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这是一本明末种田碾压流小说,且看现代流氓重生的杨文礼,带你进入晚明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最终成就干古一帝。
117528
第1章 茅山()
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湖广武昌府蕲州,年仅六岁的杨文礼正在长江边的茅山山梁上远望浩瀚的长江。
此茅山非道教圣地茅山,而是蕲州治下一座普通的山岭。杨文礼的家就在山的那一边,背靠长江。
六岁的杨文礼并不简单,他是重生者,从2003年的未来重生到了明万历三十九年。他前世只是一个好勇斗狠的底层小混混,因与其它帮派械斗,混乱中被人捅了一刀嗝屁了。
重生原因已不可考,连杨文礼自己也莫名其妙,可能是牛头马面喝多了,让他未喝孟婆汤投错了胎。总之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重生者,自从他三岁知事以来,就一直在想办法想改变自己未来悲惨的命运。
他虽然只是一个混混,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就在去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远在辽东的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后金,并创立满州八旗制度。这意味着他没有几年少爷好当了,说不定在今后的乱世之中他就又要嗝屁了,所以他以六岁幼龄就来自家的后山察看长江,目的是想寻找退路。
杨文礼说是少爷,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地主崽子,家里只有三百多亩田地,佃户不过五十家。仅管这样,整个茅山冲也数他家最大,因为整个茅山冲都是他家的地。
杨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家以前住在蕲州城里,祖上开了一间饭铺。蕲州历来是州郡治所,地处长江北岸,商旅繁荣,自古有药都之称。著名的李时珍就是出生在这里,因此才著有享誉天下的《本草纲目》。
蕲州又是文人辈出之地,仅明一朝,就出了42位进士108位举人,可以说是文风鼎盛,独步天下了。
有文人雅士、有商贾富翁还有荆王府的治所,扬家的饭铺生意很好,祖上着实赚了不少钱。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杨家不是官宦之家,仅仅是一介商人,虽然钱财丰厚,但也守不住犹如摇钱树的饭铺,被别的豪绅找了借口强占去了。于是杨家就找到了茅山冲这个穷乡僻壤之地买了田地安了家,老老实实当地主老财了。
有明一朝,除了官绅,普通人想当地主老财都很难,因为明朝的税收主要就是农业税,其中还有大半的田地是免税的,可想而知其它的田地要承担多重的税了?
自从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以来,把农业税统一折算成银子,这可坑得普通百姓不轻。
普通百姓哪家有钱啊!再多就是有点余粮,就这可能还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于是就造成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庄稼收割之后粮价就大降,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就暴涨。总之是把普通农户一年割几次,个个刮得没几两油水了,普通农户都再也不敢做自耕农了,一般都是出卖田地,或者带田投靠本姓的进士举人老爷家里。
杨家之所以能当小地主,还是因为家里钱财丰厚,可以庄稼收割之后不急着出售,用钱纳了税,等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开始出售余粮,所以杨家才能一直安安稳稳地当小地主。
杨文礼家世简单,他是家中独子又是满崽,他上面有五个姐姐,他父亲叫做杨荣广,母亲是杨陈氏。严格来说,他母亲是生了八个女儿才最终生了他这个宝贝儿子,古时候医药不发达,有三个姐姐夭折了,所以他父母其实年岁已高。去年他父亲就去世了,现在是他母亲当家。
当然啦!他父亲在世时也是他母亲当家,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母亲连生八个女儿才生下他,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罕见,还不是因为他母亲厉害?换了别人早就讨了几房侧室了。
同时这也算是杨文礼的幸运,杨家诺大的家产都是他的,没有兄弟与他分润。
……
“哎哟喂!我的满崽,你到哪里去了?”杨文礼回到家,他母亲杨陈氏就赶紧把他拉到怀里仔细地察看道。他是杨家的独苗,他母亲把他看得宝贝似的,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怕是离开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她也担心得不得了。
“我到后山去看长江了,长江可壮观了。”杨文礼装成孩子样的天真地回答母亲道。
“你敢一个人到后山去啊?山上有老虎野猪,我的乘崽,你以后再也不能一个人去后山了,知道吗?”杨陈氏语气严厉地警告他道。
