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6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知道人兰家父子也是被逼无奈,孰叫闽军不给力,眼看着就要让方腊军杀入粤东,他们父子就怕自己再不起事,那别说是赵桓了,就是一根毛儿都摸不到。

    横竖现今的韶州还是一军事重地,有着不俗的份量。而方腊军若是打入了粤东,韶州的重要性便要荡然无存了。

    广州官署。

    南宋小朝廷一干朝堂大臣,领兵重将,悉数聚集一堂。

    众人按职位高低列坐。现如今皇帝病重,可国势危急,该当如何处置,领议朝政的宰臣陈过庭必然是要召集文武大臣参政的。时候他兀自要通禀朱皇后。

    陈过庭面色肃穆到极致,比被赵桓拜为尚书左仆射的时候还要庄重。

    按照赵宋官职,最初时候是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后又设参知政事,以分宰相职权柄。后神宗朝时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高官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代行侍中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后来大艺术家再次改革,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

    赵桓上位后,便横竖拿下了他老爹的改制,恢复了他爷爷时候的制度。

    以陈过庭为左仆射,耿南仲为右仆射。但现在耿南仲人且是回了广州,他与种师道在南安军吃了大败仗后,就叫也不停的直奔广州去了。而后整个人就病了。老种是真病了,耿南仲却是在羞于见人。

    陈过庭自然知道他这是羞病的,十多倍的军力没能打下南安军,反而吃了回大败仗,这人都丢死了。可今日的议政,他兀的去使人请了耿南仲。后者也知道轻重缓急,顾不得害臊,人就来了。此刻就坐在陈过庭右手,一副道貌岸然。

    “事态紧急,本官就也长话短说。韶州失守,广北门户洞开。北军已然南下,顺始兴江而来,怕是只需旬日,便可抵进广州。”谁叫北部宋军的主力都集中于边线。现在韶州一破,英州空虚,大军可不就直奔广州了。

    且他们面临的难题还非只眼下北面的威胁,还有来自南面的。

    “再则就是,广南西路有报,南越李朝发来国书,要以割邕、钦、廉三州为酬,换得李朝出兵北援。据邕州知州报,李朝已在发诸道军兵集结广源州、思琅州、苏州、茂州等地。

    诸位有何见策?”

第六百五十七章 身在宋营心在齐() 
什么叫落井下石,南越就是如此。

    陆谦看到岭南传回的消息,怒气勃发。这南越国,当初熙宁战争的血仇且还没算干净,今日又来撩拨,真是不知死活。

    “只需哥哥一声令下,俺铁牛这就带兵砍了那南越国王的头来!”李逵起身叫道。

    只因为陆谦向他灌输的一个理念——中国虽大,却无一尺一寸多余之土。现在,南越国这是要趁机夺中国的土地啊。岂能饶了他们?

    黑旋风这两年也有长进了,虽还在故作糊涂的把陆谦喊着哥哥长哥哥短,却知道南越是国王,而不是甚个皇帝。这一点且还是重要的。

    林冲、卢俊义等彼此对视了一眼,纷纷起身请命。

    他们是知晓陆谦的暴脾气的,更知道那南越国本就是被陆皇帝定下了神州之沃土。

    “昔日熙宁之战,李朝兵马血洗邕州,以至于数万百姓遇难,兼之被其所杀的钦、廉二州人,南越兵杀获不下十万众。可恨赵宋怯懦,竟与南越议和。”陆谦在前世就知道那场战争。战争之起因且不去提,只说战争之结果,就叫他甚是不满。

    如今时候,他崛起齐鲁,能够被招呼到的就也是东海二国,及辽金夏而已。对于南越国,且还鞭长莫及。本是准备把广南两路给荡平了,局势安定了,再出兵攻打南越。

    他也查过当年一战的经历,赵宋集结的尽是江南各路的兵马,甚至都有不少乡兵、土兵,战力着实不强。可即便如此,正面厮杀也打的南越国节节败退,可见其兵马战力之弱。

    宋军未能一举杀奔升龙(河内),原因只在于中越之间的复杂地形地势。

    如是,陆谦就想着走海路。陆海齐发,那升龙离海不远,又有大江相联,三阮舟师可直入升龙城。如此,破南越易如反掌。

    实不曾想,他都还没调兵遣将,南越国先就来撩拨中国,真是不知死活。

    “越贼实自寻死路。”陆谦眼睛里泛着寒光。所谓的南越国,也只是借着五代十国之乱方才所以起的,朱明时期中原兀自不忘收复,他陆皇帝起兵南征,收复中原失土,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之事也。

    更不要说他从心底里对于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来,都是反感之极,此番趁定两广之际,发兵南越,已是定局。“朕欲借灭南宋之际,亦灭南越,诸卿以为如何?”

