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韵?”
刘晔点点头:“是,琴韵之韵。之前与将军闲谈时也曾听将军提起过,将军的几个孩子之名各有其意,像三女陆琴便是蔡夫人所生,取一‘琴’字是希望她将来能承续母之所长,倾心于琴道。而秀夫人国色天香,风韵无穷,其女若能承其风韵,倾倒芸芸众生,亦是一段佳话。”
想起貂婵的身世,陆仁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心说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像是在损貂婵一样?不过认真的想想,自己的这个女儿将来漂亮是肯定的,而她的身世将如何却要看自己如何去培养。而取这个“韵”字为名或多或少的还能对自己有一些警示的意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步上几个母亲的后尘。
用力的点了点头陆仁道:“好,就取名韵。子阳,多谢!”
刘晔见陆仁应下,心里多多少少也有几分感动。对他来说,陆仁这也是对他信任的一种表示。想了想刘晔又道:“将军不妨试着把将军的四个孩子的名连起来。”
陆仁楞了一下,默念道:“风、雨、琴、韵……风雨琴韵?狂风暴雨之下,却无法掩盖住的清逸琴韵吗?”
刘晔道:“正是如此!将军,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事,不正是与这四字暗合吗?”
陆仁忽然放声大笑:“不错,不错!身处乱世,我们当然要在这乱世之中好好的留下一笔……唉,那要是我以后又有了孩子,那要不要接着取名‘雨过天晴’?”
刘晔再次哑然,忽然间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态,笑道:“你二女名雨,已有重复;三女名琴,与晴字谐音,不妥不妥。依我看你若再有子女,不如就叫‘拨云见日’吧。”
二人相顾大笑,而在一阵笑声过后,陆仁正色道:“子阳,明日便是惯例的旬会,可是现在阿秀她刚刚产子,我想留下来陪陪她。这次的周会就请你代我去主持吧……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事,现在刚刚开春,主要就是把诸般产业情况统筹一下,然后好决定我们上半年该怎么做。”
刘晔犹豫起来:“将军,现在就由在下去主持,这合适吗?”
陆仁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你如果是不放心的话……来人,将我的印绶取来再交予刘先生。”
很快就有人取来了陆仁的印绶再递向刘晔,刘晔接过印绶,忽然觉得无比的沉重。默然的点了点头,向陆仁恭敬一礼道:“将军,刘晔必然不负将军之望!”
“呵呵!”
江东,吴郡。
数年之前,吴郡陆氏在陆康死后,由陆逊带领着族人回归吴郡,后来在陆仁的支持之下,鼓励族中青壮在江东地区行商贩货。在陆仁以夷州为本的强力支持之下,短短几年下来整个陆氏宗族完全走出了当初几近于破败不堪的家境,单就财力而言,现在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吴郡第一大族,甚至是江东第一大族……当然这只是单以财力而论。
手里有了钱粮什么都好说,陆仁在临去夷州之前就开始着手宗族人才方面的培养,现在也已经颇见成效。吴郡的陆氏义学远近闻名,而且除去当时传统的文化教育之外,义学里还有一些选修的杂学,像商贸、机械、农业什么多的多多少少有些涉及,为的也是及可能全面一点的去培养各方面所需的人才。刘晔见陆仁应下,心里多多少少也有几分感动。对他来说,陆仁这也是对他信任的一种表示。想了想刘晔又道:“将军不妨试着把将军的四个孩子的名连起来。”
陆仁楞了一下,默念道:“风、雨、琴、韵……风雨琴韵?狂风暴雨之下,却无法掩盖住的清逸琴韵吗?”
刘晔道:“正是如此!将军,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事,不正是与这四字暗合吗?”
陆仁忽然放声大笑:“不错,不错!身处乱世,我们当然要在这乱世之中好好的留下一笔……唉,那要是我以后又有了孩子,那要不要接着取名‘雨过天晴’?”
刘晔再次哑然,忽然间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态,笑道:“你二女名雨,已有重复;三女名琴,与晴字谐音,不妥不妥。依我看你若再有子女,不如就叫‘拨云见日’吧。”
二人相顾大笑,而在一阵笑声过后,陆仁正色道:“子阳,明日便是惯例的旬会,可是现在阿秀她刚刚产子,我想留下来陪陪她。这次的周会就请你代我去主持吧……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事,现在刚刚开春,主要就是把诸般产业情况统筹一下,然后好决定我们上半年该怎么做。”
刘晔犹豫起来:“将军,现在就由在下去主持,这合适吗?”
陆仁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你如果是不放心的话……来人,将我的印绶取来再交予刘先生。”
很快就有人取来了陆仁的印绶再递向刘晔,刘晔接过印绶,忽然觉得无比的沉重。默然的点了点头,向陆仁恭敬一礼道:“将军,刘晔必然不负将军之望!”
“呵呵!”
