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就喝我大孙子给打回来的酒,梨花白。”

    “还有槽子糕、糖,还有给爷、奶,还有老姑买的做衣裳穿的尺头。”连继祖就指着柜子上放着的两包槽子糕、一包糖,还有一青一红的两个尺头。“月娘还给奶买了杭粉。”

    周氏也乐了。

    “啥杭粉,那可贵了,我老了,还能用那个?给你老姑吧。”

    “奶可不老。”连继祖道,“老姑的那份也有,还有胭脂那。”

    “继祖这孩子知道疼人。”周氏笑着摩挲着连继祖的后背。

    一屋子的人就都笑了起来。

    人太多,屋里站都站不下,连蔓儿扯了扯张氏,母女几个就从上房出来,回西厢房里。连枝儿端了水盆进来,大家洗手、洗脸。

    连蔓儿看了连家大房的穿着、打扮、行动做派,忍不住向张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娘,大伯和大堂哥在镇上,很有钱吗?”连蔓儿问。

    这个问题有些难住了张氏。

    “……你大伯是秀才,一开始的时候每天有二斤的廪米,还免做劳役。后来没考上举人,每年做秀才也有县里的考试要评等级,要考了前二十名的,才给廪米。你大伯只领了几年,后来就再也没有领过了。”

    “那大伯不是还做馆教书,每年能赚多少钱?”

    “一开始吧还好,寻的都是好馆,每年也有二十两银子,四时五节还另外有东西送。后来,你大伯不是评等级评不上去吗,就没有好馆请他做了,今年刚辞的这个馆,每年只有十两银子,不过是包吃住。”

    “那他们一年花销多少?”(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连蔓儿算账() 
连蔓儿问张氏知不知道连守仁一家在镇上一年的花销最新章节。

    这个话题就更难了。

    “你大伯没了廪米,一年只有十几两银子的教书的钱,这还是好的时候,馆也不是总能找到的,就我记得就有四五年没馆做。别的村里有馆,他不肯去,嫌给的钱少,乡下地方不方便。他又嫌人家给的住处太狭窄,饭食也吃不惯,他又带着一大家子人,就在镇上租了个院子,一年的租金要六两银子。你大堂哥跟着你大伯读书,并不赚钱。”

    “要是这样,那大伯家日子不是该过的紧巴巴的吗?”

    连蔓儿吃了一惊。按照这样的收入来算,连家大房在镇上住,只怕只能求个温饱,还得是按照连家这样节约的水平来过日子,算的上是真正的“穷秀才”,怎么可能一个个穿绸缎、带金银,有这样的吃穿用度?

    “咱们家这三十亩地每年打的粮食,除了留下家里吃的,还有交税的,其他的都按四季送到镇上给你大伯。”张氏对连蔓儿道。

    这也就是说,连守仁其实是入不敷出,能够维持这样的生活,完全是连家一家人节衣缩食地在供养他们。

    连蔓儿又问了张氏几个问题,心里开始算起了账。

    按照连家现在的三十亩地算,因为连老爷子勤快能干,又是个好庄稼把式,地里的收成比平均的收成要好。只按每亩年产三百斤高粱来算,三十亩地就是九千斤。全家十九口人,成年的男丁算上连家大郎和二郎,是七人,连家日子过的节约。每天都是多半稀少半干,周氏看的紧。几乎就是配给制,就按平均每人每天六两的粮食来算,一年要吃四千一百六十一斤的粮食,再加上菜园子里产的瓜、菜,就是连家全年的吃食。

    现在大明朝的税并不重,连家的田地算的上是中上等的田。折算了一下,简单地说,大约是按照每亩亩产二百五十斤,收取五个百分点的税。这样算起来。三十亩地,要交税粮大约是三百七十五斤。

    这样,还有一多半的粮食富余出来。

    就算作是一半的粮食送到镇上去吧,一部分是给连守仁一家的口粮。其余的则是变卖换成银钱。

    “大伯一家。就算上不到两岁的妞妞,是七口人,也按每人每天六两口粮算。一年要吃一千五百多斤的粮食,那还剩下三千斤的粮食,就按高粱的均价,每斤五文钱算,也有十五两银子的盈余。”连蔓儿问张氏,“那这个十五两。大伯都交回来了没有,大伯做馆的钱。交给奶不?”

    “这些年,就没见他们往家里拿过钱。”张氏道,要不然家里的日子怎么过的这么紧巴。“哦,他们也往回拿过几次钱,就像这次要发嫁花儿,不是拿钱回来了,那次你继祖哥娶媳妇也是这样。”结果拿回来多少,还要翻几倍的拿回去。没钱怎么办,卖地。结果就是连家现在只剩下三十亩地。

    “咱每年的收入都给了他,他一点都不往回拿?”

