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8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阿拉伯海却是肯定的,因为他得重新打通战略航道。
第九十四章战略价值
第九十四章战略价值T!~!
..
第九十五章 通畅的航线
第九十五章通畅的航线
对海军来说,夺取制海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在战术层面上,夺取制海权就是海战的根本目的,也是海军存在的价值。只是在战略层面上,夺取制海权只是实现海洋理由的手段,只有在夺取制海权之后实现了海洋利益,夺取制海权才具有价值。
所谓的海洋利益,在战争时期,主要就指利用海洋的能力,特别是海上运输。
要知道,即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二十一世纪中叶,海运仍然是最高效、最主要的物资与人员运送渠道。在国家间经济往来间接决定一个国家达程度的时代,海运更是一个国家赖以为生的基础。
特遣舰队进军印度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打通印度洋上的战略航线。
这条航线,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命脉,也间接关系到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
从军事上讲,海运足以决定地面战争的走向。
别的不说,从中国到巴基斯坦的海运航线,就足以决定中国能否有必要在巴基斯坦这边投入重兵,还是间接把主力放在中印东部边境地区。要知道,如果没有这条航线,这场地面战争肯定不好打。
虽然中巴战略铁路早已通车,还有一条战略公路,但是这两条地面运输线的年运送能力也就在四千万吨左右,而且是总量。四千万吨有多大意义?每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贸易货物总流通量就接近四千万吨,而且中巴贸易是维持巴基斯坦国内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即便在战争时期,这两条地面运输线的军事价值也不是很大,很难承担起战略运输任务。
对海运来说千万吨根本不算什么。
战争迸前,有二千八百余艘远洋货轮悬挂中国国旗,总载重吨高达四点三亿吨,这些货轮每年能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港口之间往返六趟。也就是说,如果全部用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航线上,每年能运送二十五点八亿吨货物千万吨,不过是其零头的一半。在保证每年往返六趟的情况下,只需要一支由三十五艘二十万吨级货轮组成的船队,就能完成四千万吨的运送任务。
当时,受战争影响,滞留在印度洋各个港口里的中国货轮就有数百艘。
能够说,只需打通了海上航线,运输就不再是问题,中国陆军就能向巴基斯坦派遣大批作战部队,把重点放在西线上。
从战略的角度看,这是迅击败印度的重要基础。
别忘了,印度都新德里在其本土西北地区。如果中国陆军从东线动进攻,即便不考虑后勤保障问题,也需要横跨整个恒河平原,向西推进近两千公里才能到达新德里,即便从尼泊尔出,也得向西推进近一千公里。如果队从巴基斯坦出,只需要推进四百公里就能到达新德里。
从哪个方向进攻更容易取得胜利,能够说是一目了然。
当然,打通了战略航线,不仅仅有军事上的价值,还有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价值。
别的不说,至少中东地区出产的石油能够畅通无阻的运往中国了,而且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也再是问题。
虽然石油已经不是战略物资,而且中国本土与周边地区有足够多的油田,生产的石油足以维持基本需求,但是在电力价格一降再降,石油的市场价值早已跌到谷底,结果是石油开采业成为了夕阳产业。从二零四零年开始,中国政府就不再鼓励石油产业展,采取了以进口为主的方法。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把这些附加值偏低的产业转移到国外,以提高国内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周边地区出产的石油中,出了印度尼西亚与文莱的石油具有较高的质量之外,朝鲜、越南与马来西亚出产的石油都不大理想,市场价格偏低,因而中国的化工企业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现实上,中东产的石油,不断拥有很高的档次,属于优良原油。
当然,中国也是中东石油的主要出口地。
战争迸前,中东生产的石油中,有百分之六十输往中国。这些石油,只有很少一部分精炼成了航空燃油与润滑油,大部分都是化工原料,用来生产塑料、复合材料、人造橡胶与化肥等化工产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肥。原因很简单,中国正在推广的农业工厂对化肥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当时,中国不但是全球第一大化肥消费国,还比排第二位的美国高了接近两倍。
正是如此,很多中东国家在搞经济转型的时候,都瞄准了中国市场。
