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伟大-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只有一个营,即使损失大些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敌人仅有一个营或者一个连,那可就不一样了。

    麦克拉斯耐心等了一会,见手下还是达不成统一意见,于是重重敲了几下桌子,所有人才停下来。麦克拉斯看着角落里坐着的人,不紧不慢的说道:“诸位先生,我们的情报工作何等糟糕,战斗已经结束,竟然连敌人的基本情况都弄不清,这里固然有些客观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只要是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可是你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没有?没有,只是纠结于一些表面的东西。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大家都想不出好办法,那就请这几位先生发表一下意见吧!”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方天朔三个人身上,这里既有惊讶也有不解和蔑视。方天朔看看其他两人,显然这两人的军衔没有自己高,看来只有先开口了。

    “尊敬的麦克拉斯将军,尊敬的诸位将军!我是来自国军新编第一军的方天朔,承蒙麦克拉斯将军的厚爱,能够参加这次联军高级别会议,本人深感荣幸,既然将军提出要我们发表意见,那我就代表联络军官团谈几点看法:首先我认为,目前联军整体的进军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之前对共军做出的判断也是正确的。

    我们与共军血战多年,如果从一九二七年算起,差不多已经二十多年了,可谓知根知底。目前的整体局势是,南方战线,敌我处于相持,一时间很难分出胜负,而在北方,联军处于绝对优势,虽然共党第一方面军也算兵强马壮,属于共军最精锐善战的部队,但是从整体战力来看,与联军相比还是差的太多,特别是现代化大兵团作战经验,对共军那些泥腿子指挥员来说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还有联军海空军的巨大优势,所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联军都能迅速击败共军这支最精锐部队,这样就能使整个战事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军在南方就可以大举反攻,北方有联军南压,集结于长江沿线的百万敌军精锐一举聚歼,中国的局势也就明朗了。”

    (本章完)

第375章 两线作战(十四)() 
    本来许多联军高官并不看好这些来自国民党军队的人,但是方天朔一番话,分析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倒是让人刮目相看,麦克拉斯也是频频点头,对方天朔的的能力和见地表示认可。

    方天朔继续说道:“我认为,当前联军应该加快进军速度,充分发挥机械化兵团的优势,快速推进,占领济南、徐州、洛阳、郑州等要地,彻底切断敌军南北交通线,据确切情报显示,林虎所部几十万大军,分散部署,地域极广,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重兵集团的集结。之前,敌人只能以小股地方武装对我们进行骚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对手的意图就是最大限度迟滞我军的进展,为集中兵力与我军决战争取最宝贵的时间。所以,现在全军缓进的策略不可取,可能正中敌人下怀。

    此外,刚才大家讨论松树岭战斗,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意外,据我得到的可靠情报,阻击我军的属于共军正规野战军,是在前期撤退中落在后面的后警戒部队,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不仅装备步兵武器还装备有苏式装甲车、运兵车等重型装备,机动能力也比较强。至于为什么他们会突然出现在松树岭,据我的判断应该是共军无奈之举。

    联军的迅速推进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在小规模骚扰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只能派出少量主力拼死一阻了,真实的目的可能就是通过这次战斗对联军进行战术恐吓,让我们产生误判,减缓我军进军的速度。

    另外还有一点,这次战斗敌人动用兵力确实为一个团,并且在战斗中遭到了极大的伤亡。”

    方天朔最后的结论着实让所有人震惊。麦克拉斯皱着眉头,缓声说道:“方先生,你是凭什么的车这样的结论呢?你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关系重大,事关我们对共军战力的判断也关系到对这次战斗总得评价。”

    方天朔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份东西,轻轻放在桌子上。麦克拉斯迫不及待的接过来,这是一份中文的简报,上面文字不多但看不懂。身边的翻译赶紧接过去,大声读出来“昨日我军之一部,于松树岭地区顽强阻击敌人疯狂进攻,激战一天,歼敌无数,特向英勇善战的路胜团致敬并通令嘉奖所有参战人员!”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共军的一份战斗通报。上面的信息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共军参加松树岭战斗的兵力确实为一个团,这个可信度非常高。在座的联军军官忍不住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问题。麦克拉斯问道:“方先生,这个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可靠吗?”

