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人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术形象得到阐发,在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人文主义艺术化的百
科全书。
小说从“人性”、“人权”的基本观点出发,尽情地赞颂了人的体魄、
人的力量和人的智慧,全面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人代替了神的位置,作为
一种充满着自豪和幸福感的活力出现在小说之中。巨人形象就是这种活力的
体现。他们体格健美,性情豪爽,头脑聪明,知识丰富。他们自己掌握着自
己的命运,既不必祈求神明的庇佑,也不必担心上天的惩罚。应该承认,小
说对人和人性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普遍的品格,超出了狭隘的资产阶级
阶级性的范围而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当然,小说所赞美的“人”就其社
会本质而言仍然不过是人格化的资产阶级而已。从十五世纪下半叶起,资本
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资产阶级的自我意识不
断加强,它踌躇满志,在各个社会领域内都活跃起来。它对未来充满幻想,
对自己的力量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信。它认为自己将是永恒的存在,整个世
界将按照它的意志改变面貌。这种以我为中心的阶级意识和蓬勃乐观的阶级
情绪,构成了《巨人传》主要人物形象(如巨人父子、约翰修士)的共同性
格特征。这里特别要提到巴奴日这个人物,因为在他身上不但有这种共同的
性格特征,而且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更为鲜明他说明了小说人物
的阶级色彩。这个人物有两大特点,一是冒险和进取精神,一是足智多谋而
至于狡诈。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绘这个人物,虽然偶尔也微加揶揄,然而基
调是赞美,是歌颂,把他称作“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可见拉伯雷这样的人
文主义者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品质是同资产阶级固有的阶级性质一致的,其核
心是“利”,是“金钱”。巴奴日的一句话刻画出整个资产阶级的心理:
“没有钱就是最大的痛苦。”
个性解放是《巨人传》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拉伯雷痛恨封建社会森严
的等级制度,痛恨封建制度对人民的严酷统治,痛恨天主教会对意志自由的
扼杀,所以他的个性解放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提出来的。
这个思想顺应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无庸置疑具有进步意义。个性解
放后来不但成为整个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一块基石,而且成为近代以至当代
资产阶级文学的主题之一。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写了《乌托邦》
一书,设计了他的理想社会,《巨人传》用艺术形式展示给读者的也是一个
乌托邦社会,这个社会的法则和基础就是个性解放。小说中的特来美修道院
就是作者设计的这个乌托邦社会的缩影。在这个修道院里,人与人的关系是
平等的,彼此和睦相处,任何人都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既没有束缚个
性发展的宗教礼节,也没有限制个人自由的清规戒律,每个人都有充分发展
自我的权利。这种完全的个性解放,作者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就是修道院的
院规:“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Fais ceque voudras)作者力图用个
性的完全解放作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统一协调的基础,这当然不过
是他天真的幻想而已。
当资产阶级向神权作斗争的时候,教育问题总是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
题提出来。教育在西欧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教会手中的工具,从内容到
方法都是经院式的,毫无生气。《巨人传》抓住经院哲学和经院教育繁琐无
聊、空洞无物的特点,以夸张的笔触、尖刻的嘲讽,剥去其令人生畏的法衣
道袍,还其违反科学、违反人性的本来面目。小说中出现的经院哲学家和神
学家无一不是头脑偏狭、腹中空空、言不及义、目光短浅的可笑形象。小说
刚开始作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高朗古杰请了一个神学家给高康大当教
师,结果把一个聪慧伶俐的高康大训练成没头没脑的蠢瓜。作者用这个情节
说明,经院教育只能把人引向愚蠢,而把人固有的优秀品质化为乌有。拉伯
雷的教育观是与他个性解放思想紧密联系的。论其根源,无疑在于资产阶级
自由竞争和自由发展的要求;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论,则显然是对于经院教育
否定个性的否定。后来莫里哀的喜剧在嘲笑经院哲学家时,在艺术手法上与
《巨人传》一脉相承,而拉伯雷以个性自由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则被卢梭
继承下来,在《爱弥儿》这部教育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巨人传》里还有一个突出的内容,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中世
纪几百年的教会统治下,神的“启示”代替了人类历史创造的全部知识。古
