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真是皇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量了半天,也没个具体方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养心殿的守卫加强了不少,除非有太后的令牌或者手书,不然,一只鸟都飞不过去。

    。。。

    雨过天晴,气候也渐渐暖和起来,金陵四季中最美的时节要到了,刘邦一直想去华清池煮茶,但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五月上旬。

    大渝皇宫无比安静,刘邦脱下了厚衣衫,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布衣,长裤的裤管卷起,在后花园荡秋千。

    长发简单地扎成马尾披在后面,随着秋千的晃动一起一伏,就像是寻常的少年,天真灿烂。

    王忠在一旁伺候,见刘邦伸手,很懂事地将一杯冰镇的葡萄酒放到他的手里,刘邦仰着脸,轻抿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留到腹中,使人浑身一振。

    他闭上双眼,回味良久,才睁开眼睛——万里无云,天空蓝的仿佛伤寒病人的脸。

    昨日,黄河决堤的消息终于传入金陵,豫州青梁县段黄河大堤决口,以青梁县为中心,下游十七县尽皆被大水淹没。

    洪水来时,村庄,田野瞬间变成一片水泽,举目望去,一片汪洋,孩童的哭泣声,爹娘的叫声,狗叫,鸡鸣,不绝于耳,水上漂浮着衣物,家具,牛羊,尸体。

    水灾过后,本来是百户的大村子彻底被抹掉了,房屋倒塌无数,树木连根被拔掉,到处可见人畜的死尸,侥幸活下来的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荒野里与豺狼,乌鸦争食。

    孩子成了孤儿,女人成了寡妇,汉子没了双亲,大半个豫州犹如一片鬼域,时时有人死,处处闻丧声,哀鸿遍野,其惨状,真可谓是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这是锦衣卫亲涉险地带回来的信息,刘邦相信,真实的情况要比他们看到的惨烈的多。

    刘邦将杯中酒洒在地上默念道:“愿亡灵能够安息——”见主子心情沉重,王忠轻声安慰“苦难总会过去的,以后等万岁爷亲政,他们就有福了。”

    “会吗?等以后自己掌权,他们真的会有好日子过吗?”刘邦问自己,却没有得到答案。

    能痛别人之痛,那是圣人,很多时候,对于他人的痛苦,我们都是漠视的,甚至是感到愉悦,这种人是垃圾,是蛀虫,刘邦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蛀虫。

    “可是,我能不做蛀虫吗?”

    “不能。”

    “愧疚也好,哪怕是罪恶,且一起背上吧。”

    说罢,刘邦苦笑一声,越发感觉自己是有多么无耻——钻牛角尖也能这般伟大。

    整理完情绪,刘邦问王忠“豫州那边,今日有什么消息吗?”王忠摇头道:“回万岁爷,奴婢如今也出不去了。”

    刘邦看了看外面来回巡逻的禁军士卒,无奈地叹了口气。昨日,随着黄河决堤的消息一起进宫的,还有一份弹劾奏折。

    奏折是青梁县丞金大礼写的,弹劾的对象是豫州刺史郑志,金大礼在奏折上描述了郑志是如何玩忽职守,致使青梁县黄河大堤决口的全过程,言辞犀利,证据确凿。

    太后大怒,敕令兵部尚书陈炳为钦差大臣,去豫州查明真相,也不知是怎么搞得,钦差大臣还没有出京,郑志的人头就已经送到了金陵。

    据说是郑志畏罪,竟企图谋反,被青梁县丞金大礼察觉,就地正法,随后,金大礼因为对豫州百姓的愧疚,吞金自杀。

    朝野顿时被震惊了,有官员道:“郑志这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定有其同伙,不得不查。”

    太后深以为然,于是连发三道旨意,令陈炳为主审官,联合刑部,大理寺,吏部彻查。

    刘邦知道,黄河决堤的消息早在半月以前就已经送到太后的手里了,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她准备的一场戏。

    她精心布置了半月,以一州刺史为第一个祭品,由此可见,这场游戏定然不小,刘邦很好奇,太后究竟会做到何种程度?

    “只可惜,我竟然被禁足了。”

    (本章完)

第62章 洗尽铅华() 
净街鼓的最后一声鼓响落下,喧哗繁闹的金陵城再次陷入了沉睡,刘邦坐在养心殿的房顶看着远处发呆。

    落日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拖的老长,轻风吹动银铃,发出一阵清脆的铃响,犹如少女的低吟,刘邦闭着眼睛,仔细聆听着。

