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7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不少英法荷兰西班牙的货船都跑去汉堡或是斯德哥尔摩去进行注册了。因为德国是中国待之最友好的欧洲国家,而瑞典在过去的历史中对中国完全无害,双方在满清时候的过百年贸易往来,瑞典人从没有贩卖ya片到中国。他们在中国海关的记录中表现优良,信誉度很高。从吉大港外海到吉大港港口。沿途看到来往的各国商船和孟加拉邦自己的军舰后,德里克眼色中多出一股郑重来。往日他跑东方贸易线路,虽然一直本本分分,不惹是生非,可是对于南洋几个小国海军的战斗力却着实瞧不上眼。别的不说,就拿阮朝和南天国来说,海军实力连荷兰的一半都不如。要知道荷兰王国自从失去了香料群岛之后,整个国家的财政都几乎要崩溃了。这些年荷兰人在海军上的投资少的可怜,当年还算欧洲二流的荷兰海军现在完全是不值一提的鱼腩!可就是这样的荷兰海军,要拿来对付南天国和阮朝,也是稳稳占优。德里克是个荷兰人,他很清楚海军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自然非常鄙视南天国与阮朝了,连带着看不起全部的南洋国家。认为这些小国庇护在中国人的羽翼下,彻底的失去了危机感,他们就是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翅膀下的寄生虫。这些小国并不是没钱,无论是南天国还是阮朝,其经济实力比之日本都要强大,但他们的武备力量比之日本却远远落后几十年。荷兰人在日本的影响力可是很深远的。即便中间经历了英美乱入,经历了东京政府的外交政策一百八十度大掉头,也不能完全抹去荷兰在日本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力凸出在个人,浸透在私人,而不是国家政府。在德里克眼中,日本是十分可惜的。如果它的旁边不是有中国这么个不可抵挡的庞然大物,即使将日本挪到竞争激烈的欧洲去,现在的欧洲政治上也一样有日本人的一席之地。“看报啦,看报啦,英国皇帝皇后到印度拉,看报啦,看报啦……”德里克视若罔闻的从报童面前走过,这小报童叫喊的孟加拉语,鬼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如果是荷叫喊,德里克会掏出一个银塔卡来购买一份报童手中的报纸……(未完待续。)本书来自l/18/18350/index。l
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天到了()
香山,大雪纷纷而下,或如鹅毛或如冰霜,一片洁白世界,银装素裹。 ≥,在不考虑军事、民生等其他外界因素的时候,老刘皇帝是很喜欢下雪的,他也喜欢下雨,喜欢刮风。卧躺榻上,手捧一本好书,耳朵听着外面滴啦滴啦的雨声,或是呼呼呜啸的风声,那是一种享受。现在他耳朵里听着外面大雪压枝的咯吱咯吱声,捧着手中内阁刚刚送到的《中英友好条约》,细细的详读着。脸上也是满满的笑!尼泊尔事情就此结束,英国人也会从奥斯曼战争中抽手,待到来年1912,和平将重新回归世界。这一阵子尼泊尔王国已经很太平了,而遥远的奥斯曼战场上,奥匈帝国陆军与意大利海军终究也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四十万奥匈大军在马其顿——门的内哥罗一线劳久无功,意大利人的海军更是不能突破达达尼尔海峡,战争进行到现在,继续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奥斯曼帝国背后有中国在输血,除非进行彻底的战争,不然根本不能将奥斯曼逼到山穷水尽。中英两国在大吉岭的会面,为战争的结束打下了最结实的基础,下一步就会是中英意奥奥五国齐聚的伊斯坦布尔会谈了。“陛下,外面风雪大,您今天还是不要出去了。”“呵呵,朕的身子骨还够硬朗。这大雪纷飞时,去一览香山雪景,才更有滋味。”这就是老刘皇帝在香山的生活。虽然安逸,但时间长了也真的无趣。明年圆明园主体就会有个完结。刘暹了了一个心愿,就会离开北京。往地方上去的。然后就这么躲着、熬着,一直待到局势明朗,战火燃起。这场染遍整个香山的大雪也下满了整个华北,这是北方今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北方寒冬飘雪,缅甸却还暖如夏天。这里的人根本不需要厚衣服,25度到30度之间的气候,如果不是因为空气的潮焖,这温度将是非常适宜的。中国的农历十月,放到缅甸就是西历的11月中了。雨季结束后的湿润还没有褪尽,这是缅甸热带水果种类最多的时候。南平,原先印度阿萨姆邦的第二大城市艾藻尔。在战争中为中国国防军夺取,虽然中国退出了孟加拉邦,但是孟加拉邦向东的这片丘陵平原地区,中国是不会吐出的。这儿要也吐出来给英国人了,缅甸与孟加拉邦的接壤地区就太狭窄了,而且多是丘陵地带。南平这块地盘再加上更南面的特里普拉邦,一块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被中国并入了缅甸。变成了下缅甸省的一个新区。这里的人多是孟加拉人,如果追溯人种,该邦原住民还属于蒙古人种。居民的皮肤普遍比印度的底层人要白一点。人口不多,相加一起有六七十万。但是土地肥沃。平原面积约占45%左右,农业以水稻、玉米、薯类和油料、棉花、花生等为主,渔。猎和林业也很重要。