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接着洋洋洒洒的说:“月儿,你看,这里还有些新进宫的西洋画,太过写实,我不是很喜欢,对比之下,可以看出两者大不相同,国画盛用线条,洋画线条都不显著,洋画像实物,而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国画注重意境,西洋画注重透视。国画不讲解剖学,洋画重解剖学,洋画注重写实,必须同真人一样。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确实如此,油画色彩浓郁,重重叠叠的堆砌色彩,立体感强,非常写实,非常逼真,如同照相机照出来的一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看这些有名的传世之作《无名女郎》,《入睡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女占卜师》,《宫娥》《珍珠女郎》,《吹笛少年》,《向日葵》,《西斯廷圣母》就可以窥豹一斑。同样也是独树一帜,价值不菲,影响深远,经久不衰,各有千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是兼容并包,互相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不过,怕太后不喜欢这番话,我就默不作声,继续听她的长篇大论了。

    太后继续兴致勃勃的说道:“下面我们欣赏下几幅画,首先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他是东晋杰出画家,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讲述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遇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展开画卷,我们可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秋水含情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而梳着高高的云髻,给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但最终洛神还是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超的艺术想象力,诗情画意,生动入神。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背景。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线色本身来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图中树、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立体感,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成功的,人物虽散落于山水之间,但相互照应,并不孤立,神情的顾盼呼应使人物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视觉联系,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神态的准确刻画。

    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太后又金锣密布的展开另外一副画作:“这一副是隋代杰出画家展子虔的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在《游春图》出现之前,中国早期的山水画通常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绘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还要大,而对于水的绘画,却不会有波光粼粼的形态,而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画布上。而《游春图》出现之后则打破了这种限制,全图无处不展现着一种空问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现着自然界的交替、交换与重叠。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山水画承上启下的代表作品,不仅仅在于画面呈现的内容,更在于它异于前人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取向,展现出方寸之地尽显千里之姿的艺术特点。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

    太后继续口如悬河的说:“我们再来看看李思训的作品,唐人推崇他的作品国朝山水第一,一家五人并善丹青,其子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赞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窑然岩岭之幽”。《唐朝名画录》说他与子昭道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号大李、小李。思训格品高奇,山水绝妙。

    他和吴道子虽画风不同,但异曲同工,成就皆不凡。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是发展了青绿山水精妙臻密、繁华富丽的画风,自成一家。题材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时有神仙故事,依然云霞缥缈。在技法上多以勾勒成山,用大青绿著色,并用螺青苦绿复染,所画树叶多用夹笔,以石绿填缀。打破了单纯的勾描填色,而以遒劲带有变化的勾勒,表现山石结构,再填以浓厚的青绿重彩,设色富丽堂皇,显示了盛唐艺术焕烂以求备的辉煌气象,形成金碧辉映的艺术特色。

    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李昭道的山水技法上在李思训基础上确实有所发展,《明皇幸蜀图》画中崇山峻岭,山径迂回。该图本是描绘帝王蒙尘,而画家却巧妙地避讳了这一点,只于画幅前端画诸骑出飞天岭下,初见平陆,马若皆惊,而帝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这个微妙的描绘既出其心境,又不损帝王的威严,可见作画时的独具匠心。全画细笔勾描,无皴法,用石青、石绿、丹粉施以重彩,显得富丽堂皇、描绘精微。变父之势、妙又过

    太后又展开几幅美轮美奂,神采奕奕的美人图,说道;“唐朝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不可不说唐代仕女画,端庄华丽,雍容典雅,其中最杰出的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唐宫仕女图》系列展示了古代仕女众生像,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挥扇仕女图》描绘十三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井然有序,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作品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捣练图》描绘唐代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

    《簪花仕女图》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你仔细看看这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各不相同。右起第一人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头插牡丹花一枝,侧身右倾,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对面立着的贵妇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流动云凤纹样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轻提纱衫裙领子,似有不胜闷热之感。第三位是手执团扇的侍女。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成鲜明对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神观赏。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最后一位贵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窕婀娜之姿。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能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各种不同手势。对衣纹和衣裙图案的描绘信笔而成,似规整但又非常流动。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恰到好处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宫乐图》本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