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三国记-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雪跟着说道:“既然少爷没空去,不如让我替少爷过去看望一下蔡琰姐姐吧。”
黄顺狐疑的瞅了一眼白雪,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白雪笑道:“你知道,我跟萧凝说,这次出门,走的匆忙,就为了医治你身上的‘毒’。若走之前,连蔡琰姐姐那边都顾不上去一趟,不是更能取信于人吗?”
黄顺笑着点头:“我就猜其中必有缘故。既然如此,你就代劳一趟吧。”
说完,黄顺长长伸一个懒腰,抱怨道:“我的时间,都被那些宴请占满了,不去又不行。要抽个时间去,还真不容易。”
陆吟霜直接说道:“那些宴席,不去不行吗?非得搞得自己那么累,连做正事都没时间。
没工夫陪我置办礼单也就罢了,连祖老和琰姐姐那边的事都顾不上,不是本末倒置嘛。哪有因为应酬耽误自家大事的道理。”
黄顺耐心的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当然,我也是最近才知的,不过比夫人提前了几天而已。参加这些宴席,对我来说,就是正事。
我现在才逐渐对我这个夏吟坊坊主的身份,有所了解和熟悉。以前,对我来说,不过是个拉风点的称号而已。事情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但这次回襄阳,感觉就明显不同了。需要我去做的事情太多,时间又太紧。形势逼着我,必须要把一些事情,分派给其他人去做,我只做那些旁人无法代替的事。
现在,祖老代我主持着夏吟坊,接收十姓的产业;蔡琰姐姐帮我规划着国学馆;这次回江东,一切的打点礼单,由夫人操办;与墨氏的较量,交由徐莹打理。再远点,河西的事务,是王珣在负责。
这些事,都是大事,放在以前,我肯定要亲力亲为。但交由别人做,一样能达成。其实并不需要我亲自出面。
而这些宴席,看着简单,却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表面看,我整天就是在吃吃喝喝,实际上,我是在维护和拓展关系。这才是夏吟坊坊主亲自操办的正事。
参加襄阳的这些宴席,就是我在维护关系。我们夏吟坊能够发展壮大,靠的基本力量是什么?其实就是十姓,以及十姓周边延伸的襄阳士群。
其他的关系,看着与我们往来频繁,亲热无比,但真有那么一天,夏吟坊大难临头,真正能够给予我们坚决支持的,就是襄阳这些基本力量。
这些家族,为了挺住夏吟坊,是真能贡献出最后一文钱,最后一个人的。其他的关系,都不行。
上升到这个高度,再来看这些宴席,就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而且非得我亲自出面不可了。
必须让他们知道,他们对我们的支持,没有打水漂,我们也在重视他们的诉求。这样,他们对我们的支持,才会更加牢固,不断增强。
若我们一直享受着他们的支持,却无视他们的诉求,甚至把他们作为累赘。迟早有一天,我们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失去这一基本的支持力量。”
(本章完)
第399章 计中计?()
白雪拍手笑道:“少爷终于有个主公的样子啦!开始像个主公一样思考问题了。”
程瑶扣扣指甲,看了黄顺一眼,嘲笑道:“怎么看也还是以前那个黄顺,痞里痞气的。像个正儿八经的主公一般说话,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黄顺立即反击:“我看你还是个丫头片子呢。你不也是经常装模作样充高手?我都没说你什么。”
陆吟霜说道:“看这个人,别人都是最头痛打点关系了。他倒好,更像乐在其中。”
黄顺打蛇随棍上,笑道:“或许我天生就是个主公的料呢。”
一句话,又把屋里的女人逗乐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处理关系,尤其在襄阳,这么多长辈、亲朋在,哪处的面子都很大,哪处都得罪不得。即使一片热心,一心为公,也不可能处理的让所有人满意。
别的不说,就说这江陵分舵的事,本来黄顺并没有马上大规模兴建的意思。毕竟,各处都要用钱,蔡琰那边也提出了国学馆的宏伟计划。钱不够用。
而且,江陵现在还是刘备和江东共管,也不具备夏吟坊大规模入驻的条件。
但江陵分舵的事,还是这么逆流而上,甚至超越国学馆,排在更为优先的位置。原因无他,黄顺需要安抚自己的大哥:黄循。
一想到大哥,黄顺就感觉头痛。故事,得从黄顺初回襄阳说起。
黄循本来就全权负责着黄家的产业经营。这次黄顺回来,黄循前后也出了很多力,家里家外都是黄循一个人在张罗。
