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伟大-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战容易让我们滋生倦怠。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考虑。”

    一零三接过话:“是啊,就现在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老江这一次可是要拼命了,完全一副不计成本、不顾一切的架势,就是下定决心我们死磕到底,不得不说,这一次我们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再说,如果只是国内的敌人还好说,不管怎样我们对老江太熟悉了,不怕他耍什么花招。但是我们最担心的是来自外部的敌人,对于他们我们可是一无所知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大家才不敢轻易下决心。”

    一零一悠然说道:“我何尝没有这个顾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老江背后的主力可能就是这个打算,我们不过江他们就不插手,能让老江保住半壁江山也是一种他们乐意看到的局面。这样一来,国民党就有了喘息机会,就可以为以后的反扑保存实力。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险恶的阴谋,欧美等国最愿意看到的是中国的分裂而不是统一,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暗中操作中国的局势,从而得到在华的最大利益。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显然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

    所以,看透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再有什么顾虑,下定决心尽快打过长江,完成国家的大一统,这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即使出现内外敌人勾结一处,串通一体,也无法撼动我们坚如磐石的决心。

    我相信,我们的军队会击败任何强大的敌人,我们的民众会永远和我们站在一起,哪怕前路多桀,哪怕危机重重,我们共产党人都永远不忘初心、屹立前行,挫折算什么,失败算什么,只要我们属于历史车轮的推动者,属于社会进步的正义力量,我们就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家听完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大论,每个人都觉得思路豁然开朗,对啊!那些远在海外的敌人其实打的就是这样的算盘,不战而屈人之兵,妄图以威慑、恐吓的手段达到自己的卑鄙的目的,如果看不透这一层,就会严重延误中国革命的进程。

    一零三:“主席,根据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一致认为,十一月的中旬或不超过下旬,发起渡江战役较为适宜。理由如下:其一,这个时节属于长江的枯水期,对我们的行动比较有利;其二,我们已经基本上摸清了敌人防御部署,可以针对性的展开。在某些地段,我们可以说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其三,现在所有部队士气高涨,物资充足,整个东北、华北、中原都是我们最可靠的后方基地。可以说,我们一方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我们确定时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就是指日可待。”

    (本章完)

第342章 谋定大计(二)() 
    第三百四十九章谋定大计(二)

    一零二接着说:“是啊!总体形势看我们占尽了优势,但是也要看到,过江以后,敌人会拼死抵抗,南京、上海都是国民党重兵固守的要地,从我们自锦州攻城战以来的情况看,我们的进攻决不会轻松的,这一点务必要各大集团的头头脑脑心里清楚,做好打大仗恶仗的准备,不要事到临头再抱怨。我有一种预感,过江以后,在京沪杭地区,我们可能要和敌人展开长期的艰苦作战。城市的外围战和巷战都会异常艰苦,南方水网密布,沟壑纵横,这对于我军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的官兵大都来自北方地区,山川平原居多,也熟悉了这种环境下的作战模式,很可能因为不熟悉地形、地势而遭到不应有的损失。还有一点,过江以后,无论在战事顺利还是陷入胶着,欧美介入的可能都非常大,我们也应该提早做些准备了。”

    听完这些话,大家不觉再次沉思起来,是啊!各种有利不利的因素都必须考虑进来,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值此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任何决定都将对以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零一打破寂寞,缓缓道:“其实啊!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也不必过于瞻前顾后,有时候,做决定就是在赌,虽然这个字不太好听,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国家的命运、革命的命运一下子都押上去。好了,我看咱们还是选择几个时间,作为渡江作战的发起日,这一个问题刻不容缓,还是那句话,既然革命把我们推到了目前的局面,那我们就不要再有什么想法,下定决心,一举解决最后的问题。一零三说的一句话很好,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我看可以把这句话作为我军发起进攻的口号,下发全军,很是鼓舞士气的。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纷纷点头,一零二继续说道:“说到时间,刚才已经大体说了一个范围,我提议,可以选择十一月十六日或十一月二十五日,让所有部队做好最后的准备,同时也要提醒后勤部门,做好南方冬季的物资储备。虽然说南方的冬天不会太冷,但是也要做到有备无患,部队的冬装必须到位,宁可拖延几日也必须做到这一点。现在部队上下多少有些盲目乐观,认为只要部队过江,就能迅速打败敌人,这是非常错误的。一旦战事陷入僵局,气候、地形都将变成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当年拿破仑进犯俄国,六十万大军一败涂地,俄国严寒的天气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战中,希特勒再次重蹈覆辙,兵败莫斯科城下,从此德国由盛转衰,逐渐从下坡路。这些教训历历在目啊!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些原因。”

