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铁血英雄传-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隆继续道:“大宋被辽国夺了幽云十六州,被西夏断了河套,战马来源一直很少。所以大宋的战马就显得很珍贵,中央禁军的战马基本都配备战马具装。分为金钱朱漆皮马具装、铁钢朱漆皮马具装两种类型。”
晁冲有些心动道:“这种战马具装好么?”
如果好,晁冲真想给山上的豹韬骑和龙骧骑都装备上战马具装。
汤隆道:“比军官甲还要困难,就山上这些人,干一个月才能弄一具。”
晁冲撇了撇嘴道;“那还是算了吧。”
汤隆继续道:“接着就是水师铠甲;主要装备的是纸甲。”
晁冲道:“纸甲我知道,南方盛行的一种轻便铠甲,多为战船上所用。”
汤隆点头道:“不错,战船上水兵不能穿铁甲,皮甲也只有将领可以穿。所以一开始用的是木甲,用木头而成的铠甲,无法阻挡近处的劈砍和刺击,但是对远程的弓箭却非常有效果。船上作战,更多的还是互相对射,所以唐朝时木甲在水兵中流行。士兵一旦落水,木甲还能起到救生的效果。”
晁冲点头道:“那为何木甲被纸甲替代了呢?”
汤隆道:“纸甲比木甲更轻,比木甲更耐射击,比木甲更柔软,漂亮,只是造价贵一些。但以大宋如今的财力,装备七万水师,确是绰绰有余。所以纸甲代替了木甲。”
晁冲想了想道:“木甲好么?如果给咱们梁山水军全部装备上木甲,需要多久?”
汤隆笑道:“穿木甲主要是为了腾出双手,用来射箭的。就咱们梁山这些小船,又没人会射箭,还真不如拿盾牌,投标合算。有木甲的功夫,何不多做两面盾牌,多做几柄标!”
晁冲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从汤隆那里告辞出来,晁冲先找到何昌言,一番询问之后,发现何昌言这些年贪墨的也不少,若不是被蔡京迁怒,也不至于脸上刺字,落得发配沙门岛的下场。从他口中,晁冲得知了济州城内府库存货情况。
是不是要干一票呢?晁冲想了**。
第二天,晁冲找到晁盖,言道:“父亲,打仗无非钱粮二字,如今海上已经有了一条商路,咱们缺的就剩下粮食了。”
晁盖笑道:“这个好办,下山去找那些富户借粮便是!”
晁冲道:“若是他们不肯借呢?”
晁盖不以为然道:“我梁山有一千多精壮士兵,谁敢不借?若真是不借,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晁冲摇头道:“父亲可曾听过隋炀帝杨广与唐王的故事。隋炀帝当政时期,大肆从民间征税,税收高达七成,百姓苦不堪言。隋炀帝将那些收来的粮食储存在了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地,每个仓存储的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可谓是兵精粮足,但结果呢?民心相悖,隋朝二世而亡。后来唐王称帝,夺取了这几个粮仓,开仓放粮给普通百姓,降低税收为三成。成就了贞观之治。”
晁盖一时间没听懂,皱眉道:“你想说什么?”
晁冲笑道:“隋炀帝失败之处在于,他辛辛苦苦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还背负骂名。唐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脏了自己的手,却得了数百万石粮食,还获得了好名声。如果让你选,父亲是愿做那隋炀帝,还是唐王呢?”
此时的晁盖心还没有那么大,听晁冲张口就是自比帝王,有些不舒服道:“此话也就我们父子闭门闲谈,对外人可不要如此夸夸其谈,徒惹人笑话!若只是打比方,我自然想做那唐王。”
晁冲笑道:“不错,我也是如此想的。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可以让我们去做一回唐王!”
晁盖困惑道:“怎么做?”
晁冲道:“如今已到七月底,很快就要到中秋,秋收即将开始。秋收之后,便是秋季征粮。我们何不让官府去做那隋炀帝,等他们将粮食征好,我们却去做那唐王!”
晁盖一惊道:“你是想攻破州府?”
晁冲双拳一握道:“不错!济州府数次被我们打败,守卫城池的团练数额不足,就算新近征召,也都是新兵。只要布置妥当,攻破城池易如反掌!”
晁盖惊道:“攻破州府那可是谋反重罪,若朝廷派大军来围剿,当如何?”
晁冲叹道:“父亲,我们得罪了蔡京,还与高俅结仇,就算不攻破州府,他们难道还会放过我们不成?只要一有机会,禁军必定围剿而来!我们现在的状态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不我待,我们不可能安逸太久的。”
晁盖起身转了一圈,作为山寨之主,他需要慎重的考虑。
晁冲为了减少晁盖的忧虑,说道:“我们攻破州府,却不占据州府,就不能算谋反!因此一开始不会引来太强的官兵围剿。以我梁山泊的地形,易守难攻,也根本不惧官军围剿。”
晁盖停下脚步,看着晁冲道:“此事你有多大把握!”
