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0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哺壅饷匆桓瞿癫焕旱牡胤揭材芟碛么说瓤Х龋坏貌凰凳且患苡淇斓氖虑椤�
“反正闲着没事。”李泽馨拿勺子在咖啡杯中轻轻搅了搅,说道:“你孩子呢?在这住得还习惯么?”
“出去骑马玩了,和一帮外面的野孩子。这里住得还行吧,就是风沙大了些,毕竟比不得大城市,好在地价便宜。”刘薇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原来可是在青岛港博览会街的拉普拉塔银行上班的,后来他丈夫因伤从海军退役,被安排到了海安港担任海关副关长,她便也想办法从青岛调来了此地。
“和你没法比,你爸就你一个女儿,他太宠你了。”刘薇后面又补充了句,用略带嫉妒的语气说道:“我爸有11个孩子,结婚时就给了我三千块钱,其他都得靠我们自己挣。不像你,名下光宅子就三处了,还有加航公司股份……”
“或许吧。”李泽馨满不在乎地笑了笑,然后转移话题道:“郭汉东最近去哪了?他好久没给我写信了,要不是上个月在报纸上读到他在破虏堡大胜特维尔切蛮子并斩首四级,我都以为他消失了,那个王八蛋,还欠我一百块钱呢……”
刘薇嘴角含笑地看了眼李泽馨,最后淡淡地叹了口气,道:“年轻真好……郭汉东月初又出发了,这次他们共出动了步骑八百余人,追剿在破虏堡附近出现的一支特维尔切人部落去了,估计月底应该能回来吧。放心,危险不大,比起月前在破虏堡负伤那次差远了,蛮子的主力听说已被击败,剩下些许余烬不成气候。”
李泽馨听到郭汉东负伤时手一紧,随后才舒了口气,脸色不善地说道:“这个王八蛋,放着好好的海军部一等参谋不当,非要去和陆军那帮臭烘烘的哥萨克一起去草原上吃沙子,活该受伤,死了才好呢。”
刘薇闻言竟然没打趣李泽馨,而是微微失神地想起了什么往事似的。想当年大伙都是一起在海军大院里长大的,郭汉东人长得帅,学习又好,还讲义气,一直是他们这个小圈子的核心,只可惜自己……
“行了,我都知道了。”李泽馨放下咖啡杯,笑着说道:“接下来我要在你这住一阵子,没问题吧?”
“随便,爱住多久住多久。”刘薇无所谓地说道,“不过话说这个月你大哥可能会来这呢。我上次听人说‘执委会’号要返航到这一带来训练,你哥不就在上面当中尉三副么?他要是知道你在这,保不齐要把你揪回家了。啊,我好像听说他们还要去加勒比海呢,护送一批服役年限到了的非国民劳务工(黑人)去自由邦,然后顺便驻扎圣胡安港巡视海疆。”
“什么!‘执委会’号要去加勒比海,我这个加航公司股东还不知道呢!”李泽馨吓了一跳,脸色有些不好看了起来:“会不会与英国人开战啊?”
“应该不会吧。”刘薇也有些不确定,不过她仍然说道:“就算开战也没什么。男人的功名,不就应该马上取么?总不能像白玉堂那种人整天窝在首都那一亩三分地上蝇营狗苟,指望开公司从老百姓的手里挣钱吧?有本事去外国人手里抢食吃!白玉堂还有他爹白斯文那种人,算什么男人!”
东岸与英国关系不睦(走私船里尤以英国、荷兰船只为多)的传闻即便是在街头巷尾也多有人谈论,信誓旦旦说两国要开战的也不在少数,更别提他们这些掌握了诸多信息的穿二代了——“执委会”号北上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知道(虽然压根没打算保密),但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希望不会开战吧,开战了生死就真的全凭天尊裁断了。”李泽馨有些沮丧,显然是害怕自己的兄长卷入战争。(未完待续。)
第二章 台地(二)()
疾风劲吹之处,一支队伍转了出来,站在破虏堡(后世特尔森小镇)城内瞭望塔上的哨兵立刻拉起了铃铛,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面升起的绿色信号旗。⊥,
寨门被猛地打开,二十余骑旋风般地冲了出去,然后与远远走来的数百步骑汇合在了一起,这是迎接出征归来的将士们呢。
“朱丝贵竹是一种安第斯山竹,生长在山间深谷中。它扛得住风雪,禁得住南方漫长寒冬的凛冽和短暂夏日阳光的酷烈。竹竿高度通常可达数米,坚硬而强韧,叶子的淡绿颜色里满是山地的喜悦……”破虏堡简易军营内,蒙小虎凑过头来,低声念着,旋又调笑着说道:“郭中尉,你这是在给姑娘写信呢?”
