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中华1873-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张其光两面受攻,正在焦头烂额,听到回报,气得破口大骂:“蛮夷番兵,果然反心未泯,回去后定要参上一本!”
这时周围山林都亮起了火光,锣鼓齐鸣,呐喊喧哗,黑夜里也不知有几千几万人!
练军吓得惊恐万端,张其光两眼瞪圆,“一定是夏云桐的主力来了”,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带着几个亲随策马狂奔,逃出营地一溜烟跑了。
经过夏云桐宣传,什么义勇军前面抗日,后面还被同胞捅刀子,趁人之危只会亲者痛仇者快云云,加上攻势受挫,练军本就士气全无,现在风声鹤唳,主将又弃军而逃,立刻兵败如山倒。
整个练军的编制彻底溃散,仿佛受惊的羊群疯狂逃窜,等到天完全黑下来时,战斗也就结束了。
两千多练军完全崩溃,战死也不过百余人,一部分还是自相践踏而死,张其光和傅以礼以下一千两百多人空着双手逃走,三百多人被俘,另有都司高摇旗率领残部三百余人投降。
而巴兰泰雅的番屯军也悄悄地溜走了,见其阵型未乱,陈前也不敢冒险追击。
月光下的战场一片狼藉,旗帜、武器、锣鼓、被服等,扔得漫山遍野。
夏云桐看着心中感慨,之前他定下计划,让陈前率三百守军牵制番屯军,贺东来率五百兵出寨正面进攻,袁世凯则率三百多人侧面攻击,夏云桐率领五百民兵押后。
另外五百民兵分成几十队,在周围山峦密林中敲锣打鼓,摇旗呐喊,以为疑兵。
他对胜利虽也有几分信心,但没想到如此顺利,义勇军方面几乎没有伤亡,由此可见清朝军队的孬弱,这还是府城的精锐部队。
现在府城短期内料想无力进犯,竹堑城已无后顾之忧,夏云桐可以放心增援沪尾了,索性只留下民兵打扫战场,镇守猫狸山关口。
他将一千一百多义勇军全部带往沪尾港,意外的是,投降的高摇旗主动请战,自称惭愧同胞内战,希望能为抗日也出一分力。
夏云桐一想便同意了,他让数十名义勇军担任高摇旗部队的军官,一方面指挥作战,同时也是监督管控。
21日深夜,经过一番急行军,夏云桐终于率部赶到了沪尾,映入眼帘的又是怎样一幅壮观景象:
在大屯山和港口之间,在黑夜的海面上,炮声隆隆,烟雾弥漫,大口径的炮弹带着桔黄色的火焰,在空中来回穿梭着,划出道道红色的弹道,在空中搭起了巨大的彩虹桥,一端连着大屯山炮台,一端连着日本联合舰队。
海面上水柱连连,黑色的军舰摇晃颤抖着,显得弱不禁风,而大屯山山顶宛如一个巨大的火盆,腾起猩红的火光和烟团。
而在港口的右边,同样是烽火连天,武士军团的登陆部队就像是蚂蚁搬家,一批批坐着小炮艇冒着炮火靠近岸边,徒步在浅滩上登陆。
若在港口左侧登陆,那之后还需强渡淡水河,此时在右侧登陆便可直攻大屯山。
即便如此,那沉积了几百上千前的淤泥,仿佛是沙漠中的流沙,无数的武士在这里遭受了灭顶之灾。
但武士们不顾伤亡,硬是强行登上了陆地,此时在岸边已经集结了数千人,与大屯山遥遥相对。
夏云桐庆幸自己救援及时,若是再晚来一步,只怕大屯山炮台就要遭受敌人步兵的近距离冲锋了。
他立刻带兵上山,在炮台的掩体指挥部里见到了丁汝昌。
丁汝昌负责沪尾港的防御,已经几天没合眼了,灯光下看着灰头土脸,两眼满满都是血丝,看见夏云桐又是激动,又是担心:“啊,元首,这里太危险了,您,您”
说话间外面炮声传来,掩体顶部泥沙簌簌落下,整个地面都在颤动,袁世凯等人四处张望着,脸色都有些发白。
夏云桐却镇定自若:“我的战士们正浴血奋战,我岂能置身事外,龟缩于后方呢?”