    “你大伯年节回来给你爷奶还有你老姑买东西,就像今天。”张氏道。

    “那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连蔓儿喃喃自语道。

    “啥意思?“

    “就是说那礼物的钱,也是咱们一家子赚的。爷平时一两烧酒都舍不得,今天一坛子梨花白,高兴成那样,其实还是花的公中的钱。”连蔓儿道。

    张氏愣了一下。这个道理很简单,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都含糊过去了,不曾深究。

    “你大伯是秀才,日子过的好些也是常理。”张氏道,像大多数乡村人一样,张氏对读书人是怀着敬意的,总觉的读书人就该比他们种田的享福,日子过的好。“不过,哎……”

    张氏有些欲言又止。

    “娘,你有啥话就说呗,这里又没外人。”

    “好吧。……按我说那,你大伯一家子也太不会过日子了。就说房子,租个几间房子就够住了,可嫌他们住的憋屈,说不方便,就租了个院子。有一次我路过看见了,是两进还是三进?房子少说有二三十来间。你大伯娘说是要分成前院内宅,都是城里大户人家的规矩,我也不懂。还有吃的,也不能按你说的算,你大伯他们不吃粗粮,咱送去的粮,都卖了换大米白面吃那。”

    “娘,这些你都知道?”

    “他们是想瞒着人,可镇上离的太近了,风言风语的也有。你大舅有一次路过,亲眼看见,跟我说了,我才相信。”

    “爷和奶也知道?”

    张氏这次没有说话。

    “爷不是在外面做过好些年的掌柜,账上能不精吗,看来肯定是知道的。”

    “你大伯是秀才,你大伯娘,还有你大嫂,都是金贵人,该吃用些好的。”张氏道。

    “那我们就是天生的贱命?”连蔓儿恼了。

    张氏那样说,源于根深蒂固的读书人金贵的想法,但也有一部分是无奈自我安慰。她见连蔓儿眉毛竖起来,小脸气的通红,马上就后悔了。

    她毕竟是做娘的,自己任命也就罢了,真要说到自己的孩子,她还没有“贤良”到那个程度。不得不说,这对于连蔓儿几个孩子来说,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不,当然不是。”张氏连忙改口,接着叹了口气。

    “娘,你那个想法不对。”连蔓儿道,她觉得张氏肯定被洗脑了,“既然不分家,那就该一碗水端平,没有咱们苦哈哈地,她一家吃喝玩乐的。”

    “咱也不求他把他赚的钱拿出来,就是咱们想他也不愿意。咱自己个儿过,也照着就这样节省,每年咋地也能攒下点钱来,还能送哥和小七去读书那。”

    “这些年打粮食富余的钱。要不是都填给了大伯他们,我哥和小七已经念上书了。”连蔓儿又道。

    张氏拿了一块布。在水盆里,无意识地搓着,越搓越用力。她并不是没有这样想过,但是都压制住了。更没人跟她讲过这样的道理。

    “哥说他不想读书,我看见他一个人拿树枝在地上学写字那。”连蔓儿看了一眼五郎,又道。

    “我就算了,要是能行,起码让小七能到读书开始,五郎都低着头。现在他才抬起头来。

    娘几个正说着话。连守信从外边进来。

    “说啥那?”连守信看见连蔓儿激动地红着脸,张氏、连枝儿、五郎和小七脸上都有些难过的神色,忙问道。

    张氏终于放下手里的布,看着连守信叹气。

    连蔓儿不管那些。让连守信坐炕上。就把刚才算过的那笔帐给连守信又算了一遍。

    连守信也沉默了,和张氏一样,这笔账他也心中有数。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明确地算给他听。

    “我是啥话也没有了,他爹,咱……为孩子们打算打算吧。”张氏道。

    “爹心里清楚。哎,不就是为了大哥能出人头地,给连家争口气吗。”连守信道。

    “出人头地,不是应该好好读书?每天下馆子。挑吃挑穿,就能出人头地了?十年寒窗。可没见谁寒窗出个肥肚子来。”连蔓儿道。

    连枝儿几个都捂着嘴笑了起来。连守仁长的不算胖,但是却早早地有了肚腩。

    连守信和张氏都板着脸,连守仁一家的某些做派,他们心中和连蔓儿同样的心思,并不认同。

    “要敢说分家,你爷得劈了我。”连守信道。

    连蔓儿的眼睛亮了一亮。连守信这样说,表明他心里也倾向了分家,只是碍于连老爷子。

    “我听人说,树大分枝。咱们和大伯一家差距越来越大,早就该分家了。”连蔓儿道。

    连守信坐在那想了一会。

    “分家这事,我也想了,这是迟早的事。”连守信道。

    连蔓儿忙坐直了身子,张氏和其他几个孩子也都静下来听连守信说话。

    “大哥要是得了官,上任去,爹和娘还有秀儿就得跟去,我看二哥的意思,也是要跟去。大哥到时候要养这么多人,到时候这家不分也得分了。”

    连蔓儿眨了眨眼睛,连守信不傻啊,虽然话里没有明说,到时候连守仁会翻脸不认人,但是显然是对情况还有某些人的性情都有比较客观的评价。

    “我想着,到时候咱就分出来。那时候,他们也再不用咱们出力赚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