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不战而逃。就算是被切断后路,他也不能丢下三个代本不管,自己逃之夭夭。

    王瓒绪对江达的进攻并不猛烈,他的意图就是贴身黏住桑珠的五代本,为已经打到左贡的两个团争取时间,只要他们能够占据洛隆和类乌齐,昌都之敌就算被他关在了昌都地区了。加上敌人分在三个地方,他有充足的时间,组个击破,一口口的吃掉敌人。索南旺堆的犹豫不决,让他丧失了最后的逃跑机会。

    实话说,藏军的这些军官们,说起他们的能力,也就是些营连长的水平。想想看,整个藏军一共就一万五千余人,这还是在辛亥以后,没人管他们才扩编起来的。在清朝,清廷给他们规定的编制,只有六个代本,每个代本五百人。(。。l)算起来,可不就是个营长撑死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迂回包抄,分进合击,围点打援,中心开花之类战术概念。想想也是,五百人的代本,放到现在,不到一个营的兵力,打打小规模的埋伏、阻击,和小规模的攻防,还能勉强搞一下,大兵团作战,让他们那里去领会?

    就像索南旺堆,现在他手里指挥的部队已经是整个藏军近一半的兵力了,可以说,这五个代本已经是藏军实力最强的精锐了。可他除了分兵梯次防御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运用。正是因为如此,才在王瓒绪把两个团的兵力分出去,扫荡金沙江下游时,对之视而不见,等他反应过来,当然已经晚了。

    江达城里,桑珠站在城头上,观察着正在进攻的五十四师所部。现在江达城已经被五十四师整个包围了,只是桑珠有些奇怪,江达城虽然被围住了,可向他发起进攻的部队并不多。这是想把自己困在这座城里,困死自己吗?对方难道不知道,做为连接昌都和甘孜的重要交通线上的补给点,城里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不怕这样的围困,况且,离他不远的妥壩和昌都,都有藏军军队驻扎,随时可以来增援?

    桑珠根本没想到,王瓒绪只是要黏住他,不让他跑了,派小部队攻打他,也只是为了不让他东想西想的和自己捣乱,才给他施加点压力而已。五十四师留下了的四个团里,早已经又分出了两个,埋伏在妥壩的东门外五里地地方,等着在妥壩的藏军九代本前往江达增援,好让他围点打援呢。到这个时候,索南旺堆布置的阶梯防御的漏洞就暴露出来了。七千藏军分成了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之间,是动也不好,不动也不好,只要王瓒绪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他们分割包围起来。

    这还是王瓒绪怕自己的部队伤亡大,才这样温柔的。进藏作战,一是兵员很难补充,这不是王瓒绪看不上藏民或者歧视藏民,实在是因为语言不通,不便于指挥的原因。在藏区招兵,要么把找来兵单独组织起来,然后用懂藏话的军官统领,或者找懂汉语的藏人统领。这样做,弊多利少,万一在作战时,这些藏人反叛,反戈一击的话,会导致这个部队的崩溃。再一个就是交通问题导致的伤兵的处理很难,药品供应现在倒不是问题了,有杨寰宇派来的飞机可以空投,可要把伤兵往后方运,可就是个大麻烦。就地处理,也要额外配备守卫部队,分薄部队的一线战斗力。所以,王瓒绪采取的办法就是能用火力解决的,就用火力解决,能不打的仗就坚决不打,以减少部队伤亡为第一要务。反正,弹药物资有人免费提供不是。

    总算是藏军基本上可以算是鱼腩军队,装备差还缺乏训练,军队的指挥官从基层到高层都不懂得怎样打现代化战争。可以说,这时候的藏军,就象是清末的神机营,刚刚从大刀弓箭转用火枪的时候那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用的步枪比神机营那会的清兵的火枪要好些。

    昌都总管府里,索南旺堆满脸焦急的在屋里转着圈,他在等拉萨的消息。从各处送来的情报来看,他已经被一个大包围圈包围了。向林芝撤退的路已经被切断,洛隆在今天早上已经被汉军占领,类乌齐虽然还没丢,估计也差不多了,他不信一个没兵驻守的城会有守住的奇迹发生。他曾经想过把七代本派去守卫类乌齐这条后路,但想想七代本那千把人,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把七代本留在昌都守城,或许还有点用,派去类乌齐的话,和派他们去送死没区别。

    索南旺堆怎么也想不明白,五十四师凭什么敢派出两个团做这么大的迂回,把他围在昌都不能动弹。要知道,他们这一路过来,补给线长达五百余公里,关键是这一路,沿着横断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东缘,特别是横断山脉的地形异常复杂。想要维持这条补给线,别说两个团,就是整个五十四师都丢进去,怕也是不够。如果这两个团仅仅凭借着自身携带的物资,要这样一路打过来,就不怕弹尽粮绝,白白葬送吗?这也是历朝历代,只有藏人东出攻打川康,而汉人极少从川康进攻藏区的原因。

