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之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想知道你的家人在德国战俘营的生活,请关注77。8兆赫,德国之声广播电台,在那里,您将听到您家人的声音。”
丘吉尔在烟灰缸中按灭雪茄,翻到报纸的背面。
“释放人员名单,第三步兵师第八步兵旅萨福克郡团一营二连伯纳德。约翰逊,第三步兵师第八步兵旅东约克郡团二营三连大卫。西林汉姆。。。。。。”
丘吉尔一连念了几个名字之后抬手把报纸扔到一边,拿起右手边的象牙色电话说道:“召集内阁成员,我要开会。”
。。。。。。
七月十四日夜,德国空军再次“空袭”伦敦,同样扔下一堆传单飘然离去。
。。。。。。
七月十五日下午一点三十分,距离荷兰郁金香号游轮到达还有三十分钟,可伦敦的泰晤士河口已然是人山人海。
被释放人员家属、看热闹的百姓、维持治安的警察、各大报社记者、世界各国驻英国使馆成员将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人群当中,最为耀眼的人不是激动万分的释放人员家属,反而是大英帝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看到衣冠楚楚的丘吉尔,记者们当然不会放过。
“丘吉尔先生,见到被释放的伤员,您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迎着记者们的相机,丘吉尔微笑着说道:“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欢迎回家。”
在码头人群的翘首期盼中,郁金香号游轮高大的身影映入众人的眼帘。
“来了,来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向河边涌去,警察们手拉着手,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将人群控制在警戒线内。
郁金香号缓缓停靠在岸边,放下了舷梯。
码头上严阵以待的英军士兵沿着舷梯冲上郁金香号。
大约五分钟后,一名拄着拐杖的英军伤员出现在舷梯口处,一瘸一拐地走下舷梯。
随后出现是一名失去右臂的英军伤兵。。。。。。
最后下船的是伤势最重失去行动能力的伤兵、他们或是被别人背下游轮,或是被人用担架抬下游轮。
丘吉尔站在舷梯边,热情地向每一个下船的英军伤兵打着招呼:“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
在他身后响起接连不断的“咔嚓”声,记者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珍贵而又动人的瞬间。
。。。。。。
戈林的办公室里,陈道右手的食指在手中的一份来自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啪啪弹了几下,对戈林说道:“丘吉尔竟然亲自去接伤员回家,算他聪明。只是他以为这样就能挽回人心吗?他实在是太天真了。”
“我不认为你的这种手段会起多大作用,释放那些伤员能为我们节省一些医药费才是最实际的用途。”戈林说道。
“我正是这么想的,放了这些重伤员既能节省医药费,还能换取一个好名声,一举两得,为什么不做?”陈道说道。
“我认为还是大棒比较有用,我们的大棒已经准备好了,你猜丘吉尔挨了之后会是什么反应?”戈林坏笑着问道。
“还能怎么样?无非是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然后再强颜欢笑。”
第148章 大棒在手第一季之发扬光大的悍匪精神()
德国东部边境,维斯瓦河西岸小镇皮翁基。
波兰战役结束后,德国与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分界线重新划定国界线。
新的国界线划定后,皮翁基镇摇身一变,从一个内陆小镇变成变成了边境小镇。
七月二十日,无数德国军政两界大人物的到来打破了皮翁基镇的宁静。
在陈道看来,此时的皮翁基镇完全可以说得上是锣鼓喧天、枪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十二声礼炮响过,德国元首希特勒接过身边副官递过来的铁锹,走到一个底部放有石碑的大坑边,挥动铁锹向坑中铲土。
大坑的四周,戈林、希姆莱、赫斯、戈培尔和凯特尔等人也不甘落后,拿着锹把上系着红绸的铁锹埋头苦干。
在他们背后,无数记者围拢上来,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难得一见的场面。
看到记者们围了上来,希特勒等人一个个仿佛年轻了二十岁,手中的铁锹挥舞的更加卖力,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填平了大坑。
大坑被填平,希特勒又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后,奠基仪式圆满结束。
在希姆莱、戈培尔等人艳羡的目光中,陈道与希特勒同车返回柏林。
“海因茨,俄国人已经同意和我们进行T…34型坦克的交易,只是他们说最早要在九月才能完成交易,而且他们不要钱,他们要我们拿出十辆装有长身管火炮的四号坦克和他们进行交换,看来俄国人的特工工作效率也不低。”
“只要能够换来T…34型坦克,给他们同等数量的四号G型坦克完全可以。”陈道笑着说道。
陈道话音未落,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起来,转而换成一副思索的表情。
“他们为什么要等到九月份才进行交换?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希特勒问道。
