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宋朝以来,理教兴起,文臣们的权力大增。但是商人们的地位却日渐低下,商人们也成为了文臣们的钱袋子。
商人们虽然无法反抗,却也一直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因此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代言人。
如果将商人们的资金流通渠道控制住了,就等于捏住了商人们的咽喉。他们做生意需要通过银行,哪怕是兑换金银票也要通过银行。
家家户户有多少钱,即便是隐瞒得了一时,也隐瞒不了长久,毕竟每一家的钱不可能一直不流通。
朝廷现在控制住了银钱的流通,只能通过银行来流通,也就不怕那些商人们能翻天。
所以,在银行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之前,就有大臣提议要给巡检司,户部广盈库,还有礼部主客司更大的权力,设置关卡,杜绝大额现银流通。
不过这个提议有些太早了,朱棣直接驳了回去。
在银行运作正常以前,在全大明的流通金银全部都换成金银币之前,现在就严格控制了金银的流通,就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虽然朱棣驳了回去,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今后大明的发展趋势。要不了几年,全国的金银流通就会被限制起来。
金银币的压铸被朝廷牢牢地把控住,银行被国家把控住,金银流通再被控制住,那么全国的经济就等于被户部和內监牢牢控制了住。
陈瑄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了京城的红人,只要是明眼的人都能看的出来,大明银行将会成为大明未来最重要的一个权力部门,这个部门的权力,也将比许多衙门都大的多。
首先,大明银行对两家商业银行有监督和调查权。
其次,大明银行掌控了全国的金银流转。
最重要的是,大明银行虽然名义上受多个部门的联合监管,但是只用对皇上负责。
最开始,户部和刑部,都察院,內监,锦衣卫都只是将一些边缘人物安排进了大明银行,相当于发配。
但是现在,在许多人看到了大明银行的重要性以后,恨不得将自己的子孙都安排进去。
陈瑄是在受到文武大臣,包括勋贵阶级的追捧之后,才从师爷的分析中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除了没有內监的铸币权,没有户部的审核权,等于银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啊。
这可不是他最开始以为的,只是当一个大的运转官。
以前担任漕运总督,他运的粮食,而现在,他运的是整个大明的金银。还拥有对全国现金流通的管理权,这比户部尚书的实际权力还要大。
这个时候,他再也不后悔来担任这个银行总督了。
当然,朱瞻基也知道这个银行总督的权力有些太大了。只是如今银行初创,必须要要给他们如此大的权力。
只有等到银行业务正常起来了,全国的经济在受控下走向正规了,那个时候才能分权。
要不然,现在就各方掣肘,银行的作用根本体现不出来。
十月下旬,朱瞻基越来越忙了,不过是天天忙着应酬。
如今数十个郡王和亲王世子们都来到了京城,不管是平辈,还是长辈,朱瞻基在面子上,礼节上必须要做到位。
与各路亲戚要应酬一番,每一家也要给他们讲解一番出海的目的,一些不听话的也要敲打一番。
当然,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收了不少“礼”,这些礼物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些文物古董和女人。
全大明都知道朱瞻基有钱,而且朱瞻基除了维持基本的排场,也不尚奢华。金银财宝谁都没有他多,他又不喜欢金银,那就只能送一些文墨字画还有女人了。
朱瞻基来者不拒,不过这些文墨字画都收进了宫中,女人则大多被他分配给了未婚的将领为妻妾。
这些女人大都姿色不俗,成为了海军未婚将领争抢的对象,也让他在海军各将领里面,又刷了一波好感。
十一月初,朱瞻基道新江口第一舰队大营,巡阅了受训的海军各部和两万二千人的幼军神机营。
幼军这个称号是在十月底的时候,被朱棣正式赐给了神机营分出来的二部。
神机营在过去的两年中,从一支不到两万人的军队,扩充到了六万人。
自从北征期间,神机营扬威之后,火器在大明军队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特别是东征期间,一千多人的羽林卫火枪手,就将上万凶残的倭寇击败。后来不到三万神机营,直接攻占了倭国王宫,更是让火枪声名大振。
解决了火枪的生产问题,大明各军卫的火枪手数量也快速增加。
神机营在十月被拆分成为了三部,火炮营和火枪营正式分开,火枪营分成了两部。
第一部仍然由柳升掌控,听命于朱棣,并且掌握了训练火枪手的职责。
第二部一共有四卫,三卫是火枪卫,一卫是火炮营,共计两万两千人被赐名幼军,归属朱瞻基领导。
