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三国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早有说辞,马上说道:“主公,子布、子纲主张投降,自有他们的道理,可暂不理会。至于四族的立场,主公不可单听他们说话,还要看他们的行动。”
孙权心中一动,忙问:“四族有何行动?”
鲁肃一一掰着手指,对孙权说道:“现在,荆州六姓和四族的兵马,已经在秣陵集中,由荆州黄霸统一指挥。粮草辎重也已筹集完毕。这可不是要降曹的举措,是十足十的在准备抗曹。
荆州方面,刘备及属下的家眷,都被妥善安置在沔阳,由黄家保护着。而刘备,也在按计划,向偃月城撤退。这至少说明,荆州六姓并没投向曹操,他们正在按之前筹划,在一步步走,一步步落实。
四族不傻,若在这个关节,他们抛弃荆州六姓,独自降曹。不说六姓恨之入骨,就是曹操,对这种反复小人,能是什么态度?最大可能就是表彰奖励一番,然后,仍留他们在江东,眼看着主公和六姓,生撕了他们。
所以,这时候,主公要沉住气,静观事态发展,不能仅凭其言语,就下判断,做决策。”
?
(本章完)
第133章 默契()
孙权接受了鲁肃的建议。事实上,除了接受,他也别无他策。
“子敬,会后,你找找陆逊、顾邵、张敦,听听他们的说法。”孙权到底不放心,临分别时悄声叮嘱鲁肃。
朝会就这么满心欢喜的开始,一头沮丧的结束。从头到尾,孙权未发表一句议论,虽然他憋得难受。
会后,鲁肃果然找到陆逊、顾邵和张敦。三人听说家里是降曹的立场,当时嘴巴张的,下巴都快掉下来。
他们的反应,完全在鲁肃的意料之中。他们几个的态度不重要,关键是,让他们回家,摸清家里头那几个老头,到底真实想法是什么。
三人轰然应诺,雷厉风行的各自归家,或瞪到鼻子跟前质问,或好言好语试探,或旁敲侧击迂回,可惜,得到的讯息完全一样:家里头,就是主张降曹的。
这下,鲁肃也有些心里发毛:要是四族变换立场,那江东极有可能就是第二个荆州。而孙权的下场,比那被曹操送往邺城,却被糊里糊涂刺杀在路上的刘琮,好不了多少。
鲁肃在心里不断权衡,终不相信,四族会如此不智,做出如此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为了进一步试探四族的态度,鲁肃深夜入见孙权,跟孙权商议如何对付四族。
第二天一大早,孙权就迫不及待的派人把顾雍召唤进府。现在的顾雍,已接替朱治成为吴郡太守。而吴郡为江东六姓首屈一指之富郡,大的军事动作,没有吴郡的财力支持,江东不可能持久作战。
见到顾雍,孙权很是激愤的表示:虽然四族要降曹,但他孙权,决不投降,誓要带兵抵抗曹军。为了支援前线,要顾雍从吴郡支援一百万斛军粮。
顾雍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没问题,军粮三天即可筹集完毕,装船开运。
这下反倒把孙权搞糊涂了,有些暗喜的问顾雍:“元叹改变主意,要一心抗曹了?”
顾雍摇头,仍然坚持投降。气的孙权再不愿看他一眼,挥手让其离开。
孙权叫来鲁肃,商议此事。鲁肃这下心里有了底,力保四族抗曹。
接下来,孙权又召集几次朝会,议论曹军进犯之事。二张、四族一如即让的主张降曹。孙权麾下众将,讲道理讲不过,干脆连四族也骂上了,什么卖主求荣、背信弃义、无耻小人,什么祖宗八辈蒙羞,生儿子没**等等,越骂越离谱。
这些话,正是孙权要甩给四族的。孙权坐在那里,听得着实解气。但四族坐在那里,随你怎么骂,就是一副低眉顺眼的逆来顺受样子,但一说到正事,还是死硬:降曹!
为了这事,孙权这些日子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好你个四族,我孙氏多少好女,全嫁给你们的子弟;江东六郡最富一郡给了你们,兵马最强一郡,又给了你们;抗曹大事上,你们与六姓勾搭,另做主意,我也如了你们的意。如此这般,就是头野生饿狼,也该喂饱,知道感恩了。没想到临了临了,你们给我来这一出。摆明了要看我笑话。
就你们能降曹吗?大不了,我头一个出城投降,条件只有一个:灭了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家伙。”孙权不止一次的对四族的背叛咬牙切齿。
被这事折磨的近乎疯狂的孙权,终于让吴夫人都看出了他的精神有些不对,便问他怎么回事。
孙权也知此事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瞒也瞒不住,老太太随便派个谁出去一打听就知道。文武之间吵得那般厉害,早就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往往上午文武之间对骂的语言,下午就成了民间的流行语、口头禅。
于是,孙权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吴夫人劝道:“当日你大哥临走前曾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事,既然张昭指不上,何不问一下周瑜?”
