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本书里面,马迪提出了许多未知的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全部写进了书里面。
(头昏脑涨,后面会写一些基础物理的东西,写的不尽人意,全部删了,明天再写。这样的内容不会很多,下一章马上就要转向查案。)
第二十八章 格物学()
永乐十三年,朱瞻基初见马迪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半大小子。
整整五年过去了,他从一个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工匠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大明在物理学方面的专家。
虽然在资历上,他比不过许多大半辈子都投身这个方面的工匠,但是在对物理学的总结和研究上,他却走在了最前面。
这主要跟他还没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就被朱瞻基影响又很大的关系。
从小喜欢做工,喜欢研究,这给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在十四岁的时候,遇到了朱瞻基,而朱瞻基为他打开了一扇世界的大门。
朱瞻基的滑翔翼只是一个开端,他的手工作坊让马迪见识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关键是朱瞻基的引导,让他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中国古代绝对不缺少对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因此诞生了一系列享誉历史的著作。
这些著作在民间是没有机会看到的,许多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但是,朱棣从登记编纂永乐大典,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图书,皇宫里都有收藏。
从《墨经》,《考工记》,《论衡》,《考灵》,一直到宋代的《天工开物》,皇宫内都有收藏。
就连朱瞻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唐代《刘宾客嘉话录》,这样偏门的图书,皇宫内都有。
所有涉及到物理学,格物方面的书,朱瞻基从小就让那些太监们帮他搜集出来观看。
通过对这些书阅读,让朱瞻基很清楚中国古代在各个方面研究的成果和应用。也非常佩服古人在不了解事物本质的时候,就能以自己的一套经验总结出一些结论感到惊讶。
当然也有一些在他看来啼笑皆非的结论,不过那只是因为眼界所限。
总体来说,古人对物理学的认识,绝不是后世人认为的那么肤浅。
当然,因为整个社会对格物的不屑,导致优秀人才都去学儒,只有少数人研究格物。
这种对格物的不重视导致了人才的断续,也导致历史上缺少对物理现象的总结和归纳,显得很零散。
比如曹冲称象的等量替换,就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开拓思维。可是这件事发生了两千年,一直要等到外国人侵略中国,把他们那一套拿出来的时候,中国人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古人早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经》,其实就对力学和光学进行了归纳,杠杆原理在书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因此诞生了秤,独轮车等一系列应用的工具。。。
而且在墨经里面,也阐述了光与影,小孔成像,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可惜的是,这样的学问只能藏在皇宫的典籍库里,根本没有人愿意学。
因为学这些对改善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帮助,还会遭到打压。
除了力学与光学,中国古人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并不少,比如声学。
《庄子》艺术就记载了调瑟时发生的共振现象,这种基音与泛音共振现象的发现比西方早得多,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才由达芬奇首次进行共振实验。
墨翟曾在地下设瓮,利用共鸣现象,探查敌方挖洞攻城的计谋。到宋代曾公亮,在他的《武经总要》中,把这种方法称为“瓮听”,这是声学效应在军事中的应用。
而磁学就不必多说了,指南针的发明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在磁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还有热学,这又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
早在春秋时期,《考工记》就对熔炼金属过程中,根据物体颜色判断物体冷热程度。并且形成了长期以来的钢铁熔炼工艺。
而在《论衡》中记录了热平衡,热传导及冷热循环状态下的物态变化。
三国时期的孔明灯,更是对热学的一种应用。
