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秦有法家,而汉随秦制,也有亭长、乡三老等基层官员。当国家权力进入到乡下后,这本身就已经极大的制约了宗族权力。

    陆皇帝使人对地方宗族族权做过详尽的分析,兼之他自身超越时代的目光,对于地方宗族族权看的且还很透彻。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农村的基本经济就是个体小农经济,朝廷利用族权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控制,比起单纯依靠地方政权的控制力量更为奏效。直白点说,官府权力直接作用到一家一户,这太费力费时,还保不准会出力不讨好。可个体户之上的宗族,体量大,抓起来省事,这本就是行了大方便给地方官府。

    而族权之所以在后来飞速膨胀,陆谦看来,更大的原因就是国家县以下乡村控制力的减弱。比如眼下这个时代,中原历经了南北朝的战乱,历经了中唐、晚唐时候的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十国的征战不休。战争制衡了官府的力量,自然官府权力的退缩就留出了足够大的权力空白供宗族族权发展。

    因为,没有了官府法度,且还有传统道德的约束,有宗族的存在,维持着整个社会的基础。

    对于忙于战争的官府政权而言,个体家庭自然不能同宗族相比了,宗族在促进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环境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而后者一个很直接的表现就是钱粮和劳动力调配。

    而待进入赵宋一朝,保正这般的乡官已经不在朝廷的官员体系中了,官府在乡间留出了巨大的空间,宗族族权飞速发展,宗族制度也日趋完善。

    陆皇帝甚至都怀疑,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的潜在用意,便是压制乡间宗族权力的发展。同时他也很怀疑,明清时候中国地方宗族族权暴涨,那与理学在中国的推广是不是有着潜在关联?

    毕竟那理学是道德第一,对于宗族族权有着天然的加持。

    现在陆齐设有乡官,乡一级的结构上设有政务、税务、警务,掌控着乡兵作为基础武力,那不但对乡间豪强产生了巨大的抑制力,对于宗族权力的压制更大。

    如孔家这般巨大的宗族,没有了权利的保护,那很难想象他们能始终聚集在一起的。因为这个宗族的人数太多了。毕竟他们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整个孔氏宗族难以想象会有多少人口。纵然过去的时间里,也有血脉过远的旁支被分散出去,但只孔端友、孔端超兄弟未出五服者,便已经有数百人。

    为什么说孔端友、孔端超呢?这是因为这俩兄弟一个是赵宋的衍圣公,在兖州被梁山军攻夺的前夕,只带着孔子和夫人的楷木雕像作为供奉祖先的木主,便带着大侄子孔玠匆匆逃亡东京,他本人无后。现如今人还在成都呢。

    而孔端超呢?那就是孔玠的老爹,这厮还是陆皇帝册封的大成殿奉祀官。

    ——这并非陆皇帝对孔子的格外有待,就在鲁县隔壁的邹县,孟家后人也有一人成为了奉祀官。只不过孟子的孟庙是远不如孔庙孔林宏伟的。

    须知道,孔子很风光,孟子很寂寞。这可是兖州一带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话。

    孔端超这个奉祀官虽然有着正七品的等级,但有名无权,又有个鸟用?说一句直白的话,这个官衔连庇护家族都且不够用。

    事实也是如此。短短两年时间,偌大的孔氏家族便要烟消云散了。只因为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孔氏家族甭管那个人操守已经稀烂到何种程度,你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家族的平均文化水准,还是要超出平均线的。但同样的问题是,这个家族族人吃苦耐劳的水准也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何况兖州是第一批被纳入梁山军掌控的区域,孔家族人便是因感情上对新朝的反感与排斥,让他们第一时间里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故而,晚了些时候融入新朝。但当生活生存的巨大压力袭来的时候,无能抵挡的孔家人就只能纷纷选择屈从。

    事实上,孔氏家族的崩塌也就是在那一刻开始的。那是一个从远到近逐渐崩溃的模式,越是家族地位低,血脉关系远的族人,选择融入新朝的时间就越早。因为孔端超顾不上他们了。

    在注定要舍弃一些人的情况下,自然血脉联系越远的人,先被孔家主脉给割舍掉。

    除非是那些往日里就混吃等死,无一技之长,更无心努力奋斗的人。就像红楼梦里,贾家共二十房,荣宁二府为首的八房住在京城,十二房住在原籍金陵。那京城里的八房贾氏族人,可不就是混吃等死么。孔家也是一样。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

    而这些对嫡脉宗传‘忠心耿耿’的孔氏族人,可不就是背在孔端超身上的包袱么。孔家嫡脉的财产早被搜刮个干净,便是还给孔端超剩余了一些,也只是三瓜俩枣。孔端超现如今是越发的觉得包袱重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推翻陆齐,重整乾坤”是越发不抱希望了。既然如此,那孔家就只能选择顺从。他们可没那个烈性与人拼个你死我活。