晁冲道:“从今日开始安排,一月后行动,我有九成把握快速攻下济州城!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却需要做出相应的铺垫!”
晁盖道:“作何铺垫?”
晁冲一拳砸在新绘制的梁山周边地图上,道:“打出武装抗税的旗号,然后杀鸡儆猴!”
。
第八十二章:武装抗税(下)()
,。
军事部下属三司,作战司、宣传司、情报司。庄上有善战者六百余人。
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救应。
有这样的地利,有这样的豪杰,加上三庄合起来两千多人马,确实有资本不将梁山放在眼里。
独龙岗三庄!呵呵,要完成自己的计划,看来就只好拿他们开刀了。
第二天,晁冲没有带李逵他们四个护卫,而是和时迁、黄信三人一起下山,骑马去亲自看一看这有名的三庄。
到了独龙岗,只见路径曲折多杂,四下里弯环相似,树木丛密,难认路头。
晁冲笑道:“这大白天的,难道我们三人要在这林子里迷路不成!”
时迁见晁冲神态放松,以为他不知道这独龙岗的林子的厉害,急忙解释道:“主公,这独龙岗的林子可是暗藏玄机。别看道路很多,但是分活路与死路。”
黄信很少与这个尖嘴猴腮的瘦弱汉子接触,但却也知道,这是跟随晁冲出生入死过的兄弟,看他对晁冲的称呼,就知道他们关系不一般,插嘴道:“时兄,何谓活路与死路?”
时迁看了一眼黄信道:“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弯,不问路道阔狭,这便是活路;没那白杨树时,都是死路。死路上一般都有各种机关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命丧其中。”
晁冲心中郁闷,原本活路与死路的秘密,晁冲是在读原著的时候看到的,本想装一下神秘莫测,让人小小崇拜一下,不想被时迁一语道破。
晁冲道:“你如何得知的?”
时迁笑道:“独龙岗上居住的百姓上万,每天总有进进出出,前天抓了一个外出的村民,稍一用刑,什么都说了。”
“好吧,原来这么简单。”
他们三人按照时迁的说法,一路顺着活路走,见到白杨树就转弯,果然不到二十里,就转了出去。到了一处大村落。冈上一处平地,七八百个房屋列在一起,是居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而祝家庄的城寨则是造在高冈上,有三层城墙,都是顽石垒砌的,约高二丈。前后两座庄门,两条吊桥。墙里四边,都盖窝铺,四下里遍插着刀军器,门楼上排着战鼓铜锣。
村落中的百姓见三个陌生人骑着马,很快引起了警惕,向城寨跑去报告。
晁冲看到这里的百姓警惕性还挺高,就不再停留,和时迁、黄信一起向西而去。
走了不到十五里,遇到了一队人马,七八个人骑战马,都弯弓插箭,又有三五对青白哨马,中间拥着一个年少的壮士,坐在一匹雪白马上,全副披挂了弓箭,手执一条银。和少年并马而行的是一个少女,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胯下一匹青鬃马,天然美貌海棠花。腰间挂着两把弯刀,马上具有弓箭。
他们猛然遇见晁冲三人,也是吃了一惊,那当头的少年喝道:“你们是哪里子弟?来我独龙岗何干?”
此时祝家庄与梁山泊还没有敌对,最多算是看不顺眼,所以祝家庄众人的警戒心还没那么强烈,最多只能算是警惕罢了。
晁冲笑道:“你不认识我?”
祝彪仔细想了想,确实没见过此人,便道:“我管你是谁!”
晁冲倒也不慌,笑道:“这就是了,这大宋天下,是给大宋百姓走的,为何你来得,我却来不得?”
那少年见晁冲与自己年纪相仿,也是背刀挎弓,以为也是出来游猎的,便哼道:“此处为独龙岗,方圆三十里皆为我祝家庄所有,山上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也都是我家的,没我的允许,就不让你射猎,你能怎滴!”
主辱臣死,时迁顿时怒容满面。黄信也把手摸向了自己的丧门剑柄上。
晁冲笑道:“妙哉,妙哉!在下姓郝,单名一个仁字,住在此处不远的郝家庄,今日跟随两个随从出来打猎。世人皆说独龙岗上猎物好,我们便游走于此。不想却偶遇此地主人,不知这为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的公子,是祝家三杰中的哪一位?”
那少年被人一夸,不禁得意洋洋,看了一眼身边的美女,干咳了一声,提高声调道:“我乃三子祝彪!”
晁冲鼓掌笑道:“莫非是白马银赛赵云,一弓神射养由基,少年玉面胜潘安,江湖人称照地红缨的---祝彪!”
“嘿嘿嘿,江湖上竟然还有我的传说?你不是在骗我吧!”祝彪开怀大笑道。
时迁跟黄信差点笑出声来,本来前面的好词那么多,可最后此人的名字竟然是“猪膘!”
为什么反差这么大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