至于电学,虽然这门学科是后世才有的,但是实际上,这门学科的记载是从人类文明历史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古时候雷电交加,点燃大树,人们就对雷电有了认识。
《汉书》中记载了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装置。
西汉时期《博物志》就记载了摩擦玳瑁,能够让玳瑁带电,吸附小颗粒。
《论衡》中记载了利用磁石摩擦生电。
到了唐代,《玄真子》一书里面就已经对雷与电之间的联系和分别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零散的应用,很少有像秤一样,能从古应用到现代的工具和理论阐述。
这不仅仅是古人只重应用,不重理论,关键还是缺少其他学科发展的土壤。
朱瞻基自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研究这些的。所以在遇到还不到十五岁的马迪的时候,他把这些书全部送给了马迪,让他这个本身就对物理学有兴趣的大孩子来研究这些。
而马迪也没有辜负朱瞻基的期望,很快就把古书里面,关于物理学的应用,按照朱瞻基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这是他在三年前拿给朱瞻基的书。
除了这些,他对朱瞻基的滑翔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又添加了一门流体力学。
又是三年的时间过去了,马迪已经快二十岁了。
由于朱瞻基的吩咐,马家并没有给马迪说亲,他自己也没有成亲的想法,整天埋头在下马桥农庄的研究室里。
三年前他拿给朱瞻基的书只是别人的东西,但是现如今,他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都进行过试验,增加了许多内容。形成了一本集理论,实验依据,原理分析的物理学丛书。
他虽然年轻,却是朱瞻基的羽林卫学的讲师,这几年来,他的学生中不乏勋贵子弟,文臣子弟。
所有人哪怕一开始对他教的物理学不以为然,却不能忽视滑翔翼带来的影响作用。
大明的滑翔翼都是在他的带领下生产出来的,滑翔翼已经成为了大明军中的重要的侦察兵种。
不仅羽林卫学的学生,就连各边军,也都派出了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人来下马桥学习滑翔翼,这让年轻的马迪受到了整个朝廷的重视。
那些勋贵子弟,文臣子弟再自认身份高贵,也不敢忽视这个未来的国舅,所以这让马迪的声望越发高涨了。
朱瞻基原本是考虑将自己的大妹妹嘉兴公主嫁给马迪,嘉兴生于永乐七年,比马迪小八岁。
马迪家境富裕,本人性格温和,甚至有点小受,嘉兴嫁给他应该是个好归宿。
但是哪怕按虚岁来算,嘉兴今年也才十二岁,想要结婚还要等两三年。
但是这次回到大明,他把这件事跟张氏提了一次,却遭到了张氏的反对。
不是因为张氏看不中马迪,而是因为朱瞻基本身已经娶了马迪的妹妹,再把公主嫁过去,有换亲的说法。
虽然换亲在百姓里面很普遍,但是正因为这样,连地主豪绅都忌讳换亲的说法,更别说皇室了。
所以现在朱瞻基看到马迪,心里还有些愧疚,有心要帮他找门好亲事。
以马迪的条件,原本可能并不在勋贵的眼中。但是朱瞻基娶了他妹子,以后登基,马家最少也有个伯爵。
他虽然是家中次子,却倍受朱瞻基重视,如今在勋贵,文臣中都名声显赫。
而且他还不用从军,性格温和,长的还好,家中更是家财万贯。
所以他不愁找不到媳妇,就连一等一的勋贵家族,也是想跟他结亲的。
视察了格物研究院,朱瞻基特意吩咐马迪:“这本《格物基础》目前已经完善,今后将作为羽林卫学基础教材。但是你不能一直把自己限制在这个位置上,今后的大明需要你的地方更多,你也应该把耕读的精力放在继续深化研究上。所以,你现在的任务是从羽林卫学中挑选几个得意弟子,教会他们书上的东西,然后卸任讲师之职。”
马迪有些急了,长揖道:“殿下,微臣愿意教书,何况现在微臣一日才许教课半个时辰,就是备课也不要半个时辰,一日一个时辰足矣,并不耽搁微臣研究。”
朱瞻基笑道:“以你如今的成就,让你当讲师是委屈了你,再等几个月,我要组建我大明第一所大学,届时会升你为教授。”
“大学?不是太学?微臣连举人都不是,还能当教授?”
“我说你能,你就能。”朱瞻基没想现在就跟他解释大学的不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欣儿如今已经怀孕七月,三月怕是就要生了。我们一出门就是三年,你也让你母亲多去宫中探望,不需在意他人的口舌。”
“是!”
让李亮收起了马迪新编的《格物基础》,几人移驾到了格物研究院旁边的小院子。
电力研究院可是说是朱瞻基期望最高,却发展最慢的部门,这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电力的研究需要各种理论的奠基,连什么是电都还不清楚,就想要利用电,这个步子有点太大。
其次就是应用研究方面,朱瞻基自己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说,他很清楚电机的作用,工业发展需要电,而电能转化为动能,最重要的就是电机。
可是朱瞻基只知道电机是用铜线包绕而成,但是什么工作原理,他也不知道。
在最广泛应用的电灯上,朱瞻基知道电灯泡最开始是竹炭的,后来是铅丝。
他也跟研究人员说了灯泡的作用,但是直到现在,电灯依旧没有能生产出来。
如何用竹炭做灯丝,朱瞻基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教别人?
至于用钨丝做灯丝,那更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