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那么一瞬间,卫朔差点儿忍不住下令杀掉刘裕,幸好理智让他恢复了冷静。
杀掉刘裕或许很容易,但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将永远也无法根除。
历史上,魏武不杀刘备、苻坚厚待慕容垂,难道仅仅是妇人之仁?!
不,绝不是!
以当时环境而言,显然留下刘备、慕容垂比杀了对方更为有利。
只不过后来曹操、苻坚两人玩脱了,如此反而显得有妇人之仁之嫌。
若是曹操取得赤壁大战胜利,统一了天下。
王猛也多活了几年,助苻坚平定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番评价。
更何况杀人也需要理由,尤其对名人而言,更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不然只会重蹈拓跋珪杀崔逞之覆辙,让有识之士望而却步。
眼下情况同样如此,杀了刘裕固然一了百了。
却很可能让世家、胡虏从中浑水摸鱼,而这才是卫朔心中最大顾虑。
如今他好不容易才压下胡虏,又马上要降服中原世家,此时绝不能节外生枝。
另外,接下来不管平靖中原,还是北伐南燕,都少不了刘裕配合。
再者,以当下河西实力而言,刘裕死不死问题真不大,他不可能阻挡卫朔统一步伐。
卫朔强打起精神,使劲儿甩甩脑袋,将各种纷乱思绪抛之脑后。
“德輿兄深明大义,让孤铭感五内。”
“殿下言重了,世家密谋叛乱、罪在不赦,末将岂敢隐匿不报?!”
“另外,末将还有一事请殿下见谅。”
“什么?”
“某曾跟世家虚与委蛇,希望殿下不要误会。”
“哈哈哈,德輿兄放心,孤没那么小气。”
“说实话,之前末将已收了世家一份大礼。”
“一直对此心怀忐忑,生怕殿下误会。”
“如今有了殿下亲口承诺,末将总算松了口气。”
接下来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刘裕便提出告辞。
望着刘裕离去背影,卫朔陷入了无边沉默。
对于刘裕所言,他没有全然相信,更有些想不通。
刘裕竟想着跟河西合谋算计世家,难道他不怕被世家察觉吗?
须知,江东不比河西,当地世家势力庞大。
一旦被世家知道刘裕暗中向河西通风报信,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他也不认为刘裕如此大费周章,仅仅只是为捞取一点儿钱财货资。
至于其中刘裕还有什么算计,他一时半会儿还想不明白。
……
到了深夜,一辆马车宫门前缓缓停下,崔浩面色疲惫地从马车上下来。
整顿中原有一大摊事几乎压在他一人身上,以至于崔浩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哪怕雍王调来高湖、鲁宗之等人协助他,依然累得够呛。
原本他刚处理完公务,正要上床休息,忽然接到雍王紧急传见。
崔浩不敢怠慢,急忙坐上马车赶往皇宫。
此时卫朔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无边夜色,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倏地转身,正好看见崔浩迈步踏入殿内。
也顾不上一些繁文缛节,卫朔当即将刘裕给的密报,递给崔浩观瞧。
豫南、兖东局势不稳,崔浩对此早有耳闻,甚至私下也没少关注两地。
但两地世家竟敢勾结刘裕对抗河西,还是让他为之震惊。
“哼!真是好狗胆。”崔浩低声骂了几句。
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满脸不解道:“殿下,刘裕此举何意?”
“他若不想得罪河西,干脆不掺和世家谋叛便是,为何又要背叛世家?”
“他不知此举会惹来天大麻烦吗?”
“刘裕这么做肯定有其算计,而他敢背叛世家,自然也想好了退路,只是你我暂时不知其有甚底细。”
“那不知殿下打算怎么应对?”
卫朔叹了口气道:“孤曾想把刘裕、世家一块儿算计了。”
“但后来又仔细想了一想,发现不太现实。”
“刘裕敢向孤和盘托出,想来已谋划好了退路,绝不怕孤反咬一口。”
“而如今北伐在即,孤也没那么多时间与他斗智斗勇。”
“想来想去,最好处理办法,莫过于跟刘裕合作,以尽快解决兖东豫南豪强。”
“嗯,殿下此言甚是有理!”崔浩捏着下巴道。
“只是这样一来,估计会便宜了刘裕。”
“若臣所料不错,刘裕不光是看上了豫南、兖东世家财产,定然还有其他算计。”
“但以目前形势而言,河西重点在于镇抚中原、铲除世家,以便推行均田制。”
“至于刘裕……只要他不影响大局,臣以为让他得些好处也无所谓。”
“甚至有了刘裕协助,我们更能轻易掌控世家动向,更方便铲除他们。”
“嗯,伯渊此言甚合孤意!”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能维持中原稳定,孤愿意舍弃其他利益。”
“对于兖东豫南世家豪强,不知殿下准备如何下手?”
