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1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本子,想过审,根本没戏!”
冯晓刚首先就给否定了,其实在修改剧本的同时,他也在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关系,想要给这个本子找一门路。
可就算是这样,他依然没信心这本子能通过上面那层层的关卡。
冯晓刚和刘震芸本来想要抖个机灵,故意夸大故事中李雪莲不停告状,不停上。访,转移那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的注意力,可是,谁都不是傻子。
那些工作就是抠字眼儿,发散思维的大拿甚至能看得出来,刘震芸这股事并不是在映射官场,而是一个社会公信力的问题。
那东西是能随便碰的吗?
可这偏偏是冯小刚最想要表达的。
一个芝麻大的事情,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西瓜,一只蚂蚁,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大象。
这是剧本当中的一句台词,看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看这个“因小失大”的过程,思考这个荒诞故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公信力的问题。
荒诞故事的起始,源于丈夫秦玉河对妻子李雪莲的失信,说好了假离婚,不管是为了分房子,还是生二胎,夫妻之间决定做一件事,相互的信任是基础。
但秦玉河骗了李雪莲,离婚之后另娶新欢,这种被欺骗的屈辱,是李雪莲决定告状,“无理取闹”,把从法律程序上毫无问题的事情翻过来。
如果说秦玉河骗了李雪莲,还只是一个失信的问题,那么事情升级到社会公信力的第一步,就是李雪莲到县政府拦车告状,因为在法律上,她的确无法翻身,法院所作所为并无差错。
可被堵在门口的县长,什么也没问,直接骗了李雪莲,跑回县政府从后门溜走了,于是原本理直气壮的官方,有了第一次失信。
很快,第二次失信也跟着来了,说好的找人给解决问题,不但没人来解决,反而是来了一辆车,把李雪莲抓起来,送进了学习班。
正如后来的县长发脾气时所说,“宪法哪条规定说不许老百姓告状”,到这一步,李雪莲闹大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第三步,李雪莲上燕京告状,不敢和赵大头说真话,骗他说来旅游,找机会拦了首长的车,告状是成功了,赵大头的饭碗肯定也砸了。
因为这次失信,李雪莲对赵大头有愧疚,但也有了戒备,所以后来她和赵大头几乎成好事,却在赵大头的私心面前,再次失去了信任。
第四步,是告状成功,首长发火,压力从上至下,市长县长法院院长都撤职换了一拨人。按说应该解决李雪莲的问题,但都看到了,人可以撤,假离婚这事没解决,等于官方再次失信。
最诡异的是,李雪莲为什么告状,已经不再是焦点,焦点是不能让她再告状了,特别是不能再去燕京了。
即便是首长都已经拍了桌子,撤了官员,老百姓告状的权利似乎还是没回来,不解决,不声张,这是官场体制对上对下的失信。
第五步,就是谁也不信谁,事情成了死结,李雪莲说今年不告状了,官方不信,非要让她给个书面保证。
官方说,我们帮你解决问题,李雪莲不信,要解决就只能上燕京。法院的副庭长,不想着走正常法律途径,而是找赵大头骗李雪莲结婚,把假离婚这事给按下去。
赵大头虽然真爱李雪莲,但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败露之后,一点儿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李雪莲进了医院没钱缴费,说找亲戚借钱,救护车司机不信她,一路催促。
等县长等人找到李雪莲,第一件事是先赶走了救护车司机,医院没拿到钱,李雪莲也忘了这事。
只有秦玉河死了,这个意外是真的,谁都没法不信,于是告状没了理由,信不信,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事情稀里糊涂的解决。
但如果回头看,事情的起因,李雪莲应该是自作自受,因为这个失信的循环,起于她。
是她提出假离婚,试图欺骗法律和国家,把事情走到了死胡同里。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失信,是一个循环。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谁是完全干净的人,即便是最被同情的李雪莲也不是。一个无法区分好人坏人,让人说不清谁对谁错的故事,更有现实价值。整个社会阶层中流行的虚伪,相互的欺骗,可做而不可说的“失信”,是这个荒诞故事的内里成因。
刘震芸写的故事,往往从家庭开始,原本应该最亲的人,相互欺骗失信,用一个谎言弥补另一个,谎越来越大,最后搞成了灾难。
《手机》是这样,《一句顶一万句》是这样,《我不是潘金莲》格局更大一些,从家庭外延到社会体制,还是在说这个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如果家庭总是出这样的问题,那社会的病也应该不轻,更勿论矛盾最集中的官场。原本应该依法治国的社会,最后只能靠意外来解决问题,一切都成了笑话。
为了将这个笑话放大,故事中还特地做了一个突出比喻,法院的老庭长夫妻二人携手走过了50年金婚,下属摆酒祝贺,问秘诀是什么?
