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济沙木脸上乐出了花。自己作为征伐军的第一个坚定支持者,好处立马的就来了。
刘暹直接留下了辉特南旗此次出战人数的一半在丹噶尔,之后战场上辉特南旗认定的损失,绝对就要少的多了。而缴获,别的先不说。就是丹噶尔城里的那些东东也不提,只说战俘营的那上千俘虏,就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跟藏族一样信奉着喇嘛教。与藏地联系颇紧密的青海蒙古,对于奴隶这个词汇,可是半点不陌生。
其余六旗札萨克只能用嫉妒的目光看着多尔济沙木。这可真是……区别对待啊。
丹噶尔城距离西宁的路程有九十里,跟西宁镇余部驻守的威远堡离西宁的距离几乎一样。刘暹拿下丹噶尔城的第二天就派出人手联络了威远堡。黄武贤得迅后欣喜过望。一口答应联合出兵。
虽然对于只剩了两三千兵的黄武贤部,刘暹所报期望不大,但总算是一支可以分担一点暴军兵力的友军。
……
大军东进。大道完全沿湟水河而设,越往东去,湟水河宽度越大。寻常都有二十丈距离,最宽者当在四十丈以上。这样的情况会一直蔓延至镇海堡,到了那儿之后,湟水河才陡然变狭。恢复到丹噶尔城一带的宽度,甚至更窄。
镇海堡也在暴军的控制之中。这里本就是西宁真神教信徒的一大聚集地,数千居民全是真神教信徒。丹噶尔城落败逃出的七八百败兵也汇集在这里,再连同马尕三部的援军,镇海堡作为西宁西侧的一道屏障,已经聚集了三千暴军主力,和人数远多过此的支持者。
刘暹在镇海堡十里外的大墩岭驻军,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一具具的尸体顺着湟水河漂到了镇海堡。为了等待事情发酵,大军第二天在大墩岭特意又待了一日,除了侦察兵,一个中队的兵都没动弹分毫。
但是镇海堡的暴军青壮除了从三千来人增强到了四千多人外,并没有见大部的暴军出堡来汹汹报仇。刘暹的算盘没打响,马桂源或是马尕三,抑制住了暴军的冲动。
也就是在这天起,大军后路有了小股暴军马队活动。周边山峰林立的地形给了这些暴军骑兵最好的掩护和便利。刘暹即使在虚拟地图上清楚明白的看到了他们的活动,也很难派兵将他们准确抓到。
实在是地形复杂,有太多的通道山坡供这些熟悉地理的暴军骑兵纵马驰骋了。
这些暴军马队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骚扰大军的后路粮道。
刘暹军中所携的军粮只有十日,行军已经两天,最多再有三日,扫荡不平西宁周遭,他就必须派人回丹噶尔城押运粮草。
但三天时间就扫荡西宁周遭,那显然不可能。刘暹本初的打算也没这么夸张,他要的只是激暴军出堡野战,自己顺利拿下镇海堡。军粮由丹噶尔城到镇海堡,再到西宁前线,这样更安全。
眼下镇海堡内的暴军紧守城堡不出,城内又全是暴军的支持者,人力充沛。刘暹强攻镇海堡的时候,面临的不仅是暴军,还要把暴军的支持者算入进去,如今他要面临的境况,就好比多隆阿入陕平乱的一样。
无论是王阁村、羌白镇,还是仓头镇、苏家沟、渭城湾,可不就是如此。
见到暴军闭门不出,刘暹第三天一早,就起兵直逼镇海堡来。
随军携带的二十四门六磅骑兵炮一溜儿排开,一门门泛着金属光泽的军中重器,在清晨的阳光下是如此的闪耀。
对面堡上的暴军,见到征伐军与蒙古联军抵到后,连声的叫骂和叫嚎始终不断,直到这一刻,二十四门骑兵炮由九十六匹战马拉着齐平排列到阵线前,一股直逼心肺的巨大压力让暴军瞬间寂静了。
战争不是靠嘴巴来打的。胜负全看硬功夫,真实力。有丹噶尔之战的七八百败军在镇海堡的守城暴军们,如何不知道征伐军炮火的强大。当初丹噶尔之战。征伐军还只是拿出了六门火炮,眼下却是二十四门。
至于数目更多的臼炮,因为体积太小,所以一直被暴军当成小劈山炮一类土炮。没看在眼里。
并不知道在纯粹的杀伤上面,臼炮炮弹丝毫不逊色骑兵炮炮弹。
“今日之战,是来日西宁战火之预演。愿诸军奋力,堪破暴逆。”刘暹绝不惧怕杀人。西宁这个他赴疆路途中必须拿下的硬骨头,为了将来的不‘弹尽援绝’,再照‘渭城之战’第二又何妨!【多隆阿苏家沟渭城湾决战。为了不惊动河蟹大神,就不提了。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搜一搜。多隆阿,虽然是满人,但绝对是英雄。甘陕之功。不亚左宗棠。】
……
“轰………轰……轰……”
每一次炮响后。炮兵阵地上都会响起一声同样的吼叫:“调整射击诸元,调整射击诸元…………”
“射角1度12分!”
