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合道又称拔刀术,是指抢在对手前面拔刀制止对方出刀的流派,他的初衷是制止流血杀戮发生,是一种比较和平的武术,所以只强调快。杨文礼是军人,是要杀人的,所以他只取其意,创造了劈撩削三招。他和十个少年家丁经过了六七年时间的训练,速度也快到了肉眼看不到出招的地步,所以他才强调一招毙敌,就是他自己有这个实力,所以他才这么有信心。
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很难,首先要静立感悟,类似于冥想,不断锻炼自己的神识,只有神识强大到了一定地步,才能随时随地进入这种境界,目前连义字辈的兵士都还达不到,他们毕竟训练的时间不长,神识不够强大。
但是没达到,不代表不要练了,而是更应该加强训练,因此杨文礼才指正他们的错误。
……
之后是检查兵丁们的箭术,有两项衡量指标,第一是要精准,第二是要在一个规定时间内能连续射出三十支箭,虽然是五斗弓,没有一定的力量也做不到。
五斗弓又叫骑弓,属于软弓的范筹,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弓,一斗合6。4公斤,五斗弓就是32公斤拉力,要能连射30只箭,对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普通人最多能拉两至三次。
五代到宋代是最重视弓的时期,标准弓是七斗到九斗弓,但那是殿直班卫的选拔标准,所以要求有点高,而且也只能连射十至二十箭,一场战役来说,有点少了。
杨文礼研制的弓因为更科学,材料更好,所以射程和古人的七斗弓差不多,最远射程200米,有效射程1百二十米左右。
另外,弓箭的射程还和箭枝的长度和重量有关系,它有一个最优值,什么样的弓力配多长多重的箭,所以,并不是软弓就一定比硬弓射程近,只是破甲能力的区别。
其实普通人在一百米的距离上根本射不中目标,再远的射程也就无用了,综合各种因素,杨文礼就选了五斗弓来做标准弓。
“预备……射!”在什长杨义周的大声口令下,兵丁们纷纷松开了手中张满的弓弦,只听见“嘣嘣嘣嘣”的如同弹棉花一样的密集弓弦声,箭枝像一阵轻烟一样飞快地射中了百米开外的箭靶。
杨义周的口令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随后是兵丁们自由射击,每人是五张箭靶,每张靶六枝箭,要求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射完三十支箭,并且要射中靶心。
要求很高,但这是杨文礼提供了标准制式弓和射箭要决的情况下,并不是无理要求,因为他自己和十个仁字辈少年家丁都能做到。
一截短香的时间过后,杨文礼的奴兵开始统计射击成果,报到杨文礼面前,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那些伍长、士兵才全部射中目标,那些奴兵到后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脱靶。
“奴兵们的力量还要加强训练,这是力量不够,最后手不稳的关系。”杨文礼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并叮嘱了身边的仁天仁宇两兄弟道。
“是”两兄弟赶紧应令。
在随后的检查中,那些由杨仁月俘虏转变而来的奴兵、列兵和士兵,成绩更差,不论是力量、速度还是技战术,都达不到要求。要是还在跑马岭,他们都不够参战的资格。
有问题就要改正,并且加强训练,在杨文礼召集几位总旗小旗开过一次吹风会议之后,黑甲军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训练高潮。
杨文礼的主业还是搞科研,手下兵丁多了,他不可能再亲自培训兵丁了,就连他自己的奴兵都没有培训。他的奴兵很难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所以对个人技战能力没有要求,而是规定了一个服役年限就自动升级。看他们自己的自愿,想锻炼的就同杨仁洪小旗的兵丁去练习。
一个星期过后,炉子和各种陶泥设备都干透了,可以烧制骨瓷和玻璃了,先烧制玻璃,骨瓷器胎晾干还要时间。
“汝成,烧制玻璃由你按照我的实验手册带领他们烧制,我在一边看着,如有不对的地方,我再出声提示你。”开始起火烧制的时候,杨文礼就对王汝成吩咐道。
“是”王汝成不太自信的应承道。
由于只是烧制玻璃镜,所以只烧了一个炉子,一坩埚玻璃液就足够了,初期只制巴掌大块的玻璃镜,好东西不会一次性拿出来,另外原材料也不多,要省着点用。
“起火”……
王汝成很快进入了角色,他大声命令几个负责拉风箱的奴兵道。
一个奴兵用易燃物在炉内用火镰火石踫撞火花点燃火绒,火绒再点燃易燃物,然后慢慢的添加木碳,古人个个会烧火,这个环节没有问题。
“拉风箱”……
看到炉内的木碳已有一定量了,王汝成命奴兵全部填满之后就大声喝唱道。
