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唐天下-第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见李思钰看向手中木盒,宛然一笑。
“前两日,王家突然拜访了你阿父,知道你喜欢茶,特意送来的。”
李思钰接过木盒,一边打量着木盒,一边笑道:“且不言里面的茶叶如何,就这木盒也当在百十金。”
杨复恭冷哼一声,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这混账小子难道不知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他们送了这木盒茶叶是何意?”
李思钰打开木盒,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深深嗅了一口,良久才赞道:“果然是好茶!”
看着这个精致的檀木盒,摇头叹息。
“还真的只有此等木盒才能配得上这等好茶!”
李思钰看向杨氏,问道:“阿母与当下之人应该都是喝着暖茶的,他们是如何炒出如此的好茶?”
杨复恭听了这话,有些恼了,指着李思钰骂道:“你这混账小子是不是装痴卖傻?你以为世家是如此简单的?”
“哼!一口中之物,你还真当全天下就你一人喜欢清茶?”
李思钰见杨复恭有些恼了,不由苦笑道:“孩儿这不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吗?”
说着李思钰做到杨复恭身边,笑道:“阿父是不是有些心疼钱财了?”
“哼!”
杨复恭冷哼一声,不欲理会他。
见他如孩童一般生起了闷气,笑道:“孩儿自营州入了关内,几乎就是一无所有,所得钱粮也不过是搜刮了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之钱粮罢了。”
“这些钱财本就不是孩儿之物,花了出去又如何?”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
在李思钰看来,这些钱粮虽从各镇节度手里夺来的,但也是这些节镇们搜刮了普通百姓的,虽然他无法用于那些被掠夺的百姓,但还是可以用于关中百姓的。
见杨复恭丝毫未动,还是一副不欲理会他模样,叹气道:“财如水,水不流则腐,钱财亦是如此。”
“百姓手中无钱粮,百姓无钱粮,就无法购置家什,工匠们所产就无人购买。”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国富民强,唯一的法子就是要让钱财动了起来。”
李思钰展臂搂住杨复恭肩头,说道:“阿父也是看到了之前繁荣的潼关,虽然这些也只是因我营州军卒有钱粮而已,仅此一项,我营州军又养活了多少百姓?”
“可这还远远不够啊只有百姓们都有了钱粮,整个关中才会真正繁荣强盛啊!”
“繁荣强盛?你这混账小子,你知不知道这要多少钱粮?”
杨复恭大怒,一抖肩头,甩开李思钰手臂,照着他的脑袋就是一记。
“混账小子,你都把钱粮给了百姓,军卒没了钱粮,是砍了你的脑袋,还是砍了咱们一家老小的脑袋?”
李思钰揉了揉脑袋,苦笑道:“阿父你还真的打孩儿啊?”
杨复恭大怒,正要抬头再敲,杨氏忙拉住他的手臂,急声道:“你又恼怒个甚,行乾既然敢明文张榜,你真当他没有稳妥考虑吗?”
“哼!”
“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你懂个甚?你知不知道修建整个长安需要多少钱粮吗?那几乎就是海量!”
“那那你也得听完了行乾话语再恼也不迟啊!”
杨复恭指着李思钰鼻子,大怒。
“好好你让这混账小子说,看他能给老子如何变出钱粮来。”
李思钰捏了捏鼻子,一脸苦笑道:“兴许孩儿真的能变出了花来也不一定。”
杨复恭、杨氏一愣,他们没想到李思钰会真的说出了这句话语来。
见他们如此,李思钰沉默了片刻,理了理思路,正色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身处动荡之世,人皆无忠义可言,孩儿想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天下没了任何约束可言,主要还是身处乱世当以自保为要。”
“人人自保,人人以己利为重,天下又岂会不动乱如斯?”
杨复恭沉思不语,眉头皱了又散,散了又聚。
李思钰说道:“孩儿本心欲要富民、强工,本也可更加稳妥些,慢慢来就是了,三五年,十余年后,孩儿还是有这个自信的,但这还不够,这只是关中一地之民,朝廷呢?”
“满朝文武又如何对待我等?以我等为仇,还是为伴?”
“朝廷此时尚弱,他们不得不依赖孩儿来为他们去争、去抢,可是将来呢?将来他们强大了呢?会不会又恨不得砍了你我父子的脑袋?”
“欲要杀了我等为快?”
见两人沉默,知道他们心中已有答案,缓声说道:“孩儿是北地王,是南衙大将军,是营州将军,更是与天下藩镇们一般无二,是关外营州藩镇将军!”
“孩儿有理由相信,若是朝廷势强,孩儿必死无疑!”