江东,吴郡。
数年之前,吴郡陆氏在陆康死后,由陆逊带领着族人回归吴郡,后来在陆仁的支持之下,鼓励族中青壮在江东地区行商贩货。在陆仁以夷州为本的强力支持之下,短短几年下来整个陆氏宗族完全走出了当初几近于破败不堪的家境,单就财力而言,现在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吴郡第一大族,甚至是江东第一大族……当然这只是单以财力而论。(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回 小小插曲()
吴郡陆氏,可以说整个宗族都富得流油,但陆逊自己的宅院却很是简朴。
孙尚香被陆逊请入宅院,环顾了一下周边的环境之后便向陆逊点头道:“难怪陆夷州对你的评价颇高。现在在江东,谁都知道你们陆氏宗族是大富之家,可你却能够克勤克俭,不因家富而贪图享乐。单是这份心性,就已经是很多人比之不上的了。”
陆仁与孙尚香之间的关系不错,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或者说孙权这里在出于某种考虑之下,也不会去刻意的隐瞒这件事,因此孙尚香偷偷的去过夷州游玩,被陆仁送回来之后还被吴国母禁母了一个月的事,江东这边知道的人很多。所以这会儿孙尚香当着陆逊的面提及陆仁,陆逊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地方。
家仆送上热茶,孙尚香浅浅的喝了几口,目光却颇有兴致的仔细的打晾起了陆逊。说起来孙尚香与陆逊并不熟,因为陆逊在没有出仕之前,根本就没有和孙尚香见过面;后来陆逊于建安六年出仕,被孙权派去了海昌县当屯田都尉,而海昌是孙尚香根本就不会去的地方;再接下来陆逊主动要求去打山越,孙尚香又哪里能往山越那边跑?所以孙尚香和陆逊除了在一些有限的场合里会形同路人的碰上一回面之外,基本上是没什么交集的。
直到这一次孙尚香又偷偷的跑去夷州玩了几个月,一回来就听说陆逊在山越那边打了败仗之后被孙权罢了官,这才想起来得来看看陆仁的这位族弟。而现在这仔细的一打晾,孙尚香忍不住出声笑道:“呀,以前还真没注意,陆伯言你生得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很是帅气!”
一句话就让陆逊手中的茶杯一颤,险些洒出些茶水。心说早就听说孙尚香如何如何,现在看来还真有些闻名不如见面。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当着别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这算怎么个意思?知道的会说孙尚香心直口快,不知道的诂计还会以为孙尚香是个水性扬花的主。
其实陆逊是不知道孙尚香这是跟吕玲绮以及夷州的那帮子女兵混久了,身上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点“恶劣习性”。夷州一直以来都女多男少,陆仁又有意的在一定程度上去解放一下夷州女性们的思想。大的方面不敢说,可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说女兵们在巡逻的时候会公开的讨论一下偶遇的帅哥俊男什么的,实在是再平常不过。
换句话说,这尼玛到有点像是在现代社会里面,一群女生凑到一块儿的时候会讨论某某帅哥的那种情况。其实这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在那个时代也会有,只不过一般都是女孩子们的闺中密语而已,陆仁也无非就是让这些女生们敢在公开的场合说出来罢了。
孙尚香这回偷跑去夷州是和女兵们混在一块,加上性格本来就……可以说是有点大条,那么被这帮子女兵给带坏了一点点也实在是很正常的事。反过来陆逊却从来没有去过夷州,对夷州那边的情况根本就不知情,所以才会有那么点的误会。
陆逊正在这里犯着愣,孙尚香则是又环视了一圈,接着就好奇的问道:“陆伯言你今年都二十八岁了吧?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还不成婚?你是读书人,应该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
“这个……”
碰上孙尚香这么号强势女性,陆逊实在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去应付。顺便说一下,陆逊在建安六年出仕的时候是二十一岁,到现在的建安十三年年初虚岁二十八。别说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属于晚婚一族,就算是搁现代都是剩男一枚。
陆逊迟迟的都不去结婚生子自然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但如果是按原有的历史进程,孙权后来是把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了陆逊。不过孙策和大乔成婚是在建安三年到四年之间,再到建安五年的时候孙策就跪了,这满打满算的,孙策的女儿到建安十三年最多也就十岁出头。按当时女子十五岁成年的习惯,陆逊结婚还得在好几年之后。
另一方面,孙权会选择与陆逊联姻,自然是有要拉拢陆氏宗族的意思在里面。而且当时陆逊因为一系列的事情立下了不少的功绩,孙权把侄女送嫁给陆逊,多少也有点奖励的味道。可是现在一则是孙策的女儿还是小孩子,二则陆逊在泉州那边吃了败仗并且被罢了官,对将来孙权送嫁侄女的事情多少造成了点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陆逊就是单身狗一枚。而以陆氏宗族现在的家势,陆逊尽管被孙权罢了官,却也仍然是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