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转身,向着门前早已等候多时的龙武军士走去。

    见识过刚刚寿王的威风,此刻守卫宫门的龙武军将士自然不敢有半点的刁难之意,负责把守中间一个门道的是一位老成持重已过不惑之龄的中年男子,对着李清拱了拱手,一脸尴尬的说道:“殿下,规矩如此,还望殿下勿怪!”

    言罢,示意身旁的两名年轻的龙武军将士上前搜查李清浑身上下,以防外臣携带利器进入大殿,威胁到宫内之人的安全。

    对于中年男子的动作,李清自然没有异议,毕竟规矩如此,莫说自己就算是当朝太子进入此门的时候也得经过一番严格的盘查。

    两名龙武军士动作十分老道,并没有多少时间,对着李清抱了抱拳,而后对着身后的中年男子点了点头,向着两边退去,给李清让出一条道路。

    盘问完毕,中年壮汉,当即对着李清躬身行了一礼,而后开口说道:“殿下,请!”

    经过了丹凤门的层层盘查,接下来的李清行走的十分顺利,并没有多长时间,李清就已来到含元殿上,方才发现,此刻的大殿之上已经来了不少人,原本以为自己来的已经算得上早的李清看到早已就绪站在百官之首的延王和棣王两人,暗自苦笑一声,没想到这些人的积极性竟然如此之高。

    李清虽然如今身为剑南道节度使,但是毕竟又是当今陛下的皇子,所以李清很自然的越过百官径直来到延王和棣王两人的身边。

    原本闭目养神的棣王和延王两人听到脚步声,睁开眼睛,看到李清的到来,出乎李清预料的竟然对着李清善意的点了点头。

    因为有着永王和太子的影响,李清对于长安城的这些兄弟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眼看着面前的两位兄弟的示好,李清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选择同样点头问候。

    虽然自己刚刚返回长安两日的时间,但是却已经树敌不少,一夕之间,得罪了当今长安城权势最为巅峰的三位皇子,面前的两王虽然实力相较于太子和永王两方势力相对较小,但是毕竟两人都是位列十王的人物,若是能够交好,自然再好不过。

    三人的动作虽然是是在百官的面进行的,但是由于三人的动作十分细微,所以百官并未察觉。

    并没有等待多久,百官就已经全部就位,这是李清重生以来第一次上早朝,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内,李清却是已经发现如今的朝堂之上,太子和永王有着多大的势力,除了尤其是太子一党,有着盛王的加盟,太子一党简直是如虎添翼,就算是比起曾经巅峰一时的寿王一党也不逞多让。

    永王一班人马虽然没有太子一党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是如今的永王既然敢首先跳出来与太子争夺储君之位,自然也有着不小的势力,当然了除了两位皇子,如今已经成为御史台实际上有着监察百官大权的杨钊身后同样也有着不少的追随者。

    只不过最让李清惊讶的却是身旁紧紧跟随这一个中年男子的华发老者李林甫,虽然此刻的李林甫形单影只,但是李清可不会天真的以为能够把如今权势滔天的太子一党的压得抬不起头的巅峰人物仅仅如此的势单力薄,虽然首辅宰相在百官面前县的位高权重,但是不得不说,面对着盛王和当朝太子的联手,区区一个宰相的官职还不够看。

    李林甫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很明显的他身后同样有着绝对不少于太子一党的追随者。

    虽然李清一直不明白同样在长安城有着不小权势的盛王为何会选择跟太子联手,但是仅仅两日的光景,李清却不得不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盛王……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的确已经选择跟太子联手了,虽然他们的目的不明确,但是李清自然清楚的知道,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自己。

    经过李清的观察,如今的朝堂之上大致可分为五股势力,为首的自然是太子一党和宰相李林甫集团,紧随其后的是永王一党和以杨钊为首的外戚集团,相比于前四股力量,剩下的一股力量就是棣王和延王集团,由于太子一党的日间强势和永王一党的嚣张跋扈,棣王和延王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无奈之下,两王也只好联手,才能在朝堂之上获得一席喘息之地,当然了,这些都是日后李清方才得知的。(。)

第414章 党派林立() 
此刻的大唐帝国虽然依旧繁荣,但是朝堂之上却再也不复开元年间那般清明,朝堂之上党派林立,背后若无依靠,很难在朝堂之上立足!