要说黄循这么做,没有私心,那是假的。黄循想借用夏吟坊的商业网络,更好的开拓市场。还想让黄顺提携一下自己的几个儿子。
黄循觉得,几个儿子都很聪颖,都跟着自己经商,有些屈才。还是出仕为官,更能光宗耀祖。
当今是乱世,出仕是要选择效力的主公的。六姓虽然选择了刘备,但黄循跟黄顺一样,同样不看好刘备的前途。毕竟,曹操像一座大山伫立在那里,没人认为,有谁能攀过曹操这座峰头。
以黄氏在襄阳的地位,找曹仁要一个官做,轻而易举。但黄循岂能看得上这样唾手可得的官职。黄循更想把儿子运作到邺城,在魏王脚下效力。
整个十姓,论门路广,与曹氏的交情,黄顺认第二,谁人敢认第一?所以,黄循很自然便想到通过黄顺这条路子,实现自己的想法。
黄顺得知大哥的想法后,非常热心,很详细的帮大哥分析了天下的大趋势以及邺城的形势。
从大趋势发展论,形成三国鼎立,那是梦中讯息证实的。整个六姓都在刘备这边效力,黄循的儿子孤单单留在曹魏,受人排挤不说,身家性命都难以得到保证。
从邺城形势看,曹操年事已高,在曹氏中,已无多大效力价值,曹操诸儿里,曹丕最值得效忠。但黄顺的身份特殊,他虽然看好曹丕,却在曹氏诸兄弟间持中立立场。
若黄顺把自己的亲侄子交给曹丕,势必给外人以黄顺支持曹丕的印象。这就破坏了黄顺的中立地位,破坏他跟曹植、曹彰、曹宇等人的关系。
所以,黄顺给黄循的建议,还是老老实实,走诸葛亮的路线,在刘备处寻一个官职最为妥当。
黄循被黄顺说服了,没有再纠缠此事。
按说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后面,又发生十姓产业全部归于夏吟坊的事件。黄循掌管的黄氏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黄循并不像其他人般,惶恐的感觉自己要失业了。相反,黄循很有几分兴奋。
夏吟坊,在黄循眼里,那是黄家的私产,是三弟在家族的传统产业之外,自己鼓捣出的一大块副业。
搁以前,黄循看着夏吟坊的生意红火,就算心存羡慕,也只是心里想想,还真没有求着弟弟,要求加入夏吟坊的想法。
但现在不用,黄氏的产业都归夏吟坊了,他这个黄家大掌柜的,理应跟着加入夏吟坊。而且,黄顺是坊主,他是黄顺的大哥,做个副坊主,还不是黄顺一句话的事?最不济,跟马谡他们一样,做个堂主,是最起码的吧。
但黄顺似乎根本没有把大哥放在心上,十姓产业的总负责,是徐莹和祖渊,没有他的份。更没听说,黄顺有什么想法,要增加副坊主和堂主。
黄循感到憋屈,便侧面打听了一下,得知黄顺的意思,是等十姓的产业都收归夏吟坊后,再统一安排十姓原先的人手。
不用说,黄循自然在这批人之列。
黄顺这么做,很公道,也很合理。在收归的产业没有理清之前,就确定不了短缺的职位,提前进人,总是不妥当。
再说,十姓原先那些经营产业的人,都是各家的子弟,在黄顺眼里,根本不存在失业一说,不过是借此休息一段时间而已。
但黄循不这么想。这些路数,对付其他人,可以,但黄循是自己人!黄顺连自己的大哥都不照顾,还有半分人情味吗?
黄循若只是这么想,这兄弟俩的关系,还好处理。谁知黄循因此又钻进了牛角尖,把先前黄顺拒绝为他办理儿子入仕曹氏的事情联系起来,认定黄顺薄情寡义,不肯为他这个大哥出半分力。
黄循觉得自己作为家中长子,这么多年,为家里付出很多,到头来却落的个在家闲吃饭。这让黄循委屈的不行,便去找黄承彦和蔡氏哭诉。
再加上几位大嫂也在后面,帮着黄循数落黄顺的不是。这声势,就大了。连多年不问家事的黄承彦,都被逼着站了出来,出面找黄顺过来,询问事情原委。
询问的结果,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家务事就这样,一旦扯上亲情关系,就再也扯不清。小时候抱着黄顺玩耍,被黄顺尿一身的事情,都能当做攻击黄顺的事实说出来,这笔账,天王老子也断不明。
连续两天时间,双方在争夺真理的掌控权,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让谁。把黄承彦和蔡氏夹在中间,难以做人。
还好黄顺懂得进退,没有拉着自己的那一帮女人进来。否则,黄府那几天,非掀了屋顶不可。
(本章完)
第400章 美男计()
最后,还是黄承彦,使出行军打仗般的杀伐手段,强行为这场纠纷定了案:这事,都是黄顺的不是。但黄顺毕竟年轻,还未行冠礼,虽然处事不周,却不是他不尊重兄长,只是考虑欠周全。
所以,黄承彦的处断是:黄循这边,不能再与弟弟怄气,要想着在事业上帮扶弟弟一把。而黄顺这边,必须给黄循一个满意的职位。
这等若两边各打五十大板。黄循和黄顺争了两天,虽然各自嘴上不服软,心里早有妥协的念头。现在看老爷子出面下了结论,都借坡下驴,表示尊重老爷子的意见,一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