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皇后父亲的关系得此高位,而梁冀也因为自己父亲的关系,直接忽略了军功,也跨上了这个权力的最高点,当上大将军。

    说到梁冀这个人,史书描述他的外貌丑陋,耸着象鹞鹰似的双肩,生着豺狼般凶光直射的双眼,自幼过惯了纨绔子弟的生活,嗜饮酒,爱女色,擅赌博,几乎三教九流所能做的各种斗鸡走狗、骋马射箭的娱乐游戏,他都会。

    但是梁冀作为纨绔子弟,也不是一般纨绔子弟,他的父亲梁商就有意让他接替自己的职位,所以梁商给梁冀铺平了道路,所以梁冀在当上大将军之前,就曾历任黄门侍郎、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河南尹,官场上一套梁冀也是非常娴熟,所以梁冀虽然口吃得讲不清话,但却善于阴谋计算。

    比如梁冀当年在做河南尹时,就因为“暴恣,多非法”,被梁商的亲信洛阳令吕放看不惯,偶尔在梁商面前揭他的短,梁冀得知此事之后,就二话不说派人将吕放刺杀掉,并且为了掩盖自己丑恶行径,梁冀一方面有意嫁祸于他人,另一方面又出面推荐吕放弟顶替洛阳令,可以说,纨绔子弟的骄横放肆,流氓的凶蛮无理,政客的狡诈阴刁,集之于梁冀一身,因此梁冀在当上了大将军,与他的父亲相比,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而梁冀在继任大将军的时候,这时的汉顺帝已是二十七岁,正值壮年,并且也想做出一番事业,结果却在梁冀在任的第三年突然病逝,享年三十岁。

    汉顺帝突然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已无可考查,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无疑是给了梁冀玩弄“贪孩童以久其政”的一个机会,最重要也导致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东汉王朝连死了顺、冲、质三个皇帝,这是大汉,乃至整个华夏都前所未闻的事情。

    所以汉桓帝知道,自己的这个王位,可不好坐啊,虽然自己也是梁冀与梁太后力排众议,强行拥立当上的皇帝。

    当时在汉质帝死后,朝中的大臣李固、胡广、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等人都认为应该立清河王刘蒜,因为刘蒜贤明有德,声望较大,又是当时皇室中地位最尊贵、血统最亲近的后裔,所以应该立刘蒜为皇帝。

    但是李固等人所赞成的,恰是梁冀与太后所不中意的,因为梁冀和梁太后心目中的帝位继承人,便是即将成为他们妹夫的蠡吾侯刘志(汉桓帝),可是在群臣一致赞成立刘蒜为帝的情况下,梁冀虽然内心愤愤不乐,但一时还难于排斥众议,所以正当梁冀苦于谋划之时,老谋深算的中常侍曹腾(也就是曹操的爷爷)深夜来访。

    曹腾向梁冀进言说道:“梁将军累世有皇室联姻,长期以来,掌握朝政,手下又有那么多宾客,难免不发生差错的。清河王刚正清明,倘若他做了皇帝,那将军就要大祸临头了。不如立刘志,富贵才可长保下去!”

    曹腾的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梁冀,立刘志,实际上是立梁家王朝;立刘蒜,梁氏家族命运不可捉摸,梁家最渴望得到的与最害怕发生的都被曹腾说透了。

    所以,在曹腾这一番话后,促使梁冀下决心立刘志为帝,所以在第二天重新朝议的时候,梁冀便摆出一付气势汹汹的架势,说起话来言辞激烈,断然要立刘志。

    梁冀有意以权势压人,明眼人一看就知,谁要不同意梁冀的意见,他梁冀可是就要杀人了,因此胡广、赵戒等朝臣莫不被梁冀所吓倒,都低下头来唯唯诺诺地说:“唯将军命令是从!”,独有李固、杜乔等人坚持原议,据理力争,梁冀愈听愈恼怒,粗暴地喊叫:“散会!’’,然后定下立汉桓帝的命令

    而李固仍认为众心不可违,又进一步写信力劝梁冀,结果梁冀为了排除李固的阻挠,与他妹妹梁皇太后商议,最后以皇太后的名义,先免去李固的太尉职务,剥夺了李固的朝议权,然后再立刘志为帝,称为汉桓帝。

    汉桓帝虽然觉得是梁冀让自己当上了皇帝,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梁冀的傀儡!

