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咬自己一口。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剩下一个选择,放弃对阿姆兰的进攻,让部队转向,向哈杰和萨那之间的空挡,向西南方向的迈赫维特撤退,然后前往红海海滨的何台达,在皇家海军的掩护下,沿海岸线撤往亚丁保护地。至于在哈吉和海米尔的阻击部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在大部队到达迈赫维特之前,尽量顶住汉志第二师的进攻,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就算到了这个地步,亨德里克也没认为他策划的阿姆兰战役的失败有什么战略上的失误,他把这次战役的失败归结到了后勤准备的仓促上,若不是第三旅因为弹尽失去战斗力的话,吃掉汉志第三师,他认为毫无问题。只要吃掉了汉志第三师,他相信,战役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他。尽管,现在他不得不断尾求生。
直到汉志第二师消灭掉英军第八师的阻击部队,在阿姆兰与第三师会师,白崇禧才接到报告,英军跑了。这让白崇禧也有些纳闷?这不应该啊。在白崇禧的计划里,他不惜牺牲掉汉志第三师,也要用第三师做诱饵,钩住进攻的英军,为外围合围的部队创造条件。即便不能全歼英军的第八师和第三旅,也要重创他们。现在倒好,英军竟然在合围之前就跑了。直到抓住了几个英军第三旅掉队的士兵,才弄明白英军的撤退是因为英军第三旅因为缺乏弹药打不下去了撤退所引发的。这让白崇禧实在是郁闷非常。
既然英军已经撤退,白崇禧也对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已经被打得半残的汉志第三师分兵在阿姆兰、哈杰、萨那等地留守,顺便休整。华夏部队和汉志第二师组成混合部队,沿马拜尔、耶里姆、嘉泰拜一线,做出要进攻亚丁港的势态。白崇禧相信,只要联军进入亚丁保护地,英军还会对联军发起进攻。当然,在没有消灭掉英国海军之前,白崇禧是不会真的进攻亚丁港的。把部队送去给英国海军当炮靶,那要多脑残才会做的事情?
从萨那向南,实际上一直到亚丁港,几乎都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英军。在此之前,整个亚丁保护地就驻扎了中东第三旅这一支部队。而现在,第三旅正和第八师一起,在沿着海岸线回撤的路上。当汉志华夏联军部队越过嘉泰拜,进入亚丁保护地的势力范围,联军就开始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候英军前来进攻。
中东英军总司令部,艾伦比上将在接到阿姆兰战役失败的报告时,心里的悲伤简直是逆流成河。因为部队缺乏弹药而不得不撤退,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还造成接近两个团的伤亡人数。这样的结果是他无法想象的,也是不能接受的。部队不是不能打败仗,做为军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这么窝囊的败仗,在他的从军生涯里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现在,原本在也门的战火烧到了亚丁保护地这个英国在西亚,在重要性上仅次于苏伊士运河区的领地,这让艾伦比感到有些骑虎难下。放任汉志华夏联军在亚丁保护地里存在肯定是不可能的,本来想要占便宜的,结果现在连老本也输出去了。如果不把汉志华夏联军赶出去,不但他会被弹劾免职,也会成为他从军生涯的耻辱。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想要谈判解决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军事上吃了败仗的情况下去谈判,只可能在谈判桌上损失更多。现在除了打,也没第二条路可走。不但要打,还要打回也门,他才对国会有个交代,也对自己有个交代。现在仅仅是把汉志华夏联军赶出亚丁保护地,对他来说都依旧是失败。只达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此前他所有的行动都是多此一举的无用功,除了白白损失不少军队,浪费无数的弹药军需,其它竟是一无所获。这样的结果也是他难以接受的。
可是,现在即使第八师和第三旅回到亚丁保护地,他们还有能力把汉志华夏联军赶出去,并且再次夺回也门吗?艾伦比很不情愿的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依据得到的情报,在嘉泰拜构筑阵地的汉志华夏联军的兵力,绝对超过第八师和第三旅残余兵力的总和。如果之前艾伦比认为汉志军队没必要重视的话,现在看了第三旅的报告,他已经把这份轻视之心收了起来。第三旅在阿姆兰,在第八师师属炮营的协助下,倾尽全力也没占到汉志第三师的便易,就充分说明了汉志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比英国人训练的那些土著差。
。。。
第二九二章 舰队的威胁 'vip'()
汉志华夏联军进入亚丁保护地的消息,艾伦比还没上报,便被《泰晤士报》捅了出来,这也是个巧合,《泰晤士报》正好有名记者在亚丁采风。'。。l'一不小心就得知了汉志华夏联军进入亚丁保护地境内的消息。于是,立刻把这个消息上报到了总部。这个消息立刻引发了整个英国的震动,无数人打电话给他们认为的消息灵通人士,议员、内阁成员、政府官员、各大报社的记者、编辑。可除了《泰晤士报》谁也给不出肯定的消息。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英国人虽然也偶尔能听到那个殖民地发生了暴乱,但海外领地被其它国家的军队进入,这还是十多年来的第一次。这是又要发生战争了吗?不过,很快就有有心人发现,就在前两天,华夏似乎正在通过报纸,在向英国政府抗议,抗议英国政府在中东向华夏军队开枪,对华夏军队进行武装挑衅。
这下就更热闹了,不仅英国人关心。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苏俄人,甚至日本人都异常关心。这是英国对华夏插足中东的反击?这是英国要找借口把华夏从中东赶出去?这是华夏要和日不落帝国开战了吗?
