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ね途峁┑耐斩影镏耸洳垢罚獗闶恰拔髀肪钡娜空笕萘恕�
而除“西路军”之外,东岸人的作战计划内尚有一个“南路军”,即由杨亮上尉骑兵两百余人、保国*军一部三百余人、投诚的英国共和派官兵五百余人,组成一个战斗集群(部分保国*军留守英属南非,监视荷兰那边的动静),从南方新占领的原英属南非殖民地北上,穿过一些狭窄的山间谷地,进入到小卡鲁高原,从侧翼进攻卡玛王国的属地。
这支部队规模虽然没西路军大,但人员的精锐程度却也不差,欠缺的大概就是装备及后勤保障了。因为他们的运输线要翻过南横山山脉,道路曲折难行,且作为给养来源地的英属南非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与荷兰人连年的战斗也让过往的积储消耗一空,因此即便已经有了三艘东岸运输船的补给,但他们能够提供的仍然相当有限。因此杨亮上尉的这一路人马,真要打起来战斗力肯定会有折扣,到时候就要看能不能从西路军那里借到点补给品,要么就是扫荡外围黑人部落时能不能有点斩获,否则此战便是打酱油的角色,而这显然是心气颇高的杨亮杨上尉所无法接受的。
“明白,谢司令,此仗我知道该怎么打。我军既已形成对卡玛王国的大的战略包围圈,那么敌军的劣势就已经注定,他们的命运如何已不问可知。我军自然是立足自身,此战已攻取沙维城为限,至于其他的,以后再徐徐图之。”赖尼德正色说道。
“你明白就好,那么部队就交给你了。这可是能征惯战的小两千人啊,不能有任何闪失,出发吧!”谢汉三最后命令道:“我坐镇元城乡,也帮你做一回后勤部长。”
1667年8月15日,赖尼德率领的部队经过几天的行军后顺利抵达了沙维城下,并立刻组织了对这座卡玛王**事重镇的围攻,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
其实,在这几年间,东岸人已经不止一次地抵达过这座城池外围了。不过多是以骑兵为主,目的也在于掠取奴隶、破坏生产、杀伤人员,反正就是不断削弱敌人的实力,以便为将来的大举进攻打好基础。
卡玛王国虽然文明水平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都是傻瓜,不清楚东岸人的目的。因此他们这两年间也费尽心力地打算整修沙维要塞的城防设施,以更好地抵御东岸人的进攻。无奈由于东岸骑兵的骚扰袭击十分给力,当地的科萨黑人被搞得焦头烂额,再加上他们也很缺物资和其他一些东西,因此这座城池道最后还是草草筑就,规模也是不大,仅仅是把内城核心重新加固了一把罢了,外围仍然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建筑和围墙。
如今战争再度爆发,沙维要塞外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窝棚、土墙在东岸炮兵的炮火攻击下,几乎被扫得荡然无存。原本打算躲藏其间的黑人士兵要么被埋在里面,要么匆匆忙忙地溜了出来,结果成了东岸官兵的活靶子,死得好不憋屈。
更有甚者,对于那些清理起来较为麻烦的房屋、窝棚,东岸人也毫不手软,直接上去点火就烧,一时间沙维要塞外浓烟滚滚,大群科萨黑人士兵鬼哭狼嚎般地蹿了出来,除少许人在头人的带领下英勇地与东岸人展开了战斗外,大部分人都逃到了四野之中,最后的结果也不外乎两种:要么当抓获当奴隶,要么被骑兵一刀砍了。
8月17日,杨亮上尉率领的南路军匆匆赶到了沙维要塞城下,与赖尼德的部队汇合。至此,东岸人的部队规模陡然壮大到了接近四千人的样子,后勤压力也为之大增。而为了减少这种物资转运方面的压力,赖尼德与杨亮商量了一下,决定由赖上尉统一指挥,以尽速结束这场战斗——按照东岸军中规定,多支部队临时协同作战,以军衔最高者作为总指挥官;若军衔一样,比如此刻两人都是上尉,则以晋升上尉军衔年资较久者为总指挥官。
从8月18日开始,数千东岸大军不再磨蹭,直接对沙维要塞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炮兵们得到上官嘱咐,这个时候也不再节省弹药了,直接将携带而至此地的各类实心弹丸、空心弹丸、爆炸弹、炽热弹发射而出,将夯土筑城的城墙打了个千疮百孔,并在19日傍晚时分打出了一个不短的城墙豁口。
城墙既然打出了豁口,那么这仗就容易多了。黑八旗步兵、投诚的英国共和派士兵急于表现,直接被赖尼德投入了第一波次的抢攻之中,并在经过浴血奋战之后彻底控制了这段破损的城墙,然后接应保国*军、河中县保安团的官兵进入城内,扩大战果。至于数量同样众多的骑兵部队,则在外围缓缓游弋着,监视整个战场的同时,也护卫着炮兵及指挥部众人的安全。而且,一旦敌人崩溃破城而出,那么赖尼德就会果断投入手头的这支预备队,对敌人进行追亡逐北,这厮是骑兵出身,对如何使用这种离合之兵实在太有心得了。
