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想到是这么有才人,难道依附于赵家了吗。
要说书生可不该是不屑于后戚,他居然和赵家世子一起,而且还外面酒楼里,不怕大家都看眼里?
衡哥儿这么想着,又心里叹了口气,想,还不是因为小皇帝年幼又没有亲政,赵家强势,苏睿已经中了举人,等着之后春闱,先进京来和赵家这样一等一权贵结交,又有什么不能理解。
衡哥儿这么想着,又问许七郎,“七郎,舅舅说过你什么时候回去参加府试没?”
许七郎已经十二岁,回家乡去参加府试,也是时候了,毕竟有人是十一二岁就考上了秀才,而以许七郎现学识状态,考童生,衡哥儿觉得应该是可以了。
许七郎听他这么问,就说,“父亲说了给钱捐一个监生,我继续这里读书,等之后直接回去考举人。”
衡哥儿愣了一下,看向许七郎,“我觉得还是要自己考秀才才好吧。”
许七郎道,“那你到时候要回祖籍去考吗?”
衡哥儿想了想才说,“我是想回去考,再看情况如何?”
许七郎就道,“你回去,我就回去。”
衡哥儿没好气地说,“你这话真有意思,什么我回去,你就回去。”
许七郎笑,没有应他。
刚才赵致礼讥讽衡哥儿话他听耳里,已经十二岁少年,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了。
许七郎对赵致礼那话觉得怪怪,但是居然并没有太生气,这让他之后一直想这个问题。
而衡哥儿,心里则是气得冒火,本来因为季大人自从有了小儿子就对他不如从前事情够心烦,现听了赵致礼话,他才彻底意识到,因为季大人让他进宫做了伴读,别人因为他是以貌进取,就从此用这种目光来看待他了,这才是让他生气原因。
所以他现脑子里已经想用必须回原籍参加科考理由来回原籍去考试,从此甩掉伴读这个包袱,等他显示了自己才华之后,也许别人就不会用那种目光看他了吧。
d*^_^*
38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
衡哥儿想回祖籍去考试;这件事;他自己是不能做主;就先和许氏商量了。
许氏一听他想回扬州去;就很惊讶,但是一想,大约就知道衡哥儿心思了。
房中只有她和衡哥儿两个人;所以也不用避讳什么话题,她让衡哥儿她身边坐下,才拉着他手目光殷切地问道;“怎么就想回扬州去备考了呢?”
衡哥儿量让自己表现得平静,他自然不好对母亲说;是因为他做了皇帝伴读,所以京里人几乎都认为他是个以貌进取人,他想要摆脱这种境况。所以只好用了别理由,“我也知道我年岁还小,但是我觉得现考府试,我也是可以。以前也有好些人十一二岁就考上了秀才,我又怎么不可以呢。”
许氏听后,就笑了笑,说,“母亲怎么会不知道你优秀,你要回去考,母亲信你考得上。但是,又何必这么回去折腾一趟,皇上都点你做了伴读,给你一个监生名额,又算什么。到时候直接回去考举人,不就成了。再说,前朝也有给皇上做伴读,不用参加科举而直接授官。”
衡哥儿没想到许氏居然也和许大舅是一个想法,大约是那种能用别轻松办法办到事情,又何必再去费大力气做心思。
衡哥儿说道,“如若真是那样做官,儿子苦读又是为了什么。再说,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别人也不会认可我。”
许氏知道衡哥儿是很有志向,此时柔柔地看着他,拍了拍他背,安慰说,“母亲知道你意思。母亲也不是要皇上直接授官给你意思,只是觉得现这么回扬州折腾一趟不好。府试县试这些又有什么可考,到时候直接乡试一鸣惊人不就好了。”
衡哥儿心里叹了口气,弱声道,“但是儿子很想回扬州去。”
许氏因他这句话,目光也忧愁了下来,想来她也想老家了,许氏说道,“扬州自然比京城里要住着舒坦,母亲也明白你意思,六姨娘生了璎哥儿下来,老爷心思都放璎哥儿身上去。但是也正是这样,我们才不能离开,不然将京里东西都留给璎哥儿,我才咽不下这口气呢。你听母亲,现别闹着离开,以后难道不是你比璎哥儿出息?”