“我猜他们肯定是想利用这段时间在坦克上做手脚,改装出一批缩水版的T…34坦克给我们,对我们进行欺骗。”陈道思索了几秒钟后说道。
“有这种可能,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希特勒好奇地问道。
“因为我也想这么做。”陈道坏笑着说道。
希特勒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好吧,这个改装缩水版四号G型坦克的任务就交给你这个特别顾问来完成,一定要让俄国人吃点苦头。”
“一切包在我身上。”
两天后,英国伦敦,与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仅一街之隔的战时地下指挥所的战时内阁会议室里。
面积约3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墙上挂满地图,一幅世界地图用红颜色标示出英国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分布,另两幅分别是欧洲和英国地图。
房间里塞满了桌椅,排列成“凹”字形,每边挤坐五个人,就连与丘吉尔对面的凹进去部分也要挤下三个人。
以丘吉尔为首的一干烟民们或是夹着雪茄,或是叼着香烟,把一个小小的会议室搞得是乌烟瘴气。
丘吉尔在面前的那个特大号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对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说道:“道丁爵士已经说完了空军的备战情况,轮到陆军了。”
丘吉尔接任英国首相后不久,一脚踢飞了一向与他作对的登特,换上了好友安东尼。艾登接任陆军大臣。
艾登不负众望,以充沛的精力和精明的头脑很快赢得了英国内阁的信任。
艾登说道:“陆军目前能够出动的部队有十三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我把他们编成了第七集团军,我相信他们会成为抗登陆的主力。除了第七集团军之外,我们还拥有多达一百五十万人的国土警卫队,国民们参战的热情很高,人数比我原先估计的数量要多得多,最近几天报名的人数才降了下来,我想是达到了峰值的原因。”
艾登说到这里瞥了丘吉尔一眼,恰好看到丘吉尔拿起雪茄猛吸了一口,急忙换上轻松的口吻继续说道:
“他们虽然连军服都没有,只能用臂章代替,可是他们的热情很高。许多人都是自带私人枪支来参加的,还有刺刀、燃烧瓶和自制的火焰喷射器。上个月底从美国运来的五十万支步枪发下去后,我们的装备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我们还拥有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的五个师,他们虽然从法国本土撤退的时候失去了全部的重武器,可是他们好在是正规军,军事素质明显强于国民警卫队,我想他们肯定能够在德国人登陆的时候给他们迎头痛击。”
丘吉尔听到这里扭过头去看向对坐在右边的戴高乐。
戴高乐急忙报以善意的微笑,自从他流亡到伦敦组织“自由法国政府”以来,只有丘吉尔领导的英国政府承认他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为正统的法国政府,全球除了英国以外的国家,都承认贝当领导的维希法国为正式的法国政府。
“目前陆军面临的问题是缺少重武器,伊斯梅将军,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丘吉尔对戴高乐点点头后向英国参谋长委员会代表伊斯梅上将问道。
“我们短时间内无法生产足够的重武器,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弥补。”伊斯梅说道。
“你想到的办法是什么?”
“毒气,自从我们对德国宣战后,为了防止德国人在战争中对我们使用毒气,我们也准备了大量的芥子气、氯气和光气。这些毒气现在存放在轰炸机部队的各个仓库与海滩附近的各机场。只要德国人的登陆艇来袭,我们的轰炸机与农药喷洒机就会向它们喷洒毒气,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伊斯梅说道。
“很好,再过三天,会从美国运来900门各种口径的反坦克炮,你和安东尼要做好接收准备,把他们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丘吉尔说道。
丘吉尔说完又把目光转向海军部的贝克豪森海军上将。
“我们现在有1艘巡洋舰和23艘驱逐舰在西部水域为来往船只护航。执行护航任务的还有一艘航母和泰恩河上的12艘驱逐舰。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在多佛尔港与朴次茅斯的10艘驱逐舰、泰晤士河上的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恒伯河上的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哈里奇的9艘驱逐舰和罗西斯的两艘巡洋舰可以用来对抗德国人的登陆。
除了它们之外,我们在斯卡帕湾基地还拥有5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这个月底还会有12艘驱逐舰从海外赶回本土支援,总之在海军方面我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贝克豪森说道。
“皇家海军将是我们最大的依靠,我一向坚信这一点。”丘吉尔说着看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