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发现,犹如在河堤上挖开了缺口,对知识和科学的追求
汹涌奔泻,不可遏止。知识和神权如水火互不相容,资产阶级为了同神权斗
争,迫切需要知识这个武器。《巨人传》的开头,高康大离开母体后不是发
出呱呱的哭声,而是用震耳欲聋的叫声喊出:“喝呀,喝呀,喝呀!”显而
易见,这个情节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这正是新兴资产阶级渴望知识的迫切心
情的写照。小说结尾,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约翰一同找到了神瓶,神瓶的启
示是:“喝。”法国著名进步作家法朗士对这个情节的理解是:“请你们到
知识的源泉那里? 。研究人类和宇宙,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 。
请你们畅饮真理,畅饮知识,畅饮爱情。”

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作为独树一帜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确立其地
位,在法国是以《巨人传》为起点的。当然,在后世人的心目中,《巨人
传》仍未脱尽口头文学的稚气:纵观全书,结构松散,有时失之拖泥带水,
有时又大跨度地跳跃,缺乏整体的美感;人物塑造仍流于一般化,离典型化
尚远。不过,瑕不掩瑜,小说的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艺术光彩。
首先,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变幻无穷、似乎永不衰
竭的想象力当然是和民间传说的启发分不开的;作者渊博的学识也无疑给想
象插上了翅膀。但是,其主要源泉还是作者宽广深厚的生活基础。小说以巨
大的篇幅,用神怪传奇的形式叙述了三代巨人的经历,各具特色,互不雷
同;现实社会不同阶级、不同职业的人,从国王到农民,从教皇到教士,分
别出现在层出不穷的新颖奇特的故事当中;万千社会现象,各种不同的场面
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虽然无所不包,读来却无单调枯燥之感,而且小说
自始至终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果没有深广的社会阅历,没有对生活细
致入微的观察体验,那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功,除得之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之外,语言的功力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拉伯雷精通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然而他并没有用古人的语
言作为写作材料,而是用人民大众的语言,主要是城市商人、手工业者和自
由职业者的语言作为小说语言的基调。他大量采用俗语、习语、俚语,使作
品的语言生动活泼、平易流畅,而且富于变化。他有时甚至信笔所至,创造
新词,别开生面,令人捧腹。特别是人物对话,往往有声有色,富于戏剧
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他的语言深深地根植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因此能
够一扫教会文学和贵族骑士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犹如大江流水,具有一股
不可阻挡的气势。语言气势对作品的思想气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情节松散的缺陷。
拉伯雷是杰出的讽刺大师。法兰西民族的幽默感同对现实的洞察力结合
起来,使他的笔具有非凡的讽刺力量。他的讽刺,冷嘲有之,热骂亦有之;
前者象白描的幽默画,使人忍俊不禁,后者如重彩的漫画,使人捧腹大笑。
拉伯雷具有彻底精神,对社会黑暗务欲彻底揭露之,因此常用夸张的笔法化
“庄严”为滑稽,抹去一切“神灵”头顶的灵光圈,暴露其丑陋的真面目,
让读者发出痛快的笑声。所以说,拉伯雷的讽刺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的
革命性和战斗精神。
《巨人传》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手法方面,都显而易见是中
世纪法国市民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市民文学是口头文学,《巨人传》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口头文学的格调,因而它的通俗性和民间性使它得到广泛
的欢迎。有关高康大的传奇早在拉伯雷写作《巨人传》之前就广泛流传于民
间故事之中了。拉伯雷的成就,在于他巧妙地采纳民间传说的题材,然后把
自己渊博的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现实素材揉杂进去,寓严肃
于诙谐,寄深刻于庸凡,以聪睿的才智、惊人的决心和勇气完成了法国第一
部成功的通俗小说。
拉伯雷之所以采用通俗小说的形式,除了因为他知道这种体裁深受城市
市民的喜爱之外,还因为用开玩笑、说故事的方式曲折迂回地宣传人文主义
思想(在当时也就是宣传革命思想),比较易于逃避教会的迫害。从这里也
可以看出拉伯雷的斗争艺术。
《巨人传》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历代评论家所公认的。
虽然他们对小说的社会意义如何理解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一致承认作
品的伟大艺术力量,承认拉伯雷对于法国文学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芃
巨 人 传
第一部
庞大固埃的父亲;巨人高康大骇人听闻的传记
一本充满乐观主义的作品
精华的发掘者阿尔高弗里巴斯旧作
给 读 者
读者好友,你们读这本书,
请把一切成见先消除,
读时,且莫气愤恼怒,
书内既无邪恶,亦无毒素。
不错,除开一些笑料,
这里没有什么完善美好,
看见悲痛使你们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