    益都城内,因为广南的一封急报,猛地叫原定的战略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忽然间的变化,于陆皇帝言是只动一动嘴,但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甚至是转运司来说,可就是绝大的麻烦。

    那各地的兵力驻扎,以及清剿残兵游勇事宜,军需粮草的调运等等,都需要重新核算和计划。

    陆皇帝到现在为止也没正式设立参谋部,因为他觉得这个时代不需要成立一个事事俱全,万事尽在掌握的总参谋部。那通讯联系上的困难就使得这一制度没有了根本。而没有了独揽一切的大权,所谓的总参谋部制度,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军师’也就没甚两样。

    前者的意义在于——凡有关战时军队部署的一切事项以及大部队的统率,均在其职责范围之内,同时,他要与其他各部门配合,处理所有涉及部队作战条件和国家防务的问题。

    就好比赵老二时候的枢密院。在大后方拿着阵图指挥前方军队作战的赵老二,也是很人才了。

    而后者的作用就好比明清时期的师爷,出出主意,真正拍板做决定的还在于军事主官。

    所以,这‘参谋部’的名头就没必要出现了,参画司就足够了。有参军、参赞、参谋,如此就已经足够。

    如今齐军的‘参谋部’叫参画司,没有独立指挥部队的权利,他们的任务就是应对军事主官的咨询。主官为军师!

    以五军都督府为例,每一部本事设有左右参军,左右参赞,下方各有参谋数人到十数人不等。

    每省守备军处亦是如此。

    然那许贯忠早前是御史台的老大,后给调入武职,在亲军御前司,任马步军都虞候。可旋即陆谦就嫌弃这名字太不伦不类,索性改为了军师。五军都督府日后也会相继设立军师一职,只要找到那合适的人选。

    军师就是总领左右参军,左右参赞,以及无数参谋。所属参画司,地位仅次五军都督。

    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军师又有不同,齐军‘军师’对于军事主官的咨询与答复,通常是一批或多或少的人的共同思考的结果,他们大多数是有一定知识与战阵经验的中低层武官。他们的学识和经验使他们能针对军事主官的询问做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或者是罗列无数选择,而后交由军事主官去判断。

    从某种意义上说,齐军的‘军师’体量变大了。从单一的诸葛亮,变成了无数个臭皮匠。

    ……

    广州城东,校场之上,佝偻着腰背的种师道,站在了将台之上,刻满深沟的枯瘦脸皮上布满了担忧。

    之前北上,广州府在册的团练乡兵足足有万人之多。合同周遭数州,那是号称团练十万众的。就是分出一半北上,留下的兀自有‘五万大军’。实则是能有一两万人。

    可现在再来统计,到场的人数且不过五六千。合着从南雄退下的团练,总人数也只才万人。

    后者在南安军被周斌打的大败,但因为是黑夜里,实则杀伤俘获却不是甚多。更多是黑夜中自我践踏,以及逃散去的。更有一些历经了惨事,就再也有不愿掺和兵事的人。

    以至于被封做了广南团练大使的种师道,能够领导的就只有眼前的这些。可即便是如此,也尽是些不堪用的,看得种师道连连摇头。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练兵之事,关系南宋小朝廷“江山社稷”的安危,如何不大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种师道看着眼前的万把人,自觉的浑身上下都没力气了。

    这些人尽是土地里刨食的农民,放到过去,着实是上好的兵源。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那就能练出一支能战敢战的队伍来。可是啊,种师道就缺少时间啊。

    好在此时种师道身边还有孙子,种彦崇本来是带着数百铁甲立在将台下的。这些铁甲都是来自渭州庆州延安府之地,是种家这一世代将门最后的本钱。任凭总管御前司的刘延庆如何垂涎欲滴,也调不动一个人前去。

    种彦崇本是在台下站着的,但看到祖父越来越佝偻的腰身,忙上台去搀扶住了。种师道泪水都要流下来了,他大病未愈就被赵桓赋予如此重任——赵桓西去,带走了御前司所有的兵将,留下这些人叫他守广州,且不提广州能否坚守住,只说赵桓的这份心,就叫他哇凉哇凉的。

    对比刘延庆,赵家这心真是偏到咯吱窝了。

    种师道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汉子,汉子面相不满三十,却是站在种彦崇左侧,地位显然甚高。这人就叫陈佑,杨惟忠之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