    不然,孔氏早就被异族灭门了,何以到了2世纪,还能催生出全球400万孔氏族人。这可比一些小国的全国人口还要多的多。

    “事到如今,我等也只能顺从。”孔端超眼睛扫了一下在座的人等,黯然一笑。

    那陆皇帝就是这样给孔家规划的道理,他们难道还能反抗吗?看看现如今的孔家都变成甚地境地了?孔家现在只能顺从,只能祈求陆皇帝的心还没有黑透烂透。

    不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正史上,金兵南下,席卷中原后,当代衍圣公孔端友携侄儿孔玠随宋南逃,因为他无子。孔玠是他弟弟孔端超的长子。而孔氏其他族人则大多留在了老家。后女真人示意下,伪齐刘豫将孔端友之弟孔端超的二儿子孔皤,封为“衍圣公”,主持孔庙祭祀。

    那孔端超端的是好命,两个儿子,一南一北,都是荣华富贵。

    陆皇帝是不知道这事儿的。不然他肯定不会封孔端超做奉祀官。但这厮的骨头却真的挺软的。

    孔家现下面临的困境只是整个宗族无法维持了,而并不是他的家人生活无法维持。陆齐朝官员的俸禄还是挺高的,依靠俸禄,纵然无法叫其维持早前那样的生活,至少家人衣食无忧。

    也就是说,即使整个孔氏宗族彻底的五零四散,孔端超一支的生活且还是能有保障的。

    而孔家其他人也不是离开了他孔端超便只能沦为要饭的叫花子的。

    前面说了,孔家近支的文化水平还是有的,这些人个个识文断字,且又有不少人往日里就是在打理孔氏一族的庶务,甚至很多人都在帮衬着打理仙源县的政务。这些人自然都是孔氏近支,或是孔家嫡系的忠实小弟,真要出来自己讨口饭吃,真不是难事。

    但这样也意味着孔家嫡脉的沉沦。家族的羽翼和帮手都‘斩断’了,他还如何起飞?

    孔端超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如果没有家族的帮衬,他们孔氏嫡脉真就要彻底沉沦了。因为他的儿子他知道,就没一个真有才成才的,甚至连几个年岁大点的孙子都看不到希望。守着一奉祀官的闲职,只能保证孔氏在兖州的一席之地,便是冠盖兖州且是不能,想要复兴家业就更是想也不要想了。

    所以,他选择了顺从上头的旨意。

    陆皇帝的意思是很恶劣的,至少对于孔家言,那是很恶劣的。宣扬开后能叫整个中国社会都有着惊惧感和颠覆感。

    可孔端超却知道,这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不愿意‘家族沉沦’。

    是没有人拿着刀子来逼他,他能选择“安分守己”,只要固守着节操,陆皇帝的目标必然会转移的。偌大的孔家又不是只他们这一支可称嫡脉?他大哥不说,他还有多个堂弟的。

    但孔端超没有。在‘安分守己’的没落和‘臭名远扬’的复兴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当然,如此选择若说没有孔端超惧怕陆皇帝事后拉清单的缘故在,那也是不可能的。

    横竖这是孔端超的选择,不管有何原因在。

    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选择用自己家族老祖宗的名声来搏一搏未来。

    陆皇帝的意思很明了,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孔家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然要把这‘一环’事情办好办漂亮,却也不是只孔端超这么一支就能做到的。他还需要族人的帮衬,也就是都要走到山穷水尽情况下的孔氏近支和嫡脉的忠实小弟们。这些人一支坚持到现在,也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他们每个人都有田亩,陆皇帝抄了孔家,清洗了其内的作奸犯科者,然余下的孔氏族人却也要一视同仁不是?别人有租赁田,孔家人自然也有租赁田。但天见可怜的,他们这些孔氏一族当中的既得利益者,甚个时候亲自下田耕种过?所以,上好的良田在他们手中也只能转手出租去,只靠收租,又如何能顶事?

    孔家人每人分得的租赁田,是给他们做自耕农的,却不是叫他们做小地主的。

    如是,孔家宗族的钱粮方才日益短缺,也是因此孔氏宗族的人口才日益减少。

    说到底,这时间没几个人会宁愿饿死,还不肯放弃坚持的。如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那样的事儿,还是极少极少见的。至少这般有节操者,在孔家是见不到的。

    孔家人最早与梁山军结下怨仇是因为他们地势梁山泊‘反社会’的作风,怂恿地方豪强,并亲自上阵组织民勇,配合宋军与梁山泊为敌。所以,陆皇帝夺取了兖州后对孔家下手,也显得很顺理成章。

    只是自持有着‘圣人光环’抚照的孔家人万没有想到陆皇帝的手段会那般的狠辣。

    一遭从云端被打落到烂泥中,孔家人若说心中不存在对陆齐的敌意,那是不可能的。

    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