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铁血英雄传-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十天下来,众军已经没有了上次战斗的疲惫,各个显得红光满面。
这也正是晁冲想要看到的。
越领先就越要发展,越落后就越要打人。
太平天国地小,人少,越种田实力越弱,最后被满清灭掉。
**哈赤地小,人少,却不断的掠夺攻占,最后建国立业。
地盘小还想着种田,只能是越种与对方差距越大。不断以战养战,滚雪球一样越打越强,才是梁山的生存发展之路。
即便是从祝家庄掠夺了九万石粮食,四万贯钱财,晁冲也没有停下自己战争的步伐。
第二日清晨,饱餐一顿的兵马在校场集合,晁冲意气风发的看向斗志昂扬的众军将,心潮澎湃。
经过祝家庄一战,经过战功评定:
李逵军功76点,为四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四星。
鲍旭军功65点,为三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三星。
周通军功38点,为五星勇士,胸前军牌二剑五星。
郁保四军功37点,为五星勇士,胸前军牌二剑五星。
林冲军功52点,为二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二星。
杨志军功51点,为二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二星。
雷霆军功71点,为四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四星。
武松军功79点,为五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五星。
鲁达军功78点,为五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五星。
刘唐军功42点,为一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一星。
黄信军功67点,为三星士官,胸前军牌三剑三星。
晁阳、吕方、郭盛、东方啸、申屠烈、李忠、焦挺、陈成、杨雄、石秀、时迁等人也是都获得了不错的军功,胸前金色的星星闪耀一片。
其他各队队长、各什什长,及普通军兵,胸前的军牌也都或多或少的点亮了几颗星星,代表着他们的荣誉。
晁冲简单的鼓舞了一下士气之后,便大手一挥,道:“出发!”
一干军将轰然应是,跨着整齐的步伐,下山而去。
对于一支接连不断取得胜利的部队,不需要长篇累牍的去鼓舞士气,带给他们胜利,就是鼓舞士气最佳的方式。
而此时的独龙镇,也在吴用的管理之下,变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近期,吴用除了去周边村庄宣传“武装抗税令”之外,便是鼓励独龙镇治下的三庄村民大力养猪。为此,还免费给愿意养猪的村民小猪崽。
这也是晁冲的授意。梁山需要大量的肉食来为士兵补充体力,所以这些村民养的猪,绝对不会愁不出去。
梁山也有足够的钱财来支付猪价。
猪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少量的粮食,大量的青草和秸秆也能养活它。
而且作为农业古国,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成熟的粪肥技术。至少在战国末期,人们发现猪粪尿和人粪尿等在猪圈中充分混合发酵后形成的肥料是最好的农家肥。于是,秦汉时期出现了带猪圈的厕所——“溷”。即建造时把厕所架高,有梯子坡道供人上下,让粪便由此落入其下的猪圈,供猪食用。
宋代的农家也喜欢将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如厕、沤肥、养猪,三位一体。
说起猪肉,就让晁冲想起天朝时代上流传的一条流言:古人是不吃猪肉的。因为猪肮脏,而且没劁过的猪,肉的味道太骚,不好吃。
这条流言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之所以说他是流言,就是因为它错的厉害。
猪是古人驯化较早的一个物种,古人驯化猪是为了看家护院?还是兴趣好呢?
当然是为了吃了。
有人说猪太肮脏,所以不吃。苏东坡先生在任黄州通判时,有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认为猪肉味酸,性平,有小毒,久食让人使血脉闭固,筋骨衰弱,肌肉虚软。让我们以现代的医学常识来分析就是,猪肉脂肪多,吃多了血液粘稠,容易得血管病;而且吃肉的人大都富贵,缺乏锻炼,时间久了自然身体虚弱。
很多人把苏东坡和李时珍的话当成了古人不吃猪肉的证据,实在是荒谬。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富贵人家有钱可以买更好吃的肉,所以不太吃猪肉。就像是天朝时代有钱人宁愿花数万元吃鲍鱼海参,却不吃泥鳅一样。你敢说泥鳅没人吃么?
因为猪一般养在猪圈里,吃人的粪便,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猪比较脏,对于那么自诩清高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自然是不愿吃了。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却丝毫没有压力。
“贫者不解煮”不是穷人不会做猪肉吃,而是因为调料贵重,穷人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来,做不出那么多的花样来。
单就一个“东坡肉”,现称“红烧肉”,需要的调料、红糖就不是一个穷人家能拿得出来的。
所以说,宋人不是不吃猪肉,只是上不了大台面,没有那么多花样而已。
被鲁大师打死的郑屠是猪肉的,石秀在杨雄老丈人家也杀过一段时间猪,猪肉若没人吃,谁来买呢?
