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紫金劫-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人的气浪,冲的几个文士浑身乱颤,吓得向后退了七八步,差一点退出帐外才堪堪站稳,但是此刻他们的神色已经变得惊恐至极,脸色都吓黄了。
武安国一收真气又坐了下来,哼道“告诉你们,我军营之中绝不会出什么奸细即便是有,也在最下层,是危害不到剧城乃至北海郡的安危的你回去跟孔门主说,还是叫他仔细查一查那几处禁卫营吧,这一次的内奸不就是出在这里吗”。
剧城的军部分为两处,武安国虽然掌管绝大多数的兵士,而且北海各处城池的兵将也要听从他的调配,但却有一个他所掌握不了的力量,那就是剧城禁卫营,与洛阳的虎贲禁卫军一样,是自成体系的一种武装,由孔门直接指挥,而城门的守军便是出自这里,只不过也在四城军营安扎,便于调度罢了,这也可以看出,其实孔门对于武安国还是不太放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毕竟只有自己掌握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文士们当然也知道这次发生之事,乃是禁卫营出了问题,可孔融不放心武安国,叫他们来查,总不能只走个过场就完了,回去也交不了差。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为首之人眼珠一转说道“如此,我便相信武将军但是将军军中虽然没问题,但是外人却不可不查这却不在武将军的权力范围之内吧?”说罢眼神扫向一旁的曹性,还有那武安国身后的毛大个子。
第四七五章 孔门定计 三军易将()
“他们两个可是并州丁刺史公子帐下之人”武安国见他眼神便知其心意,冷声说道。
文士阴险的笑道“嘿嘿嘿嘿但是据我所知,丁公子现在是可不在此处,他们两个既然是丁公子的人,为何不跟在丁公子身边呢”。
“废话,此乃我新收的关门弟子,另一个更是受孔门主之托,要训练一支弓兵营的难道你们连这个也信不过?”武安国怒道。
“哼信不信得过并不是我说了算如果心里没鬼叫他们跟我们回去说个明白就是了!”。
“放肆,在我的军营里,岂容你想带走便带走如此行事,日后叫我武安国如何服众,这两人我可作保,绝无问题,你如不相信的话,便叫孔门主亲自来验证吧!”。
武安国这一阵厉色之言,又吓的众文士惊呆了下来,这里毕竟是军营之中,别说有武安国这等高手,就是帐外那五百名校刀手,想要解决掉自己这几个人,也不过是搔搔痒一般轻松。
看来只要他二人身在军营中,自己是毫无办法了,武安国执意要保之人,休说自己,便是孔门主亲自来,怕是也要顾忌三分。
就在这时,只听账外有人笑道“呵呵呵呵武将军切莫动气,区区小事怎值得如此任何事都有商量的余地吗你说是吧”。
声音由远而近,最后一句说完,来人已经迈步而入,帐外的兵士竟然毫不阻挡,可见来人的身分之重。
武安国听到声音眉头便皱了起来,暗道真是没事找事,这点事竟然也能惊动他,看来今日怕是难以善了了。
要论来人的名头,可能尚不及孔门之主,但是其实力和在朝中的地位却不能令人忽视,就连武安国也要重而视之。
来人正是当朝尚书令刘梁,出身儒门,算是孔融的师兄,也是二位王爷的好友,这一次他亲身到此是为了参加儒门盛典,没想到竟然遇到如此重大之事,怎能坐视不理。
刘梁一进帐,几个文士马上躬身施礼,神情极为的恭敬,当今儒门之中,他的身份仅次于孔融和那个常年闭关的孔翊,但是论朝中的地位可就不是他二人可能比拟的了。
“武将军,老夫此次来到北海,还没与武将军相叙实在是门中有事,还望将军谅解一二啊哈哈哈”刘梁只对文士们点点头,便笑着对武安国说道。
武安国虽然自视甚高,但对于这个尚书令也要顾忌几分,别看这尚书令品级不高,但职权甚大,而且掌管的都是朝中的重要文书,又与皇帝相近,所以非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得罪。
“尚书令客气了,武某不过一个粗人而已,哪里称得上尚书令如此看重如不是军务繁忙,实在脱不得身,到是应该由我去拜见才是”武安国也施礼说道。
刘梁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好说好说,武将军你我都是一家人,就不要相互客道了来咱们坐下说话”。
“对对尚书令请坐”武安国连忙请刘梁入座,帐中一时间也安静了下来。
一干文士立于一旁,尚书令的到来带给他们极大的勇气,此刻的神情气质完全不似刚才般萎靡,人人挺胸抬头,趾高气昂,好像翻身做了主人一样。
武安国却根本不理会他们,对刘梁问道“尚书令此番前来,可是为了我这徒弟和这位小兄弟不成?”。
“呵呵呵非也非也,老夫此来,乃是为了见太史将军一面想当面向他道谢,此刻之事不过适逢其会罢了”。
此言一出,刚刚振奋了精神的文士们,心中有开始慌张起来,尚书令原来不是为了给他们撑腰来的,而是来见那个太史慈,看来今日自己众人是注定讨不了好了。
武安国却哈哈一笑说道“原来如此,那请尚书令稍等片刻,我先把他们打发走”。