“豫南豪强不足为虑,孤最担心兖东鲁郡孔家。”
“这个孔圣后裔可不好对付啊。”卫朔满心忧虑道,
魏晋时,尽管孔家尚未完全崛起,可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家江湖地位就一日高过一日。
可说实话,别看孔家乃孔圣后人,卫朔很难对其抱有什么好感。
自春秋之后,中国再没有那个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倒。
由此使得帝王宝座被不同人坐了个遍,也让许多家族随着王朝兴衰或湮灭或兴旺。
但只有孔家一个家族始终屹立不倒,不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孔家好处。
甚至孔家就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世家大族,孔姓也是中国第一贵姓。
尤其儒家兴旺后,孔家更是跟着水涨船高,哪个帝王敢不给三分薄面?
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孔家,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当权时,更是可劲儿拍孔家马屁。
不但封了孔丘老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给孔家建了一座奢华府邸。
可以说正是老赵家一系列努力,才真正确立了孔家天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说,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
况且历代华夏帝王臣民对孔家着实不错,孔家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后人情操太‘高尚’,实乃真正之“国际主义战士”!
起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外夷杀入中原,为“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也正因此,卫朔才对孔家一直抱有微词。
如果换做宋明两朝,估计他还不敢直接冲孔家动手。
幸好眼下正值五胡乱华,儒家势力最为衰弱。
而孔家地位也没那么高,卫朔才敢憋着坏想要算计孔家。
当然了,如果孔家明确支持均田制,即便卫朔心里再不痛快也不会动其一分。
但很显然,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孔家已选择站到河西对立面。
既然孔家如此不识趣,那卫朔自然也不会客气,早欲拿其祭旗立威。
不过,考虑到孔家影响力巨大,他必须想好稳妥之策才行。
崔浩看了卫朔一眼,欲言又止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须得从长计议。”
“嗯,放心,孤不会轻举妄动。”
卫朔很清楚,若想扳倒孔家,绝不能只靠武力镇压,必须从道德上、法理上全面下手。
唯有站到道德制高点上,他才会动手。
……
“主公,难得你不担心被雍王算计吗?”
“呵呵,长道,你可知当下雍王最关心什么?”
“整顿中原、推行均田制?”
“没错!”
“雍王亲自坐镇洛阳,便是为了镇抚中原,以便将中原纳入河西治下。”
“与之相比,裕这点儿小心思对雍王来说压根不值一提。”
“只要我们助雍王搞定兖东豫南,雍王就会对咱们的小动作睁一眼闭一眼。”
“然不知为何,臣心中总是觉得心惊肉跳。”
“万一走漏风声,恐让主公声名狼藉啊。”
“放心吧!我与雍王联手,还怕玩儿不过那些世家?”
“臣并非担心世家,反而还怕雍王事后翻脸不认人。”
刘裕身形一顿,过了一会儿才道:“放心,某心中有数。”
第600章 世家告状()
p
隆安二年,春,鲁郡曲阜孔家也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即谯郡夏侯氏家主夏侯翎。
近来,世家叛乱不断失利,沉重打击了世家信心,连孔家、夏侯家也对未来前景感到悲观。
正是在当前种种不利态势下,为了跟雍王抗衡,两家在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
孔抚从彭城归来,特地向其父孔嶷转达了夏侯家欲跟孔家结盟之意愿。
孔嶷闻讯后大喜过望,遂去函相邀。
而夏侯翎也正想加深与孔家联系,便概然应允。
寒暄过后,孔嶷与夏侯翎寒暄并肩进了大堂,分宾主坐下。
坐下后,夏侯翎见孔嶷满脸倦容,不由关心起对方身体。
“孔兄一脸倦容,又无精打采,莫非身体有恙?”
“多谢夏侯家主关心,在下无恙,不过因连日劳累罢了。”孔嶷叹息道。
“唉!肯定是因河西之故。”
刚一见面,两人便纷纷向彼此倒起满肚苦水,不由大起同病相怜之意。
说到痛恨之处,孔嶷、夏侯翎更是目眦尽裂,恨不得生啖雍王之肉。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雍王竟敢对世家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
一个个传承百十年的世家大族,在雍王眼中连条狗都不如。
就因为世家不肯支持均田制,雍王大肆压迫豪强,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