还有人说,没劁过的猪,肉的味道太骚,不好吃。这更是荒谬了。野猪肉比普通的猪肉贵很多,味道也更好,野猪难道也被劁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生猪肉本就是“味酸”的,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不信的话可以尝一尝生猪肉。
之所以现代比以前好吃,那是因为现代调料更加丰富,做法更加多样,所以味道也更加美味。
而劁猪这门手艺,是从东汉时期就开始流传的,目的是为了让猪少点发情,更多点心思长胖,与味道没有必然的。公猪与母猪都需要劁,在这方面,倒是男女平等。
理论上说,不劁的猪,吃很多食物,并没有转化为膘,而是为繁殖积攒精力和活力,大量耗费卡路里,自然胖不起来。
猪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的典型家畜,所谓饱暖思**,猪虽牲畜,亦有所需,不劁的猪,凡公猪均瘦长,凡母猪皆婀娜,整天准备吸引异性而躁动不安,可又生不逢时,投胎猪圈,社交圈过小,终不能得偿所愿,郁郁寡欢,越吃越瘦,徒然浪费粮食,主人见其瘦,又不忍杀,变本加厉,人猪皆苦。
要是劁了就不一样了,春天心不动,夏天胸不躁,秋天意悠扬,冬日等太阳,总之,猪劁了,心就静了,气就顺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自然就胖了!
当然,配种用的公猪,和下崽用的母猪另当别论。
劁猪在东汉就有了,这种神奇的古传妙法,据说乃得自当年华陀高超外科手术的真传。劁猪匠拿着一把劁猪刀子,扛一副挑,走遍乡野,吃万家饭。朱元璋还曾经给一家劁猪匠题词: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所以,吴用鼓励养猪的政策出台后,很多村民积极响应。
正在吴用准备大展拳脚,干出一番成绩时,情报司的人员送来了军情,通报了济州府官兵两日后即将到达独龙岗的情报。并奉上晁冲的一封亲笔信。
吴用先查看了一下信封上的暗记,见没有动过,这才拆开,读完晁冲的信,吴用思量了一番,问道:“林冲都头那里可知晓了?”
情报人员道:“与我同行之人已经去通禀。”
吴用点了点头,让情报人员离去。他另外派人去邀请林冲、杨志、刘唐前来议事。
不久,林冲、杨志、刘唐、晁阳、东方啸、吕方、郭盛大笑着跨步进了府衙,见了吴用抱拳道:“军师,可是要与我等商议对敌之策?”
吴用请他们六人落座,道:“具体军情,你们肯定已经知晓,济州府任命刘广为团练使、何涛为副使,统兵三千,欲先来攻打我独龙镇。你们有什么看法?”
林冲笑道:“那刘广曾任防御使多年,却没打过什么仗。用兵无非是以力压人与围魏救赵这样的老招数,并不新鲜,我等兵力虽少,却也并不怕他。”
杨志点头道:“他没有先去水泊边上搜集船只攻打梁山主寨,一方面是怕我独龙岗出兵劫其后路。另一方面却也是官军水战无力,无法渡水。想要用三千大军围困我独山镇,然后伏兵半路截击我水泊中的援军,就像林大哥说的,无非就是围魏救赵这样的招数。将军肯定会识破他的计策,让他有来无回。”
刘唐也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次杀了一个黄安,这次来个刘广,也不过是急着送死而已。”
吴用见军心可用,便将晁冲的亲笔信递给了主持军务的林冲。
林冲接过书信读完之后,哈哈大笑,道:“敌人一举一动,皆在将军监视与算计之中,知己知彼,我军此战必胜!”
之后,便对众将讲解了一下晁冲的计策安排,众将欣然领命。
吴用主持山上独龙镇的事务,将祝朝兴父子、扈离、李应等人招入城内以商议军情为由,暂时禁足。
由雷横率领一百执法司的衙司,控制三庄治安。
由裴宣宣传梁山必胜言论,稳定人心。
由扈成、扈三娘、杜兴发动三百民兵,去山下梁山修建的军寨布置陷阱。
由刘唐率领第四步兵都控制上下山的路线,封锁出入口。并做好城池的防守。
由林冲、杨志率领豹韬骑与龙骧骑下山,主动前去一路骚扰济州府官军。
转过头来再看看济州府的官军。
刘广与两个儿子穿着将军铠,牵着高头大马,率领三千士卒,日上三竿之后,在西门外与知府大人话别。
西门外,一案,一几,一壶酒。
江天越举起酒杯向刘广敬道:“此行一去,祝将军马到成功,剿灭贼寇,闻达天下!”
刘广双手抱拳鞠了一躬,这才恭恭敬敬的接过去,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