“且慢”就在文士们刚要惊退之时,刘梁突然说道“不过既然碰上了,那我也不能袖手旁观啊毕竟都是儒门中人,武将军不妨卖个情面吧”。
帐中顿时沉静了下来,文士们欣喜若狂,尚书令没忘了自己的身份,还是惦记着同门之谊的。
而武安国的脸色却沉了下来,刘梁如果定要插手,自己确是不太好出手制止,不由为难的说道“尚书令难道不顾忌一下丁刺史”。
这个时候也只能把并州刺史丁原搬出来了,如果这样还压不倒他,自己也就毫无办法了。
果不其然,只见刘梁摇摇头淡笑道“这里可不是他丁老头的并州再说我是为了朝廷办事,又为何惧怕他丁原呢?我料想即便丁老头在此,也不能阻止朝廷正常的查问吧”。
“这个”。
“武将军,此事事关重大虽然我也相信他们二人与此事没什么关系但毕竟是外人,但分有一点可疑之处,都要严查分明再说了,便叫他们带回去查一查又能如何,难道你还怕他们敢屈打成招不成?”。
刘梁这几句听得文士们也是一身冷汗,自己早先确实有这个打算,即便他们真的无关此事,也要打一顿出出气才行,不然自己的脸往哪放,但是尚书令这一句话,他们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刘梁的名声在外,却不好下手。
武安国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不禁点头应道“那好吧,就叫他们同去查明真相但我却要提醒你们一下,这两人的身份不用我多说,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丁老头找上门来的时候,你们怕是只能自己兜着了!!”。
文士领头之人急忙点头,他自然明白,如果丁原找上门来,孔门主未必会给自己做主,那可是一个真正的刺史,一方诸侯之角色,谁愿得罪?
曹性与毛大个子只能被几个文士带回去盘查一番了,这样一来也算是交了差,双方都有台阶下,脸面上也说得过去。
看着他们走远,刘梁又提起太史慈之事,武安国此刻却脸色一红尴尬道“实不相瞒尚书令来的真不是时候,我今天一早,已经命太史慈带一队人马出城了那行凶的贼人昨夜逃走的方向只有他知道”。
刘梁一听,倒是没有生气,只是略带遗憾的说道“那就只能等他回来再说了但是武将军,这太史将军乃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你信得过他?”。
“呵呵呵呵尚书令有所不知,这太史慈性情耿直,算不上有心机之人据我对他的了解,最起码在此事上,他绝无问题”武安国大笑说道。
“你说的也对,不然也解释不通他为何要出手相助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武将军对此人还是做一些防备的好,他的出身实有些可疑”。
武安国可无不可的点点头,太史慈的出身他也是最近才知道,却没有说出来,所以现在剧城之中除了他之外,便没有人知道了。
二人又详谈了一阵,刘梁既然见不到太史慈,在此也没多大意思,便起身告辞,临出门的时候对武安国笑道“武将军三月之后正好是我小儿的周岁,老夫老来得子,正是要大办一番如果武将军有空的话,不如来洛阳一行,我定会一尽地主之谊”。
“这可是大事,武某先恭喜尚书令了如果我有时间,定会前去拜会”武安国连忙笑着应和道。
“哈哈哈那我就在洛阳恭候武将军大驾了再会”说罢转身出帐而去。
军营之外,正有一队侍卫等候刘梁,见他出来,人群一分左右,从里面走出一个人来,对他施礼说道“多谢师兄出手相助,不然此次实在不知如何下台了”。
刘梁微微点头道“这个武安国确实是个麻烦看来你们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我早就跟老二说过,军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他就是不听,现在看出来了尾大甩不掉啊”。
“嗯文举虽然德才出众,行事却太过软弱确实不妥,如今这天下纷争不断,却有动乱之势咱们儒门如果不行些杀伐果断之事怕是难以延续下去,所以我同意你的观点,是该筹谋一下了”。
“师兄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这里有我,朝中就全靠师兄了只不过这武安国,一时间却没有办法”。
刘梁微微一笑道“呵呵呵此事我已经布下手段,三月之后我会借着小儿周岁大摆筵宴到时候你安排一支礼队,叫他武安国亲自带队来洛阳这样一来一回,最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哈哈,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了只要武安国出了北海,这里还不是由我儒门为所欲为师兄真是好手段啊哈哈哈哈”。
“呵呵呵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朝中也需要些后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