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些东西不懂得敌我分辨,秦军占据阵地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儿也是把飘荡在空中的辣椒粉和芥末粉都给除去掉。
清军阵地上。猛然间被辛辣的辣椒末、刺鼻的芥末粉所笼罩,南门外阵地上的七八百名清兵瞬间就失去了战斗力,虽然大部分人都跑了回去外,可还是剩下了百十个倒在壕沟里。鼻涕、眼泪横流,曲卷着躺在地上,撕心裂肺的。恨不得能把内脏都咳出来的不住的咳嗽。
“啪——”多隆阿愤恨的一拳打在帅案上,空中飘散过来的刺鼻气味儿已经说明了一切。“刘暹。太卑劣可耻了!”
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想过特种弹这种炮弹的存在。这太奇葩了!
就是刚看到特种弹,多隆阿也能想到这种弹药的不便之处。比如战场如果起风。比如在大雨天里,这种弹药根本就没啥作用。但是今天,今个在居庸关,真心的把他坑苦了。
一颗毒气弹顺利炸开后,三五丈范围内都会被覆盖,秦军打了一百多颗特种弹,完全给居庸关上下刷了一层红黄。
三千多人相互配合向居庸关一线发起了全面进攻。其中被放在正当面的秦军拢共不超过一千人,大半还都缩在南门外战壕中。密度很稀少,与其说是对清军的进攻,更不如说是一牵制。
秦军的主要力量,另外的两千多人,以中队为基础建制,向左向右,各自扩伸开来,对着居庸关关城的各处烽火台、角楼,发起试探性进攻。
为了这一场作战,秦军集结了大量的迫击炮,还抽调了侦查大队、狙击手和一部分工兵进行配合。
居庸关观城左右都是深山老林,二百多年不见战事,关城下的山岩斜坡上,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可全都是树木草丛。
没有术业有专攻的工兵出手,各部想要隐蔽展开部队,对着烽火台、角楼和沿途的长城壁垒发动进攻,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不少人连爬近关城都做不到。
超过八十门中小口径迫击炮,充裕的炮弹,可以说这一点上秦军是远胜清军的。
多隆阿总共从南口拉回了三十来门火炮,这样的炮火按理说已经不弱了,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对手是秦军。
经过密集的炮火准备后,各部开始进攻。清军士兵只能躲在有顶的烽火台和角落里,那长城过道上,一览无余,没个遮掩,清兵如果守在那里,在迫击炮的轰击下除了被炸死还是被炸死。
人都是不愿意死的,所以清兵都畏缩进了烽火台和角楼中。秦军开始派出小部队爬上山岩,用铁钩勾着上头关城的城头,然后士兵往上爬。
清军不会放任秦军上来,无数枪子瞄着长城多口,秦军战士从墙壁向内翻的那一瞬间是一个生死绝口。要知道长城上,角楼多口总是一处比一处高的,清兵的视线很好。
秦军战士的进攻,放到每一中队上,伤亡并不大,可要是放到了整个整体上,没多长时间秦军就死亡了上百人。
面对如此状况,先前一直都信心很满的陈敬也是有些犹豫了,而陪同协助作战的海军陆战队也是一收轻视的态度。
就连刘暹拿到伤亡数据之后,眉头也皱了起来。
“用特种弹,不管能不能把角楼、烽火台里的清兵逼出来,但一定要把他们的视线给遮住。”长城是风大,不比落在山间里的关城。用特种弹来干,事倍功半是免不了的。刘暹这一刻很是想念烟雾弹,但他一点都不晓得烟雾弹是怎么做出来的。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等到天黑了。
只是到了天黑,多隆阿又会用出什么对应手段呢?而且刘暹还发现,多隆阿已经在着手后撤了。大批的物资正从居庸关关城里向北边运去。一部分军队还在关城以北的窄道上布设着阵地。
这证明多隆阿对守住居庸关城的信心不大。他打算将军需物资强运出去,然后依靠居庸关城到北口【八达岭】的关沟峡道,设置狙击阵地,节节抵抗。
三十六里地的关沟,可还有一半没走完呢。
多隆阿如果是关沟里头死拼硬磕,没个五七十来天,刘暹还真的南以看到延庆州长得是什么样儿!
“轰轰轰……”
清秦两边的炮火都在猛烈释放着。尤其是清军,多隆阿很难再把大炮给扯下去了,那就索性把炮弹打光。那猛烈不间歇的炮火让陈敬都感觉有些发木。而刘暹也认识到了多隆阿的另一手准备是什么。那就是用大炮打!