    方天朔:“将军阁下,我们有自己的情报系统,这份情报的准确性毋容置疑,我们还详细了解到,这一次战斗,共军全团都参加了战斗,团长叫路胜,全团足有三千人,除了装甲步兵还有部分炮兵和坦克,算是共军中比较精锐的部队。据我所知,这支部队的基础是来自共区山东根据地的老八路,到东北后,加入大量新兵,逐步扩充从而形成现在的规模。这支部队组建以来,从参加东北的剿匪作战以来,数次国共大战都参与其中,并屡立战功,这个路胜也由原来的排长逐步擢升为团长。可谓大战经验丰富,战斗力非常彪悍。

    另外,我们的情报人员还了解到,这一次战斗共军伤亡极大,至少有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员,武器、弹药消耗也极大,据说战斗后,共军的各种车辆损毁严重,许多士兵只能徒步行军,一个直接指挥作战的江姓营长还身受重伤。这一切都说明,这一次战斗并不像敌军战斗通报中说的那样大获全胜,相反遭到严重损失。”

    方天朔的一套话,说得有理有据,指名道姓,非常详尽,不由得人不信。麦克拉斯和他的手下们不觉兴趣大增,一名军官问道:“如果像方先生所说,共军伤亡惨重,为什么我们在战场上没有发现太多的尸体和车辆残骸,这个如何解释?”

    方天朔:“各位可能对共军不了解,共军作战特别注意对作战人员的救护,受伤者无论轻重一般都能及时得到救治并转运后方,即使是阵亡者,也一般仔细收殓,妥善掩埋。这一次敌军从容撤退,应该对阵地进行了仔细的整理。共军一贯装备极其落后,因此养成了对武器的极端重视,一般不会轻易丢弃装备,即使损坏的也尽管做到能带走的带走。”

    另一名军官问道:“既然敌人装备着较为先进的苏式装甲车、坦克,为什没有出动支援作战而是只动用步兵武器和少量炮兵?”

    方天朔:“共军虽然装备上已经有了大大改善,但是和联军相比还是差得太多,如果动用重型装备,不要说能不能在战斗中占到便宜,就是联军的猛烈空中火力也让他们忌惮三分。共军指挥员恐怕对这个道理也分很清楚,动用重型装备的风险非常大,一旦被联军发现,恐怕能不能安全撤离都是大问题了。再说,就算出动坦克、装甲车,以联军的实力和作战经验,结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方天朔的话,引起了所有联军军官会心的微笑,确实,在技术兵器的制造和使用上,联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有装备精良而且可靠并经过了二战的战火考验,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联军都希望和对手来一场装甲大战,彻底打掉对手的锐气和信心,这样以后的战斗就轻松多了。

    麦克拉斯道:“方先生,根据对这次战斗的详细了解,敌人在阵地前沿部署的兵力并不多,似乎没有达到一团的水平,这里面又有什么文章呢?”

    方天朔:“将军阁下,共军作战一惯采用人海战术,以密集队形实施集团冲锋,一来可以发挥兵力上的优势,二来可以从气势上压倒对手。但是之前共军面对的大都是装备简陋、火力赢弱的国内军队,面对联军恐怖的地空联合火力打击,再采取这样的战术就等于找死,所以我判断,敌人一定都是采用了逐次向阵地增加兵力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添油战术,看起来似乎是犯了兵家大忌,其实在对方优势火力下,这种打法反倒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办法。”

    (本章完)

第376章 两线作战(十五)() 
    第三百八十四章两线作战(十五)

    这已经不是合理解释更像一种无可辩驳的事实,联军高官不禁对这位一直瞧不上眼的中国军人刮目相看了。麦克拉斯沉吟不语,心里也在思索,这个方天朔的分析可谓言之凿凿,滴水不露,近乎完美,但越是这样,他的心里越是不安。绝不能轻信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中国人,尽管之前曾经秘密进行了调查,但说敢保证这里没有什么疏漏,事关联军大事必须慎重再慎重。

    麦克拉斯面露微笑:“方先生刚才的发言非常精彩,本人深感满意,你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们会重视的。同时对方先生卓越的才能感到钦佩,这样吧,我的声边正好缺少这样一个精通中国情况的人员,如果方先生愿意就过来把,担任我的高级参谋。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与你交流。”

    方天朔立即明白麦克拉斯的意图,这样安排,表面上是信任他的举动,实际上这里面还有别的隐义,自己在下面部队虽说不受重视,但是比较自由,但是调到联军最高指挥部,情况就不同了,自己今后的行动将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可谓在敌人眼皮底下工作,一举一动都将会遭到敌人的监视。

    方天朔立即起身,转向麦克拉斯,一个标准而庄严的敬礼,用非常标准的英语说道:“感谢将军阁下的信任,我非常乐意效命,能在将军身边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职责所在,自当竭尽全力!”

    方天朔的回答不卑不亢,分寸的把握恰到好处,按照一般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