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罗斯现在需要的是躲在暗处舔舐自己流血的伤口,可不是继续把眼睛盯向印度、伊朗,盯向英国人十分敏感的近东。这块地盘对于俄罗斯已经处于很次要的价值了,刘暹要拿下它!
同时在西伯利亚,俄国人要以叶尼塞河为分界线的要求是绝对不能同意的。至少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部中国需要拿下来。不然,中国在中西伯利亚高原无从驻军,也就无从谈起防御了。
赔偿金额刘暹降到了两亿五千万金卢布。这个并不是强制的,还有的谈。反正刘暹的眼中,土地远比赔偿重要。现在的中国又不是原时空里甲午战争后的日本,200亿华元的军费能够换取这么多的成果,足以告慰国人了。
圣彼得堡,冬宫。
很稀奇的,亚历山大三世陛下走出了那座郊外的行宫,入住了这里。如果没有战争发生,这件事情都能成为一个很好地谈资出现在高贵的沙龙、舞会,底下的酒馆,平民众口相传的口舌里头。这位伟大的沙皇陛下可是有着“加特契纳的隐士”的称誉的。
可没人知道,现在这位俄国的沙皇陛下手里正攥着一个很小的小瓶。
“皇太子殿下到。”
门外传来侍从的声音,亚历山大三世把小瓶放进了抽屉里。
他的长子,俄罗斯帝国的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一身军装的大步走进房间。
22岁的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是一个非常英俊的青年,虽然他的头发更近于黑色,跟沙皇家族流淌的日耳曼血统并不一致,灰蓝色的双眸中有的只是高傲,但是亚历山大三世非常喜欢这个长子,未来的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没有丰富的理性和睿智,但他非常重视家人。亚历山大三世在同长子的交流中能够清晰的体会到这一点,并且他心爱的长子总能非常顺从的聆听他的教导,以他的意思来要求自己或是改正一些‘缺点’,这让‘隐士’沙皇非常的温暖。
亚历山大三世从来没想过这是儿子耳根子软的原因。知道历史的刘暹可以很负责任的对亚历山大三世说——你的儿子是一个比你自己更平庸的君主。他认为他的君权是“天赐”的,而他个人只须对上帝负责。他不喜欢同臣民有密切的接触,更妒忌那些出色的、有能力的、有主见的大臣,因为他知道,他们的智慧居于自己之上,总是担心有朝一日大臣们要夺走他的君权。所以,尼古拉二世逐步抛弃了当初为他效劳的那些有能力的大臣。一些敷衍塞责的、但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却轻易得到他的信任。这种人向他反映某些虚假的情况,往往比官方的报告,更容易得到他的称赞。在沙俄的末期,各色各样的骗子、冒险家,利用尼古拉二世的昏庸、无知,混迹于沙皇宫廷。还催生出了拉斯普廷这个‘神奇的人’!
“尼古拉,你对如今的时局怎么看?”亚历山大三世问道。
“父亲,十分糟糕,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帝国的利益都受到了挑战。”尼古拉顿了一下,又道,“但是,我认为当俄罗斯利益遭受重挫的时候,为了让我们牵制住中国人的力量,不管是英吉利还是法兰西,都不会再纵容奥匈等国在巴尔干地区再度有挑衅的动作了。帝国的危险还是来自东方。如果还有第四次战争,帝国再次战败,中亚和西伯利亚就都将不复存在。当中国人的兵锋就停在乌拉尔河的时候,整个俄罗斯都会颤栗的……”
尼古拉对于第四次中俄战争,口中说着‘如果’,语气却是坚定异常。那一定是会有的。可就是内心中对着中国充满了记恨的他,也不敢说到那时俄国针就能够打赢中国。
所以尼古拉坚信,英法,德奥,土耳其,整个欧洲都不会在今后来找俄国的麻烦。因为整个欧洲都需要俄罗斯把矛头指向中国,需要俄罗斯把中国的矛头引来陆地。
“父亲……,对于谈判条件有了……决断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Я твой рот ебал на хуй ……()
浓雾弥漫,寒风刺骨。
“锵嘁——锵嘁——”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进安集延车站,滚滚黑烟和白茫茫的蒸汽弥散开来,使得站台本就不高的能见度更差了。
还没有等到车完全停稳,站台上的监工就骂骂咧咧地将那些蜷缩在火炉边的苦力们喊起来,一边喊,手里的鞭子还一边抽打。
“蠢货,蠢货,都给我起来!卸货了!”一个一米八多的中年大胖子怒吼着,红红的酒糟鼻是那么的刺眼。
站台边一阵骚动。苦力们都站起身来,拢着袖子等在站台上。这些人中根本没有一个是斯拉夫人,全都是浩罕汗国的土著,而监工里却有八成都是斯拉夫人。一旦列车停稳,便可将那些闷罐子车厢打开,从里面卸下各种各样的货物。