“嗯!”杨文礼重重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他母亲也不是吓他,古时候山上确实有老虎野猪,他一个六岁的小孩,真的不能一个人随便上山。
就这样,自此以后杨文礼就被禁足了。闲极无聊的杨文礼就只好锻炼身体,打熬筋骨,他知道一个好的身体将来一定会受益无穷。
除了常规的跑步之外,杨文礼主要练力。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古代是冷兵器战争为主,舞弄刀剑、搭弓射箭都需要力。他现在年纪还小,筋骨没有固定,不适合练兵器。再则他也没有名师指点,胡乱的练也无多大作用。
杨家是小地主,只有长工佃户,家里没有下人。伙食比21世纪的普通人家也远远不如,除了节日,一年到头吃不到肉,也没有多少油水,吃白米饭都是难得的伙食。
俗话说穷文富武,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习文的穷习武的富,而是指习武就必须得家境富裕,而习文贫寒之家也可以。
习武锻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就需要充足的营养加以补充,这样才能炼出强健的体魄,否则会损伤身体。
从21过来的杨文礼当然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于是他就得想办法改善伙食,增加肉蛋摄入量。
茅山冲离州城有几十里之远,有钱也没法天天去城里买肉蛋,只能自己想办法养殖。
还算好,万历年间,至后来的天启年间,还算丰调雨顺,民生安定。要是到崇祯朝,天灾人祸不断,他想搞养殖可能也做不到了。
……未完待续
第2章 生态养殖()
养殖莫过于鸡鸭鹅猪牛羊,还有池塘养鱼、塘坎栽桑,这是古时候所能做到的生态养殖。
奈何他年纪尚幼,这些计划无法同母亲说,否则一定会引起母亲的怀疑,于是他只好向母亲撒娇要吃好东西。
杨文礼虽然是扬陈氏的心肝宝贝,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紧着他,奈何家里实在没什么好东西。
家里喂了两头猪是要过年杀的,几只生蛋的母鸡也不可能杀鸡取卵。平时最好的伙食无非是炒两个鸡蛋。牛是耕田的,官府都不准宰,羊干脆就没有。小地主嘛!还想有什么大家业。
杨文礼反正也无事可干,于是他就央求母亲买点家禽牲畜回来他自己养,一切靠自力更生。
杨家是商籍,士农工商,在明朝商籍是四民之未,被剥夺了考取功名的资格,因此杨陈氏也不指望儿子读书,只要他健康成长起来就老怀大慰了,所以杨文礼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然,到了万历朝,商人已不太遵守朱元璋定下的制度了。因为商人往往是豪富之家,与官府有深交,所以敢违逆皇旨。但是杨家不行,扬家是小商人之家,没有官员保护,只要有人告密的话,绝对会有杀头之罪。
……
“老四叔,麻烦你帮我到州城里去买点鸡鸭鹅苗,还有几只猪仔羊仔。”杨陈氏被儿子哭闹着要吃肉,只好把家里的长工赵老四找来吩咐他道。
杨家小的太小,大的也都是女流之辈,无法去州城买家禽牲畜,只得让长工去买。
长工与下人基本类似,也是一天到晚帮主家做事的人,只不过有人身自由,但主家也只要招待午餐一餐,晚饭长工还要回家去吃。这在当时很不划算,因为古人过日子也就为了一日两餐。因此基本上所有人都愿意当下人,当长工只是像杨家这样的小地主之家才有,大户人家都是买的下人。
买来了家禽牲畜仔苗,杨文礼就有事可干了,他把后世都不太普及的人工养殖蚯蚓技术拿了出来,用蚯蚓喂鸡鸭鹅苗。
养猪的话,在明代是禁止的,正德皇帝曾下旨捕杀养猪的人,盖因老朱家姓朱,朱与猪同音,因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非常荒唐。
但官府禁止不了民间养猪之人,有陈姓人家就掘穴养猪,保留了宝贵的猪种。现在是万历爷当朝,养猪当然没什么问题了,因为官绅贵族也需要吃肉。古代禁止宰牛,这一点是全民约俗而成,如果没猪肉和牛肉真的没什么肉可吃了。
光靠羊肉不现实,南方天气炎热,不能养绵羊,而山羊又是吃草根的动物,对草地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出肉率也不高,所以南方养山羊并不盛行。
自隋唐以后,古代已知道圈饲养猪,半牧半饲,春夏秋三季水草丰盛时期就将猪散养,任它去吃肥美的水草,到了隆冬季节,才用备用的草料加糠混煮喂猪。
杨文礼养猪当然不会这么干,他划了一块山坡地,安排长工用木栏杆圈起来,釆取圈饲法。既让猪有宽大的活动场所,又一日三餐人工喂食。
圈饲法能得到大量的猪粪可以肥田,虽然成本高过散养法,但是可以提高出栏时间,基本上是半年一批,而散养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养猪也可以人工大量养殖蚯蚓喂食,蚯蚓是高蛋白的东西,猪吃了也能长膘。
还有要大量种植红薯,红薯可以煮猪食,就是给猪生吃也可以,总之是最好的猪饲料之一。
明代已经基本引进了红薯、玉米、辣椒、土豆、西红柿等外国优质物种,只不过还只在南方沿海少量地方引种,刚好方便了杨文礼的生态养殖大计。
纸上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实践却最费时间,杨文礼科学化的生态养殖计划一搞就是三年。
因为初期规模较少,每年还要吃掉一批,在三年过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