8月20日凌晨,在经过半夜时间不算特别激烈的战斗后,突入城中的东岸军队终于控制了城内局势,并将零星顽抗的土人小部队一一剿灭或俘虏,战斗至此大局已定。当然战斗进行得这么顺利——原本很多人以为坚守要塞的科萨人会誓死血战呢,结果证明想多了——或许也和敌人急于趁夜逃脱有关,这些没卵子的怂货也就跟东岸人稍稍比划了两下,制造了不过区区六七十人的死伤后,就大部溃逃了,令鼓足勇气准备血战的东岸官兵一时间有些茫然之感。
不过,说这帮溃逃的人是蠢货是丝毫也不为过的。因为在这一马平川的茫茫干草原之上,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逃跑的路线基本是固定的,即只能沿着河道等有水源的地方逃跑,除非他们想在路上渴死。
因此,只消外面的天一大亮,得到消息的赖尼德就会将骑兵全数散出去,然后沿着河道搜索前进。基本上除了少许能逃进山的幸运儿之外,大部分人都能一鼓而擒,就看东岸人是不是真的铁了心要抓他们了。
而此战攻破了沙维要塞这个小卡鲁高原最重要的城镇后,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整个小卡鲁高原以及邻近大卡鲁高原南部地区的归属了。东岸人在南非的扩张又大大地向东延伸了一片,且与新占领的英属、法属南非殖民地连成了一片,势力大大增强,从地图上看起来也比较令人士气振奋。
缴获的战利品在上午时分也被粗粗统计了出来,计有牛羊牲畜三千余头、高粱等粮食数千袋、皮革五千余张、羊毛一千五百余袋(不知道准备卖给谁……),此外还有若干数量的狗头金、象牙等物,当然了,对东岸人来说,战利品永远不能少算了人!是的,此番他们还俘获了超过三千名黑人男女,这对于即将在各新占领区内展开大规模建设的东岸人来说,无疑是一粒大补丸。
“此战过后,南、北横山山脉两侧的土地已连成一片,我方在南非的大势已成,再也无任何国家可以动摇。下一步就是深固根本、消化已占领的新得土地了,至于消灭卡玛王国、赶走荷兰人、全取南非的剩余工作,就要靠像杨上尉你这样的年轻新锐军官了。”指挥完整场战斗、一夜未眠的赖尼德上尉,轻抚着伴随自己征战了三十年的战刀,用有些落寞的语气说道:“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有终结之时,属于我们的时代,终究要过去了……”
第1495章 战略包围圈(三)()
两艘数百吨级的盖伦风帆船下锚碇泊在了义成港粗陋的码头边。
虽然尚未清理海底淤泥、尚未开挖一条八米深的行船水道,义成湾(德拉瓜湾,今马普托湾)尚算不得后世非洲三大良港之一,但对于17世纪吃水深度普遍不高的船只来说,却已经足够使用了,这个港口的优良条件也总能得到这个时代的水手们的高度评价。
蒙塔古爵士神色疲惫地登上了码头,打算在此休息个几天,补给满物资,然后就继续随船出发,前往印度。是的,自从英属南非被国王的使者宣布正式移交给东岸人后,他就已经事实上“失业”了,这令他感到很不适应。不过,稍晚些赶来的东印度公司代表又给了他一份新的工作:前往印度商站担任商务代表,这令他稍稍振作了一些,又为自己下一阶段的人生找到了新的坐标。
对于英属南非的失去,蒙塔古爵士是无法释怀的,一开始也是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的。因为在他看来,荒芜的新尼德兰地区完全无法补偿失去南非的痛苦。不过形势若此,他也没什么办法,在荷兰人大举围攻查理堡,以及英荷海战的结果对英格兰大为不利的当下,爵士本人也慢慢接受了现实,他知道,以现在英格兰的实力,可能真的无法在南非保有一块关键的殖民地。但这个时候,他仍然希望可以将英属南非交给联合省保有,以换取谈判桌上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不是东岸这个似乎永远也喂不饱的异教徒国家。
说得难听一点,联合省毕竟是基督徒,甚至还是新教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方,而且与英格兰也颇有渊源,打的交道也很多。将英属南非交给联合省,未来未必不能拿回来,而且即便拿不回来,英国船只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太多阻碍。但交给黄皮肤的东岸异教徒,这个可就说不好了,他们毕竟之前没打过太多交道,不知根知底,不了解他们的行事方式,而且东岸的核心位于南方新大陆,离南非很近,英格兰通过战争或讹诈的手段取回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将英属南非交予联合省,确实比交给东岸人好太多了。
但这一切他说了不算!他不是主事人,他只有建议权,甚至就连建议在别人的眼里都算不得什么事!因此,英属南非就这么被查理国王转交给了东岸,以换取东岸人不干涉他们获取新尼德兰——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英荷和谈已经有些眉目了,英国可能要被迫割让富庶的圭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