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人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迎访问:txtdown

译 本 序

初读起来,这部小说讲的都是滑稽突梯、逗笑取乐的故事,有的地方甚
至流于粗野鄙俗,然而倘在捧腹大笑之余仔细回味,就不难发现这些故事实
则蕴含着严肃丰富的思想内容,虽然同我们相去达五百年之久,仍不乏给人
以启发教育之处。
作者拉伯雷的名字在我国读者当中并不陌生,不过因为过去没有出版过
《巨人传》的全书译本,所以真正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可能并不多。这部世界
名著以其全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拉伯雷是十六世纪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一四九三年
(一说一四九四年)诞生在法国中部都兰省的施农城,父亲是律师,并拥有
田庄,所以推测起来生活是富裕的。拉伯雷幼年在父亲的田庄过着自由自
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优美恬静的乡野风光,淳朴敦厚的农村习俗深深地印
在他的心中,使他终身难以忘怀。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小说浓重的乡土气息中
得到证明。可惜好景不长,他到十几岁上便被送到教会学校接受死气沉沉的
宗教教育,后来又进圣方济各会的一所修道院当了修士。在高墙深院里修行
是与他活泼开朗的性情格格不入的,而且这时他已经开始接触人文主义思
想,所以终于因为轻慢神学经典,醉心异教邪说的古代文化而遭到迫害,最
后只好转到圣本笃会的德马伊修道院去。这是拉伯雷为了追求新思想而遭到
的第一次打击,它无疑在年轻的拉伯雷心中埋下了仇恨教会的种子,更加激
发了他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向往。
圣本笃会是一个比较重视学术的教派,德马伊修道院的院长又是一位爱
好古典文艺的开明主教,拉伯雷的人文主义思想于是得到了自由生长的土
壤。后来,他离开修道院,以在俗修道士的身分作了一次周游半个法国的旅
行。途中,他考察了各地的法庭和大学教育,封建法律制度黑暗的内幕和经
院教育对人性的摧残使他痛心疾首。这次长途旅行使拉伯雷对法国社会有了
更深的认识,对于他日后《巨人传》的写作来说,不但是一次思想的酝酿,
而且是一次创作素材的准备。
也许是因为医学和人文主义同样是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的缘故
吧,拉伯雷在三十多岁上爱上了医学。他跑到蒙帕利埃大学医学院学习。有
趣的是,仅仅两个月他就领到了毕业文凭,有人据此推断他早就对医学有兴
趣并且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医学知识。他的医学修养不但使他越发感到宗教迷
信的荒唐可笑,而且为他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知识源泉,为他的想象力和无
穷尽的诙谐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他表面上在扯着漫无边际的笑话,
实则信守着生理、解剖、药物等方面的理论,那些以巫术、迷信和偏见为基
础的伪医学无不捎带受到严厉的鞭笞。
以后,他到里昂行医,在那里定居了好几年,《巨人传》头两卷就是在
那时创作的。医生这个职业,使他能够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凭着敏
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幽默感,这位高明的医生把法兰西社会的每一个痈疽和
溃疡都看在眼里,终于不再满足于做一名医治人体疾病的医生,而想同时做
一名医治社会疾病的医生了。一五三二年八月,里昂市的书店里突然出现一
本奇特的小说,名曰:《庞大固埃传奇》,作者署名那西埃(Alcofribas
Nasier)。小说立刻被抢购一空。原来这那西埃不是别人,正是立志于改革
的拉伯雷。他在这部小说中以老大不敬的态度几乎亵渎了社会上一切似乎威
严神圣的东西,其思想之解放,揭露之大胆,语言之泼辣,挖苦之刻薄实属
前所未有。为了躲避教会淫威的锋芒,拉伯雷把自己名字的字母拆散后重新
组合,造出这么一个古怪的字作笔名。相隔一年,他继续用这个假名出版了
小说的第二卷《高康大》。这两部小说象地震一样震撼了整个社会。它一方
面受到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底层人民的欢迎,据拉伯雷自己说,两个月的销
售数量超过了《圣经》九年的销售数;另一方面受到教会和贵族社会的极端
仇视,不久,巴黎法院就宣布这两部小说为禁书。一五三五年,法王弗朗索
瓦一世改变了在新旧两教之间的平衡政策,完全倒向天主教,公开镇压新
教。一切反对天主教会的进步思想当然也都不能幸免,政治形势顿时险恶起
来。拉伯雷处世机敏,加上教会中朋友的庇护,终于逃脱了恶势力的屠刀。
虽然如此,在他的后半生,封建王朝和教会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迫害。
拉伯雷并不屈服,他与黑暗势力进行了顽强而巧妙的斗争。一五三五年
他暂时离开里昂,跟随教会中的朋友先后三次游历罗马。他在朋友的帮助下
得到教皇的特许,以在俗教士的身分继续行医,并再一次到蒙帕利埃大学学
医,获得硕士和博士头衔。他的生活暂时得到保障。懦夫和庸人可以在平静
小康的生活中苟且偷安,但是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活力和斗争热情却犹如奔突
于深处的地火,是一定要爆发出来的,拉伯雷在与各种恶势力机智周旋的同
时,又拿起他的笔,开始《巨人传》第三卷的写作。他经过多方努力,争取
到国王的特许发行证,为了保险,又在卷首冠以献给王后的诗,由于有了这
个合法的伪装,他第一次署上了真名实姓。小说虽然有了一副温良恭顺的外
表,但是字里行间仍凶猛地喷射出批判的火焰,于是神学家们首先哗然,鼓
噪而起,最后巴黎议会裁决,小说又被列为禁书。出版商、拉伯雷的好友埃
季艾姆被烧死,陈尸示众,拉伯雷不得不逃到当时在日耳曼帝国统治下的麦
茨。直到几年以后法王亨利二世得子,有人叫拉伯雷写了一首贺诗,因此
“皇恩浩荡”,他才获准回到祖国。
晚年的拉伯雷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在长期过着不受约束、自由放任的世
俗生活之后又回到宗教世界中来,担任两个小教堂的本堂神父。但是他虽然
羁绊在宗教的繁文缛节之中,一颗心仍旧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理想,人文主义
的热情并没有因衰老而减退。他在离开圣职后不久于一五五三年四月九日与
世长辞。

