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国公嫡女-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婶一直未找我问话,孙女便以为二婶定然是知道的。”
阮氏对林珺故意提起周氏商行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她面色不快的想道:“合该这事情件件都是我的错了,还有你那么无辜做什么!周氏商行怎么回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还在这里给我伤口上撒盐!”
不过她嘴上却假意劝着林珺说道:“琳琅你擅做主张总是不好的啊,女孩子就该柔顺些才好。”
林珺听了阮氏的话,她面上带着好意,情真意切的说道:“二婶,那时的情况侄女方才都解释了。也不能就因为礼薄,伤了好不容易才缓和的亲戚情面吧?说来侄女如此做,也是为了二婶好。不然带着那些薄礼到了谢府,人家听说是二婶备的礼物,还不知会在二婶身后如何编排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意()
林珺懒洋洋的吩咐道:“按以往的惯例加三成购买。这个月便下了好几场雨,这还未到最冷的时候,就频频下雨,今年的冬日倒是比往年更冷。”
说完后她便沉吟了一会又说道:“往年购碳都在十一月里,管事问这个事情有些早了。先让他记着这个数,我晚时问过祖母再说。”
“南方遭了灾,今年那边的年景不好过。京城的流民涌进了好些,下个月老夫人说是和我们周围三府邻居会定期施粥。孙管事问姑娘要购多少米?”计嬷嬷看林珺心里有计较,便接着又问道。
林珺听计嬷嬷如此问,她心内几不可闻的冷笑道:“那孙管事就询问了两件事情,每件他都不直说而是拐着弯子问话。他这是以为她不懂,想要考她还是为难她?明明每年都是用庄子里的旧粮换一定数量的米来施粥,他却问她要购买多少米?”
她冷笑后便说道:“告诉孙管事,我不懂这些,晚时我去问过祖母再告诉他。”既然孙管事不嫌麻烦想要一个个事情都要问清楚,他再去办。那她也不嫌麻烦,她便去问祖母,希望祖母不会嫌她烦。
这时计嬷嬷劝着林珺道:“哎吆,姑娘也得拿个主意不是,不然管家可是什么也学不会的。”
“好,我知道的。嬷嬷。”林珺和计嬷嬷两人这些日子倒是相处的极为和谐,计嬷嬷说什么,林珺都答应。她一点也没为难过计嬷嬷。
接着林珺又笑着说道:“嬷嬷将这些点心拿回去给孙儿尝尝,不然最后也进了屋里几个馋嘴的肚里。”林珺知道计嬷嬷爱贪便宜的心思。
“这怎么好呢,姑娘这几日都赏了嬷嬷不少的东西了。”计嬷嬷眼睛贪恋在林珺说的名贵的糕点上,嘴里却说着拒绝的话。
“姑娘赏了嬷嬷,嬷嬷便拿着吧。”春暖也似真心的劝着计嬷嬷。
最后计嬷嬷推却不过,便答应了下来。
计嬷嬷看自己到了林珺屋里后,林珺便待她很好。林珺屋里的几个丫鬟也对她言听计从。而且她劝林珺的话,林珺都听。她便觉得老夫人让她帮忙看着林珺的事情一点都不难。
不到半个时辰,林珺便起了身。
她也没了什么事情,便想起前几日吃到的醉啸居推出的新品点心。那两样点心吃起来清新也不油腻。
她想着林昊就要回来了。她早日学会了那两样点心。到时郑昆返京后,她也好做好送给郑昆尝一尝。她觉得这些虽然不足以报答郑昆的恩情,但怎么也算一点心意了。
穿戴了家常的服饰,林珺便吩咐丫鬟将买来的核桃和桔子都拿了出来。
“这个时候桔子可金贵啊。姑娘卖了这些?”计嬷嬷看到那一篓子数量不少的桔子。眼热的说道。
“前几日沾了明珠郡主的光。去了醉啸居,吃了两种点心。我近日也没什么事情,便想着学学。等学好了。便孝敬祖母。到时嬷嬷也尝尝。”林珺笑着对计嬷嬷说道。
计嬷嬷一听也有她的份,便心内欢喜不已。不一会她也围了上来,说是帮忙做事。
为了方便做事,林珺穿戴了春杏特意给她做的套罩。加上计嬷嬷和她屋里贴身伺候的四个丫鬟,林珺厅堂里的大桌倒也不拥挤。
她对几个丫鬟吩咐道:“两个人敲核桃,两个人剥桔子。”
这些日子一直阴天,林珺觉得小厨房有些冷,便打算将这两样东西都处理好了再去小厨房。
几个丫鬟和计嬷嬷说着话,但林珺却全副心思都沉浸在自己手里的事情上。
她小心翼翼的将砸开的核桃肉上的那层薄膜揭掉。不知不觉就拨了一小碗。
众人看她不怎么说话,逐渐的也没了说话的心思。
其实林珺挺喜欢做这样的厨事的。全副心思放到这厨事里头,好似那些纷纷扰扰都离她远去了。
不久林珺便弄好了两小碗核桃。而那篓桔子林珺只让拨了近两斤的。
林珺看丫鬟将那两斤拨好桔子的桔络都去除了,剩下的她便不再假于他人之手,自己一个人去了小厨房。