“左偏0度20分!”
……
“射角1度15分!”
“左偏0度30分!”
……
“轰……”不知道是多少次的试射定位后,终于一声炮响,炮弹正中镇海堡城墙上沿,直接把一面城垛砸的粉碎。炮兵阵地上响起了大队长谢飞兴奋的叫好声:“正中目标,调教完毕。”
“各炮位以二中队三号炮位为准,减算各自间距。”
“一中队准备完毕。”
“二中队准备完毕。”
“三中队准备完毕。”
“四中队准备完毕。”
“各中队各炮位,全部都有。以中队为单位依次射击,十轮轰击。准备。”
“预备…………”
“预备…………”
“放……”
隆隆的爆炸声彻底响彻了天地,每一发炮弹爆炸都像是打了一个晴天霹雳一样,震破人的耳膜。
二十四门近代火炮的集中轰击,在此时的西宁地区,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密集火力。
随从作战的七旗札萨克中,除了多尔济沙木有了先前见识,现在从容了许多外,其余的六旗蒙古王公,一个个满面惊惶,年纪最大的那位老爷子腿似乎都有些发软了,两手捂着耳朵,在随从的拥驾下直跑去了后阵。
而五千多浩浩荡荡的蒙古骑兵也没了开始时的气势,在炮声响起不多久时就乱成了一团。因为他们的战马根本就没受过近代战场的训练,被连连炮声吓得受了惊。如不是此刻他们没受到外敌攻击,又个个真的有一身超强的骑术,好歹安抚住了战马,今日的这第一次露面,蒙古联军就要出大洋相了。
每一个蒙古王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看着征伐军那边阵列整齐的骑兵队伍,再看看自己这边乱糟糟的人马群,羞得脸都红了。
蒙古人可是马背上的民族,个个骑术精湛。在随从征伐军作战的这两日里,一些人没少拿秦军骑兵营说事。贬低骑兵营,抬高自己人。连刘暹都有所听闻。但刘暹没理会这档事。
他心里很清楚,地处内陆的青海蒙古还依旧生活在‘历史’当中,自然在用历史老旧的眼光看待问题,以自己‘历史’中远比汉人强大的骑兵为自傲。
尤其近些年火器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在丹噶尔之战后,在征伐军犀利的枪炮下,这些蒙古人就更以自己‘历史’上的强大自傲了。
因为这是他们现在唯一可以自傲自豪的地方了。
就跟前世无数的中国人喜欢拿历史中天朝的强大说事一样。这都是一个心态。唯一的区别就是,后世的中国再怎么着也爬到了老美第一对手的地步,而现在的蒙古人再也没有崛起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炮弹面前,信仰也要低头()
ps:订阅很不理想,求支持!
镇海堡有多大?横竖不过一里远。
对于一个市镇,如此的规模虽然已经难能可贵。可对于一场战斗来说,这仅是一块弹丸之地。
而就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弹丸之地,已经汇聚了四千暴军主力,汇聚了数目还要多于此的暴军支持者。
刘暹停兵丹噶尔城三日,沿途的十多个真神教村落尽数东逃,大部分人钻进了西宁城,可还是有一部分留在了镇海堡,连同镇海堡本有的几千真神教支持者,再有四千暴军青壮主力,这么小小一个地方,就汇聚了上万人。
刘暹才不会用正规的攻城战打镇海堡呢。多隆阿在陕西的一场场战斗早就告诉了世人,这么的一场不需要有丝毫顾及的战斗该去怎样打!
一个时辰不到的轰击,镇海堡西城墙被摧残了一遍。虽然一枚枚炮弹并没有把镇海堡城墙打开打裂,但城垛、女墙几乎一扫而空,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城头,明显的形势恶劣。
原先布满城头的暴兵一个都看不见了。步枪火力都可以对城头形成直接的压制。刘暹大手一挥,阵线前移一里,兵锋直接逼到了镇海堡城下百米左右的距离。
骑兵炮调整射击诸元,设立炮兵阵地【炮位是需要挖坑堆缓破的】,一个个红碳正炙的大火盆中都有四五个烧的通红的实心弹在准备着。臼炮开始发力,在骑兵炮歇息的空挡里。把一枚枚开花弹以更快的速度送入镇海堡中。
“轰轰轰——”
连连的炮声再度响起。对于堡里的暴军和支持者来说,他们真的分辨不出骑兵炮和臼炮声响的差别,分辨不出两者炮弹的威力大小。
对他们而言。臼炮的发力只是停歇一段的官军,再度开始的炮击。 镇海堡西大门不远的一处庭院内,精致的影壁、花卉、画廊、假山被炮弹炸得粉碎,土石碎片四面飞溅。往昔点缀精美造型独韵,以清方淡雅著称的镇海堡穆府彻底遭受了炮火的无情摧残。
“将军小心——”一名亲随的惊呼声刚传入耳朵,穆嵩都没来及反应就被人重重的压倒在地上。一枚开花弹落在了房外窗台前,爆炸的冲击波、击碎点燃了整个窗户。暴烈的炙热感伴随着无数激飞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