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国务院给出的标准,二零二零年的国防预算将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七。
这只是账面数字,扣除二零一九年百分之四点八的通货膨胀之后,实际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二。
即便如此,国防预算的增长率仍然在政府开支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科研与公共开支。
具体方面,二零二零年的国防预算总额为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亿元,约合一千七百六十亿美元。
虽然仅次于美国,但是相对比例并不高。
同为二零二零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达到了九千八百七十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规模总量为中国的二点七倍。如果以国防预算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为准,中国为美国的二分之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用在了国家建设上。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国防预算。
通过参与科研、国有军工企业盈利、参股国有企业盈利分红等方式,还能获得大约三千四百亿元。
如此一来,实际国防预算为一万六千亿元左右。
这笔钱中,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三百亿是二百二十万军人、以及一百多万预备役军人的津贴。
平均分摊下来,军人的年津贴在十二万左右。
在二零二零年,这个收入不算高。为了留住更多的职业军人、或者说为了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必须提高津贴待遇。按照黄峙博的要求,如果预算有盈余,将在二零二零年七月推出新的津贴标准。
剩下的一万零七百亿元中,至少得拿出三千七百亿用来维护现有武器装备,以及军队的日常训练。
也就是说,剩下的只有七千亿元了。
这笔钱,仍然不可能全部拿来采购武器装备,因为从国务院分摊了大约一千二百亿元的科研开支、七百亿元的日常行政开支、一千六百亿元的基础建设开支、以及五百亿元的公共项目开支。
结果,真正能拿来采购新式武器装备的,只有三千亿元。
这笔钱能做什么事呢?
一架J…20就要大约四亿元,J的单价是二点八亿,052C级驱逐舰的建造成本高达七点六亿,054C级护卫舰也达到了四点七亿,而第一艘国产航母仅仅启动建造工程就需要投入十四亿。
说得更形象一点,三千亿只够买七百五十架J…20、一千余架J。
如果用来建造航母战斗群,最多能够组建两支,且不包括日常维护费用。
可以说,钱根本不够花。
即便如此,还要把这三千亿分成好几份,让陆海空二炮各占一份。
这下,问题出来了。
如果要在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能够远征印度洋的舰队,二零二零年至少得投资一千二百亿元。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按照腾耀辉提交的海军预算报告,除了采购第一艘国产航母初始投入的十四亿元,还得在“黄帝”号的改造工程中投入八亿,即将动工建造的061型远洋防空巡洋舰、055型多用途驱逐舰、058型远洋护卫舰总共需要投入五十亿元,J…15的改进费用为一百二十亿元、新型舰载战斗机需要七十亿、启动反潜巡逻机项目需要四十八亿,此外还要为建造095型攻击核潜艇与096型战略核潜艇投入近两百亿。这些还没有包括采购新式弹药、研制电磁弹射器与新式电子设备。
可以说,一千二百亿都不见得够花。
黄峙博做出了让步,但是没有完全采纳腾耀辉提交的预算计划。
最终,黄峙博只给了海军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即一千零五十亿元的装备采购费用。因为空军的开支同样巨大,二炮也是重要的远程打击力量,所以黄峙博只能压缩陆军开支,满足海军的胃口。
根据新确定的军费分配比例,陆军只占了百分之十七。
必须承认,黄峙博做得非常道义。
为了压缩陆军开支,他必须顶住来自陆军内部的压力,甚至得忍受陆军将领在私下与公开场合中的指责与非议。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百五十亿的缺口。
黄峙博尽了力,剩下的就该腾耀辉做出表率了。
当然,真正的压力不在腾耀辉身上,而是在牧浩洋身上,因为他负责海军装备建造与采购的审核工作。
过了他这关,还要提交给陆雯,做技术可行性审核,最后才交给腾耀辉。
相当于百分之一十二点五的经费缺口,牧浩洋不得不在装备项目上做文章,即暂时放弃一些意义不大的项目。
对海军来说,这等于忍痛割爱。
牧浩洋非常清楚,腾耀辉提交的装备建设规划已经非常保守了,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因为已经到了最后审核阶段,所以腾耀辉也不可能提出无理要求。
真要砍掉几个项目,肯定会对海军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还得应付腾耀辉。
真正忙起来后,牧浩洋才知道,总参谋部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装备建设联合办公室更不是世外桃源。
忙到八月三十日,牧浩洋才算有了点头绪。
跟腾耀辉多次商议后,最终确定了几个迫切性不太大的项目可以暂缓。
当然,具体的工作还没完成。
也没有必要急着拿出最终结果,因为要到十月底,才向国务院提交国防预算,还有两个月的周转期。
当天晚上,牧浩洋收拾行李,搭上了飞往大连的专机。
黄峙博安排的海军军官补习班即将开学,作为首批学员之一,牧浩洋得在八月三十一日上午到海军学院报道。
为了方便在职军官深造,补习班只在周末授课。
在百忙之中参加补习,让牧浩洋能够缓口气。如果每天都跟装备项目打交道,他肯定会发疯。
偶尔出来透口气,换下环境,才能让他在工作中更加积极。
来到大连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刚走下飞机,牧浩洋见到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多年没见的好兄弟。。。。H!~!
