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暹夺下了萨马拉城,国防军却直接战损了两个大队,加上重伤、中伤,反正是受伤了的,短时间里不能战斗的士兵,刘暹损失了一个营。
这代价令刘暹直牙疼,也再一次坚定了他打野战的决心——攻城战,尤其是残酷巷战,代价太大了。
中**队出现在萨马拉城的消息已经随着电波传到了四面八方。虚拟地图上,刘暹就可以看到大批的俄军从各个方向,向着萨马拉围来。
这里面有萨马拉原有的守军,有喀山、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部队,有萨拉托夫的部队,有顿河的骑兵部队,每一支兵力和实力都不足以跟国防军单独较量,但他们的总兵力相加则超过了十万人。
刘暹遂即让刘锦棠带领骑兵,带着一车车军需、粮食,当做步兵,在雪地里留下‘大部队’行进的痕迹,杀向乌里扬诺夫斯克,自己带着主力则准备打萨马拉原来的那三万俄军和萨拉托夫过来的那部分俄军中间蹿过去。
他要再打萨拉托夫!而至于刘锦棠被发现了以后的问题,刘锦棠到时可以一把火将全部的军需和马车都烧掉,然后率部骑马奔到伏尔加河东岸,直接奔着萨拉托夫来就是了。为此刘暹在萨马拉城里是征集了所有的马匹和马车。
那五个储存着四十万吨小麦的大粮仓,因为根本搬不走,也吃不了多少,被刘暹付之一炬。只这把大火,就肯定能让圣彼得堡的那些沙俄大人物们心疼的滴血。
粮食问题始终是困扰俄罗斯的一个头疼问题。就跟之前的中国、日本一样,产的粮食不够自己吃的。所以,四十万吨小麦在俄罗斯的价值绝对不是8亿华元可以相比的。
刘暹在眼睛盯着伏尔加河流域的同时,眼睛也在盯着乌拉尔河方面,他不知道石东来现在有没有拿下古里耶夫。这个地方冬季的平均气温在零下10°到20°之间,港口是会封冻的。俄国的里海分舰队会回到阿斯特拉罕过冬。想必那里也不会有几个俄军在了,石东来果断一点,现在已经拿下这里了。
第四师的任务一直都不是只维持乌拉尔河下游地区的安定,石东来的任务是积极地与里海边缘的卡尔梅克人联系,说服他们回国祖国大怀抱。如果这些一直信奉着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后裔们能够拿起刀枪跟国防军站在一起,国防军在这里的形势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 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
第四师的任务一直都不是只维持乌拉尔河下游地区的安定,石东来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地与里海边缘生活着的卡尔梅克人联系,说服他们回归祖国的大怀抱中来。如果这些一直信奉着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后裔们能够拿起刀枪跟国防军站在一起,国防军在这里的形势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里海边上的卡尔梅克人有着将近二十万人口,这些人是当年渥巴锡东归的时候,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的人。当时在西岸没能东归祖国的卡尔梅克人有4700帐,其中有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尔扈特部落8000多人,和硕特部落3000多人。
现在的卡尔梅克人就是当年那两万卫拉特蒙古后裔们的子孙,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近二十万人口的小型民族。可以拉出两万正当年的青壮战士,而并不影响整个部族的繁衍。
这可就是两万骑兵啊。能够给刘暹带来太大的帮助了。
……
这场雪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原野上的积雪能够没到人的小腿肚,俄军是怎么行进的,刘暹不知道,虚拟地图还没bug到毫发可见的地步。国防军这里却是一水儿的雪橇,诸多马车也去掉了车轮,钉上了加宽的雪橇板,大炮则是用宽大的前翘的木板载着,变成一个个爬犁一样的存在。却是给行军赶路节省了太多的力气和时间了。
靠着这比俄军行进速度快上不少的进军,刘暹和能顺利的从两股俄军中间穿插了出来,并且一直赶到了萨拉托夫城外四五十里的地方时,才被守城俄军察觉。
刘暹立刻组织兵力进攻。先拿下了萨拉托夫城周边的雅宾斯克和瓦尔托夫两个城镇,截断了萨拉托夫通向西部和南部的道路,主力则从北逼近伏尔加河。牵制着萨拉托夫城内守军的主力,如此是彻底截断了萨拉托夫的一切对外联系。
但是萨拉托夫城外出现中**队的主力,这消息肯定早就传到了察里津等地了。刘暹虽然对萨拉托夫城进攻攻击。目光可紧盯着察里津和北面的那一支支部队的。
他是要围城打援的!
冰天雪地里千里奔波,没有休整。再强的军队要稀疏。刘暹军需物资充沛,将士在吃穿上条件良好,且有雪橇助力,自然也就能保持着比较好的体力。尤其现在的攻城战,是彻头彻尾的佯攻。士兵手中拿着的枪都是缴获的俄军步枪。别看打得热闹,子弹似乎也废了不少,却根本没有动用国防军真正的家底。官兵们更是没有用心用力。部队与其说是在战争,更像是在休息。
如此等到俄军急急忙忙的跑回来。刘暹就整好以逸待劳,在野外干净利索的吃掉他们。
“围城打援。我们是围城打援,不是攻城阻援!”
