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仲泰要做的;就是搞清楚黑子活动高发的内在原因,从而为利用黑子活动铺平道路。

    虽然以目前的手段,不电脑~访可能影响太阳,但是只要搞清楚了内在原因,就能更加准确的掌握黑子活动的规律,甚至做出准确预测。

    从军事上鼻.这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太阳黑子活动;而且足够精确,中队就能选择在最有利的时候发起军事行动。

    到时候,不需要进行电磁干扰;太阳就能帮助中队解决问题。

    当然,终极目的肯定是人为控制太阳的黑子活动;只是这需要更加巨大的投入;以及在理论科学上取得更加重大的突破。

    了解了这些东西后,教浩洋不得不感叹。

    在国家竞争中;科技永远最重要。

    两千多年前;罗马人能够在地中海战胜强大的伽太基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就与一项现在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发明有关,即罗马战舰上的“乌鸦吊桥,“让传统海战改头换面。几百年后;唐帝国能够横扫中亚,把不可一世的突厥赶到遥远的小亚细亚,也与一项关键技术有关.即唐朝的工匠率先掌握了百炼钢的锻造技术。后来在工业革命后;建立起遍及全球殖民地体系的大英帝国;靠的也是率先发明蒸汽机;把生产力椎上新的高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发明的雷达、美国发明的原子弹,都成为了决定胜败的关键技术。即便在冷战时期,美国在电子技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决定了在真空管技术上一意孤行的苏联必将走向没落。

    科技如此重要.任何一个想要超越的大国,都得在前沿科技与基础科技上投入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霸主;与其强大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在基础科技与前沿科技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不无关系。甚至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几起几落;均与科技有关。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二十世纪七零年代;因为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加上中东战争导致的西方石油危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一度跌入谷底;被迫进入战略收缩阶段;但是在随后的电子技术革命中;美国利用强大的基础科研实力,一举扭转局面,在十多年里重新夺回世界霸主的宝座;并且以此带动全面军备竞赛,导致强大的红色帝国最终不堪重负,倒在了科技竞争的道路上。

    以科技为基础,美国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生产力;以此维系着全球最强大的军力。

    中国要想超越;就不能跟着美国跑;必须在基础科技上投入全部力量;以跨越的发展方式开创新领域。

    黄峙博与钱仲泰所做的努力;仅仅是个开始。

    在这条最终必然只剩下一名参赛选手的跑道上;中国要想坚持到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只是,万事开头难。

    有了开始,哪怕万分艰难;也总算迈出了第一步;总比原地踏步好得多。

    四年前;牧浩洋还有一些幻想;认为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能够使中队完成现代化建设。

    经过四年的学习;牧浩洋已经深刻认识逊,超越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一代人、或者两代人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持之以恒;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伟大国家是在一代人的手里建成的。

    即便现在的美国;从独立战争算起;也经历了好几代人;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对于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现代史的中国来说,前方的道路格外漫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都是渺小的。

    只有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才会名留青史。

    牧浩洋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名留青史;但是他知道;钱仲泰肯定会名留青史。!~!

    ..

第七章 又见熟人

    来到实验慕地的第三天傍晚.牧浩洋才且到了二部的联络员。

    让他有点惊讶的是,联络员也是熟人,即在朝鲜战争期间担任情报联络员的李明阳。

    “舟么是你?”

    “怎么不能是我?”李明阳把带来的文件丢到桌子上,坐下后就掏出香烟“;战争结束了;我这种人没了用武之地,所以被派了过来。不过这样也好;乐得轻松;不要整天考虑那些烦人的事情了。”

    “在这里很轻松?”

    “算是吧;你们插手后;我就更轻松了。”

    “我们?”

    “现在;整个项目由总参谋部直接管理;我们只负责情报安全工作,不像以前.事无巨细都要管。”李明阳笑了笑.说道“;听说;你半路离开司令部;跑回去念书.是不是哪根筋出问题了?”

    “你是第四个说这件事的人。”牧浩洋有点不耐烦口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说就不说,人各有志,而且你在大学里的四年没有白过;不然也不会被派来负责这么重要的工作。

    “有多重要?”

    “见过钱仲泰了吗?”

    “见了;就是他让我找你要资料的。”

    “你对他有多了解?,.