    现在,要命的是,前来进攻的王瓒绪五十四师就这么干了,他索南旺堆反过来面对这个局面却束手无策。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汉军随着时间,因补给跟不上而被拖垮,或者拉萨再次派出援兵,与他一起夹击深入到他后方的这两个团。至于在他正面的部队,他还没疯到用几千人去叫板人数上万,装备着大量机枪火炮,火力远超过他的军队。

    。。。

第三一四章 昌都战役(四) 'vip'() 
    索南旺堆的求救电报,再次让dl喇嘛和大呼图克图热振心底冰凉。援军倒是派上去了,可要试探的汉军战斗力依旧不知道,五十四师这两个团,一路扫过去的地方,基本上都没什么军队驻守,即便有也是一两百人的小部队或者干脆就是些寺庙的寺兵或贵族家的土兵。根本没法判断,因为力量相差的太悬殊了。

    倒是要试探的第二点,汉军对待藏区的贵族和僧侣的态度似乎有点眉目,但也不能完全确定。因为这两个团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只是路过而已。对于反抗的贵族和寺庙,被他们杀了个血流成河。当然,没反抗的贵族和寺庙,他们倒是没去动。这样一来,dl喇嘛和热振两人的目的没达到,对是战是和还是拿不出主意。不过,汉军的意图是要打到拉萨似乎是可以确定了。那么,要不要再次增援?不等dl喇嘛和热振大呼图克图商量出个结果,新的噩耗再次传来。桑珠的五代本被歼灭,桑珠本人被俘。

    按照王瓒绪原来的打算,是想围住桑珠的五代本,诱使妥壩的九代本前往增援,借机打九代本的伏击的。可等了一天一夜,妥壩的九代本毫无要前往江达增援的迹象。(。。l)这让王瓒绪不得不改变计划,变围点打援为各个击破。首先要吃掉的,当然就是桑珠的五代本。

    要吃掉五代本,王瓒绪又不想和桑珠打巷战,那就要把桑珠赶出江达城。王瓒绪让在妥壩城外埋伏的两个团做了调整,改等候妥壩的援军为守候江达的溃军。放开江达城的西门,从江达城的东门开始猛攻,南门和北门做为佯攻,牵制桑珠不让他从这两个门撤退,典型的围三阙一。

    江达城的东门,王瓒绪再次祭出饱和炮击**,集中所有的迫击炮对着城头一顿狂轰滥炸,在猛烈的炮火下,炮弹的破片加上城墙上砖石的碎块,四处横飞。藏军用沙袋磊起的工事几乎在顷刻间就被夷平,光秃秃的城墙上,藏军几乎无处藏身。等到炮击结束,整段城墙上几乎就看不到一个活人。

    自从江达城被围住以来,这是五十四师第一次用如此猛烈的炮火进行全覆盖式的攻击,而且,整段城墙上,炮火不止犁了一遍,而是反复多次。城头上,原来包裹在外层的砖石,已经全部成立瓦砾,露出了中间的土墙。(。。l)桑珠看着摇摇欲坠的破城墙,知道想依托城墙防御,已经是不可能了。而手下的士兵们,显然也已经被吓破了胆。虽然城上人不多,死伤不算特别大。可凡是当时在城墙上的藏兵,基本上全死了,还是死无全尸的那种。

    眼下,他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或者带着他的兵跑路。投降,桑珠还是有些不甘心,五代本是他赖以生存和博取功名的本钱,就这样放弃,终归是舍不得。跑路的话,西门外虽然没兵围困,但保不齐就有什么阴谋在里面。不过桑珠现在已经顾不上了,没准这是汉人怕他们无路可走,会据城死守才放开的生路呢?桑珠带着侥幸的心思这样想。

    等到王瓒绪好整以暇地炸开东门,进入江达城的时候,桑珠带着他的五代本,早已经争先恐后的从西门,一路向西跑得远了。王瓒绪派一个营跟在他们后面,做出一副追击的样子。实际上,这就像赶鸭子那样,把桑珠和他的五代本往妥壩城外的伏击圈赶呢。

    眼看着妥壩城在望的时候,桑珠和他的五代本陷入了等候在这里的两个团的包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再加上已经陷入了包围。打下去除了全军覆没,不会再有别的结果。桑珠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毕竟,他的五代本的大部分兵力,都来自他家的奴隶。能少死几个就少死几个吧。

    妥壩东门外激烈的枪炮声传进妥壩城的时候,驻守在妥壩的九代本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跑路。城外传来的枪炮声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江达失守了。不然在这个方向上,那里会有这么密集的枪炮声?一定是守江达的五代本逃到这里被追上了。藏军中,实力最强的五代本都没守住城墙比妥壩还要高大结实的江达,他们九代本想要守住妥壩?此时不跑,还待何时?

    得知五代本全军覆没,桑珠被俘的消息。dl喇嘛心里最后的那点勇气也犹如戳破的气球一样,漏了个干净。要是昌都剩下的五千人也被消灭的话,就算汉人答应,他辛苦建立起来的藏军也损失近半了。派人去和谈吧。dl喇嘛心里下了决心,只能赌汉人没有剥夺他的权力的想法了,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