赤着上身让勤务兵上药的郭汉东闻言搁下笔,白了蒙小虎一眼,道:“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朱丝贵竹是巴塔哥尼亚居民们必不可少的物事,也是他们的图腾之一,他们用朱丝贵竹撑起原驼皮建帐篷,他们用朱丝贵竹做长矛抵挡我们的骑兵,用处太多了。”
蒙小虎点了点头,没说话。他是地质部的特聘专家,东岸著名“圣母”蒙虎的次子,这次随军深入巴塔哥尼亚西部腹地,主要是为了搜集当地各种情报。不过在看到特维尔切人一路上被东岸军队“被驱不异犬与鸡”后,他的圣母习性再度发作,途中甚至在郭汉东面前哀叹过“我们的官员只看到了巴塔哥尼亚的经济潜力,奸商和军阀们觊觎着这片他们永远也不会热爱的土地,觊觎着会养肥他们的养料。觊觎着不值一提的、错误的所谓荣誉”之类的话。这令郭汉东不由得感觉到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和蒙小虎又扯了会闲篇后。郭汉东将给他换完纱布的勤务兵出去把门带上,然后坐到书桌前,继续着刚才没写完的信:“朱丝贵竹不但用处良多,同时也因为它悲剧性而又信实可靠的神谕力量。每一次朱丝贵竹开花,充满苦痛与毁灭的时日便要到来,它的花朵呈浓烈而有预示性的红色,特维尔切人会依看到的开花的次数来记录自己的年龄——谁若是能有幸看到不止两次开花,那么他的年纪一定足以让他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着那些早已消逝在风雪中的鲜活往事……”
写完一封信后,郭汉东叫来了勤务兵,让他去堡内邮局将这封信连同一根特维尔切大萨满的神杖(朱丝贵竹所制)一起,寄给东方港的李泽馨小姐,这根神杖据说能令人保持年轻(虽然那位大萨满已垂垂老矣),最适合给年轻的女士做礼物了。
做完这一切,郭汉东推开屋门来到了街道上。此时已经是冬季,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头子打在屋顶的瓦片上,发出一阵悉悉索索的响声。路上散落着很多粒状的羊屎,旁边一个卖海鲜焖饭的小店内门庭若市。羊倌、士兵和乡镇官员们挤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讲着下流段子。小店内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郭汉东很享受这种气氛,都是戈壁滩上一起卧冰吃雪摸爬滚打起来的兄弟,他们或许外表看起来极为粗鲁、不讲究,可都是没啥坏心的直爽汉子,你只要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愁,和他们打成一片,你会发现他们比谁都可靠。
小店外的牲畜栏里有许多绵羊,店主的媳妇和小孩正在铡干草喂羊。值此羊毛需求逐渐增大的繁荣期,巴塔哥尼亚的羊毛出口与日俱增,大鱼河机器纺织厂的代表在城内专门建了个收购站采购羊毛,一时间给本地经济带来了活力。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现在整个丘布特河下游六乡镇的绵羊保有量已突破了九万只——若不是西北垦殖银行许诺的五万只绵羊贷款只到了很少一部分的话,这个数字还要更大。
郭汉东信步走到了街道尽头,那里是一片栅栏,栅栏外则是无尽的荒野,十几棵移栽过来的朱丝贵竹在栅栏外顽强地生长着。只可惜时日尚短,无法见到他们盛开鲜艳红花的场景,不过听说特维尔切人经常放牧的山区去年曾经有过朱丝贵竹的大面积开花,很多人都说那预言着不幸与痛苦将会从天而降,整个巴塔哥尼亚也将被这种妖艳的花朵染成红色。
天空传来了罕见的冬季闷雷,雪渐渐大了起来,将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郭汉东正准备回屋休息,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却是一位传令兵,只见他将一封军令交到了郭汉东手里,说道:“郭长官,支队长命你将这批虏获的蛮子送到海安港,另外,他还放了你三天假。”
“谢了。”郭汉东先是一愣,然后笑着拍了拍传令兵的肩膀,道:“待我回来再和兄弟们一起喝酒。”
……
下午的雪渐渐大了起来,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偷懒的理由,破虏堡通往海平港的在建公路上,超过一千名来自刚果的黑人劳务工正在监工的驱赶下,穿着破旧的棉衣,艰难地平整着土地——好在这里的降水不是很多呢,不然当地面冻硬的时候,可有的这帮刚果劳务工们受的。
这是一条连接两个乡级定居点的三等国道,还是东方、平安两县出资援建的呢——以提供一千名刚果劳务工和部分建筑材料的方式。劳务工大部分是库尔兰人卖来的,少部分由李仁军等奴隶贩子从雅各布港运来(其实还是出自新库尔兰),价格极为便宜,上门自提的话甚至一人仅需35…40元,便宜得令人怀疑库尔兰人是不是一下子抓获了成千上万的黑人奴隶,不然价格怎会下跌得如此厉害。
其实真相也差不离了,因为最近从波尔兰的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乃、立陶宛人乃至波兰人越来越多,两年内人数甚至超过了一万,且其中大部分为举家搬迁,令人极为惊诧——其实了解下也就释然了,无他,瑞典人端了库尔兰公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温道港,驻守问温道港的六千余库尔兰军队(含三千德意志雇佣军)在抵抗半月后,被雅各布大公的船队连人带物资一起运到了吕贝克,然后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分批前往新库尔兰。至此,库尔兰公国这个人口不过二十万的小国,就这么亡国了!
不过好在当初郑勇提前数年就给雅各布大公提了醒,大公本人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