..
第十九章 水深火热
经过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中国国防政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学网*
虽然《国防白皮书》只是官样文章,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交辞令,缺乏具有价值的具体数据。比如在提到海军建设的时候,只宣称在二零三零年之前,建设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舰队,没有提到舰队的具体情况。但是在军事家眼里,这样的官样文章仍然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同样拿海军来说,要想打造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舰队,至少需要拥有航母;因为美国海军是中国海军的头号假想敌,也是唯一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海军,所以中国海军远洋舰队的标准绝对不会低于美国海军;由此可以判断,中国海军至少会在二零三零年之前建造三支航母战斗群。
毋庸置疑,中国正在大举扩军。
随后,中国国务院公布的国防预算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达百分之十七的军费增长率远远超过了美国,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中国将在二十年之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军费开支国。
只是,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规模也将超过美国。
军备竞赛不可避免,只是这次站在中国对面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十一月十一日下午,日本防卫省发表声明,宣称中国的扩张性国防政策对日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个声明,只是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铺垫。
三天后,喜田多一郎亲自前往国会众议院,正是提出将自卫队改组为国防军。
同一天,以退役军人身份出任外务大臣的中岛俊夫启程前往华盛顿,就改组军事力量寻求美国的支持。
显然,这只是做做样子。
如果美国没有点头,喜田多一郎肯定不会去国会公开提出改组军事力量。
中岛俊夫去华盛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采购军事装备,以及从美国获得扩军需要的技术支持。
经过五天的激烈辩论,日本国会众议院在十一月十九日通过了由首相提交的法案。
此时,中岛俊夫已经回到东京,并且带回了美国赠与的厚礼。
按照美日两国公布的消息,美国将与日本在军事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为日本提供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战略打击力量之外的一切技术装备,帮助日本重建国防力量,也帮助日本获得独立自主的防卫能力。
名为防卫,实际上就是在武装日本。
只不过,冷战性质的军备竞赛拼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与军事技术,更加倚重于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不考虑美国的话,日本在经济实力上没有任何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欠缺的就是经济实力。
虽然东海战争是一支强心针,围绕着军事重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但是前提是日本几乎花光了外汇储备。
停战后四个月,经济上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早在八月份,就有经济学家预测,沉重的战争负担、以及在中国市场全面败退,日本很有可能在二零二零年遭遇经济寒流。
虽然十月初,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为日本提供了一笔紧急贷款,由西方七国集团控制的国际清算银行、国际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向日本注资,但是没能阻止日本经济日益恶化。
十一月初,日本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十六,超过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最高点。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没有特别举措,日本必然在军备竞赛中败下阵来,而且输掉的不仅仅是四支护卫群与几百架战斗机。
日本必须采取特别举措。
十一月三十日,喜田多一郎以经济治理不力为由,宣布辞去内阁总理职务。随后自民党在推举首相时分裂成两大派系,国会被迫解散,提前举行大选。
因为在东海战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