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扳道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叫若芙妮娅,是二战时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人,41年至44年围城的日子里,她先后失去了八位亲人,自己也差点儿死掉。她现在虽然老了,但对自己经历的一切却记忆犹新,有机会就会讲述给人听。“人们应该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她说。
她告诉孙珲,当天边腾起那朵巨大的白色的蘑菇云时,16岁的她和父母正手挽着手走在大块青石铺成的老街上。
那是41年9月8日,列宁格勒已遭德军围城月余,但对若芙妮娅和绝大多数市民而言,战争似乎还很遥远。
第19章 列宁格勒噩梦()
而苏联当局为了显示战胜德国的信心,要求所有的娱乐场所必须营业,城里的歌剧明星也要留下来,讴歌祖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
若芙妮娅记得,话剧谢幕时台上的女明星娜塔莎像女皇一样地昂着头,五颜六色的彩带从剧院上空飘下。观众席上有人大喊苏联必胜,随后“乌拉”(万岁)的声音响成一片。
在这种气氛中,若芙妮娅一家并没有意识到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围城战正悄然来临。
那天的蘑菇云越来越大,从白色变成粉红色。消防车一队接着一队地向云团的方向冲去。
“那时我们才知道粉云是粮仓燃烧后形成的。”若芙妮娅告诉孙珲,41年9月8日,德国人用轰炸机摧毁了列宁格勒市郊的最大粮仓。大火燃烧了一整天,吞噬了足够这座城市市民食用两年的粮食。
看见粉色的云彩后,若芙妮娅决定写日记。
41年末,她在日记上写道:“生活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粮食还是有的,每个家庭都存粮食。二战之前这里经历了和芬兰的战争,相信战争很快结束。我还在学音乐。马上就到新年了,希望一切都能够好起来。”
但若芙妮娅期待的好起来的生活并没有出现。在德国人的包围下城市很快就陷入了断水、断电、断供暖和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天。
若芙妮娅告诉孙珲,如今即便是在夏天,她也要穿着厚厚的棉拖鞋,这是若芙妮娅在42年的严冬后落下的毛病。老人坚持认为,寒冷就意味着死亡和失去。
最先出现死亡的是郊区,士兵拒绝附近的农民进城,而农民又不想回到德国人即将来到的村庄。于是当严寒到来时,这些守在封锁线外的难民们一家接着一家地冻死在野外。接下来,死亡气息扩散到城内,那些很早逃到城里被安排到学校和广场的难民,由于没有炉子和食物,也被冻死在结着冰凌的房间里。
大范围的饥荒很快波及到市中心。尽管苏联政府提供了每人每天125克面包的供给,但这只相当于当下一片面包的供给,并不能解决人们活下去的问题。
在列宁格勒围城的日日夜夜里,饥饿的列宁格勒市民想了很多办法填饱肚子。
大家先是吃树叶、接下来是野草,最终坟地里的野花也被吃光了。“42年的夏天整个城市是灰蒙蒙的,树叶和草都被大家吃光了。”老人对孙珲说,由于没有食物,在厨房的墙角经常会看到饿死的老鼠。
和普通市民相比,若芙妮娅一家寻找食物的办法要多得多。
“妈妈很棒。”若芙妮娅还记得那一年家里前半年的食物。
胶水汤(带点面粉做的可熬汤)、粮库土(粮食焚烧后渗入土中提纯后可以吃)、煮毛衣(战前浆洗衣服时会用面粉,提纯后可以吃)、木屑酵母片(木头发酵后做成酵母)。
这么多年以后,90多岁的若芙妮娅提起那段日子就会哭。她对孙珲说,尽管在妈妈的操持下他们一家挺过了冬天,但是妈妈并没有熬过夏天。“那些自制食物没有营养,妈妈把配给的面包都留给了我。”
那一年夏季,若芙妮娅失去了母亲。
“你知道吗,人饿死,先是手和脚不能动,接下来脸变黑,掉牙齿,掉头发,但是脑袋还能用。”她对孙珲说,妈妈去世前躺在床上,还给她轻声背诵普希金的诗。
母亲去世后,若芙妮娅的父亲找到了一个求生的办法。这位钢琴师发现,只要不怕德国人扫射,他可以翻过铁丝网到德占区的农田里偷胡萝卜和土豆。
在若芙妮娅看来,偷土豆的日子很幸福。能吃饱,父亲还用土豆为自己换了一个布娃娃。
不过这种欢乐时光没有持续多久,父亲死了。与他一同去偷土豆的一位邻居告诉若芙妮娅:“你爸爸挖土豆时踩到了德国人埋的地雷,被炸飞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父亲去世后,若芙妮娅住的公寓楼里的人逐渐也死光了。最后一个邻居死后留下的250克葵花油成为若芙妮娅的食物,这时没了父母面包供给的若芙妮娅,在饥饿的作用下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幻觉。
“在厨房看到面包,走路时也有面包,做梦也吃面包,口水流了一地。”若芙妮娅对孙珲说,我必须战胜这些幻觉,否则就会死掉。
聊起当年,若芙妮娅一直认为,对粮食的幻觉是致命的。