老庭长答曰:“忍”,老伴拍桌子怒曰:“不对,是一忍再忍”。
法律工作者要靠“忍”这个含糊的字眼,而不是靠“理解”,“讲理”这些更明确的字眼来解释50年的携手,这本身就很有意思,也很符合中国人的现实状况,如果李雪莲开始的时候忍一下,是不是就没后来这些事了呢?
可惜她没忍住,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一连串质疑社会公信力的荒唐事。
本身拿着上。访,官场来说事儿,就已经很有挑战性了,冯晓刚和刘震芸俩人居然还憋着股子牛劲儿要质疑社会公信力,这不是找死吗?
冯晓刚都觉得自己闹到让门给挤了。
可是既然看到了这个故事,既然被这个故事折腾的心痒难耐,不拍出来的话,冯晓刚都觉得自己心里这股劲儿过不起,而且不但要拍出来,还得让更多的人都看看。
这种明目张胆抽好些人大嘴巴子的事儿,冯晓刚也知道挺危险的,可他就是按耐不住的想要去干一次,一次就好!
“老冯!要不给铮子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思?”
冯晓刚撇了下嘴:“拉倒吧!他现在还一屁股屎呢,还能顾得上咱们!”
冯晓刚说的没错,宋铮现在的麻烦也确实不小,《危城》变成了《冉闵大帝》,然后又变成了现在的《武悼天王》,剧本一改再改,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样子了,反映的历史事件也更多,这个戏,1+1公司保守估计都要投进去七八个亿,到时候真要是给毙了,宋铮哭都找不着坟头。
“不找他,就指望着咱们两个人!?”
冯晓刚想了想,还是觉得靠他们俩人这事儿折腾不起,只好默默的拿起了手机。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冯晓刚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宋铮刚好洗了澡出来,正擦着头发,听到电话铃声,随口问道:“谁啊?都这么晚了,别是宁皓又要和我商量剧本的事!”
“是冯导!”
说话的是张婧初,她结束了《唐。山。大。地。震》的拍摄工作之后,先是回了趟老家,和孩子待了几天之后,便过来探班了。
宋铮走过去,拿起手机接通:“喂!晓刚哥!这都几点了,你不睡觉啊!”
宋铮说着,也躺在了床上,伸手将张婧初揽在怀里。
“睡觉!?我睡得着吗!?”冯晓刚这两天,被《我不是潘金莲》剧本的事给折腾的够呛,“我现在跟着老刘在一块儿呢!”
刘震芸!
宋铮立刻就想到了《我不是潘金莲》,笑道:“晓刚哥!你这可是刚拍完一部戏,不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啊!?”
“休息个屁!要不是因为《唐。山。大。地。震》有你们公司投资,我拍到一半就能让那个戏歇了。”
宋铮上次去蜀中客串,也和冯晓刚聊过《我不是潘金莲》这个剧本,他能看得出来,冯晓刚对这个故事有多喜欢。
“你开拉倒吧!赶紧着,把后期做出来,这个戏的档期可都安排好了,你别耽搁了!”
“放心,耽误不了你这个资本家赚钱,我找你有正事儿,你别老岔开话题行不行!”
宋铮对冯晓刚还是放心的,肯定不会让他往《唐。山。大。地。震》这部戏里投的钱打了水漂儿:“行!你说,我听着呢!”
冯晓刚沉默了一会儿,道:“还是剧本的事儿,铮子!你帮着想想办法,要是现在就拿去送审,这个戏百分之九十九要给毙回来!”
这tm还用说!
宋铮可是直到,前世冯晓刚拍《我不是潘金莲》光是在剧本审核这个环节上,就废了多大的事,有好几次,都差点儿被彻底枪毙。
至于最后这个本子是怎么过审的,宋铮不知道,不过可以猜测,肯定是上面有人使了大力气了,不然的话,就这么一个胆敢公然质疑社会公信力,还把官场上那点儿阴私事折腾个低调的剧本,还能过得了那层层审查。
宋铮听着,不禁苦笑:“晓刚哥!你这也太瞧得起我了,你以为我是谁啊!?还能左右那些大人物的想法?再说了,我跟着上面的关系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要说宋铮现在,人气自然是没得说,社会影响力方面,国内这些导演,演员,估计谁也强不过他去,而且还是个简在帝心的后起之秀。
可问题是,看好他的人,可每一个在那个专门负责审查把关的单位,相反,因为好几次跟着某些人作对,那个掌握着一部戏生杀大权的部门,对他的观感可不是一般的恶劣。
“你少扯淡,你要是没关系,你和宁皓的那个《冉闵大帝》能过得了审查?”
冯晓刚显然不相信,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但凡是想到能帮的上忙的人,他都恨不能死抓住不放。
宋铮无奈了:“晓刚哥,你明知故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