    “算不上了解,不过跟我想像中的科学家不一样;至少在生活方式上。”

    “科学家也是人;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做某件事的时候其他方面肯定有所疏忽。”李明阳知道牧浩洋说的是钱仲泰的生活习惯。“不过,你可千万别小瞧这个老家伙没有他我们打不赢朝鲜战争。,.

    牧浩洋一愣;说道:“陆受也提到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朝鲜用的电磁弹头,就是他提出来的。”

    “这与他有关?”

    “当然,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来自他的一篇论文。”李明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当时,我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而我们投资搞研究绝对不是为了搞清楚太阳的内部情况;至少当时不是。”

    “那是为了什么?”

    “他的论文中与电磁场有关的部分。”

    “什么意思?”

    “具体的,你可以看这些资料。”李明阳抽出几份文件,丢给了牧浩洋。“反正没事我给你简单说一下。你应该知道,太阳是一个天然的电磁辐射源;而且功率非常强大;在方圆几光年内找不到更强大的了。只是;太阳离我们太远;而且地球自身的磁场、以及大气层顶部的电离层屏蔽了太阳的电磁辐射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如果无法利用太阳;那么可以不可以制造一个类似的电磁辐射源呢?”

    “当然不可以。”牧浩洋插了一句。

    “你说得没错;不但理论上不可以;现实中也做不到。即便几百年、几千年后.人类科技水平达到现在难以想像的高度,也办不到。原因只有一个我们不可能在太阳系内获得足够的能源。”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从能源角度出发;制造一个全频段的大功率辐射源;哪怕覆盖范围只有几十公里,也不可能。”李明阳灭掉香烟,说道“;在人类掌握的技术设备中;最理想的辐射源;就是能够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核武器。即便如此.核武器的电碰辐射仍然非常短暂。一枚二十万吨的氢弹,产生的全频段电磁辐射最多只能维持几秒钟。如果用其他能源.比如电能,就算把整个北京市的电力供应全部用上,产生的持续电磁辐射的作用范围也不超过五公里。我们在战场上使用的电磁弹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辐射源,更像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全部能量的电磁炸弹。电磁弹头引爆后,产生的高强度电磁辐射仅能维持千分之一秒,以高能电磁脉冲的方式烧毁电子设备。”

    “这个我知道,陆变跟我讲过。”

    “那么你知道不知道,这套理论;以及电磁弹头中最重要的转换器与波工管都是由钱仲泰提出来的,而且由他组织科研人员开发的。”

    “这”

    “现在该知道;他牢多牛了吧。”

    “看来;他还是高能物理学家。”

    “搞天体物理学的;必须具备高能物理学的知识;哪怕不是行家;也比我们这么门外汉懂得多得多。”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所以黄总愿意帮他搞科研。,.

    “这只是其一,关键是,在朝鲜战场上决定乾坤的电磁武器不是万能的。”

    “陆变也说过。”

    “是吗?”

    “具是;她说得不够详细。”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所以;你来探我的口风?”

    “老李;你是搞情报的;知道的肯

    定比我多。”

    “你小子,就是好奇心太重。”李明阳摇了摇头;又点上了一根香烟。“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大败亏输.归根结底就是没能在电磁武器领域取得突破,或者说没有料到我们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战争还没结束;美国就加大了投入。以美国的基础科技实力;搞出对抗装备不是什么难题。从理论上讲,对抗电磁武器的办法并不复杂;主要就是电磁屏蔽。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电磁波可以屏蔽;而且办法非常简单,用密封金属容器就能做到。难的是;如何使密封容器内的电子设备与外界交换信息;因为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磁场的良导体传播。用信号现肯定不行;或者说现在的信息传输方式行不通。因为绝大部分电子设备交换信息;靠的也是电磁波。,.

    全文字所以,改用机械设备、或者光媒介?”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非数字化信息;可以用机械设备传递,比如船舶、车辆与飞机的操控系统。数字化信息,特别是通信信息;就得使用光媒介;用光来取代电磁波。虽然光也是电磁波;但是特殊的电磁波。我们说的;全频段“仅指无线电。以现在的技术,还造不出能覆盖光波频段的电磁武器。在材料上,仅是光的优良导体、而不是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