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那边可是划了不少基地,其它地方呢,也一样?”徐树铮被吊起了胃口。当初杨寰宇力主插足中东,徐树铮一直觉得有些看不懂杨寰宇的布局,只不过他相信杨寰宇不会无的放矢,所以并没反对,也没揪根问底。他只是从战略角度,觉得华夏在那里插足,有些遥远,毕竟那里黄沙漫天,又没什么资源。现在那里居然发现了大油田,那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

    “别的地方还不知道,但现在可以确定,围绕着波斯湾的周边地区,肯定都有丰富的石油埋藏,这也是对这个消息严格保密的原因之一。这个消息一旦泄露,怕是那里就要永无宁日了。至少在我们还没完全准备好之前,我们要尽可能不然这个秘密泄露出去。”说道这些,杨寰宇难掩忧虑。

    杨寰宇可以想象,在卡塔尔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一旦被外界所知,会引起怎么样的后果。不说英、法两国的反应,那里一直是这两国的势力圈,恐怕就连美国也不会无动于衷。甚至杨寰宇现在的合作伙伴沙特阿拉伯,恐怕都会生出一些不好的心思,毕竟财帛诱人啊。

    “明白了,怪不得你这么急急忙忙的要往那里移民。这个消息应该连本・沙特也不知道吧?”徐树铮问道。

    “我让叶琪把油田那块的周边都列为了军事禁区,当地土著也不许进入。能捂多久算多久吧!”杨寰宇的回答很有些无奈。

    “这事你还要考虑在那边建立兵工厂!光有人调过去还不行,还要有武器去武装他们,这么多武器要是都从国内调,你的秘密怕是也瞒不了多久的。嗯,那边既然有油,可是合适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徐树铮再次提出他的意见。

    现在在卡塔尔半岛,有钢铁厂,有石化厂、有炼油厂和电厂,要建立一个重型兵工厂显然不是问题。杨寰宇由此还想到要直接在那里建造船厂、坦克工厂和飞机制造厂。这样的话,移民过去的建设兵团,随时随地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大军。

    既然有了解决移民来源的办法,杨寰宇很快就以华夏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国防军下达了命令。国防军各兵种今后二年的退役官兵中,组建卡塔尔建设兵团,员额为一百万人,凡是加入卡塔尔建设兵团的官兵,全体延长服役年限,只是这些延长年限的官兵,依然需要退出国防军的现役。并且按照退役待遇,在卡塔尔划分田地。而在命令中,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是,这些延长服役年限的官兵,将有国防军支付他们的娶亲费用,已经娶亲的,也按相同标准补发。另外,对这些加入卡塔尔建设兵团的官兵,额外发放一笔安家费,用于他们在卡塔尔建立家庭之用。

    这道命令让许多人都有些不明白,既然延长了服役年限,为什么又要退出国防军的现役。这样的话,这个卡塔尔建设兵团到底算不算军队建制?算的话,为什么要退出国防军的现役?不算的话,这个延长服役年限又是个什么意思?

    答案随着第一批建设兵团的组建而揭晓。首先,这些官兵确实算是退役了,他们集体被划入预备役名单。但是他们依然按照国防军的建制,组建了新的建设兵团的建制,在建制里,虽然用小队、中队、大队取代了国防军序列中的排、连、营,但再往上的师、团建制依然保留。只是他们没有了正式的番号,而是命名为卡塔尔建设兵团一师、二师这样的名称。

    这下大家终于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他们只是名义上退役了。成为了百姓,并且象百姓一样可以组建家庭,平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依然还是军人,对他们的管理,依然是军令。只不过是平时没有国防军现役军人那么严格而已,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人在卡塔尔安家之后,只要需要,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就立刻要拿起枪奔赴战场。他们是为了华夏利益,成为一支驻扎在卡塔尔的亦军亦民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就相当于元朝和明朝时期的军户一样,和平时期,他们是民,耕种桑稼,娶妻生子都没有什么限制,战时他们就要拿起刀枪,穿上铠甲兵器走上战场。

    只是一百万人的员额,让人感到有些吃惊。要知道,按照国防军的编制,一百万人可是有四十个满编师的规模了。这是杨寰宇准备在中东全面扩张的信号吗?可那里与华夏的新疆类似,到处都是茫茫戈壁,就算占领了整个中东,又有什么价值呢?