拉伯雷同所有文艺复兴的巨人一样,是学识渊博的学者,特别在医学上
颇有建树。他是当时的名医,医道高超;他翻译过多篇古希腊的医学论文,
也编写过医学著作。不过,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却主要是靠着
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作为医生的拉伯雷早已被人忘却,作为人文主义
作家的拉伯雷却永为后世所纪念。
《巨人传》全书凡五卷,首先发表的《庞大固埃》是全书的第二卷,后
来发表的《高康大》则是第一卷。作者先写了儿子的传奇,又回过头来补讲
父亲的故事,而在成书的时候才恢复了时间顺序,故有这样的颠倒。作者生
前小说只出版四卷,死后九年即一五六二年,有人整理出版他的遗著凡十六
章,作为小说的第五卷,题名为《钟鸣岛》。又过了两年,五卷本的《高康
大和庞大固埃》才头一次出版。
《巨人传》的故事虽然奇特,但是却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所以透过离
奇的情节读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大家都知道,十六世纪欧
洲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在揭露批判封建社会及其支柱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的同时,针对教
会的神权理论提出了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新的思想体系,即人文主义。人
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人乃万物之本”。从这一点出发,人文主义主张尊重
自然和人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天主教会用神权扼杀人性;主张享
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主张科学,反对迷信。拉伯雷诞生的时候,正是法
国的文艺复兴开始酝酿的年代,到他进入《巨人传》创作的三十年代,文艺
复兴在法国已成燎原之势。此时的拉伯雷已是一个成熟的人文主义者,他勇
敢地投身到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采取了不妥协的批判
态度。他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学说都倾注于笔端,用文艺的形式热情地宣传
人文主义,使他的小说具有不可否认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进步意义。
《巨人传》对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猛烈的抨
击。作者的批判矛头首先是对着天主教会的。他笔下教会中的人物,不是在
侵略者行凶作恶时噤若寒蝉、只会念经祈祷的胆小鬼,便是为非作歹、欺压
人民的“可怕的猛禽”,把包括教皇在内的整个天主教会着实地嘲弄了一
番。小说揭露了贵族和上层僧侣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而广大农民却被象
“榨葡萄汁”似地榨干了最后一滴血汗的不合理现象。由于拉伯雷了解许多
封建法庭的内幕,所以他更是以极大的义愤控诉了封建法律制度的腐败。他
把装模作样貌似公允的法官比作“穿皮袍的猫”,讽刺他们又贪婪又愚蠢,
对审理案子一窍不通,只会勒索贿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小说的批判矛头
直接指向了“神圣”的封建法律本身。封建法律被形象地比作“蜘蛛网”,
专门欺凌弱小,而那些“牛虻”,即封建贵族和上层僧侣们无论如何作恶多
端也总是逍遥法外的。作者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愤怒地指出在这样的法律制
度下,一切都被颠倒了,“把弊病叫作道德,把邪恶叫作善良,把叛逆名为
忠贞,把偷窃称为慷慨;劫夺是它们的座右铭”。
《巨人传》的作者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满腔
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人文主义的基本问题在小说中大都通过各种艺
术形象得到阐发,在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人文主义艺术化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