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7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被直接提拔。这是一位资深少将,距离中将只隔着一张纸。“敌袭警报!敌袭警报!发现不明来历潜艇,方位xx,xx,xx。”正当黄海宁和巴嘎班迪谈话时候,通讯器突然传出了电讯室室长的声音。空中的侦察机飞行员发现敌方潜艇!这样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从多架侦察机发回来,机载测向仪和声纳,要更早一步发现贴着海面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的德国u型潜艇。急速的战斗警报号声在各战舰上响个不停,各舰的官兵早就在战斗岗位上严整以待。“命令警戒的驱逐舰编队立即向海水发射深水炸弹,阻止敌潜艇闯入。”黄海宁果断地下达了第一道战斗命令。位于舰队四面环形警戒圈外围的12艘驱逐舰接到命令后,不管他们所在的周边有没有不明来历的潜艇在,都立即向海水投掷深水炸弹。寂静的阿拉伯海海面在驱逐舰纷纷抛掷深水炸弹后,围绕着特混舰队的整个海域海底的海水就像沸腾的开水,翻滚动荡。黄海宁的意图很明确,就是不惜浪费弹药,也要在战斗初期在舰队外围构筑一道防御水墙,防止欧洲人潜艇快速突破,进入舰队内部。“打开照明灯光,各航空母舰立即起飞第一波鱼类轰炸机,侦察机密切配合作战。”夜间反潜作战,黄海宁并不指望驱逐舰那乱扔的深水炸弹能对敌人的潜艇造成打击,真正的杀手锏还是航空母舰的舰载航空兵。只要能够发现潜艇的影子,就疾扑下去,投下一颗颗致命的深水炸弹。接到起飞命令的各航空母舰飞行员,立即登上早就加满燃料和弹药,整齐排列在飞行甲板上的鱼雷机,一架接着一架紧急升空。虽然总的数量并不多,四艘航母也只是32架鱼雷轰炸机,但是它们的速度快啊,嗖的一下就从东飞到西,从西转向南了。夜晚第七特混舰队的防御圈缩的更小了,但整体来看依旧透着严整和奥妙。——任何一艘军舰都能有足够的空间躲避开从任何一个角度打过来的鱼雷,偏偏这么多军舰拥挤在一块却显得那样紧密。一艘艘战舰上的灯火打开,方面十几里的海面上都是一片雪白的耀眼。每艘军舰上都有无数士兵举着高度望远镜搜索着海面,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发现……(未完待续。)本书来自l/18/18350/index。l

第八百八十四章 半岛上的战争() 
距离第七特混舰队上千公里外的海面上,一支比之三国联合舰队的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巨大舰队漂浮在漆黑的海面上,老皇帝还没有睡觉。炯炯有神的目光投在舰桥指挥室的大型海图上,参谋们已经在海图上表示出第七特混舰队所要面临的全部敌潜艇数目和位置坐标,并随着侦察机和警戒驱逐舰、快艇的最新报告不断更新图标。这种图示法在中国海军早就被广泛使用,都已经传到外国了,能让舰队指挥官更直观及时地掌握战斗的情况,据此迅速正确地下达战斗指令。这时海图上已经标出多达六艘的敌方潜艇,它们分别从第七特混舰队航线的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围攻过来,并都闯入了30公里的警戒圈。第七特混舰队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儿,刘暹不知道,他只能看清楚特混舰队现在的阵列,还有大海波涛下的九艘欧洲潜艇。除了已经发现的6艘之外,还有三艘没被侦察机察觉半点,其中距离第七舰队最近的一艘也突破了30公里的警戒圈,另外两艘则距离还要远一些。刘暹睁着俩眼整整熬到了凌晨五点,整个战斗才完全结束,欧洲人沉掉了四艘潜艇,他们也打掉了第七特混舰队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快艇。根据这一也敌军潜艇出现的密度,海军方面对于阿拉伯海的整个敌军潜艇数量有了新的认识,从100艘到150艘的估计量提升到了300艘到400艘,已经相当接近真实的数据了。可惜,双边交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四支航母舰队不可能刚来到阿拉伯海就与欧洲人硬拼上,而欧洲人就更需要时间来磨合自家的大舰队了。再说,双边的舰队运作都需要海量的物质补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准备。而在阿拉伯海海战未正式爆起的时候,在中欧双边巨大的舰队围绕着索科特拉岛这个战略位置极为关键的岛屿争夺战还没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已经优先通过波斯王国的铁路运送到了科威特。然后一场针对半岛部族武装力量的战役都正式爆发了。这是一场在现下时候无关大局,在未来的世界却至关重要的战争。中国要彻底打消半岛部族的野望,为中国在半岛上确立自己绝对的控制地位立下牢固的根基。伊拉克中国是不会碰的,那会触到奥斯曼人的底线。可是半岛不一样,过去的几年中,当越来越多的奥斯曼军队从半岛抽走之后,之前活动空间和地盘大幅度被压缩的部族势力们又一次活跃了起来。这就像历史上的一幕幕一样。在奥斯曼帝国存在力强大的时候,半岛部族全部驯服老实。