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征天下-第8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全都跟着你,再加上你的天雄军,兵力接近二万,已经可以与流贼主力一战了。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谨遵圣旨!”
“那就这么定下了。”朱由检斟酌着道,“京师那边,大臣们天天催朕回銮,但是叛乱离平息还早,朕不想急着回去。河南让叛军折腾得太惨了,朕得设法让这里尽快恢复元气啊!还要辛苦诸位,王在晋、袁可立,二位明天就启程去南京,路上可让卢象升派兵护送卢象升明日就率军开拔,看看还是否来得及解彭城之围孙传庭也要马上返回陕西主持局面。不过杨嗣昌可以留下,吏部行文应该很快就到,你就在这里帮朕的忙吧。”
第二天不到黎明,这些文臣武将就肩负着各自的使命,顶着满天星斗出发了。朱由检与杨嗣昌送行回来,又传下两道旨意:一是命令在豫西平叛的平贼将军左良玉返回开封休整二是调缑明显、李守玉的大明军第一师移防开封。而李定国部暂驻洛阳休整,孟拱部暂驻郑州。
对此杨嗣昌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开封离流贼最近,而大明军刚刚成军不久,现在就让他们上战场,是不是有些仓促?”
“先生说得很对。”朱由检颔首道,“不过朕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协助百姓重建开封!”
第1264章 重建开封()
在朱由检的亲自主持下,开封府的重建工作迅速而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朱由检决心重塑昔日汴京的辉煌,把开封打造成一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都市。
之所以特别重视开封,朱由检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首先,开封府是河南省的省府,而河南是“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开封府的人口非常稠密,仅城内居民按户籍记录便有三十多万人,在战火未起之前已经很繁华,具备成为大都市的条件。
第二,开封城是被战火摧毁的,其中官军与叛军的“贡献”不相上下。收复开封后,朱由检当然要给当地居民尽可能多的补偿,也算是弥补战争对他们造成的创伤。
第三,借此契机,朱由检准备开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如果换做别处,历经二百多年的沉淀,当地官绅、大户、富商利益已经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改革难度极大,远不是派去一两个官员、颁布几条新政就能推行下去的。
而河南已经被打烂了,战争中玉石俱焚,过去的大户也死了不少,原来的官员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叛变的叛变。洪承畴死守开封时,全城实行军管,根本就没有任命伪官。
而且开封府还有个周王,与燕王、秦王等一字王一样,也是洪武年间就封了藩王,至今已传十二代。本来周王在开封根深蒂固,没想到叛乱骤起,朱常洵当然想得到其他藩王的承认和响应,开封因为离洛阳最近,当然在劫难逃。
现任周王名叫朱肃溱,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比朱常洵年龄还大。周王一系已经坐享荣华富贵二百多年,朱肃溱本人也当了几十年藩王,比皇帝还逍遥自在,当然没有任何造反的理由。朱肃溱也不傻,知道明朝除了燕王朱棣以外,藩王造反没有一个成功的,因此当朱常洵找上门来“传旨”时,他来了个闭门不纳。结果触怒朱常洵,让洪承畴把周王全家数百口尽数逮捕,押解往襄阳去了。
这样一来,客观造成了现在的开封府无藩王、无官绅、无大户的局面,如此良机,朱由检怎能错过。
当然,在进行改革之前,首先要做好军事部署,毕竟叛军刚刚退走,被数十万流贼团团包围的彭城距开封也不过五百多里。
首先,由解胜麾下悍将、曾经的秦兵第一团第一营营长,现已升任副总兵的刘全忠率领的五千神机营生力军刚刚赶到河南,朱由检让他们暂时驻防开封。这五千人除了携带火炮较少以外,武器装备丝毫不逊色于孟拱的部队,守卫开封绰绰有余。
刘全忠参加过秦兵自成军以来的多次大战,战斗经验也非常丰富。这五千人在内部依然按照秦兵的编制,是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下辖十个营,其中有七个标准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侦察营,一个工兵营。刘全忠把炮兵营、工兵营和三个步兵营部署在开封城内,其余三个步兵营呈品字形,分别驻扎在距离开封二十里的三座村镇内。侦察营则分成四个侦察连,在离城五十里外的四个方向上警戒。这样无论叛军从哪个方向来袭,官军都可以迅速发现并及时做出反应。
其实刘全忠是很希望能马上开赴战场的。朱由检平日最喜李来亨和刘全忠的古灵精怪,刘全忠在朱由检面前也颇敢说话,半开玩笑半是诉苦地道:“圣上,您怎么老是不让末将打仗啊?京师保卫战,您让末将统领新兵,一枪没也放,甚至连鞑子的面也没见着这回平叛,又让孟拱拔了头筹。现在末将手下的兵私下都笑话末将,说末将这个第一营名不副实,快成老末营了!”