整个居庸关关城周长才四千来米,整个居庸关都在清军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即使清军的炮火阵地被安放在了居庸关北关城楼外的真武庙。
但此间战事还是不可逆转的向着秦军方面倾倒。刘暹已经彻底放下心了。入夜前秦军已在多个烽火台和角楼处取得突破,如果不是清军炮火猛烈,现在就是秦军反扑居庸关南城门楼和关内腹地的时候了。
“皇上,臣以为,居庸关之敌之所以如此快就显露不支之态,主要还是其主力八旗新军没经历过战事。”
周军觉得今天的工事,或是说包括在南口的战事,八旗新军的表现很不如天津之战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八旗新军战事经历的太少,不如天津之战时的清军主力多军,虽然很大一部分人也是新招募的士兵,但军中骨干和军官多是身经百战的。
并且八旗新军一上战场就连续遭遇数次惨败,士气低下,韧性不足。眼下的居庸关之战就是一个看韧性的战斗,那些烽火台和角楼就是两军反复争夺的血肉磨盘。看最后那支部队支撑不住了,这场战斗才算尘埃落地。
可是八旗新军只一被夺去,就显露不支,这就不是兵力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了。
“多隆阿能把一群八旗大爷调教成现下的样子,已经算难能可贵了。他们归根到底就是一群新兵,需要时间来习惯枪声,习惯炮击,习惯战友的阵亡、受伤,把一切都慢慢习惯了,也就是老兵和精锐了。”
这是焦文斌的见解。(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都看看英美两国的官商是如何勾结的!()
七月二十日,刘暹的脚踏进了延庆衙门。
多隆阿领着三千多残兵败将正向着宣化府奔去。秦军已经有部队追上去了,但抓到多隆阿的希望是绝对没有的。
多隆阿老油子一个,贼精。哪一部分断后,哪一部分阻击,哪一部分撒腿跑路,安排的到位的很。即便刘暹有虚拟地图,也是一样。
三万秦军向着宣化府城进发了,但刘暹人则回到了北京。大秦还有很多的事儿要他亲自拿主意决断呢。
这首先一点就是山东曲阜的衍圣公,孔家。
自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元年),当时汉平帝刘衎为弘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至今一千八百八十年,王朝更替也绝不了孔家的兴盛富贵。其与南面龙虎山正一道的张家并称于中国。
但是如今的衍圣公是满清册封的衍圣公,大秦天下除了零星的几个爵位,如左宗棠,刘暹连自己的亲戚和心腹大将都还没有封爵,何来一个衍圣公?
刘暹对孔子并没什么不敬的地儿,儒家传承到今日,只能说是后人把孔老夫子的经儿给念歪了,不能说孔老夫子的学术就是眼下不合时宜的犬儒了。
但刘暹对于衍圣公,对于现今的孔家则没有半分好感。虽然现任的衍圣公孔令贻年不过十八岁,自身并没什么明显的恶迹,可是孔氏呢?家系庞大的孔氏子弟,那诸多恶迹和庞大的家产让刘暹怎么看都是不顺眼!
军情处对于孔家的调查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怪不得当年捻军入山东之时,曲阜县民广沅昌等人借机反孔,声势轰隆呢。这孔家藏污纳垢。让人恶心!
如今,孔令贻来到了北京,要觐见刘暹。这是孔家一千八百八十年来的传家宝。那一个皇帝做了中原,甭管是异族还是华夏正宗,孔家第一个要做的事儿,就是跪啃人家的臭脚,好继续延续自家的地位和富贵!
刘暹是不打算再给孔家这个面子的。虽然为了顾惜朝中大多数人的感情。他也不准备对孔家来个‘罪证确凿,依法论处’,但还想衍圣公的名爵。那是痴心妄想!
“朕没打算灭儒。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特色,儒家虽有糟粕,可也有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复孔孟荀之微言古义。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还当为天下师。
但是犬儒、理学,亡之何惜之有?”
刘暹这样的态度早就不是一天表漏的了。他对于程朱理学绝对的瞧不上,曾经直接对大臣说:“明清取程朱理学,则两朝递亡,华夏破败。可见这程朱理学是不中用的。”
这言语中对理学的鄙视和藐视,当即让人起来反驳说。大清康乾盛世,千古唯一。
让刘暹好一通嗤笑。“康熙康熙。吃糠喝稀。”这整个满清,唯一让刘暹心里头感觉敬服的人就是雍正。虽然雍正的改革也仅仅针对了汉族士绅。
至于乾隆,延续不断的民间起义和人生晚期的川楚五省白莲大起义,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大清朝万万税,到了乾隆加一倍!
“堂堂华夏,泱泱天朝,武力、国力皆被西方蛮夷所超过。汉唐盛气一去不复返焉,此尽理学之过也。”
刘暹决定不见孔令贻,然后拿掉孔家衍圣公的帽子。理由就是孔氏卑谄,屈膝外族,不当人子。曲阜的孔庙也收回国有,以孔家清白子孙来照看,每年由国家文教部举行祭祀大典。
这个意思让侍从拿去酝酿酝酿,刘暹过目后很是满意,就在人刚抵到北京的当天,命人发给了孔令贻。
他也知道自己对程朱理学的评价欠公允,中国近二百年的落后是多方面造成的,至少满清的‘功劳’就不比理学小。完全归‘功’于程朱理学的毒害太过于片面了。
但刘暹不希望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