衡哥儿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看许氏已经这么认定了,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后只好说道,“那好吧。”
没有再许氏跟前提这件事了。
衡哥儿按虚岁算,已经十岁了,这个时代,也不能再算成小孩子了。十一二岁时候,就该注意着男女大防了。而且也能有自己表字,本该是长辈给他取一个,但是季大人给他一个表字之前,皇帝就表现出了要赐他一个表字意愿。
四月时候每日去宫里上学,是一年里舒坦时节。
早上出门时,天刚蒙蒙亮,并不热,进了宫,收拾一番,看一阵书,写一阵字,皇帝才会进书房来。
因为杏花春雨酒楼里,衡哥儿和赵致礼闹了矛盾,之后书房里,两人之间也像起了疙瘩一样,甚少说话了。
这一日,皇帝位置上坐下来读了一阵书,突然问起赵致礼来,“表哥,朕记得你表字是季庸,是吗。”
赵致礼本写字,这时候放下了笔抬起头来回答,“皇上,是。”
皇帝点点头,“这个表字倒是不错,是谁取给你。”
赵致礼答道,“是太后娘娘。她说平常也是一种福分,就便将庸字赐给了我。”
衡哥儿本来看书,此时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他之前一直没听人叫过赵致礼字,皇帝是叫他“表哥”,之前徐轩是叫他名字,或者“赵世子”,宋太傅和汤师傅是直接叫他“赵致礼”,现才知道赵致礼是叫“季庸”。
季是家中行四,想来是他叔父家里还有儿子排他之前,他自己家里有两个庶兄,他正好就行四了。
而这个“庸”字,要是是一般平庸人,家里反而不会给他用这个字,不然只会让子孙加平庸。
而赵致礼就不同了,定然是他小时候加锋芒毕露,所以才被眼光很毒辣太后赐了他一个“庸”字,应该是希望他能够收敛一些锋芒。
衡哥儿将皇帝和赵致礼话听耳里,手上笔没有停,继续习字。
没想到皇帝突然间转移了话题到他身上,“季卿,你可有表字?”
衡哥儿愣了一下才放下笔,起身要回答,皇帝已经对他做手势,“一起这么久了,你还这么多礼,赶紧坐下吧。”
衡哥儿谢了礼才坐下了,说,“还没有表字。”
皇帝这下就开心地笑了,说,“朕赐你一个表字,你觉得如何?”
衡哥儿心想皇帝要赐给自己什么表字,不要太过分,他都能够认可。
心里虽然不大情愿,嘴里却说,“能够得到皇上赐表字,那是微臣福分,微臣高兴还来不及。”
皇帝欢喜地说,“那好,朕要好好想想,你用什么表字地好,你回家也给季大人说一声,让他不要再给你取了。”
衡哥儿只好说道,“莫大恩宠,父亲想来也会很高兴。”
皇帝于是就真费心费神地给衡哥儿想表字去了,让衡哥儿反倒不好意思。
回到家将这件事给季大人说了,季大人也是一愣,然后可有可无地说,“皇上一片心意,你当好好领着。”
衡哥儿就恭恭敬敬应了一声,“是。”
又过了十几天,皇帝想了十几个又划掉了十几个字之后,才把衡哥儿表字给确定了下来。
这一天早晨,他只早朝上坐了一会儿,一盏茶时间也没有,他就不断向李阁老递眼色表示自己要走了,李阁老拿他没法子,就让他散了朝。
皇帝从宣政殿一路欢欢喜喜到了勤政殿东偏殿,进了守心斋,看到衡哥儿正读书,声音朗朗里又带着柔婉,他高兴地走到他书桌跟前去,道,“季卿,早啊。”
衡哥儿被他吓了一跳,放下手里书,给他行了礼,“皇上万岁,早。”
那边赵致礼看着两人,也对着皇上说了一声,“皇上早。”
皇帝欢喜地摆摆手,“不用多礼。”
说着,就笑盈盈看着衡哥儿,“季卿,前阵子朕说要给你取个字来着,朕总算是想好了。”
衡哥儿心里惊了一下,心想别太难听才好,人已经起了身,一副期待表情看着皇帝,“多谢皇上。”
皇帝于是将衡哥儿那搁砚台边毛笔给拿了起来,又拿过一张纸,纸上写下了两个字。
连赵致礼都被吸引了注意力,也起身过来看了,当看到纸上是哪两个字,他没有忍住,一下子就扑哧笑了出来。
衡哥儿还要对皇帝千恩万谢,“多谢皇上赐字,只是不知这‘迢迢’二字,可有什么典故。”
皇帝指着他刚写下“迢迢”,道,“迢,从辵,从召,正是应朕之召唤,来到朕身边意思。迢迢,不是正好。”
衡哥儿觉得欲哭无泪,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皇帝。
赵致礼一直注意着衡哥儿神色,此时就又被他逗笑了,而且笑得一发不可收拾,还说道,“皇上,我觉得迢迢二字正好。只是,有点像叫小狗。”
“……”皇帝无语怔愣了几秒钟之后,又问衡哥儿,“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对比起讨皇帝欢心,还是以后都要用这么恶俗一个字,衡哥儿只好说道,“皇上,我觉得迢迢适合女儿家,我是男儿,用这个字,未免不庄重。毕竟以后叫我这个字,都是我同辈人。”
皇帝看了赵致礼一眼,赵致礼虽然已经闭了嘴,但是还是控制不住勾着唇闷笑。
皇帝蹙了一下眉,道,“好吧。那就算了。以后叫君卿,如何。”
说着,还把“君卿”二字纸上写了。
衡哥儿虽然还是觉得这个字有点太重,但是看皇帝已经板着脸,只好不再打击他,应下了,道,“微臣觉得君卿二字,适合我。”
皇帝这才出了一口气,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