朱由检则把脸一沉道:“让你守城你就守城,哪那么多废话?光想着立功,连军纪都不要了么?”
吓得刘全忠赶紧跪倒请罪,朱由检这才语重心长地道:“想打仗立功是好事,但是你不想想,京师距这里一千里还挂零,你接到命令以后只用了九天就急行军到此,战士们一天走一百多里路,不得好好休整一下?另外开封现在百废俱兴,朕又在此,也需要善战之军的保护。等局势稍安,让大明军第一师接你的防,到时候要你打的仗还多着呢,就怕你打不过来!”
刘全忠这才转惧为喜,视察城防去了。朱由检又召来缑明显和李守义,明确告诉他们:大明军第一师刚刚成军,现在没有战斗任务,只是辅助刘全忠部守城,主要的任务还是参与重建开封。
但是缑明显和李守义心气很高。如今第一师已经满编,达到六千二百人。除了改编旧卫所军卒以外,还从农户中招募了一部分年轻力壮、愿意当兵的青年。从洛阳出发以后,他们按照秦兵的标准,也是急行军赶来开封。不过他们的速度和刘全忠就没法比了,三百多里路程,走了六天半才到,气得缑明显跳脚大骂。其实一天五十里的速度,对这些过去的“老爷兵”而言,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抵达开封之后,缑明显下令全师在城外扎营,没有命令和军官的带领,擅自入城者一律斩首,因此军容整肃,无一人敢趁火打劫。
然后根据朱由检的命令,第一师迅速投入到训练和战后重建的工作中。全师三个团,每天缑明显带着一个团在城外进行军事训练,主要内容是体能训练和队列训练,练得好的才允许增加枪械训练。至于以班、排、连为单位的实战训练,限于新兵的素质,现在还无法开展。
而李守义则带领另外两个团,分别负责抢修城墙和清理城内废墟。他少年老成,办起事来极为认真,朱由检也就放手让李守义去做。
军政方面大抵如此。接下来,就要处理更为棘手的“民政”了。首要的问题,就是地方官员的任命,以及地方官府的设置。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就这样看似平静地开始了
第1265章 任命巡抚()
无论是什么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调整旧有的责权、利益划分,而这就涉及到具体的人,所以改革首先就是“改人”。对朱由检来说,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他需要马上任命新的河南省和开封府地方官员。
登基以后,朱由检曾经在“日讲”中向那些学识渊博的大臣非常详细地了解过本朝地方行政制度。明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省、府州、县。其中“省”是沿袭元代的“行省”制度而来,正式的名字是“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还是称为“省”。全国包括二京十三使司,河南便是其中的一省。
按照洪武年间定下的“祖制”,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布政使”,俗称“藩台”,拥有承宣政令、管理属官、掌控财赋的权力,原来是正二品大员。与之并列的还有掌管一省刑讼的最高长官“按察使”,俗称“臬台”,也曾是正二品文官。再加上省级卫所机构“都司”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合称“三司”,分掌一省的行政、司法、军事大权,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最起码在创立制度之时,起到过积极作用。
可是当承平日久,地方政府机构难免滋生,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甚至发生动荡,影响整个帝国的安全。在此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从中央派一名官员过去,处理一些“三司”互相扯皮久拖不决,或是以他们的能力根本解决不了的事,这个官员的官职就叫“巡抚”。
初时巡抚只是临时派遣,问题解决以后仍回朝廷,官品也不一定比布政使、按察使。后来地方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军事、防务上越来越吃紧,巡抚就逐渐从临时变成定例,最终成为一省的军政司法最高长官。相应地,巡抚的官品一般为正二品,而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官品下调为正三品,成为巡抚的属官。
按照朱由检的理解,如果拿前世的官员名目往这里套的话,巡抚就大致相当于,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按察使相当于省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都指挥使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一个巡抚管着这么多部门,权力是相当大了。而实际还不至于此,就拿河南巡抚来说,官职的全称是“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河道屯田兼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光是念出来已经很吓人了。
然而不管是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还是都指挥使,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真正与普通老百姓打交道的,还是府县官员,尤其是县官。这一点朱由检在泾阳县就知道了,明代县级官府的特点是有官有吏,官少吏多名义上官大于吏,实际上吏“绑架”官。
具体地说,一个县的“朝廷命官”只有五位:知县,正七品县丞,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