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明的科研和技术实力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之前,在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模仿之前,他绝对不会大力扩张,导致技术外泄。
他现在看似重心都集中在夹江工业区,但是实际上,他最重视的还是下马桥农庄的十个研究院。
只不过,这是个研究院除了医学研究院崭露头角,其他的研究院更像是朱瞻基拿自己的私房钱养起来的私人爱好。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朱瞻基对这些研究院有多么重视。他宁愿把金阔带上,把孙林也带上,却不把负责下马桥农庄的陈诚带上,目的就是为了让陈诚帮他看管好这个家。
金阔虽然负责半个大明的商业,但是权力都系于朱棣一念之间。
孙林虽然负责整个大明的內监监控网络,但是如果朱瞻基不在家,这个监控网络只会受到朱棣的忌讳。
银行的底子已经组建起来了,只要朱棣不胡来,这个系统就能慢慢发展起来,逐渐控制整个大明的金融。
现在朱棣还看不明白这些,他只能看到银行帮大明减少了许多精力,减少了许多额外的环节。
所以短期之内只会大力支持银行的扩张,朱瞻基不担心。
哪怕银行现在就是搞的一塌糊涂,被朱棣取缔。但是朱瞻基也能学到经验,过几年还能组建起这个架构。
只有研究院的人才和研究方向不能中断,因为整个基础还没有奠定起来,一点损失,都是巨大的。
而且一旦中断,损失的不仅仅是时间,那些人才,整个研究方向和思路就全部损失掉了。
汇报完了大明最近几个月的大小事务,毛巡才谄笑着说道:“殿下,陛下对殿下的汉化之策非常赞赏,在朝堂上不止一次夸奖殿下。如今为了配合殿下之策,着令天下秀才移居海外,每一个秀才若自愿移居海外,当以进士使之,授七品以下官职。”
朱瞻基大惊。“那岂不是天下读书人恨我入骨?”
毛巡楞了一下才笑道:“怎会如此?大明各处穷酸秀才数不尽尔,他们在大明不过是芸芸众生,这一辈子都不一定中举。但是只要肯移居海外,就能得授官职,如今各县报名之人络绎不绝,已超万户呢!”
朱瞻基仔细一想,也的确如此。能够中举的秀才,都是才华绝伦之辈。每三年才三百多人,一年平均只有一百多人。
而大明的读书人有多少,最少也不会低于数十万,这个比例是十分吓人的。
而且大明的读书人也不都是家境富裕之辈,许多读书人也都是贫无立锥之地。在中举无望的情况下,只能给别人充当师爷,账房,甚至是在街头替别人写信为生。
如今只要肯移居海外,就能得一笔安家费,还能当官,哪怕是当一县教谕,也是清贵之职。
更何况,只要能通过朝廷的职官考核,就能得授县令一职,这可都是只有进士才能担任的官职。
如今的大明虽然不像唐朝一样有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史科、三传、道举这么多项目的不同考核,但是也有多项不同的职官考核。
这里面,当然是考明经,当进士最为有前途。但是许多明经无望的秀才也会参加税官,转运官,以及一些技术工种的考核。
一直到土木堡之后,文官彻底掌握了朝政,那个时候,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然后朝廷的职官考核就彻底废除,他们将大部分职官都削弱为吏,只有主官由什么都不懂,都不会,只会吟诗作对的废物们担任。
文官们失去了制约,一家独大,做生意要听他们的,打仗也要听他们的。这种外行领导内行,也彻底让东方古国进入了黑暗时代。
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虽然高一点,但是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所以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个能出头的机会,他们还是很乐意的。
想通了这一点,朱瞻基也开心了起来。他这次带了两三千文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
这些人对未来还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所以不愿意留在蛮夷之地。朱瞻基也只能用两三年的时间来让他们效力,然后优先提拔来引诱他们。
但是如果整个民间都兴起了文人外迁任官的风气,那么以后的南洋地区,儒家大兴并不是梦了。
有儒家到南洋跟绿教打擂台,朱瞻基也不用担心南洋各国全面绿化,甚至还有可能将他们的生存土壤全部消除。
毛巡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大明最近的消息,也给朱瞻基带来了他又多了几个孩子的消息,还有后宫嫔妃们给他写来的信。
不过朱瞻基并不是一个在乎男女情爱的人,这些消息也只是让他心情高兴了一番。
“李亮……”
