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之天晶轮回-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铝钊菡蝗蘸螅惚莞獳H省内这最后的清军抵抗势力彻底拿下。
第二日,郑克藏留下四百血狼营将士镇守安庆城,更顾不及自身并未痊愈的伤势,又率领血狼营奔袭庐州城。当郑克藏率军赶至庐州城下时,庐州城的战局没有任何改扮,清军似乎铁了心死守,即便得知了郑克藏分兵的消息,亦没有任何出兵救援其他州府,又或是与郑克藏决一死战的意思,始终龟缩在庐州城内不出。
清军如此表现,这使得郑克藏终日眉头紧锁,急切之间又找不出任何破城的良策。若是时间允许,郑克藏自是可以将这万余清军困死在庐州城内,但可惜的是,近日HN省的清军已开始频频调动,不日就将出兵来援,郑克藏最缺少的也正是这时间。
万般无奈之余,郑克藏唯有强攻一途。但在强攻之前,郑克藏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那就是命人向庐州城内射出大量的招降书。庐州城内守城的清军虽大多由汉人组成,虽有心投降,但其主要将令却都是满清八旗子弟,郑克藏此举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并未报有太大的期待。结果也果真如此,对于郑克藏的招降,在清军将领的弹压之下,守城的清军无动于衷。
郑克藏亲率大军来至庐州城下,神色阴沉的遥望庐州城,为接下来锦衣卫的损失,心头滴血。“轰轰轰……”隆隆的战鼓声响起,郑克藏打马前行数步,刚欲下令强攻,却见城门缓缓打开,不由得微微一怔。随之,只见“百胜刀王”胡逸之大步由城内走出,手中还拎着一个鲜血淋漓的人头,正是那守城的清军主将。
郑克藏策马迎上前去,奇道:“胡老,这是怎么回事?”胡逸之没好气的瞪了郑克藏一眼,说道:“城内的清军主要将领已,以及负隅顽抗之人,都已被我和暗鹰营的好手尽数拿下,暗鹰营虽损失不小,但也兵不血刃的招降了这万余清军。至于我来的原因嘛,这里有你家夫人的一封书信,你一看便知。好了,此间事情已了,我还得快点赶回FJ告辞。”说罢,又潇洒的策马离去,这看得郑克藏无语之及。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尤其是陈圆圆被送至他身边后,胡逸之信守承诺,暗中护卫着陈嫣儿的安全,少有离开她的情况。不仅如此,闲暇之余,还会帮忙训练一下锦衣卫的刀法。故而,被陈嫣儿强行安上了一个锦衣卫副指挥使的名头。对此,胡逸之也并没有反对,但除了闲暇之时训练锦衣卫刀法之外,就再没有插手其他锦衣卫任何事宜。而有了胡逸之这个刀法大家,锦衣卫,尤其是鹰卫们,刀法精进更佳。
就这样,郑克藏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庐州城,还收编万余清军。至于陈嫣儿的书信中,除了说明因知晓郑克藏的困境,故派胡逸之和暗狼营前来相助的前因后果之余,再无其他。但夫妻多年,郑克藏又如何看不出陈嫣儿对他身为大军主帅,却仍不顾自身安慰强行破开安庆城城门,致使自己身负不轻的伤患的不满之情。对此,郑克藏心下苦笑不已,又大感温馨。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郑克藏居中指挥,彻底拿下了AH省全境。HN省清军见此,也就放弃了再派兵救援的心思,只是屯兵固守HN省,防备郑克藏大军。几乎是同一时间,ZJ省亦有捷报传来,刘国轩成功剿灭杭州、嘉兴、湖州和严州四地的清军,占领了ZJ省。随后,刘国轩兵发JX省,与陈近南大军两路夹击,耗费月余光景,全取JX省全境。攻取GX省的吴六奇,亦不辱使命,将GX省内的清军驱赶至HN省,占领了GX省全境。但此战,吴六奇麾下兵马损失惨重,亡者过万,伤者近两万。
至此,郑克藏掌控的地域共计八个省份,分别是台湾省、FJ省、ZJ省、GD省、GX省、JX省、AH省和JS省,与攻占了YN省、GZ省、SC省、GS省和半个HN省、HB省,以及统治直隶、SD省、SX省、SX省、HN省、奉天省、JL省、HLJ省和半个HN省、HB省的清廷,三分天下。
(本章完)
第39章 定都南京,郑克藏称王()
第39节定都南京,郑克藏称王
当今天下,时逢大乱,康熙的清廷、吴三桂的大周王朝和郑克藏的明郑王朝,三分天下。占领台湾、FJZJGDGXJXAH和JS等八省的明郑王朝,尽得天下反清复明义士的由衷拥戴,其势隐隐还盖过了吴三桂的大周王朝,不仅成为了清廷眼下最大的心腹大患,对于大周王朝亦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将来势必会有一战。但可是,由于郑克藏之前多番谋划,康熙认定吴三桂是他的杀父仇人,吴三桂同样以为与康熙有杀子之仇,所谓杀父、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双方积怨已深,即便如今有了明郑王朝这个巨大的威胁,短时间内亦难以说罢手,就罢手。双方在湖广的HNHB二省的战争,不仅丝毫没有停战的意思,反而战况愈发激烈,似乎双方都打定了主意,不夺下湖广之地誓不罢休。