杨氏张了张嘴,想要辩解,杨复恭却看了她一眼,杨氏只能无奈暗自叹息。
李思钰是北地王,是南衙大将军,河东道、洛阳京畿、关中等地兵马几乎全在他的管辖下,朝廷势弱之时,或许只能无奈居于其下,强盛之时,又怎会允许头上蹲着一尊大神?
这还只是朝廷上的权利相争,还有他身为营州将军,营州平卢节度使呢?这又成了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争斗。
李思钰知道,只要朝廷势强,必会杀他为快!
李思钰知道,杨复恭、杨氏同样也清楚。
李思钰表情严肃道:“孩儿是北地王,是南衙大将军,为了朝廷之利,朝廷必欲杀孩儿为快!”
“孩儿是营州平卢将军,为了天下之利,亦必要杀孩儿!”
“一切皆因利!”
“朝廷之利,天下之利!”
李思钰露出苦笑,说道:“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啊!”
“因此,孩儿才想着,借着修建长安,想用重利死死把朝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一干家族全拴在孩儿的战车上,把他们与孩儿死死捆绑在一起!”
“呵呵”
“到了那时,就算朝廷势强了又如何?还真的敢对孩儿不利?难道他们不想要了修建长安的无数钱粮?”
“呵呵”
“就算其中有些人,真的愿意舍去钱财也要斩杀了孩儿”
“呵呵”
“无碍啊——”
“孩儿身死,他们一家老小,上上下下也必会为孩儿赔命!”
“就算孩儿站着不动,朝廷无数家族也会把他们撕成碎片!”
第864章 不愿轮回()
李思钰傻呵呵笑着,嘴里话语却让杨氏不由抖动了起来。
李思钰没有说出是何种法子,但是,杨复恭却知道,若真的把朝廷上上下下所有家族,把他们全绑在了修建长安之事上,到了那时,就算皇帝想要动手杀人也不能,这不是一两个家族的事情,而是所有家族。
大唐是世家的大唐,几乎就没有哪个身为贫寒之家为大唐宰辅的,寒门子弟也不过任一小吏,或是清要职位罢了,真正权柄想要沾染一二,那是想也别想的。
杨复恭心下默然,看着眼前李思钰,突然发觉有些不认识了,这还是那个素来胡闹的儿子吗?
李思钰深吸一口气,说道:“孩儿的法子其实不是很难理解,阿父也应知营州钱庄之事,孩儿做法有些类似,只不过这次是孩儿向无数家族借贷罢了。”
“借贷?”
杨复恭一愣,不由开口道:“我儿,大唐借贷可与营州钱庄不同,利息很高的!”
李思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阿父所言不差,但此次略有不同。”
“修建长安,孩儿如此大动干戈修建长安,阿父觉得朝臣们会如何作想?”
杨复恭犹疑道:“我儿还是觉得长安乃最佳帝都之选?”
李思钰点了点头,说道:“关中如同自成一国之地,势弱时却是帝都最佳之地。”
“东都洛阳乃中原之心,虽有八关之守,却为四战之地。”
“河北之地北有我营州军,西有裴老头数万兵马,河北道除非能够被一人所得,或是真的抱成了团,否则想要出兵威胁到东都,真的很难。”
“汴州朱温,不言山东三镇,不言徐泗时溥,这些汴州仇敌且不提,单单以洛阳尚有数万兵马,陈蔡尚有时时虎视其地的晋王世子李存瑁,他朱温就是想动都难!”
“洛阳近身之敌只能困守一地,如此看来,洛阳自是安稳无比,可可今后之事谁又能说得清?谁又能知朝廷会不会犯了痴傻,会不会丢了东都之地?”
“到了那时,长安就是朝廷退守之地!”
“而且”
李思钰深吸一口气。
“孩儿以为,身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才算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大唐盛世?”
“还真是可笑至极!”
李思钰一脸不屑,他最厌烦一个国家竟然要用女人来保得安稳,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正义理由,他都不屑于此!
李思钰嘴里说着这些,心下还想着另一事来,洛阳居于中原之心,长安却距营州稍远,长安为帝都,今后朝廷强大了,就算与营州不合,想要出兵营州也是难上加难,当然了,这也是他的小心思。
李思钰说道:“长安为帝都,朝廷就不得不重视西域安危,就不得不面对我族外敌,想不天子守国门也不成!”
“孩儿就是要逼着朝廷将来为国守门!”
屋内一片寂静,良久,李思钰平稳了心绪,这才开口道:“孩儿在长安如此大动干戈,朝臣们必会心知孩儿欲要以长安为帝都,用孩儿之钱财修建帝都,不但可以暗地里笑话孩儿痴傻,还可以赚取孩儿无数钱财,孩儿没理由他们不会心动!”
“更何况,对于孩儿来说,把他们捆绑在自己身上,是为了将来之事而谋划,可反着来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