    。。。

第三章 禁飞区 'vip'() 
    随着卡塔尔建设兵团的人员陆续抵达卡塔尔半岛,一个个简陋的营地开始在卡塔尔半岛的各个地方出现。这些营地的位置,都是经过丁文江领导的卡塔尔开发团队精心规划过的。伴随着卡塔尔油气田的确定,丁文江领导的勘探团队在杨寰宇的指示下,已经扩展成为一个综合团队,这个团队集石油勘探、开采、加工,上下游配套企业以及电力能源等企业的规划,农业产生布局规划等等,设立了能源、工业、后勤、财务、交通等十数个专门处室,负责有关卡塔尔的整体开发的一切事宜。丁文江也被委任为地位仅次于卡塔尔总督之下的卡塔尔行政事务专员。

    以往,卡塔尔的经济活动,主要就是捕鱼、珍珠养殖,牡蛎养殖以及部分地区的农耕经济,说起来还是最原始的农业经济。所以,当地的土著居民大多集中居住在围绕这些经济活动而自发产生的一些集镇和沿海的港口地区。其它地区大多还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和荒野。

    丁文江担负起卡塔尔行政事务专员之后,把整个卡塔尔半岛做了一个全面的规划,把整个半岛依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划分为农垦区、各种工业区、经济贸易区、军事区等等。在这些区域里,除开设在原土著居民聚集地的经济贸易区之外,包括农垦区在内,都被列为军事禁区。

    每个区域的营地,随着建设兵团人员的到位,马上就在所属区域划定了警戒线。这些警戒线都是用一人多高的水泥立柱加上铁丝网围建起来的,全副武装的建设兵团各保卫处的人员,乘坐着越野性能良好的吉普车昼夜巡逻。这个警戒范围,也随着建设兵团到达的人员的增加而急速扩大。

    当地土著在这个警戒区刚开始设立的时候,还有人好奇的前去窥探,想知道这围起来的地方里面,这些新来的华夏人在做什么,可很快他们就没兴趣了。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新来的华夏人在开荒种地,而他们前去窥探的人员,只要不越过华夏人设立的警戒线,就没人会搭理他们。所以,在他们眼里,这个警戒线的设立,看上去更多是为了防止里面的华夏人逃跑而建立的,并不是要对他们当地土著起什么阻挡的作用,所以也就没什么抵触。时间一长,尽管这个警戒区越来越来,大到现在看过去都看不到尽头,也没人在对此大惊小怪。

    实际上,这才是丁文江想要的结果。一个个军事禁地的产生,如果引起别人的好奇,那么就会有无数的人,想方设法的要钻进去,想搞个清楚。但要是觉得司空见惯,没有了好奇心,自然也就视若无睹了。丁文江就是要这些当地的土著们,用他们最初见到的建设兵团垦荒的印象,自己脑补:“所有这些所谓的军事禁区里,不过是一个个的农场而已,没什么好看的!”这种想法。

    这样一来,随着警戒区域的快速扩大,以及外围视线可及的地方也确实在耕种,那些人的视线所不能及的核心区域里,随你做什么,也就没人会知道了。丁文江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掩盖这些禁区的中心地区的那些油气田、发电厂、石化厂等目前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业设施。

    随着卡塔尔沿海的雷达站的设立,华夏空军司令秦国镛更是在国际社会,代表华夏开天辟地的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禁飞区!这个禁飞区的设立,不仅涵盖了华夏领土以及领海的空域,也包涵了中东地区的租借地以及军事基地的空域。在华夏的通告里,凡是未经华夏允许,而飞入华夏禁飞区空域的飞机,都将被华夏击落。这个概念的提出,真实目的,实际上依然是为了掩盖华夏在卡塔尔半岛上的油气田的开发。要知道,在卡塔尔半岛上,虽然设立了诸多的禁区,以防止泄密,可这些水泥桩和铁丝网组成的警戒线可以拦住当地土著的骆驼和马以及行人,可无法阻拦天上飞过的飞机。在波斯湾的周边,英国人、法国人、伊朗人和苏俄人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真要有一架谁家的飞机飞过,这样成片成片的工业设施根本无法掩盖。而且,油井和炼油厂都是很容易就能辨识的设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国际法学家根据罗马法所谓“土地的上空应归土地的所有者”的原则,在巴黎缔结,1922年开始生效的《巴黎航空公约》里已经确立了国家的领空概念,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空中的立法的条约。该约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同时,缔约国“承允对民用航空器在和平时期相互给予无害通过的自由”。

    只是这个条约签订的时候,雷达还没有发明,对这个条约的实际实施还是很宽松的。而这个时期,飞机还是个很稀罕的东西,对飞机的涂装也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规定。所以,除非让飞机停在自己眼前,不然的话,一般人还真不清楚,他眼里看到的飞机是那里来的。因此,虽然有了这么一个条约,但并没有人太在意。那些飞行员们或者是航空爱好者们,依然会肆无忌惮的驾驶飞机,爱上那上那。但是,华夏通告的“禁飞区”的设立,明显是把条约中的“民用航空器在和平时期相互给予无害通过的自由”这个权力给剥夺了。也就是说,华夏在对领空的管理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叫真的国家。

    好在华夏的这个“禁飞区”的通告虽然很霸道,但现在世界公认,华夏是在航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