    就这样过了许久,当最后一缕霞光从他的眼角滑落,夕阳终于隐没在了无边际的阴霾当中。

    黑夜到来了。

    皇宫里亮起了无数盏灯火,和苍穹上的星辰遥相呼应,寻常百姓家如果有人在这时候点灯,肯定会被骂死,刘邦也觉得颇为浪费——太阳虽然已经落山,但天色还明。

    要知道,皇宫里用的灯油那可不是一般的油,而是从海里捕猎回来的巨鲸身上提炼的油脂,造价十分昂贵,几乎与同比重的黄金等价。

    大渝皇城三十六宫,七十二殿,其他房室更是多不胜数,光每天晚上点油灯所用的钱,就够一户五口之家胡吃海喝一年的了。

    刘邦很肉疼,不过这也没办法。日暮灯明,日出灯熄,这是皇室的规矩,不可违背,如果有谁不能按时点灯,就会遭受严厉的惩罚。他仰起头尽量不去看那些燃烧民脂民膏的灯火,好像这样就能好受一点似的。

    “万岁爷哟,您怎么又上来了?”王忠像是一只乌龟,爬在房脊上,一寸一寸地往来挪,他有很严重的恐高症,据说是因为小时候从大树上掉下来,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他现在每一次陪刘邦上房顶都像是上战场一样。

    刘邦回过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朕不是说了吗?不勉强你,你自己非要上来,怪得了谁?”

    王忠边往前爬,边说道:“主子去哪,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就得去哪,就是刀山火海,只要陛下一声令下,那也闯了。”

    刘邦乐了,站起身道:“听你说的这么悲壮,好像很不愿意啊?”王忠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咧嘴道:“怎么会——”说罢,他举右手问道:“要不奴婢对天发誓?”

    “得了吧,你有这个心就成。”刘邦嗤笑道。

    王忠爬到跟前嘿嘿一笑,颤巍巍地站起来,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小纸条递给刘邦“那边又来信了。”

    那边,指的就是锦衣卫,为了保密起见,魏鞅给他传达的消息经过加密以后,先交给在御膳房干活的一个太监,再由他交给王忠,由王忠解密之后,再呈给刘邦。

    王忠在这个过程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刘邦信得过他——不管咋样,总要信任一两个人,不然还怎么做事?

    锦衣卫是刘邦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更是马虎不得,刘邦很重视,吩咐王忠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魏鞅有消息送进来,就要第一时间让他知道。

    信上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关于黄河决堤案的最新进展,郑志的全家老小,祖宗十八代,但凡和他有点关系的,都被砍了头。在他家里,找到了不少与朝中大臣互通的信件。

    其中最多的就是与宰相霍政来往的书信,有大臣立刻上奏弹劾,宰相与郑志勾结,罪恶深重,请求太后严惩。

    看到这,刘邦笑了,霍政是什么人?

    能在大渝朝堂上顺风顺水一路做到宰相的位置,强势如太后者,也不能奈何他半分,就凭这点莫须有的罪名想扳倒他?简直是在做梦。

    对此,魏鞅做的解释是:站队。

    能混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傻,这里面的猫腻他们比谁都了解,太后已经释放了信号——她准备收拾一些人,你们快点站队,晚了后果自负。

    大家都很清楚,如今太后最看不过眼的就是宰相,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站队不可避免,那份弹劾霍政的奏折就是投名状。

    刘邦很认同魏鞅的分析,事实上,他也是这么想的。

    除此之外,魏鞅还将弹劾霍政的,以及为霍政说话开罪的人的名单列了出来,刘邦大致看了一下“呵,还真不少,王忠,一会儿把这份名单抄下来。”

    王忠称诺,将纸条小心收好,看了一眼天色道:“万岁爷,咱们还是下去吧,上面风大,可千万不要着凉。”

    刘邦点点头,回到养心殿,刚坐下一会儿,杨玄明就过来了,刘邦的课程分为两部分,早课,晚课。

    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无论何时何地,不过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有力量,刘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力量,所以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杨玄明的儒学造诣很高,深入浅出,将论语重新概括讲了一遍,其中,自然免不了要夹杂一些私货,比如有意无意地提一下荀子对论语中的一些语句的注解啊,孙氏之儒中人是如何要求自己的啊。

    最近几日,杨玄明时不时试探刘邦对荀子,对孙氏之儒的看法,他的心思,刘邦也搞懂了几分。

    这家伙是个人精,见识,手段,心思一样不缺,假以时日,肯定又是一个霍政那样的老狐狸。

    对这种人,刘邦是又爱又恨,用好了是干吏,用不好,狗链子一松就有可能坑自己。

    这些暂且不讲,单论杨玄明这个人,他绝对有资格当刘邦的老师,别的不说,从他的身上,刘邦就学会了一项帝王必备的技能——吊胃口。

    回答似是而非,说好不好,说不好,却也不算不好,总之,就是不给他准确答复,让他猜不透自己的心思,慢慢琢磨去。

    讲完课,又到了每日忽悠时间。

    刘邦请他用茶,两人虽面对面而坐,却各怀心思,刘邦有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可笑——不过是相互利用,还得冠冕堂皇。

    太后打着为皇帝着想的名义,实际上是利用杨玄来明监督刘邦的思想情况,杨玄明名义上效忠太后,实则是为了向刘邦推销自己的学说。

    “既然都是利用,我又为何不能利用一下呢?师太的屁股,和尚摸得,贫道也摸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