    并没有让百官等待许久,内殿在一群宫女太监的侍奉下,一袭暗黄龙袍显得极其威严的李隆基就已经登上帝位,只不过与以往不同,此刻本应该出现在后位之上的杨贵妃却并未出现。

    接下来一段时间,自然是无聊的朝会时间,由于如今的朝政李隆基大都交给李林甫处置,所以朝堂之上官员虽然有好几百,但大多都是李林甫在回话。

    期间李清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存在感,而是选择闭目养神,此次返京,自己已经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如今的长安城势力云集,低调内敛才是王道,虽然明面上有着李林甫的鼎力支持,但是时至今日李清依然拿不准此刻站在百官之首精神矍铄的华发老者为何偏偏会选中自己。

    若说合适,恐怕此刻自己身旁的棣王和延王二人之中的任何一人都比自己合适,毕竟一个常年镇守边地的放逐皇子要想与一个常年立于朝堂之上参与朝中大小政事的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此次来京,查清李林甫的真正态度同样是此行的最终目的之一。

    闭目养神的李清听到高力士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话语之后,李清当即睁开眼睛,走出皇子序列,对着高座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躬身行礼道:”禀父皇,儿臣有事起奏?“

    原本已经露出疲态的威严男子正想起身,看到站出身来的竟然是寿王,压住心头的不耐,当即开口说道:“何事?瑁儿但讲无妨?”

    听到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允准,李清开口不慌不忙的说道:”儿臣此番前来京师,目的有三,一来奉父皇之命参加四日之后的祭祀大礼;二来,奉命回京述职;三来,三日之后,就是母后十年一度的忌日,儿臣此次携王妃前来就是希望能够到母后的陵前去祭拜母后!“

    一句话,让朝堂之上的两个人神情未变,一个自然是坐在帝位置上的威严男子,另一个出乎预料的竟然是位于百官之首的一头华发的李林甫,只不过除了当事人,任何人也无法发现李林甫藏在宽袖之中的手随着李清的话语而青筋毕露。

    重新平复了心绪之后的李林甫一脸复杂的看着不远处的玄衣青年,眼中夹杂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叹意味。

    “儿臣奉命驻守剑南,身为一方统帅,本就以保境安民捍卫边将为己任,若无意外,儿臣此生返回长安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日后能够到母后陵前祭拜的次数少之又少,因此,还请父皇恩准儿臣的请求!“说着,李清向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双膝跪下,以头点地!

    原本还因为李清的贸然请求和此刻在后宫之内心情不好的贵妃对面前的十八郎怀有怨气,听到面前瑁儿的诚信恳请,饶是李隆基铁石心肠内心也不由得为之一软。

    毕竟说到底,自己终究亏欠了面前的这个像极了自己的儿子,想想也是,这些年自己虽然长居深宫,但是对于寿王的处境还是有着几分了解的,而且半年之前,自己更是狠心的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晓的孔孟之道的寿王扔到剑南边地,期间面前的十八郎到底遭受多少苦,可想而知。

    内心感慨之余,李隆基的话语也不由得慈祥许多,少了几分平日的威严,多了几丝为父者应有的宽容:”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年都已经过去了,瑁儿孝心天地可鉴,为父允了!贞顺皇后若是在天有灵看到瑁儿成长至今,定然能够心满意足,含笑九泉!稍后朕会让力士陪同你们一同前去!“

    听到此言,李清没有抬头,将头沾地,更加恭敬的说道:“多谢父皇!”而后起身,退到百官序列,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因为李清的沉寂,朝堂之上随之而来也陷入短暂的沉寂当中,只不过这种沉寂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就已经打破,而打破此人的不是别人正是站在首位一向低调内敛的首府宰相李林甫。

    身着一品官服的李林甫并没有像其他官员那般卑躬屈膝,仅仅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拱了拱手,而后就开口说道:“禀陛下,自寿王殿下镇守剑南以来屡有建树,先是节度使衙门孤身对峙扳倒敢于拥兵作乱的鲜于仲通,而后更是带兵剿灭为祸成都府近十载的悍匪龙虎寨,半月之前,更是仅仅率领三千兵马长途奔袭数百里,挽大厦于将倾,击溃了在吐蕃国享有盛誉的论钦陵率领的两万大军。”

    “下臣认为,如此滔天之功,不赏不足以平民心,不赏不足以激励边关将士为我大唐浴血奋战。”

    李林甫话罢,当所有人都以为为李清请功已经结束的时候,众人确实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继李林甫之后,短短的片刻之间,朝堂之上呼呼啦啦的竟然站出来不下于四十位大小官员为李清请功,这些官员之中不乏六部之中的要员,尤其是吏部,上到吏部侍郎,下到小小的吏部员外郎,吏部之中的大小官员至少有着七成站出来为李清请功。

    当然了,吏部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李清自然清楚,这其中和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如今的丞相李林甫身兼吏部尚书一职,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的吏部早已经成为李林甫的一言堂。

    也是直到此刻,李清方才发现,以李林甫为首的宰相集团在朝堂之上到底有着多大的权势,这还仅仅是突发之举,若是事先准备,恐怕此刻站出来为李清请功的官员绝对要多上一倍不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