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伟大-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零一深深地吸一口烟,在弥漫的烟雾中沉思片刻,慢慢说道:“傅重义敢于主动放弃两个战略要地,让我们围点打援的计划没有实现,说明傅重义确实不简单。当前敌我僵持在盘龙岭、卧虎山一线,整体态势对敌人有利,国民党占据有利地势,重兵鏖集,我们很难实施有效攻击,即使强行突击也会造成巨大的伤亡,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啊!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战争模式。东北前指林、罗、刘等同志要精心研究,制定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原则是,不打则已,打就要打破常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要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全歼敌人主力为主。”

    一零三:“主席,这一次,傅重义明显有这样的思想,他一面动用最精锐部队突袭华北我军,造成我重大伤亡。另一方面在我大军兵临城下之际,果断放弃一味死守之思想,撤守城池保存兵力。谁都知道,傅重义以‘守将’而著称于世,他的这种战略转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啊!”

    一零一微微一笑:“傅重义的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即然他不愿意死守城防、被动挨打,而是选择与我们拉开架势、大开大合的较量,这样我们反而不用担心北平、天津等城市的保护问题了,所以我们还得大大的感谢一番傅总司令呢!”

    一零一特有的幽默引起大家一阵会心的笑声……

    周一零三:“不管怎么说,这次我华北部队损失实在太大,部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有的同志认为这支部队已经难以恢复,再加上华北处于敌人两面夹击之中,难有太大的作为,所以今后应该…,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家如何看待?”

    屋子里的几个人顿时陷入沉思,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华北部队的处境确实非常不妙,新遭败绩,部队损失这样大,确实一时难以恢复,可是又面临国民党重兵集团的包围之中,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远离东北根据地,中央很难对它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补给,本来华北部队的装备就极其落后,这样下去能不能生存下来都是问题,毕竟华北、华东都是国民党军精锐所在,敌人一定不会错失这个好机会,下一步一定会对华北发动更为疯狂的进攻,数万将士的生命就在这一念之间,这个决心确实不好下啊!

    一零一大口大口吸着烟卷,大团大团烟幕升腾起来,屋子里顿时一片模糊,好久好久,突然站起来,大步走到巨大的地图面前,一手插着腰,眼睛紧紧盯着整个华北地形,这可是一片大好河山啊!

    思考良久,一零一坚定地说道:“那种认为华北部队没有必要存在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是典型的消极右倾思想,害人不浅呐!曾几何时,面对大举进攻的日寇,我们八路军仅凭千把人枪,硬生生在敌人后方打出一片天地,多少同志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年轻的战士血洒疆场,这片根据地来之不易啊!虽然华北我长期处于不利的态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一块极有价值战略要地,正好卡在敌人的咽喉之处,阻断了敌人两大集团的联系,使敌人华北、华东不能连成一片,这对于将来我军在整个黄河以北的战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们决不能放弃华北。聂荣清部不仅不能消弱还要加强,我坚信,将来华北我军一定会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对主席的一番话,大家都不免动容,是啊!华北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磨难,能够坚持到现在,确实不易,怎能轻言放弃。

    一零四悠悠的说道:“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对华北部队进行有效的补充呢?现在他们一定急需补充,兵员、装备、及各种物资都是巨量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东北根据地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是运输距离遥远且复杂,计划好作,真正执行起来难度极大。”

    一零一坚定地说道:“难度再大也要做,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现在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多了,海军、空军都有这个能力。其实,现在华北我军最缺的除了物资装备,还有一样就是信心,一种遇挫弥坚、就不放弃的革命意志,我相信像聂荣请、杨志武、罗瑞云等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肯定会有些同志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思想,所以有必要给华北发一封电报,表明中央的决心,以促使华北的同志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持下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封电报由我亲自起草,连夜发出。大家看,还有什么意见?”

