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蒙古和东北为复**秘密训练的。

    薛岳在他的临时指挥所里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蒋鼎文。蒋鼎文是国防军中少数非保定出身的军事主官之一,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后来在d的黄埔军校建立时,进入黄埔一期。是杨寰宇收编南方d系军队时留任的陆军将领,现任志愿军第三十一军中将军长。是d中继蒋志清、何应钦之后,最有希望升为上将的将领之一。而薛岳与他还是有些渊源的,作为杨寰宇保定的同学,薛岳无疑是杨寰宇最为信赖的将领,担任全部由保定系出身的将领才出任的装甲部队主官,就能看出他在杨寰宇心目中的分量。他在进入保定军校前,曾就读于黄埔陆军小学,也就是后来黄埔军校的前身。算起来,他和蒋鼎文也算是校友。

    “伯陵,听说你创下了咱们国防军的一个第一?”蒋鼎文一进来,就和薛岳开起了玩笑。他嘴里的这个第一可不是什么荣誉,而是在说薛岳的装甲部队第一次被敌人崩了牙。

    “可不是,等回去,我要去找温玉如好好念叨念叨,这样重要的情报他们军情局竟然不知道。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下面那些小崽子们,就快把尾巴翘到天上了,这次也算给他们敲了个警钟。就是代价稍微有点大,我估计委员长要是知道了,怕是要跳脚了。”薛岳没在意蒋鼎文的话,他嘴里说着下面的小崽子们自大,他自己何尝又不是如此?华夏国防军的装甲部队自成军起,不管是在东北和日本人作战,还是在新疆和苏俄人作战,还是在中东与英国人作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不是他自己也骄傲自大,就不会有装甲部队甩开步兵孤军突前了。现在吃了亏,才让他也冷静了下来。

    当然,他也不是一定要等陆军上来,没有陆军的炮火支援,他还可以要求总部调空军支援,用飞机轰炸一样也能达到目的。只是他还不想那么快把这次的损失上报上去,申请调用空军,让他觉得分外没有面子。所以他第一选择就是等一下,让和他一起执行任务的陆军先帮他报这一箭之仇。

    “见到你的电报,我可是把军属和师属的炮团全优先拉上来了,四个炮团,应该够对面的伙计们喝一壶的。不过按理说,他们的陆军应该没这样的炮火能威胁到你们啊,要是有的话,鄂毕河的时候,你们就该吃亏了,那时候,前锋部队可都是你们装甲部队在表现,我们陆军就是在你们后面吃灰尘。”对于薛岳的心理,蒋鼎文还是有所了解。但他也同样有些不解,对面的部队那里冒出来的?竟然能有这样强大的炮兵,让薛岳他们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

    “对面的部队,是他们部署在阿拉木图的部队调过来的,我猜他们是上次在班菲洛夫吃了我们装甲部队的亏,特意为他们装备的,目的就是应对我们的装甲突击部队。只能说,朱耀华这家伙命好,给他准备的大餐,让我吃了!”薛岳边解释,边不忘记吃下远在千里的朱耀华的醋。

    “总有人尝第一口鲜的。看起来,以后凡是你们发起突击前,都应该先用炮火清理一下,单打独斗可能就要玩不转了。图教官在鄂毕河战役发起前,用大炮开路的做法,还是有考量的。”蒋鼎文替薛岳做了总结。他嘴里的图教官就是图哈切夫斯基,国防军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听过他讲的课,所以称他图教官。

    第三十一军的三个师属炮兵团,两个装备了十六门155的重炮,一个装备了二十四门105大炮,加上军属炮团的二十四门155重炮,总计八十门一百口径以上的大炮的威力还是不可小觑的。仅仅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在薛岳和蒋鼎文的望远镜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城外的外围防线已经被炸的不成样子。在炮火开始延伸之后,薛岳部下装甲二十一师的吴建中五十七团和刘席涵一二一团开始了进攻。赵家谟的五十八团和徐鸿诚的一二四团肯定是无法亲自上阵报仇了,他们被师长冯宗毅留下当作了预备队。

    这一次,进攻部队接受了教训,虽然有陆军的炮兵做了清理,但他们还是散开成了三路一字队形,交替掩护着向上进攻。与他们协同进攻的是三十一军六十一师的严家训一八五团和侯振邦一八六团。苏俄红军七十九师的阵地上,尽管对炮位进行了加固,有些炮干脆用原木搭建成了半地下的炮位,但在155重炮的轰击下,大部分的反坦克炮都成了废铁。有命好没被摧毁的反坦克炮虽然还依旧顽强的开炮抵抗,但面对有了准备,并在高速移动的坦克,零星的炮火已经无法再对装甲部队产生威胁。加上他们为了打坦克,发射的都是钨钢穿甲弹,所以,对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步兵也无法造成多大的伤害。当然,谁要是运气不好,被飞来的炮弹击中的话,那也是彻底没救了,七五毫米的炮弹,只要被他集中身体,基本上当场就成了两截。

