标准是唐朝的三倍,但马林有这样的底气。毕竟,唐朝只有那么点大的地方,塞外沙漠草原是不算的。能给每丁分20亩永业田还是因为经过隋末大乱,人口锐减,土地很多的缘故。
而马林手里有偌大的北美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不愁没有土地分。只要你有丁口,我就有足够的田分给你
第1436章 治安官和警长并存制度()
马林盘算了一下,从45岁到60岁,他们还可以再干15年警长。警长不是小片警,也不是联防队那种干苦力的,不需要太辛苦。因此,干到60岁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后世的65岁,嗯,那是官老爷们才可以干到的年纪。
寻常体力活,其实干到50岁往上就不行了。更何况,现在欧洲大部分人50多岁都死得差不多了。但这些老兄弟跟着马林混,好吃好喝的,还因为职业原因,天天锻炼。外加马林现在正在大力推广医院和现代医术及中医,虽然目前只推广到城市,还没下到乡镇,但也是迟早的事情。有了这些因素,手下人活到60岁往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自己给的编制非常合理。一个警长,外加5个有编制的警察,薪水开支并不多。按照正常佣兵3芬尼每天的薪水,5个警员每天才需要开支15芬尼。一年下来,也不过才91。25个金币的样子。400个警所,每天开支也就不到4万金币。
至于数量更庞大的辅警,都不用开薪水。平时,多发点廉价的咸鱼、蔗糖和罐头什么的,就能打发掉。毕竟,这些人可以让各自所在的庄园养着。如此,可以节省好大一笔的开支。而陷于、蔗糖和罐头什么的,对于别的国家也许是个高成本的东西。但对于马林而言,这些都是低成本的廉价玩意。偏偏,拿到手还倍有面子。毕竟,一般人可没有。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天天发,逢年过节才发,花不了几个钱。
至于这320个老兄弟的专业素质?马林还真不抱任何期望。毕竟,他们全是糙汉。指望他们像后世警察那样破案,简直不要妄想。
这帮糙汉,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让他们当警察,其实是个笑话。因为对他们破案能力的不信任,马林甚至都没有废除那些治安官的存在。
毕竟,那些治安官虽然不一定是好人,可专业素质肯定比这帮糙汉强多了
这些传统的治安官,往往都是在地方上比较有名头的狠人,能镇得住场面。而且,他们对地方上的事情门清,做事不会出乱子。比如,那些人能惹,那些人不该惹,这些治安官灵醒着呢。甚至,那些镇长们,也没这些治安官消息灵通。
因为,那些镇长,多半出身贵族家庭,圈子不一样。他们一般很少接触平民圈子,或者不屑和平民接触,知道的消息自然少很多。而治安官不同,他们都是地方上的狠人,甚至混混头子。他们平时接触的就是三教九流,消息不知道比那些镇长老爷们灵通多少倍。
有时候,地方上发生命案或者斗殴,这些老辣的治安官,都不用出马,就能根据受害人的社会关系,猜到是什么人干的。这就是地头蛇的力量,比过江龙好使多了。
还有就是,地方上百姓发生矛盾纠纷,这些地头蛇治安官前去调解,一顿吓唬就能让搞事的双方迅速安静下来。而要是换了个没威望的人,肯定难以成事。
所以,马林最终才没想过要用手下这320个糙汉去代替那些地头蛇一般的治安官。因为,这些糙汉没有维持地方安定的能力。
但是,若是保留原先的治安官制度,马林又不甘心。因为,这代表他对地方上的掌控力不足。有时候,那些地方上的治安官说的话比领主都管用。这对于一心想要集权的马林而言,怎能容忍?
而且,有的治安官,也是地方上的祸害。他们纠结起一帮流氓,为祸乡里,鱼肉百姓。偏偏,还能逍遥法外。
为何?因为老百姓没有告他们的渠道啊
这个时代,农奴都不能随便离开庄园。就算去镇上,都要经过庄园主的同意,更何况去远一点的城市?所以,就算有人想告他们,也没渠道。更别说,就算告了也未必赢了。没准,事后会被残酷报复。
所以,马林趁着这次藏兵的机会,组建了警察部队,分散到各个乡镇去。除了养兵之外,就是分治安官的权利了。
警察的存在,使得治安官手下那帮混混帮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马林也不允许治安官再养着帮闲。
马林规定——以后地方治安调解,依然以治安官为主。但是,一旦涉及到镇压暴民的武装行动的时候,治安官不得动用帮闲,只能动用警察。
具体程序为——治安官觉得有出警的必要,和警长打招呼。然后,警长会根据事态的严重性,出动相应数量的警察。必要时,可以召集20名辅警一起行动。
这样一来,治安官手里只剩下了决策权,但却没有了执行能力。他要是办事情,警察们自然配合。可是,要是想鱼肉百姓,干点私活,警察们就未必鸟他了。因为,警长们都是退伍军官,是中央体系的,只忠诚于马林。那种有损马林和北海国利益的事情,警长们肯定不会干的。毕竟,这些警长们都是为马林服役了近20年的老兵,忠诚方面毫无问题。
如此,即使马林没有把地方完全掌控在手里,可通过这些忠诚的警长,也能牢牢控制住局势。而且,还不担心地方势力阳奉阴违。因为,掌握了警察部队的警长,会把地方上的一切上报的。
甚至于,马林觉得,这种用地方上的治安官,外加一个军队退伍军官担任警长掌握地方警察的模式,比后世警察模式都要先进。
为啥这么说?后世把地方警察的任命权交给地方政府,是很错误的。因为,这样的话,由地方领导提拔起来的警察头目们,很容易沦落为地方官的狗腿子和打手。只要把地方警察掌握在手里,有些贪官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只要封锁了消息,抓住敢于去上告的人,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