俄罗斯在中亚的铁路修筑很顺利,因为中亚地势好。几年的时间,俄罗斯将铁路直接修到了安集延。跟中国将铁路修到伊犁城【惠远】一样,但又都没更向前一步。
俄军的物质就跟抵到伊犁的中**队军需物资一样,还需要无数量车马,蚂蚁搬家一样的向着前线运送。
火车头‘吭哧吭哧’地喘着气停了下来,那十八节闷罐车厢像死蛇一般瘫在了轨道上。令人很惊讶的是,这列火车的车厢格外的多,算上载重,已然是达到了这个时代火车头动力的极限。
苦力们急忙走上前去,将那关着的车厢滑门拉开,这时他们才发现。那滑门上根本就没有上铅封,正感到奇怪的时候。却从车厢里传来了俄罗斯味道十足的‘国骂’:
“r tвon pot e6aлxyntвon pot e6aлxyn ……”
“mehr 3ae6aл yжe 。mehr 3ae6aл yжe ……”
一个个穿着暗绿色军装的俄国士兵从车厢里跳出来。俄国的军装已经不再是老式的黑灰了。中俄第二次战争结束以后,俄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和对外战争的失利,促使其进行了一场“回归传统”的军服改革。自1882年起,除沙皇的近卫骑兵外,全军都换上了宽大的新式制服。这套制服由暗绿色上衣、圆顶羊皮帽和黑色高筒靴组成,从样式上看,更接近于俄罗斯传统民族服饰。新军装最大的特点是用钩襻代替了钮扣。而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一、上衣可以收放自如;二、取消钮扣后,军装上没有任何发光的东西,有利于军事隐蔽。
当然。这种军装,尤其军官们的军装,没有原先时代的华丽。
亚历山大三世让‘扣子’离开了俄军的军服,还取消了绣线、纹边和艳丽色的装饰。
……
苦力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闷罐子车厢里装的根本就不是普通货物,而是一个个的人高马大的沙俄士兵。而且不只是人,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需和重机枪、迫击炮。
知趣的苦力立刻噤若寒蝉,不需旁人提醒,所有人便纷纷的闪躲在一边。拢着袖子,互相咬着耳朵说话。
中俄真的是又要打大战了!
前日就一连过了五列俄军,现在又有带兵的军列抵到,俄国人这是在不停的在向前线调和筹集运兵力啊。苦力们当然有了骚动。
因为中**队是打俄国人的。虽然中**队在浩罕汗国的名声也不是多好。这些年俄国人宣传的么。浩罕人再不相信,俄国政府持之以久的宣扬,也能在浩罕人心中种下一个对中国的恶劣印象。何况当初中**队还杀到过浩罕……
可再坏的中**队能有俄国人坏吗?
这些年俄国人在种下修筑铁路。那无数个枕木下躺着的就是无数中亚土著的遗骸。为了节省开支,俄国人对待那些劳力可不比当年美国人对待华工强。
再有俄国统治中亚这么些年。对土著的剥削、压榨也确实太重了。
苦力们压抑的心情现在都好了许多,虽然没有人敢在嘴上说。但是心里都巴望着中**队能够早日击败俄军,杀过来,让他们这些人都好好地松一口气。
苦力们躲在一边,监工们也傻了眼,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催促苦力们上前搬货。正转着眼珠子发呆的时候,总监只觉得腰上一痛,已经被一个俄军少校用军刀抽了一记。
“这儿,这儿,这儿,还有这儿,这些车厢都装有军火,小心地卸下来,放在站台上。我们还要清点。若有闪失,军法处置!”少校军官指着挂在最后的几节车厢说道。
“是,是!”总监哪里敢说半个‘不’字,满满的谄笑。等那军官满意的转身走开后,这才挥舞鞭子,指挥那些苦力拉开车厢,搬运货物。
众劳力正在忙碌的时候,那些车厢里的士兵已经纷纷跳下车,在站台上列队。这是一个团的俄军。
苦力们很快就从二头的嘴里得知,这支被闷罐子装来的军队正是草原第二军的部队,这只是一点先头,大部队还跟在后面,只今天一天的时间,就会有十二列满载士兵的军列抵到安集延。他们是第一列!
“这么说,俄军一天的兵力投送,至少能达到一个满编师?”
“这些刽子手似乎都是俄国人的精锐,那精气神真的很不错。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看上去不比咱们的军队弱啊。”
“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看到他们手里的步枪了吗?全都是法国的勒贝尔步枪。这种八毫米口径的步枪也不比咱们的零八式步枪差劲。”中国的小口径步枪在新秦八年正式装备部队,故而被命名为零八式步枪。
“炮弹箱还挺沉的,感觉里头数量不多,怕都是大个儿的。”中国既然已经肯定要与俄国打第三次战争,自然早早的就把中亚行动队一点点的洒了过去。这些人利用自己土著的面貌,在整个中亚都发展很快。安集延是俄军在伊犁河流域作战的后勤大仓库,行动队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