    一零三:“老总提醒的非常及时,我看这两个日期都可以,我看还是以十一月二十五日为最终进攻日,算下来到这一天,还有二十三天时间,除了命令部队继续加紧训练外,物资供应特别是冬季作战的物资储备要加强储备数量。可以在十一月十六日进行一次实兵实弹的大演练,检验一下部队的准备情况。”

    说完,大家一起看着一零一,等着做出最后的决定。

    一零一大口吸着烟,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根了,烟雾中,一个个场景出现在脑海中,千军万马,殊死相搏,这样的场景已经无数次出现,作为最高统帅,一个决定就意味着无数将士冲锋陷阵、血洒疆场,多少人的命运就此变化,生者满身伤痕继续战斗,逝者融入泥土魂归大地!

    良久,一零一掐灭烟头,声音缓慢而有力地说道:“是该下最后决心的时候了,渡江作战发起日就定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早五点三十分,大军过江以后,应该以迅猛突击手段把敌人重兵集团分割开了,聚而歼之,我估计,渡江作战不会遇到多大的麻烦,最艰难的时刻应该在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的争夺战上。

    同时,我们要注意两个战术部署,一是过江后要特别注意对长江上架设桥梁的保护,要始终保持两岸的畅通。二是,各部要留下足够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两点,务必让前线各级指挥员明确。此外,我东北华北中原等各解放区,除了正常的怒努力恢复生产、社会秩序以外,要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备战,提高警惕。原东北、华北老解放区,要加紧地方预备兵团的编组训练,各大城市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战备工事、防空设施、驻防兵力调配要加紧完成,总之,从现在开始,无论老解放区还是新解放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前方还是后方,无论兵还是民都要全员行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战略决战做好准备。”

    一零三说道:“主席,我位于山东、中原地区的主力集团军将作何调整,现在林虎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还是有怨言的,渡江作战不让他们上,好像有些说不通啊!”

    “这不是简单的说得通说不通的问题,中央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我认为,林虎所部不要做出太大动作,按照外松内紧的原则,加强部队的整修,具体的作战计划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可以告诉林、罗、刘,只有把自己打造成最强悍的部队才能担负最艰巨的任务,以后大仗、恶仗有的是,作为高级指挥员,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就看他们能不能看出眼前的这个局面。

    哦,对了,我想起一个问题,咱们的海军也要强化防御了,空军配合渡江作战,负责夺取制空权并提供空中掩护,海军暂时没有太大的任务,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将来的局势,海军还还是会有大用处的,要提醒海军的肖国华,除了密切注意国民党海军的动向还要注意来自外域的信息,特别是驻扎于南朝鲜、日本、菲律宾等地美帝的动向。这一方面的情况我们实在是了解的太少了,真是让人有些担心啊!”一零一重新点上一根香烟,深深的吸一口,吐出大口大口的烟团,不无担忧地说道。

    (本章完)

第343章 谋定大计(三)() 
    第三百五十章谋定大计(三)

    一零三:“好的,我会及时提醒海军方面的,肖国华是一位老同志,有经验,虽然我们的海军现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经过几次大战,已经初步掌握了现代海战的一些规律,规模也在不断长大,从总体实力上看,仍然处于下风,毕竟海军是一个需要时间磨练才能逐步成长的军种,科技含量太高,好在我们的干部战士都非常努力,学习劲头十足,无论是派往苏联还是留在国内训练,海军的同志们都是夜以继日的加倍努力,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和突出。

    另外,我们青岛军港的恢复和建设也在加紧展开,未来,我们的大部分海军舰艇都将住泊这里,从而形成从大连、旅顺、营口、塘沽到青岛的沿海防御圈,等到南方解放以后,这条防御圈将一直延伸到南海。从这里看,我们的海军还是太小、太弱,不足以控制我们的万里海防。”

    是啊!一个泱泱大国,却不能以自己的力量有效保护漫长海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无奈。大家不仅默默沉思。

    一零一:“不但是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