明郑王朝的驻守各省的地方军队进驻到新得的五省之后,郑克藏并未班师返回FJ省,而是率领锦衣卫驻扎进了JS省的首府南京府。并急招陈嫣儿、陈近南、刘国轩、刘志彬、张文杰、董郁和吴六奇等重臣,以及满朝文武前来南京府议政。不日间,诸位重臣,满朝文武尽数赶至南京府。郑克藏定下,朝会将于第二日,于南京的紫禁城召开。说起这南京紫禁城,始建于明洪武廿六年,明洪武廿五年基本竣工,迁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是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
是夜,郑克藏先与陈嫣儿、陈近南、刘国轩、刘志彬、张文杰、董郁和吴六奇等重臣碰头议事,提前沟通明日朝会诸事宜。待下人奉上香茗退下后,郑克藏笑道:“诸位,本王欲定都在这南京府,不知诸位有何意见?”陈近南沉吟道:“南京府是我大明朝驱逐蒙元,开国建都的中兴之地,定都于此确是妥当,只不过……”欲言又止。
郑克藏笑道:“今日将诸位召集至此,就是为了集思广益,看看本王是否还有什么思虑不周之处。诸位不必有何顾虑,不妨直言。”董郁看了眼陈近南后,接口说道:“定都一事干系重大,不仅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况且我朝刚刚占领五省不久,立足还尚不算太稳,若是此时贸然迁都,恐怕清廷和吴三桂都不会让我们如愿。”刘志彬摇头反驳道:“依微臣之见,丞相和董大人的担忧虽有道理,却是无碍。定都南京确是对我朝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便耗费再大的人力、物力都是有值得的。至于清廷和吴三桂两方,眼下正于湖广之地打得火热,无暇他顾,只要我朝防备得当,想来也不会给我朝迁都之事造成什么太大的麻烦。”众人闻言,无不微微点头,赞同刘志彬此观点。
眼见陈近南和董郁二人仍是眉头微锁,陈嫣儿说道:“父亲和董大人可是担忧大义方面的问题?”说着,不待二人回答,又继续道:“南京城是前明皇朝的开国建都之地,确非我朝可贸然定都之所在。王爷如今只是郡王爵位,大义方面还欠缺不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我朝强行定都南京,恐怕难以服众。”刘国轩闻言,却是大为不以为然,沉声道:“这也简单,只要王爷称王,不就可以名正言顺了吗?如今我朝占八省之地,兵多将广,其势毫不弱于清廷和吴三桂,吴三桂都可称周王,王爷又如何不能?”
陈近南摇头道:“国轩,你想得太过简单,吴三桂称周王,天下间又有谁人认可?”刘国轩不屑道:“那怎相同?吴三桂是何人?不过是一反复无常的反贼罢了。王爷乃武王、文王之后,现如今天下反清复明的当之无愧首领,又如何不能称王?”眼见二人争论越演越烈,吴六奇插言打断,笑道:“二位所言具有道理,微臣倒是觉得,要解决此事却也不难。明日朝会,我们不妨邀请天下反清义士一同参加,到时只要共同恭请王爷称王,即可做到名正言顺。至于如何说服天下反清义士,今夜还长,想来应该可以做到。”众人闻言,俱都双目一亮,这确是最佳的办法。于是乎,众人也不再耽搁时间,纷纷离去,分头赶往驻留南京城内的其他反清势力的落脚点,游说其参与明日朝会,并共同推举郑克藏称王事宜。
第二日,朝会之上,丞相陈近南和大将军刘国轩当先开言,历数郑克藏功绩,敬请郑克藏称王。二人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满朝文武的由衷拥戴,若是郑克藏能够称王,他们自然也将水涨船高,又岂有不愿之理。表面的文章郑克藏即便再不愿,也还是要做,当即假意推辞。陈近南、刘国轩和满朝文武再度恭请,就连武王郑成功的遗孀,文王郑经的生母,不知又打着何种算计的董太夫人亦也出面,郑克藏仍是不允。直到第三次,以陈近南、刘国轩为首的满朝文武,董太夫人,乃至驻留南京城的各方反清势力共同恭请,郑克藏方才勉强同意。
三日之后,郑克藏登坛祭天,称郑王,定都南京,号大郑王朝!消息传遍天下,天下震动,担忧者有之,高兴者有之,内心五味杂陈者亦有之。这担忧者自不必多言,定是那清廷和吴三桂的大周王朝;高兴者,除了原本明郑王朝,现今的大郑王朝外,再有就是天下间矢志反清的义士,以及那些饱受清廷压迫、战火之苦的百姓们;而内心五味杂陈者,同样也是那些矢志反清复明的义士,明郑王朝和大郑王朝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心思精明者又如不能预见,即便推翻清廷,亦将不复大明,而是新生的郑氏皇朝。
称王之后的第一个朝会,郑克藏连下数道任命,以确保各省军政事务,以及迁都之事的顺利进行。
任命吴六奇为两广总督,统理GDGX二省。吴六奇治军有方,能征善战,这与吴三桂的大周王朝接壤的两广之地,有他来坐镇,郑克藏甚为放心。郑克藏之所以将吴六奇安排在此,除了防备吴三桂外,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