她看了上次在醉啸居特意花功夫要来的两种点心方子。便打算做水晶核桃和吉利糕。
吉利糕是糯米粉做的馅皮,以桔子酱为馅。桔子有吉利之意,因而那糕点名吉利糕。
林珺将和成的面团一遍遍的洗筋,最终将那洗筋的水放在一旁沉淀。那沉淀的东西叫澄粉。晒开后便是用来做水晶核桃的核桃外皮的。
这也是这种点心的秘方所在。大多人不知澄粉如何做出来的,因而也学不去那面点师傅的手艺。
她当时在那老师傅面前发了重誓说不会外传这门手艺,也不会用这门手艺做买卖,这才拿到这个方子。
在澄粉沉淀时,她便开始熬煮桔子酱。这个点心倒是不难。她的关键在于馅皮用的是西夏传进来的黄油。
这黄油大周的人不知其用法,因而黄油在大周境内不好找罢了。但是通过边境关市也是可以购买到的。那老师傅倒是保存了一些,匀给她了一小罐。
因知道郑昆不喜甜腻的食物,因而桔子酱里她倒是没有放麦芽糖,只是等熬煮好时,倒入了桂花蜜。
平日里她也下厨做些吃食,因而她身边虽然没有人帮忙,但她做起来也不慌乱。
等桔子酱熬好后,她才将那搁置在一旁沉淀的洗筋水通过干净的棉布将那水过滤,只留剩下的澄粉。因湿的澄粉还要晒干,她今日就只能先尝试着做一种点心了。
隔日午后威远侯世子夫人便如约去了广化庵,说来她并不是背信弃义之人,毕竟她儿子和林怡的亲事并没有确定说出口过。
可是对见老夫人王氏这样的长辈,她心里还是有些理亏的。她知道阮氏一直打算促成她儿子和林怡的亲事,可她并未答应过,只不过有这样的意向罢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也有不得已。
左都御史王舒玄出了那样的败德之事,若是和王舒玄的外甥女林怡结亲的话,那对自己儿子没有助益,反而是拖累。前几日公爹也交代过了,林怡不在儿子说亲的考虑范畴里。
不过她好歹求了公爹,倒是给林怡找了一门不错的婚事。希望这次她见了王老夫人后,可以将林怡的亲事应付过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底牌()
广化庵距离中城大相国寺不远。它坐落于中西城偏西的老槐树巷里。老槐树巷前面是繁华的西城小吃街,广化庵在那里可称得上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威远侯世子夫人胡氏进了庵堂不久,就被一庵尼引到了安静的偏厢处。
她拾阶而上时心思还有些忐忑。可等她进了屋里,看到闭目坐在那里,似在养神的王老夫人后,她不知为何竟出奇的平静了下来——怕什么,兵来将挡就是了。
“老夫人素来不常在外走动,晚辈已经许久没见过您老了。今日晚辈来晚了,让老夫人久候,实是抱歉。”胡氏笑着和王氏夫人说了话。
王氏听到胡氏的声音,她缓缓的睁开了闭着的双眼。她此时面上神色如深水古井般不见波澜。然后她语气低沉的说道:“无妨,老身方才静修了一会。比起在自家府里设置的佛堂,不知为何在这庵堂里静修更有效果。老身不知不觉间竟静坐了有近两个时辰。”王氏说到两个时辰时,她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胡氏尴尬的笑了一下,她心虚的说道:“今日晚辈出府时却正好遇到府里出了事情。这些日子,您老也知道,我们府上并不太平,因而才迟来了。老夫人万望赎罪,晚辈这里给您赔礼了。”她实在是推脱不过这个约定,这才来迟了一个多时辰。
王老夫人看似说话平和,但话意里却隐含了指责。指责她迟来了。她心里暗道:“王老夫人到底和阮氏不是一个层面,不太好对付。”
胡氏赔礼了后,王氏方才淡然笑着请胡氏坐了。
胡氏知道林怡的亲事必然是混不过去的,她坐定后便说道:“说来府上的四姑娘有才有貌,太后见了她也觉得喜欢。太后心里对四姑娘早有安排,这安排不是我等能随意劝改的。”
她说到这里便觉得她没什么理亏的,心里想着何必怕了王老夫人。若不是看好王舒玄和林朗,说来林怡的家世确实是没什么看头。太后将林怡指给辽王世子做正妃,这已经是她的大造化了。
王氏看到胡氏话说到后来如此理直气壮,腰板也挺直了。她心里便不满的道:“靠着裙带关系借势的你们府上。这是觉得自己了不得?”
然后她暗叹了一口气想到:“罢了,识时务为俊杰,谁让人家府上靠山大了。”想到这里她用手示意屋里的人都出去。
胡氏身边服侍的,她们看了胡氏点头后方才退下了。
王氏从一方老旧的帕子里拿出两张保存完好的纸来。她面露怀念的对胡氏说道:“这名单以往在我家老爷手里。老爷去了后就被我一直珍藏着。老身就这么说吧。我们国公府在军中几代的经营,那可是都在这两张纸上了。”
胡氏和王氏都处于掌家夫人的位置上,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