若芙妮娅告诉孙珲:“人产生幻觉就会在家里躺上一阵,你以为你吃了食物,但是你并没有吃,于是你清醒过来时发现你已经走不了路,没法走路就不能去领面包,不能领面包就只能饿死。”
她说,当时很多妈妈都把吃的给孩子,经常是大人死了孩子活着。
她的一位朋友死了,孩子被送到孤儿院,再后来孩子也饿死了。“原因是孤儿院的院长先饿死了。”
当时间进入42年秋季,持续的饥饿使得一块面包的魔力在列宁格勒城里发挥到让人不敢想象的作用。
很多警察也饿死了,社会陷入了一种半混乱的状态。白天还好,但是到了夜间为了一块面包,饥饿的人们会变得很疯狂,针对面包的抢劫、杀人案件频发。整个保卫战期间警方处决的抢劫犯、小偷和杀人犯足足有3000多人,这一数据是战前的100倍。
为了一块面包人们会变得很疯狂。若芙妮娅说,她的两个朋友战前都是很优雅的人,不过在围城期间这两个人都被警察处决了。第一个人变成了小偷,每到夜间就去虚弱的老人家里抢粮食卡。第二个是一名女生,她向政府报告自己收养了很多孤儿,但警察却在她的家里发现很多儿童的尸体。“她把孩子饿死了,自己吃了孩子的面包。”
当时在大街上晕倒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身上的面包会被抢走,衣服会被扒光。“我遇见过好几次,人刚一晕倒,衣服就被围过来的人扒光了,人很快就冻死了。”
第20章 出路()
在黑市,一块金表只能换750克大米。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最多能够换一顿饭的口粮。
“我感到很恶心,这些人比德国人还可怕。”若芙妮娅说,她曾用妈妈留下来的首饰在黑市里换过土豆,一枚金戒指能换五个土豆。在黑市卖东西的除了政府和军队的一些官员以外,基本上就是小偷和抢劫犯。大家不愿意和后者做生意,他们经常会抢走虚弱人身上值钱的东西。
那年冬天,若芙妮娅没有了任何去黑市的想法,她没有东西可以换取粮食,她还担心自己在黑市被人吃掉。
她在日记里写道:“手脚已经冻僵了,情况似乎越来越差,大街上排队等面包的人从凌晨到深夜,很多人在排队时一头倒下就死掉了,没有人理会这些刚刚死去的,大家缓缓地移动着脚步,眼睛盯着面包。”
伴随着死亡的是各种高发的抢劫、谋杀。
一开始是偷死人衣服,后来就是割肉。若芙妮娅告诉孙珲说,那时这种事已经不是秘密,每到夜晚大街上就会传来金属摩擦骨头的声音。等到了白天路边就会出现裸露着白骨的尸体。
饥饿让人们没有了任何尊严。若芙妮娅说,有一次一个女同事叫她去家里做客。同事家里的人都死了。“同事叫我写文章,我写着写着感到不对,回头看见同事拿着刀在我背后。女同事用刀砍了我的头,不过她因为饿的没有多少力气,我伤的不是很严重,我就跑出来了。”
在大街上若芙妮娅晕倒了,醒过来时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后来警察来了问我,你知不知道,你的同事想吃掉你?”
“警察的作用不是很大。”她说,大街上这种可怕的现象少了,可房子里这种事依旧在发生。她有个邻居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教师,战前经常义务帮邻居修理电器。可在那一年,他杀死了妻子,把肉端到了女儿面前。“隔着门我都能听见小孩在哭,我不吃妈妈。”
列宁格勒变成了一座死亡之城,成了停尸房。地下室、医院、大街上到处都是死人。
若芙妮娅从医院出来后,到邮局当了一名邮差。到了43年1月12日,苏军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向德国人发起进攻,7天后与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会师,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全面封锁。
若芙妮娅记得,尽管全面封锁解除,但粮食依旧不够吃。她送信件时经常是门开的,屋子里的人死了。“那种场景让你很难受。”若芙妮娅说,不过也会有一些开心的事情,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
“收到信件的人会偶尔给我送礼物,比如一个巧克力盒子,里面装着土豆皮。”
若芙妮娅一直认为,她在43年12月收到的那盒土豆皮给她带来了好运。“我总能够遇见一些喜欢分享自己食物的人,大家都少吃一点每个人都不会死。”
闲暇时,若芙妮娅会和年轻人讨论列宁格勒保卫战。老人认为,是上帝唤醒了人性所以列宁格勒才能够挺过来。而年轻人总试图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来阐释最终的胜利,两者的意见往往不能统一。
“我最难忘的事就是在保卫战全面胜利后,我烧掉了我的日记。里面记了太多我不想回忆的事情,大饥荒对任何人的人性,都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考验。”
那是一个黄昏,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