“而什么是围城打援?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对围敌作战是准备着相当地持久的,但对援敌必须是速决立断的。”
“我们不要把俄国人想的多么无能。我们也不要把俄国人想的多么充满。”
“萨拉托夫是俄国人在伏尔加河上最重要的几座城市之一,它是沟通伏尔加河上下游的水运枢纽。俄国人是不可能放下它不管的。”
“我们只需要放出侦察兵,认真的盯着东西南北的动向就可以了。”
“我们等着敌人上钩。这回可能都不会只有一波。”
有着虚拟地图,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刘暹处理了这些之后,才有空看一眼萨拉托夫。这座位于伏尔加河右岸高地上的黄色山城。
城里的守军足足有两万人,现在也顾不得冰天雪地里土地硬如生铁了,全城动员的在城外修筑防御阵地。而这座帝俄时代全俄罗斯最为著名的粮食贸易及锯木工业中心。包裹在萨山阿尔金山和乌维尔山所环绕的低地地区。
地势并不算多么险要,城防也垃圾的不用多说。且因为萨拉托夫全俄的木材交易中心之一,是以城内的木质建筑很多,其后果是火灾不断,虽然这些火灾同时促进了萨拉托夫新城的建设,但一座城市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现在的萨拉托夫城里,至少还有三四成的木质房屋建筑。
而进攻这样的城市,最好的法子不是强攻猛打,而是用燃烧弹。趁着冬风放上一把大火。
而刘暹也是这么做的。燃烧弹这东西技术难度并不大,当然以现在的科学水平。成本是不低的。刘暹早就命人捣腾出了燃烧弹,那时候还特意给按了一个特种弹的名头。
现在这些燃烧弹不再是炮弹了。而是单兵火箭炮的火箭弹。但一百多发加料的火箭弹被发射出去之后,萨拉托夫城就变成了一片火海了。
这场大火直接烧掉了三分之一的萨拉托夫城,因为雪刚停不久,城内不少房屋的顶上还有冰雪存着,似乎给萨拉托夫的灭火创造了不少条件。
但就算如此,整个萨拉托夫也乱的不可开交,刘暹也确实趁机指挥部队真打了一阵。结果没能打进去。俄国人在外头的阵地上四面布置了上万兵力,城里虽然火光冲天,俄军虽然军心晃动的直打颤,阵地上的俄军则半点没有被调动,后来城里还调出了三五千兵进行支援。刘暹见进攻部队虽然占了一些便宜,可敌我伤亡比例太接近了,也就停了攻势。
刘暹对此倒是高看了萨拉托夫城俄军守将一眼。是个能决断的。在全城都要被大火吞没的档口,能忍着不动城外的军队,待到火势稍微有了控制后,更迅速抽调部队增援城外阵地,真的是很不错了。
刘暹见这么好的机会都没能拿下萨拉托夫,心里也就熄了短时间里取城的念头。国防军也在萨拉托夫筑起了防线,刘暹还命人烧融雪水,浇筑冰墙和加固堡垒。在现今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情况下,冰水加固真心的算给防线加上了一层铁甲了。很结实的!
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这个时候却是一脑门的官司。作为俄罗斯皇室的近亲,小尼古拉即便混吃等死,也必然是有一个公爵的头衔的。但小尼古拉跟他的父亲一样,都对战争一往情深。早早的就进入了军校学习,1876年毕业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俄土战争时期,在其父所任巴尔干战区俄军总司令的参谋部工作。后任禁卫军骠骑兵团长、旅长和骑兵师长。
塔城战役之后,小尼古拉深深的沉寂了一阵。但在刘暹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小尼古拉又一次返回到了军队指挥官的位置上。现在挂着少将的军衔,负责萨拉托夫城的守卫。
作为萨拉托夫的城防司令,小尼古拉在昨日的表现是合格的。可作为萨拉托夫城现在最高的指挥者,他又对接下来的善后工作头疼不已。
三分之一的城市被焚烧,一切都化作了灰烬。财产和人员损失先不说,之说因之而诞生的难民们,他该如何的安置?
伏尔加河可不是巴尔喀什湖,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斯拉夫人。当国防军带着战争的光环来到这里的时候,大量的斯拉夫人逃向了城市。而萨拉托夫城这样的大城市是那些乡村里的斯拉夫人的最爱。
“秩序,要保卫萨拉托夫,就首先要稳定城市的秩序。想要稳定秩序就需要足够的粮食,和可以让难民们居住的房屋。”
“奥斯塔普先生,我希望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你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萨马托夫省的省长,我希望你能够尽快妥善处理完这一切。”
“我已经厌倦了城市里的杂乱和痛苦声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