“奴婢在。”
“将我侧后方那座小楼收拾出来,让毛中官安顿。”
“金阔。”
“老奴在。”
“将我大明与南洋各国贸易货物与毛中官交接,并将银币与金币入库。除金币封存,银币全部在南洋各国兑换出去。”
南洋包括印度一带,都是盛产黄金而少白银。这里的人们更认同白银作为货币,因为一两黄金就能兑换十两白银,对他们来说,这是赚了。
而对大明来说,以十比一的比例用黄金来兑换白银看似亏本,因为大明现在国内的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还是一比八。但是黄金产量低,白银产量高,长期来看,是值得的。
何况,现在的两边贸易更多是以货易货,就是亏一点,无非是贸易的利润少了百分之十多一点。但是相对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两百的利润,亏一点也是划算的。
以后的石见银山会有几十亿两的白银出产,这对大明来说是一本万利。
只要南洋各国接受了以白银作为贸易货币,以后南洋的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
“刘万……”
“奴婢在。”
“唤大明银行的代表见驾……”
金阔一马当先带着毛巡来到了为他安排的小楼,面对毛巡,他并不需要刻意笼络。
从级别上来说,他是十二监,四局八司中的神宫监大太监,在如今的內监各衙门里面,已经是金字塔尖。
即便是从整个內监的权势方面来说,金阔他虽然比不上郑和,王彦,李谦这样的老牌太监首领,但是因为身为朱瞻基的代表,他的权势也不弱。
何况,现在他的手里还控制着东南各市舶司,而且掌管咨情司这个权力极大的衙门的提督孙林还是他的下属。
毛巡只是一个中官,虽然这次代表朱棣前来,在他面前也还不够看。
两人来到了小楼,金阔率先坐在了木椅上,才请毛巡坐了下来。“殿下在南洋雷厉风行,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毛中官也不用只报喜不报忧,一些当着殿下不好开口的话,对我直说无妨。”
毛巡抱拳说道:“太监多虑了,陛下以前是没有见到南洋的利益的,纵使各国在应天府花钱买了一些关系,也不敢挑拨陛下与殿下的爷孙关系。
不过殿下如此出风头,那些文官们也的确有些担忧,最近的朝会上,不少人或明或暗,都说了些殿下风头太劲的酸话。
关键是太子殿下从北平回来,如今风头正劲,一些人难免会做一些小动作。
如今这委派秀才到南洋为官,就是这些文臣们所为,这也是为了想要从太孙殿下手里抢权。”
金阔却很清楚,朱瞻基不仅不怕文官们来南洋抢权,反而对这件事是持支持态度的。
文官们怕殿下在南洋一家独大,但是殿下却根本没有把南洋各国放在眼里。对文官们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求之不得。
文官们想要用温和手段来拉拢人心,却不知道,这里的宗教势力才是朱瞻基担忧的,他们主动出头,吸引绿教的敌意,对殿下来说是一件好事。
金阔当然不会把这些话直接说出来,而是又转移了话题说道:“陛下年事已老,太子殿下龙体欠佳,太孙殿下才是我们这些人的希望。今次出海,殿下不在朝中,一些事还需要我们主动担当起来。”
毛巡点头应道:“太监勿忧,今次出海,下官亦得王太监托话,请殿下放心,这银行和工业区,大家伙儿都会替殿下好好守着,不会让人糟践了。”
除了海军,一个银行,一个工业区,这是朱瞻基目前摆在明面上的势力和基础。
海军的势力太大,只有朱棣能影响到朱瞻基的基础,但是这两个地方,其他人可以下手的地方就多了。
毛巡口中的王太监,就是现在內监第一人的王彦,他是司礼监的大太监,不仅是所有太监的首领,也是毛巡的直接上司。
金阔当然知道王彦的势力有多大,也知道除了王彦,其他的李谦,亦失哈等人,基本都是投靠了朱瞻基。
他点了点头说道:“帮殿下守好家,是我们的本分。陛下要西征,他西征,肯定会把太子殿下也安排出京,殿下那时候就能掌管大权。所以,殿下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也不要韬光养晦,让他人以为殿下不在就能为所欲为了。”
金阔这话就有些诛心了,哪怕朱棣再宠爱朱瞻基,哪怕朱瞻基现在的势力再大,但是现在帝国的头号继承人还是太子朱高炽。
当然,这话也只能他来说,朱瞻基要是敢说,那就是不孝了。
毛巡却一点也不介意,低声笑道:“太监请放心,即便是在下,也是站在太孙殿下这里的。对那些天天只会瞎嚷嚷的文官们,咱家……在下也是烦他们的紧。”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吓的毛巡打了一个哆嗦。“这是发生何事?”
金阔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随后一声接一声,连续传来了九声巨响。
这个时候,金阔笑道:“看来又是哪个国家的国主亲临了。这些都是殿下搞出的新玩意,说是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