英国内阁得到这个消息,竟然是通过报纸。这让几乎所有的内阁成员都对艾伦比产生了不满,还好,艾伦比的报告也随后到达了内阁。艾伦比在报告中声称,他是因为要核实具体情况才没有第一时间向内阁报告这件事。不过,内阁成员们还是被艾伦比报告中的另一件事把注意力吸引了过去,没人再对艾伦比迟交报告去责怪什么。
这件事,就是艾伦比认为不可思议的,亨德里克将军策划并执行的军事行动,竟然因为弹药供应跟不上而遭受到失败,损失了五千多人。这是在讲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这是要多激烈的战斗,才能让英**队携带的弹药不够用?
可是,尽管这样,首相麦克唐纳依然倾向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在麦克唐纳的从政生涯里,他始终都是以反战闻名。但其它阁员们都明白,这仗只能打下去了,那怕是战败失去亚丁保护地,也比通过谈判,不战而丢掉亚丁保护地。更何况,大英帝国不可能战败呢!
鉴于在中东陆军的严重损失,内阁成员们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决定派出皇家海军的舰队前往亚丁湾。由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率领战列舰:皇家橡树号、拉米伊号,战列巡洋舰:声望号,重巡洋舰:坎伯兰号、康沃尔号、伦敦号、德文郡号、苏塞克斯号、什罗普郡号,轻巡洋舰:利安得号、阿基里斯号、海王星号、猎户座号、派遣号、达娜厄号、大胆号、龙号,驱逐舰:成功号、剑客号、塔斯马尼亚号、纹身号、托贝号、斗牛士号、军刀号、萨拉丁号、大弯刀号、侦察号、希卡里号、萨尔多尼克斯号、科德林顿号、阿卡斯塔号、阿凯提斯号、冥河号、羚羊号、积极号、安东尼号、热心号、箭号、萨格内号,合计三十九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前往亚丁湾。
派遣如此庞大的舰队倒并不是因为达曼港停留的那几艘华夏海军的舰艇。以华夏秦岭号为首的航母战斗群,在以巨舰大炮称雄海上的英国皇家海军眼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他们眼里,华夏海军这种航母配合驱逐舰的组合那就是个笑话,他们相信,随便派出两艘重巡洋舰过去,这支华夏海军舰队就得乖乖投降。
派遣这支舰队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威慑。你们不是想占领亚丁港吗?看看我们海上的舰队,即便是你们的陆军占领了亚丁港。。l''在大英帝国海军海军舰队的炮口下,那也只会是一座废墟。所以,识相的,还是趁早退回去。
不能不说英国人的这种傲慢是发自与骨子里的,虽然在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英国失去了全球最大海军大国的地位,成了与美国并列第一。但对于华夏海军,他们还是从内心里看不起。这个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那个世界第三的海军强国的主舰队,在华夏的渤海湾几乎全军覆灭的结果。哦,那是华夏空军的杰作,不是海军。
但随后内阁收到的艾伦比新的一份电报,就让这些绅士们再次陷入了争吵。艾伦比要求从印度调派两个陆军师,越过霍尔木兹海峡,在特鲁希儿阿曼集结,准备在中东第八师回到亚丁保护地向盘踞在那里的汉志华夏联军展开进攻的时候,从特鲁希儿阿曼发起进攻,直捣汉志首都利雅得,推翻伊本・沙特在汉志的统治,把汉志也并入大英帝国的领地。
这对这些绅士们来说,既有吸引力,又有些为难。因为英国是非战公约的签约国,如果说,介入也门冲突还可以用也门国王的请求为借口,在亚丁保护地还有自卫做理由的话,进攻汉志,那就毫无道理了。即便是用自卫的理由,那也不过是把汉志华夏联军赶出亚丁保护地为最终目的,进入汉志领土,显然违背了非战公约的精神。
“或许,我们可以用惩戒汉志对也门和亚丁保护地的入侵做为理由,我们只是要惩戒那个暴君,在达到目的之后,我们会退出汉志的领土。”陆军参谋长蒙蒂尔上将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论调,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采取军事行动我不反对,但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应该是要逼迫汉志的那位国王陛下走到谈判桌上,而不应该是为了吞并汉志的领土。”随着派遣舰队的动议得到通过,首相麦克唐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