当时,中东国家不但间接向中国出售石油,还向中国出售化肥。比如,阿联酋就是中国的第一大化肥进口国。根据阿联酋当局公布的数据,在二零四四年,其百分之七十的化肥销往中国。
对中国来说,印度洋的战略航线非常重要。
对中东国家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在二月九日到十五日的一周内,仅因为航线遭到封锁,船只无法出港,中东国家遭受的经济丧失就过了一百亿美元。
当然,这种经济上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欧盟。
虽然中国与欧盟在政治上的关系不太密切,欧盟在更多的时候是美国的盟友,而不是中国的朋友,但是在经济层面上,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年贸易额在一万亿美元以上。当数百艘中国商船滞留在欧洲港口里面,无法把货物送往中国,而从中国出的商船不得不在东南亚地区停留,无法前往欧盟,对双边贸易与经济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根据欧盟做的调查,战争的第一周,欧盟的间接与间接经济丧失在一千亿美元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
二月十五日,之前还在犹豫的斯里兰卡率先表明立场,表示在必要的时候,将全力支持中国对印作战。
当天,斯里兰卡大使就去了元府,向黄瀚林表示,斯里兰卡愿意立即向印度宣战。
只是,黄瀚林没有让斯里兰卡这么做,而是表示,在战局变得愈加有利,等中国空军夺取了制空权,中国海军肃清了印度洋上的残敌之后,斯里兰卡当局再做出决定也不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斯里兰卡的安全,不让斯里兰卡人民遭受战火波及,最大限度的维护斯里兰卡的利益。
十六日,尼泊尔与孟加拉国也先后表态。
到了十七日,埃及与叙利亚表明了立场,支持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军事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内,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几个阿拉伯国家,比如阿联酋、沙特、巴林与卡塔尔都先后宣布支持中国。当然,在表面上,这几个国家是在支持同样信仰**教的巴基斯坦。
到了二十一日,连法国总统都认为,中国对被侵占领土提出的主权诉求符合法理,属于正当的要求,印度当局应该尽快结束战争行为,考虑中国提出的要求,以便尽快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看上去,法国是在调和,实际上却是在支持中国。
要知道,这个时候想打下去的肯定不是印度,而是中国,而且中国动战争的目的并非夺回九万平方公里土地。
真要为了那块土地的话,中国陆军早就打过当年的停火线了。
在法国的影响下,德国也表示了同样的立场,即中印应该尽快停止军事行动,通过谈判处理问题。
因为并非所有欧盟国家都持同样的观点,所以欧盟没能形成集体决议。
不管怎么说,这至少表明,欧盟的主要成员国,即法德两国并不看好印度,而且希望借此机会与中国改善关系。
当然,这也与杜小蕾的欧洲之行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战争迸前,杜小蕾就在巴黎与柏林分别向法国与德国当局表示,中国愿意与欧盟共享印度市场,并且在战后给予欧洲企业同等待遇,条件只是欧盟必须保持中立。
对欧盟来说,这是绝对划算的买卖。
说白了,就算杜小蕾不做出许诺,欧盟也很有可能保持中立,特别是在中国表现出了足够的军现实力之后。
如此一来,欧盟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就能得到足够大的好处。
当时,美国也对欧盟做出了许诺,只是开出的条件远远比不上中国。
根据战后披露的文件,战争迸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就说服了印度总理,许诺为欧盟企业提供战争赔偿,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印度打赢了这场战争,然后用中国的战争赔款来赔偿欧盟企业。
明显,这无异于画饼充饥。
要知道,就算印度打赢了这场战争,也不大可能迫使中国支付赔款,最多只是阻止中国动军事入侵。以印度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反攻中国,以至连美国都办不到,又如何让中国支付战争赔款呢?
如此一来,就算中国什么都没做,欧盟也会保持中立。
当然,在“马尔代夫海战”结束后,战局变得愈加明朗,连美国都打了退堂鼓,印度战败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能够说,到这个时候,谁还支持印度,那就是傻蛋中的傻蛋。
第九十五章通畅的航线
第九十五章通畅的航线T!~!
..
第九十六章 回归正位
第九十六章回归正位
二月十六日上午,牧浩洋把指挥舰队的重任交给了章玉廷,搭乘舰载运输机,在八架战斗机与一架预警机的掩护下飞往巴基斯坦。护航的战机不会立即返航,而会等到下午跟补充的战斗机一同返回舰队。
当时,舰队仍然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
为了安全期间,要在确定了舰队的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