而在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力从半岛减弱的时候,就是部族势力拿回自己丢失了的一切的时候。现在谁还不知道半岛地下埋藏的黑色石油就是源源不绝的黄金白银啊,那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富。所以奥斯曼势力一在半岛上退缩,部族势力就跟闻到了臭味的老鼠围了上去。到现在,多年的战争让奥斯曼人流干了血,整个半岛只有内志一带还存在着一定的奥斯曼军,防备着英国人从西奈半岛北上。对于半岛的部族势力已经完全失去了抑制。现在,在科威特老老实实安静了多年的中国人终于露出了自己尖锐的獠牙。配合着中国海陆空大军的西进战略,驻守科威特的中国部队也需要用鲜血让所有的半岛部族明白——这片漂浮着黑色黄金之上的土地的下一个主宰是谁!英印军第13集团军司令官罗伯特中将的指挥部放在巴林。自从在印度大撤退之后。从印度撤到半岛的英**队连同一批继续追随英军或是半强制‘胁从’撤退的印度军队,就正变成了三个集团军,伦敦的陆军总部留下了印度总督区的三个集团军编号:11、12、13。罗伯特所属的部队是最后一个。将近五万人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巴林这处奥斯曼军队放弃了两年的地方,这里有三处油田,全力开工每天可以产生3万5000桶石油,也就是五千吨。一年一百八十万吨石油的产油量让这里成为了战前大英帝国揣在怀里的金母鸡。即使在战争爆发初期,奥斯曼人的军队虽然控制着这里。可大英帝国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半岛和整个中东产油区,是这几年来隔绝在连天战火之外的一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战争!直到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彻底扩大化,英国人从巴林撤退到了也门,这才丧失了半岛之上绝大部分的利益。但奥斯曼人也没野蛮到肆意的对这里进行破坏。双方在这方面表现的都非常克制,直到现在巴林已经你来我往的换了好几处主人,三片油田的一座座抽油机、输油管道和储油罐等也依旧安然无恙。罗伯特中将很清楚自己在巴林的任务。那就是看着对面的中国人。守在科威特的中国士兵连两万人都不到,但是那里有超过300架的战机,紧挨着科威特的波斯也始终在边境城市阿巴丹保持着二百架的战机,还有一个满员的波斯整编师。这样的力量可不是英国人在半岛的这些小弟能够安稳吃的下的。不看连内志都是安安稳稳么,英国人在天方世界的力量不算小,但对比起真正的精锐来,不值一提。原时空所谓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个世界却再也不可能存在了。战争变了,天方世界的地位也变了。不管是奥斯曼还是中国,还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匈,所有的西方国家都不愿意看到半岛上一片狼藉。原时空的天方世界只是一片广袤荒凉的穷乡僻壤,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外,并不存在与其军事价值相当的利益价值。而在眼下的世界,半岛是漂浮在一片黑色的黄金海洋上的岛屿,谁也不会忽视这里。双边的态度不一样,谁也不能以绝对的优势拿下这片土地,于是这里就成了不为战争所困扰的世外桃源。一直到现在,中国人露出了獠牙。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拿下一切了。随着一个加强师的达到,整个半岛的气氛大不一样了,特别是中国海军大张旗鼓的西进。任何一个脑壳里还有脑子的人就都清楚,中国人这是要动手了。罗伯特等三个集团军自然是不能打硬仗的,但是大英帝国的面子不能掉了。罗伯特已经受到了指示,也依照命令做出了布置,颇有些和中国陆军针锋相对的意思。只不过。谁都知道他手下的五万大军究竟是些什么货色。又或者说,这些大体士兵由印度阿三组成的部队。谁都把他们当成了笑话。英印军第13集团军有两个军,每个军下辖两个师,再各自配有一定的直属部队,一共五万人。巴林是他们的总部,锋线则处在了达曼。达曼原为沿海一小居民点,自从法国人拿到了这里的勘探开发权,发现了储量极大的油田后,就遂日渐发展了起来。待到战前,这里已经有三万多居民。法国人有心将达曼建设成半岛北岸【波斯湾】最大的商港。不仅投入重资开发油田,还创办了炼油厂,准备将达曼变成他们在半岛北部地区的石油工业中心。法国人设立了大硫酸厂、润滑油厂以及其他石油化工企业十多家。鼎盛时候这里光欧裔就有三四千人!1919年7月18日早上6点,中国陆军半岛纵队第一师的阵地上,一个机械化加强营的部队已经秘密的进入到了阵地,离阵地不到两千米的地方就是英国人在达曼设防的最前沿了。这地方比较缺水,可是达曼本身并不缺水。这也是法国人将诸多工厂建设在这里的最大原因。一个不甚宽的小河将两边一分为二,那条叫做卢拉合尔河的小河也因此变得出名了许多。夏季的达曼很是炎热,这里临靠波斯湾,时不时的会下雨,但狭窄的波斯湾估计也只够滋润靠海的这一条‘细线’了。卢拉合尔河的水面变窄了很多,因为这是它的枯水期。河面最多只有十米。四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