    (本章完)

第169章 鏖战华北(十八)() 
第一百七十二章鏖战华北(十八)

    大家暂时默默无语,过了一会儿,一零四说道:“对华北的补给问题,为保证万无一失,我看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管齐下。首先可以采取海上方式,动用海军运输舰,从葫芦岛或秦皇岛出发,横渡渤海,抵达河北东部沿海地区,再以小船分批分次转运到华北各根据地。再一路就是从空中实施运输,用大型运输机把物资空投到指定区域。第一种方式虽然一次运输量较大,但是耗时较长,并且危险性极高,因为敌人控制着沿海地区,物资抵达后,需要实行偷运,还要跨越几百里敌占区。第二种方式虽然简便,但也有不小的风险,敌人一旦发现我军企图,可能会出动飞机沿途拦截,这样就会造成我空军的巨大损失。”

    一零一听完后,沉思片刻,大手一挥:“没什么,打仗那能没有风险,只要计划得当,事先考虑周全,我看着两种方式都可以尝试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请苏联同志帮忙,直接从蒙古到内蒙,再到华北开辟一条秘密运输线,这条陆路通道应该比较保险,并且可以运输重型武器装备。总之,既然我们下定决心的事情,就必须全力以赴,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华北方面军重新恢复战斗力,还要通过大量新式装备的补充,使其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成为一支作风勇猛、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我一直坚信,广大的华北指战员有着极高的军政素质,他们骨子里有着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传承下来的精髓,即使在最恶劣、最凶险的环境下也能保持本色,如果能够得到精良的装备,相信他们在将来一定能够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对此我有充足的信心。”

    一零四:“看来,我们需要召集相关人员仔细研究一下可行性方案,一旦实施,这将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远距离物资补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极有历史意义的。我新建的海空军部队也将得到一次难得锻炼。我建议,有东北方面军总参谋长刘亚飞同志全权负责这次行动,后勤部门、海空军部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全力协助,三天之内,拿出行动方案,中央军委批准后立即实施,大家看,还有什么意见?”

    在座的人们互相看看,一零二总接过话说:“既然对华北的重新装备问题解决了,下面咱们还是继续研究一下华北战役的后续作战问题吧!”

    一零一慢慢的说道:“我看啊!华北的这次作战,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地方。虽然这次傅重义打了一个胜仗,但是从整体作战思想上来看,老江与傅重义明显有不小的差别。老江我们都很熟悉,此公历来注重抢占地盘,占领大城市、交通要地,而傅重义却是强调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

    因此,下一步,我预计老江和傅重义之间在战略问题上的矛盾会越发明显。老江向来喜欢直接插手下面的指挥,如果将来傅重义坚持不按老江的意思打,老江极有可能直接指挥、调动华北国军中的嫡系部队,这就会给我军造成有利的机会。

    所以,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敌人正面的压力,迫使敌人继续后撤,放弃更多的地方。另一方面加强对敌人内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及时调整策略,对傅系部队和江系部队区分对待。这样就会造成他们之间越来越多的矛盾,这就是敌人最致命的弱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要告诉林虎他们,要潜心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和敌人既要‘斗勇’更要‘斗智’,兵法上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值得我们的战将们好好研究啊!”

    一零三:“我看,最近有必要召开一次军委的扩大会议,东北方面军的主要领导要参加,大家坐下来,集思广益、充分表达意见,共同研究下一步的作战问题。”

    各位领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表示肯定。会议继续深入的研究各方面的问题,夜色越来越深沉,可是大家依然热烈的讨论着、思考着,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本章完)

第170章 鏖战华北(十九)() 
第一百七十三章鏖战华北(十九)

    秦皇岛迅速攻克后,第五集团军的十三军作为警卫部队进驻,短短三天内,全城基本恢复秩序。九十二军撤退的非常干净,基本没有留下太多的散兵游勇,所以我军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完整接管全城。原来还战战兢兢的老百姓,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人们大胆的走上街头,买卖商铺也重新开门纳客,城市恢复了原有的生机。

    江兆虎和他的队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撤出城外,而是继续在城内待了三天,主要是协助进城部队接管各处重要军事设施。毕竟他们在城里待得时间较长,各地情况了解较多。临近撤离的最后一晚,江兆虎应邀再次来到陈老汉家。知道江兆虎要走了,陈老汉一家提早做了精心准备,满满一大桌子菜肴,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是鸡鸭鱼肉样样不缺。

    江兆虎带着三个战友赶到,陈家热情招待,好在江兆虎他们已不是第一次,已经算是熟门熟路了,倒也没有带多的拘束,不过看到陈家精心准备的饭菜,不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