目前大屯山上有丁汝昌的一个营,夏云桐加强的警卫营,以及陈前的一个连,总兵力有1600余人,另有投降的高摇旗部队。
夏云桐让贺东来率领五百卫兵,加上丁汝昌营,共近千余人坚守半山腰的战壕,其余部队留在山顶作为预备队,带来的八门野战炮和两挺机枪也加入防御阵列。
此时双方大炮的对射还在继续,在夏云桐看来,日本舰队为了掩护登陆部队,只能硬着头皮与防护严密的重炮台互相轰击,这是在消耗宝贵的机动力量。
到了最后,即便大屯山炮台最后彻底损毁,其价值也已得到充分的体现,不管胜负都不吃亏。
几天的炮战下来,舰队已经损失惨重,“清辉”号炮舰在基隆的战斗中受损,经过抢修勉强恢复了动力,但终究移动迟缓,最终在这里被280mm重炮击沉了,舰长伊集院五郎以下上百官兵与舰共存亡,一同沉入了海底。
被击沉的还有“春日”号炮舰,其余舰船多少也有损伤,“云扬”号也被击中,舰长井上良馨带着舰员好不容易控制住大火,但炮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提前撤出了战场。
联合舰队的损失也有回报,整个大屯山被打得满目疮痍,到处是坑坑洼洼,川村纯义对此十分欣慰,任何坚固的炮台都会被帝**人的意志和钢铁打得粉碎,接下来武士军团地面进攻的胜利,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七十八章 浴血大屯山()
22日清晨,雾很大,大屯山以及山海之间小小的平川,都隐没在浓浓的雾色里,双方的对轰暂时告一段落。
此时五番联队已经完成登陆,四番则还在运输舰上待命,由于淤泥滩涂的困扰,五番不但损失了数百武士,所有的重武器也无法带上岸。
联合舰队暂时完成掩护任务,为了避免误伤,便缓缓地退回了海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地面战场上。
桐野利秋此时站在滩头上,同样信心满满,看着雾气迎面而来,心中慨叹:“真是天助我也!”
经过西乡隆盛的改组,五番联队得到了六番的补充,已经恢复了原先的编制,虽然缺乏重武器和军需物质,但大屯山经受了如此猛烈的炮击,防御力量想必也已所剩无几。
加上这浓浓晨雾的掩护,桐野相信自己的部队定能一改在基隆和月眉山的霉运,拿下大屯山,为帝国立下奇功。
他将武士集结起来训话:“诸位乃是我帝国的勇士,务必珍惜武士之荣耀,不期生还,决死达到目的。在冲上敌阵之前,不论敌之火力如何猛烈,定要一往无前,凡有停滞不前,或临阵脱逃者,一律斩杀不赦,拜托了!”
他命令将领野村忍介率领两千人突前,自己亲率两千人居中,至于原六番的指挥官池上四郎不被信任,只能带着数百人守护登陆场。
野村忍介命令部队“莫放一弹,勿发一言,暗中静进”,钻云穿雾,悄悄摸向了大屯山,很快便来到了山脚下,眼看山上仍旧是一片寂静,心中不觉大喜:“也许舰队的猛轰已经摧毁了敌军。”
然而他想错了,这时义勇军准备之充分终于体现了出来,大屯山炮台的防御能力超出想象,事先在山体内挖掘的坑道发挥了大作用,防御部队并没有大的损失。
眼看在敌军出现山脚下,枪声立刻炒豆般响了起来。
枪声也惊破了野村忍介的美梦,他恼羞成怒,命令武士们发起强攻,所有人都头缠白布,上面写着血红的“必胜”,向山顶发起了决死的冲锋,万岁声响彻山林。
丁汝昌下令全线开火,步机枪和各式火炮一齐射击,打得武士惨嚎不止,死尸狼藉,就像山石不断滚落。
在熹微的晨光中,连炮弹的爆炸火光也显得血红,子弹、尘土、血雨,遮天蔽日而来,让冲击的武士们几乎睁不开眼睛。
他们前进、扑倒,跳起来又向前进,然后倒了下去,他们已经不是人,而是疯狂的野兽。
义勇军官兵也忘记了恐惧,敌人的凶残让他们更加坚定,谁都明白一旦战败,这些野兽将会怎样疯狂的报复,亲人和家园都将灰飞烟灭。
人人都在忘我的战斗,不管对方如何冲击,再冲击,硬是将敌人死死顶在了山脚下。
此时临近中午,阳光彻底驱散了雾气,山上的火炮轰击更加的精准,武士们一排排倒下,却始终无法冲上去。
6月末的台湾,太阳火辣辣的,武士们却打得心中发凉,无数倒下的战友在绝望而痛苦地嚎叫,大屯山却仍旧矗立在眼前。
桐野利秋极度愤恨,他不明白经过舰队如此猛烈的炮火,山上为何仍有如此强大的防御?
在基隆,在月眉山,现在是在沪尾港,敌人都表现得那样坚强,那样勇悍,他之前对所谓“支那人”的蔑视,此时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人”的敬意,甚至恐惧,“我们都低估了这些中国人,真不该选择这样可怕的对手,西乡大人误判了,我们都低估了”。
事已至此,只能拼到底了!
桐野的眼睛都快绿了,射出了阴森恐怖的光,恨不得一口吞了那炮台,他索性将后续的两千人也投入了进攻。
“不成功,便成仁,死生天命,为天皇而死,乃是武士的无上荣耀!”武士们再次发起了进攻,气氛中已隐隐有一丝悲壮。
义勇军高叫着反击,一次又一次将敌人打死在阵地前。
武士尸横满山,血流成河,但仍前仆后继,后面的士兵踏着前面的尸体,一批一批向山腰冲击,陆续有上千武士冲过了火力网,逼近阵地,甚至已经跳进了山腰的战壕,双方展开了白刃格斗,丁汝昌和贺东来都向夏云桐发出了呼救。
夏云桐一直严密关注着战局,眼看武士逼近了山腰,就立刻派出了援兵,他将陈前火线提拔为营长,将剩余半个警卫营全部交给他。
陈前激动不已,立刻带着五百精兵扑了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