这里的宗教信仰相当怪异。孟加拉人不信绿教而信奉印度教了,印度人不信奉印度教而信奉基督了。但因为人口有限。他们翻不起风浪。中国国防军在这片土地上驻扎着一个机械化旅和一支飞艇大队、一个伞兵大队。自是牢牢的掌控着这片新土的权利。迁居到这里的华人,十几年里已经满满赶超了当地的原住民。进来当地设府立县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呼声近乎全部是移民发出的,原住民权利少的可怜哦。——谁也不会为原住民的权利发出呼声,能够不歧视性的压迫他们,如对待南洋土著那样,一步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怜惜了。再说,真的受不了了,可以迁到孟加拉邦去么。全世界的强者都是这样的德性,中国人已经是很好的了。任大民、张天惠、周明、洪云生四人从营区里跑出来,天上正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他们加快了脚步,在营区通往公路的专用水泥道上跑起来,冲向公路边的公交站台。站台遮雨棚下,还有几名战友正在等待着,见他们跑来,相互挤了挤,给他们留出了位置。“这里冬天也下雨么?不是说都旱季了么?”张天惠来南平才半个来月,这已经是他遇到的第二场雨了,对于一个安徽人,冬天里这么频频的下雨是想都没想过的。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抱怨着道。“这算什么!等来年三月到了雨季,那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下雨了。一个月三十天,二十五六天在下雨,一天二十四小时,十几个小时在下雨,都没有见太阳的时候,又湿又闷,早上起来床头用手一抹,一层子水汽。那叫一个难受。”周明是南平的老兵了,在南平已经两年时间,这样的雨,早就习以为常。拉着衬衣,不让湿了的衣服贴着肉,不停地抖动,想让湿衣服被风吹着快点干。任大民心不在焉地听着两人对话,转头问道:“雨一般大不大?”“倒是不太大,就是时间太长,比较讨厌。这地儿放最难熬的就是雨季,每次出操、拉链都是一身烂泥的回来。洗了衣服挂起来,没个五六天时间都不会干……”周明一脸的不堪回首样儿。“那会不会停训啊?”张天惠又在想着美事。一直没有说话的洪云生噗嗤一下笑了,“停训?你想的美哦。天气越糟糕,拉练的频率就越大。那滋味……,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在南平的时间比周明还要长一年的。雨季的南平驻军过的是什么滋味的生活,他清楚的很。天上就是下刀子,国防军该拉练的时候还是要拉练。虽然不会真的高频率。但是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在军队高层眼中,显然是锻炼部队精神和毅力的最佳帮手。洪云生看着张天惠和任大民两个苦涩的脸。最后安慰的说道:“放心吧,上级不会真把我们照死里整的。天天淋雨谁受得了。部队真倒下了一大片,还麻烦呢。雨季的时候是拉练和室内训练相结合,相对来说还是室内运动更多些,要不就进行学习,战术科目训练……,也没那么难熬。各中队也配的有几台洗衣机和烘干机,洗衣你你是见过的,烘干机给收起来了,现在不是旱季么。用不着那个。总的来说,咱们这儿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洪云生家庭条件不好,他老爹死守着自己家里的五亩六分地,不往外走,也不出去打工,洪云生兄弟姊妹九个,活了六个,家里人口多收入少,他是老大。上完小学后才十三岁就跑城里打工了。小时候吃一口肉都能香上几个月,打工六年,过的也苦的很,现在军队的生活对比之前的生活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部队再苦再累,他也没半句怨言。当年他在工地上拉砖头扛水泥,一天到晚儿也挣不了军队的工资高。何况他们机械旅是战备机动部队,部守在南平是有临战津贴的。部队的伙食更是丰盛的堪比酒店,天天都有肉。猪羊鸡鸭鱼。炊事班的人是换着花样的做。对比没当兵前的日子,洪云生现在过得是天堂样儿的生活。就在月初,他又因为训练刻苦、技能过硬,被提拔为班长。只要继续表现,文化课再过关,日后上军校也不是不可能的。指导员还告诉过他,士官在国防军里已经意味着是一名职业军人了,只要自己不想退伍,在部队里至少还能干十年,这期间提干是很容易的。洪云生已经是一名上士了,再向上就是士官长或是少尉,只要再向上迈进一步,对于他的人生就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穿上带着上士军衔的军服,对着镜子照一照,洪云生自己都觉得威武神气了许多。随着洪云生的参军,洪家的生活正在慢慢好转。第一年,洪云生还是把自己全部的工资和津贴都寄回家里,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去年,洪云生就开始自己留一部分了,不过还很少。因为他二弟和三妹已经高中毕业,二弟还考上了本府的师范学校,三妹在县城里找了一份文员工作,一边也在上夜校。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老二不用花钱了,师范类学校和军校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