幼军的都督也是由已经投靠朱瞻基的薛禄担任,掌控这支两万两千人的幼军,也让薛禄满意无比。
而原本位于下马桥的幼军,因为人数太少,被划归羽林卫。但是却以军校的形式,成为了朱瞻基各亲卫的培训学校。
如今的朱瞻基亲卫就有四卫,总人数一万四千人,这是明朝各大亲王,包括太子都比不上的。
如谷王朱橞,就因为自编三卫,被朱棣严加训斥,召到京城关押了起来。。。
哪怕是亲王,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就只能有一卫三千人,得到皇上恩准,才有两卫,或者三卫的侍卫。
如今的大明,也就只有朱瞻基这个太孙,有四卫护卫。
而幼军,虽然也有卫的后缀,实际上却是属于军。像羽林卫是护卫营,一卫三千人。军卫一卫却是五千五百人,两者并不一样。
从性质上来说,这个幼军相当于是大明的精锐机动部队,与边军,边卫,地方卫所,护卫的只能都不太一样。
而朱瞻基则是想把他们培养成海军陆战队,并且按照这个标准加以训练。
其中的一卫火炮营,除了编制上没有拆开,也被分配到了各个战舰上,熟悉船上的炮兵指挥系统。
因为火炮的数量增加,特别是精钢无缝炮筒的量产,如今大明的火炮数量也增加的极快。
严格说起来,火炮比火枪更加容易制造,因为枪管太小,加工不易,但是同样的加工程序。火炮除了在浇铸时候更难一点,加工却更容易。
如今火炮数量增加,各艘战舰上面的火炮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在新江口水师大营,不少战舰都在进行改装,每艘主力战舰上,最少增加了五门强力火炮。
在朱瞻基出发之前,这些改装工作基本都能完成。
而朱瞻基的出发日期也被选定了下来,定在了新年的正月十二。
要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十二月出发最好。因为趁着北风期下南洋,他在路途中还能到东南沿海到处游览一番。
但是朱棣最后选了正月十二,想让他在家里过年了再走。
如今朱高炽去了北平,不在京城,朱瞻基也知道朱棣心里还是期盼热热闹闹的,就没有反对。
有了出发时间,郑和他们安排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因为时间定下来了,各项准备工作就能有的放矢。
比如说舰队的各种食物,像那些补充维生素的干菜,没有定下来时间,就不能确定采购的时间,如今只要把任务分发下去,在出发之前准备好就可以了。
而且从各地购买的活猪,活羊,活驴,也都可以安排各处人马卡着时间送上船。
十万人的出行,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周密地筹备。
郑和,薛禄他们经历过多次出征之人,各项筹备工作进行的顺顺利利。朱瞻基自觉也没有什么需要他补充的,所以鼓舞了一番士气,只停留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就准备回宫。
刚回到宫中,却见到了翰林学士杨士奇带着一个年轻人候在了东华门。
对杨士奇,朱瞻基心里没有愧意,但是毕竟杀了他儿子,所以还是一点心结,两人在过去一段时间也见过几次,却没有交谈。
朱瞻基原本以为他心里有怨,却没有想到他这次主动来找自己,而且还是安排他的二儿子杨道来拜入幼军。
不,现在已经不叫幼军了,而是叫羽林卫学。
“臣长子愚鲁,粗劣,不堪殿下之教。但是次子道为人本分,也尚能吃苦,尚盼殿下能不计前嫌,收录于门下。”
杨士奇人长得英俊,两个儿子也都不差,杨稷的脸上有一股戾气,但是这个杨道目光端正,一见就让人有好感。
朱瞻基知道这是杨士奇在修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心缓和跟他之间的心结,毕竟这个人可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大人物”。
走进了历史,那些只是在书上看到的人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朱瞻基才知道,任何一个能被历史铭记的人,都不是无能之辈。
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局限,或者说是缺陷,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人。
能够到达如今的地位,他们每个人都有不能湮灭的闪光点和出色的地方。
朱瞻基盯着杨道看了一会儿,才说道:“汝兄被我所斩,可有怨恨?”
杨道见朱瞻基越过了父亲直接相问,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仍然躬身作揖道:“小臣不敢,道虽为大兄惋惜,但他违反军令,乃咎由自取。殿下秉公执法,无可指责。”
他被朱棣封为将仕郎,虽然只是很小的官,但是毕竟也是臣了。
朱瞻基倒是不知道此节,听他自称臣,还楞了一下,听了杨士奇的解释才明白了过来。
带着他们父子来到东华门内的咨情司衙门处,请了他们在会客室坐下。朱瞻基又问:“既然学士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