    在占领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外围阵地后,坦克团停了下来,开始用车载机枪和坦克炮为步兵充当火力支援,接下来的战斗变成了步兵对步兵的巷战。不过,优势绝对在联军一方。在国外作战,国防军的人对这些外国的城市建筑可不会手下留情。他们才不会管你这个城市的建筑有什么特色或是纪念意义。凡是妨碍部队前进的目标,那就开炮击毁。部队的前进道路,就是在瓦砾上铺就。

    沃罗诺夫对他面对的处境有着充分的准备。但他还是被他面对的敌人的野蛮做法感到吃惊。这是打算拆毁这座城市吗?他发现,要观察敌人推进到那里,都不用他的观察哨的观测,只要看城市建筑被拆毁的位置就知道了,这让他产生了不小的疑惑。

    他与复**之间的交战已经不是第一次,即便是巷战,逐街逐屋的争夺也进行过多次,但从来没有这样野蛮的拆屋的打法。这样打下去,即便是夺得这座城市,也是一片废墟和瓦砾场,夺取一个这样的城市又有什么意义?要知道,战后要重建这样一座城市,需要花费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每个城市的争夺都是这种打法,两军交战所到之处,还能留下什么?

    沃罗诺夫心里对对方的指挥官的行为感到愤怒,第一次有了退却的念头。他觉得这样打下去,是对国家的犯罪。炮火摧毁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建筑,还有为数众多的平民的生命,而这些结果都是因为他率领的军队与敌人交战引起的。但鄂木斯克城里还有二十万大军等待着他去解救,这使得他不得不咬牙坚持下去。七十九师看上去要被打残了,他毫不犹豫的派上七十一师接上去,同时命令部队,组织在城市里的平民进行转移。城市建筑保不住就保不住了,平民百姓的命能保住也算是给自己良心的一种安慰。

    同样的纠结也发生在薛岳的司令部里,看着一座座房屋在炮火中成为瓦砾,蒋鼎文也觉得有些不忍。他看着紧抿着嘴角,一言不发地薛岳欲言又止。装甲部队没有跟随者步兵进攻,而是作为支援火力跟在步兵后面,但凡是那座房屋里有人对着进攻的士兵们开火,坦克炮就会向那座房屋进行点名。

    “没必要拆的那么彻底吧?战前好像双方都没时间撤出城市里的平民。”蒋鼎文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平民的生命是生命,我们的士兵的生命也是生命!对面的指挥官是他们的同胞,他都不在乎,我们干嘛要在乎?如果那些房屋没有成为他们的工事,谁会浪费弹药帮他们拆房子?”薛岳不为所动,他不认为他的部下的行为有什么错误。每击毁一座房屋,就意味着敌人少了一个抵抗的据点,意味着自己的士兵可以少一点牺牲。

    “命令龙霖三六三团和马玉龙三六六团清理占领区,卫生营抵近设立救护站,救治受伤平民。让他们注意安全。”蒋鼎文对薛岳的话无从反驳,只好命令后续部队上去,对已经攻克的地区展开搜救,尽量挽救受伤平民的生命。

    或许是双方指挥官之间的默契,在接下来的战斗里,苏俄红军依旧依托城市建筑,逐级抵抗,联军的炮火依旧孜孜不倦的充当着义务拆迁队。但双方都很有默契的留出时间,让房屋里滞留的平民撤出战斗区域,不论这些平民向那方撤出,双方都会暂时停火,留出平民撤退的通路。这份默契是在蒋鼎文派出的卫生营在废墟边缘树立起白色的红十字旗帜之后形成的。随后不久,苏俄方面也在城市外围,树立起了一面同样的旗帜。

    。。。

第二十一章 鄂木斯克战役(三) 'vip'()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一次是浩劫难免,战斗从上午打到傍晚,整个城市已经有近半毁于炮火。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苏俄红军并没有像以往和华夏国防军交手的那些部队一样,在战事不利,获胜无望的情况下就选择投降。而是顽强的与志愿军争夺城市里的每一寸土地。

    但随着夜色慢慢降临,枪炮声也逐渐稀疏起来。志愿军在已经夺取的控制区里,依靠断壁残垣设立起观察哨,并且时不时的向两军交战的中间地带发射几颗照明弹,防止敌人趁机偷袭。这不是他们想停下来,而是在夜间,开枪时,枪口的口焰会暴露开枪者的位置。如果是对方轻武器的反击还好点,就怕冷不丁对面来上一炮,那就得不偿失了。苏俄红军方面,想法显然也差不多。于是,激战了一天的双方,就此暂时陷入平静。只是担任警戒的士兵的精神就绷的更紧了。

    在这样难得的平静里,双方阵地里,都时常会传来凄惨的叫喊,但双方对此也都保持了沉默,没人趁机向发出叫喊的地方开火。他们都清楚,这是双方在救治伤兵。或许在战斗的时候,由于肾上腺激素的大量分泌,即便挂了彩也不觉得疼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都用在关注对面敌人的一举一动上了。现在一旦精神松弛下来,那些忘却了的疼痛此刻都纷纷复苏了。这个时候,但他们在卫生兵的帮助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