“盖炉盖”……
王汝成亲自放好坩埚之后,就大命令两个已做好准备的奴兵道。
盖上盖,炉温升得更快,这个杨文礼的实验笔记里有记载,王汝成是照猫画虎。炉盖不仅约束了温度不易散掉,更重要的是木碳燃烧,总有一部分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没有炉盖,它因为质量较轻就白白浪费了。
……未完待续
第124章 遐想()
“大统领,搅拌到这个样子够了吗?”负责烧制玻璃的王汝成不太自信地问杨文礼道。
“还不够,玻璃液要搅拌到像水一样稀,没有一点汽泡呈亮白色之后才可以出炉,哪怕有一点点汽泡,铸出来的玻璃都是废品,所以宁可多搅拌一下。”
杨文礼给他解释道,古人历来有中庸的思想,做什么事情,都只做九九,不做到十足,这在科研上是致命的,往往意味着失败。
“汝成,在科研上,没有或许、应该、差不多等不确定因素,而是要做到极致,因为材料的性质,往往是一点点差异就是天与地的差距。”杨文礼不忘教导王汝成道。
“谢谢大统领,属下受教了。”王汝成连忙感谢。
因为以前烧制过,烧制玻璃没有什么难度,量又不大,只烧制了一些小型的圆形、椭圆形、矩形玻璃,也就一坩埚的玻璃液,大半天功夫就完工了。
在磨制阶段,杨文礼又不忘叮嘱王汝成道:“玻璃磨制,五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玻璃一定要打磨到平整度的极至,斜眼看去,也要是一面水平,不能有一丝波浪纹,这是玻璃镜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杨文礼说着就递了一块玻璃给他道:“你一眼看去,玻璃好像很光滑很平整,但你试着斜光看看,你就会看到像水面一样的波纹。”
王汝成依言照办,他果然看到原本很平整的玻璃却一点都不平整,他惊讶地叹道:“果然是这样,大统领,这是为何?”
“这是光的折射的问题,光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也没有深研,不怎么懂,不过,西方却有学者,专门研究这门学问。我们中国与西方的科技差距很大很大,就是因为我们中国的读书人都去读孔孟之书去了,对这些奇淫异巧深恶痛绝,殊不知正是这些奇淫异巧助力西方的科技与军事在高速发展,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而我们堂堂中国,却还在受异邦小族的侵略,实为可恨!我中华之读书人受孔孟之毒害久矣!”
“……”
杨文礼回答了王汝成的问题,又借机引申发挥,讲到了西方与中华的科技差距,最后痛批孔孟,令王汝成无所适从,他从小学习的就是孔孟经义,历来奉孔孟经义为圭臬,而如今大统领却对他们大加批评,一方是古代圣贤,不能随便诋毁,一方是顶头上级,他也不能出声反驳,于是他只好尴尬的无言以对。
“我知道你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我不怪你,你跟着我搞科研,时间久了,就会知道一些杂学也非常有用,远不是孔老夫子他所能懂的。”
王汝成心里怎么想,杨文礼心里一门清,古代读书人要想扭转观念,仅凭他三言两语,是做不到的,因此他接着如此说道。
磨制玻璃是完全的人工,这是水磨功夫,杨文礼叮嘱王汝成在照看着,就带着余下的奴兵返回总领府了。
他又有了短暂的空闲,如今玻璃镜、骨瓷没有烧制出了,船队不能出海去倭国、朝鲜贸易,黑甲军的兵丁战技力量都不合格,也不能去偷袭建奴的屯堡。
这三千多黑甲军,他是打算做种子部队发展的,不敢承受任何损失,兵丁们战技、力量不合格,他是绝不敢轻易出战的。
与建奴争夺天下,人数肯定是要以万计才行,之后的奴兵,他就不打算再如此高规格要求了,那样太费时间,没几年不会成材。因此他打算以后的奴兵就是完全的炮灰,奴兵来源是战场俘虏的建奴兵丁,不管是满人还是辽东汉人、朝鲜人之类的披甲人,统统贬为奴隶,上战场就令兵士押着他们打头阵,己方精锐兵丁在后方用弓箭远程协助,仅管每场战役,看似伤亡很大,实际上未损伤根本。
其实杨文礼这一套,就是学习建奴和流贼的,他们两方都是此中高手,杨文礼只有学习他们的“优点”,才有可能战胜他们。
当然啦!他制定的升级制度依然有效,不管那奴兵是否是满人,这一点,他对信誉看得比命还重要。
古人其实没那么多民族国家观念的,那是上层得利者的口号,底层的普通人,不识字,不明白这么多大道理,唯有“利”之一字,对他们才有效。
况且女真人并不是铁板一块,所谓满族,不过是努尔哈赤征服东北各民族整合而成的,他们内部,其实也有血海深仇,只不过老奴用利益笼络他们,从而掩盖了矛盾。
而且满族内部也分了严格的等级,普通女真人和建州女真人,有巨大的身份差别,还有老奴造反时的五大部将,他们的部族,也是女真贵族。
杨文礼的野心,是随着时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刚开始,他只想自保,能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