孙权猛醒,连夜派人去偃月城,让周瑜火速回来。
周瑜本来驻守巴丘,训练士卒。偃月城拿下后,周瑜便移防偃月城,全权负责城防及与刘备的交涉。
这段时间,周瑜的忙碌可以“日理万机”来形容。一旦与曹操开战,偃月城孤悬江北,难以持久,得做好撤至江南的准备。战与撤,都是巨大工程,周瑜作为主将,必须一手掌握,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
刘备数万兵马,要来偃月城会合,如何安顿,如何调度,都是周瑜的事。刘备撤退路上,万一有个意外,也需要周瑜派兵配合。这些,都不是仓促可具的事,需要做好周全准备。
如何应战曹操,硬拼,还是智取,如何智取等,诸般决策,都需周瑜一人操心,别人代替不了。
本来周瑜对与刘备的联合,没怎么上心,认为刘备不过数千人马,六姓主力又不随从,抗曹的主力,还是孙氏兵马。
但驻守偃月城,与诸葛亮对接上,商量具体细节时,周瑜才惊讶的发现,刘备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已然把南郡、江陵、江夏的大部分县城兵马,收拢麾下,兵力有数万之多,远超十姓、四族任何一家。
再加上徐庶和诸葛亮大张旗鼓招募来的兵马,刘备的实力,已是不可忽视,足以左右荆州归属,决定战争走向。
认识到这一事实后,周瑜对刘备,空前的重视,事关刘备的事宜,更是事必躬亲,生怕别人态度倨傲,以上位者自居,无谓得罪刘备一众,徒生事端。
这个时候,正是刘备撤退新野,前来偃月城的时刻,也是周瑜与刘备方来往最为密切的时候,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两军后面能否竭诚合作,这个时间至关重要。现在孙权来人,让周瑜回柴桑,从内心讲,周瑜真不愿回去,怕耽误前线大事。
但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孙权那边,已是火烧眉毛,必须立刻处理。若孙权那里搞不定,孙刘联盟就是画饼。周瑜略一权衡,便做出回柴桑见孙权的决定。
周瑜把军务、尤其是与刘备有关的事务,做了详细安排,便急匆匆登船,赶往柴桑。一路上,周瑜收集柴桑各方情报,及至柴桑城,周瑜对整个柴桑的形势,已是了解的八九不离十。
周瑜位高权重,行动再低调,也瞒不过柴桑的那些有心人。“周瑜此时回来,定是为当下久议不决的对曹大计而来。”所有人,一听周瑜回到柴桑,第一时间便想到这个。
周瑜潇洒风流,言谈风趣幽默,平素与柴桑任何一方,都来往的很好。各方均觉得,自己与周瑜谈得来。所以,周瑜一进城,就不断有人前来拜访。
?
(本章完)
第134章 最牛司马懿()
周瑜进城,略一安顿后,第一时间去见孙权。听孙权像闺中怨妇似得抱怨了一通,本来还想说什么的周瑜,改变了主意,什么也没说,只说自己在城里待两天,摸透情况后,再向孙权进言。
孙权也知事关重大,周瑜的谨慎,很是应该,欣然同意。
周瑜要了解情况,不需出门,只要在家等着,自有人不断送上门来。有的人来,是千方百计打探周瑜的态度,想知道他是主张降曹还是抗曹;更多的人,是来在周瑜面前,阐述自己的主张,力图劝服周瑜,接受自己的主张;还有的人,就是想在周瑜面前骂四族一顿,出出气。
无论谁来,周瑜都是笑脸相迎,对他们的说辞,周瑜只是听,却不评价,被问起自己的立场,周瑜只是笑而不语,只说自己的意见,见到孙权时自会说明。
来的人多了,周瑜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本想立即去见孙权的,却临时改了主意。约莫着该来的差不多全来了。周瑜便吩咐手下,当晚关上府门,任谁来也不许开门。
周瑜连夜派人,前去邀请顾雍、陆骏、张胜和朱治来府上一叙。同时又派人去请孙权。
时值深夜,此时派人打扰,是失礼的举动。但在柴桑,在这时候,却显得那么正常、理直气壮。
孙权见到周瑜的人,也是愣了一下:自己是主公,他不来见自己,反而请自己过府一叙。但非常时期,一切做派都是合理的。孙权没有多想,急急忙忙出府,来到周瑜处。
孙权进屋,这才发现四族之人都在,不禁一愣;四族之人也没想到孙权竟然会来,同样也是大吃一惊。
请的人已然到齐。周瑜一笑,端起茶杯,敬向朱治,说道:“四族决议降曹,绝无改变,是否?”
朱治举杯回敬,淡淡道:“正是。”
周瑜欢笑,一饮而尽,说道:“也好。不如此,如何算计曹操那头老狐狸。”
朱治一愣,也是一饮而尽,坐下,一言不发。
周瑜再次举杯,这回敬向顾雍,“孙刘联军,与曹操决战大江之上,粮草辎重,还要多多仰仗。”
顾雍忙回敬道:“理当如此,断不会掣肘前线战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