569章() 
汉桓帝想要对付梁冀,那么肯定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队友,毕竟那个时候的汉桓帝,可以说就是梁冀的傀儡罢了,一点权利都没有。

    所以,汉桓帝决定找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队友,那便是宦官势力了。

    一直以来,王权要么是被外戚势力所把持,要么就是被宦官势力所把持,所以汉桓帝肯定是需要宦官势力的帮助。

    不过就在汉桓帝选择队友的时候,在立嗣选帝这个关系梁氏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上,梁冀、梁太后遭到了以李固、杜乔为代表的朝官士子的反对和抵制,虽然梁冀屡屡以权取胜,但是梁冀他们对李固、杜乔等人总是放心不下,尤其是李固,梁冀对其可是颇为忌惮的,因为李固的来历可不简单。

    李固是前任司徒李郃的儿子,而且李固的相貌十分奇特,头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而且李固年少时好学,常改变姓名,不远千里步行寻师,尤其是他学《五经》就花了十多年,所以李固不仅博览古今书籍,还通晓于风角、星算、《河图》、谶纬之术。

    李固每次到太学,都会偷偷到公府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是不想让一同学习的诸生知道自己是李郃的儿子,而四方有志之士大多都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所以当时京师洛阳的人都赞叹李固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

    所以在此之后,司隶校尉、益州刺史都命令汉中太守推举李固为孝廉,司空也征辟他为掾属,但是李固都不去就职。

    到了公元133年的六月初八,京师洛阳的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于是汉顺帝召集了当时三公九卿荐举的淳真朴实之士(李固受卫尉贾建举荐),让他们发表对策,并特别向他们询问当代的弊病和应该如何为政。

    李固也是一个耿直人,在对答中弹劾了当时受宠于汉顺帝的乳母以及宦官,结果汉顺帝看了众人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并且让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在这之后,汉顺帝便任命李固为议郎。

    然而,汉顺帝的乳母宋娥和宦官都是非常的痛恨李固,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导致汉顺帝下令查办李固,并且诏书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型钢大司农黄尚等请求执金吾梁商(梁冀他爹)营救,尚书仆射黄琼也进行挽救,重新辩明事实真相,过了很久李固才被释放,调离朝廷担任广汉郡雒县令,结果李固到了白水关,便解下印绶,回到家乡汉中,关起门来不与人交往。

    公元135年,梁商被任命为大将军,就任后便延聘李固为自己的从事中郎,当时梁商以外戚的身份辅政,但为人做事柔和,所以没有能力整顿法纪,李固想让梁商先整治风化,退辞高满之位,于是向梁商上书,结果梁商没有听从。

    到了公元136年,当时的太尉王龚痛恨宦官专权,上书极力陈述他们的罪状,结果宫中的黄门常侍们指使门客,向朝廷诬告王龚有罪,汉顺帝便命王龚及早亲自讲明真实情况,于是李固向梁商上书请求他出面营救,而梁商便立即向顺帝进言,事情才告平息,由此可见李固与梁冀父亲的关系还很不错。

    公元138年,侍御史贾昌和州郡官府合力讨伐叛乱的象林郡蛮族首领区怜,但没有取胜,反而受到区怜的围攻,过了一年多,援兵和粮草都无法接济,所以汉顺帝召集朝廷百官以及四府(既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的掾属询问对策,众人都主张派遣大将,征发荆、扬、兖、豫等四州的四万军队前往交趾增援。

    结果李固先举七点理由反驳:

    第一,如果荆州和扬州太平无事,便可以以二州的士兵,但是而今二州的盗贼,犹如磐石一样结合在一起,不肯离散;武陵郡和南郡的蛮族反叛,还没有安定,而长沙郡和桂阳郡的士兵,已被征发多次,如果再次征发,骚扰百姓,必然发生新的变乱。

    第二,兖州和豫州的人民,突然被征入伍,远征万里之外,没有归期,而诏书逼迫和催促急如星火,必然导致新的叛乱和逃亡。

    第三,南方州郡,水土潮湿,气候炎热,再加上瘴气,以致死亡的人必占十分之四五。

    第四,长途跋涉,行军万里,士卒疲劳不堪,等军队到达岭南,士卒已经没有战斗能力。

    第五,按照规定的正常速度,每天行军三十里,而离日南郡有九千余里,需要行军三百天才可到达,按每人每天口粮五升计算,需要用米六十万斛,还不包括将领、军吏的口粮和驴、马的饲料,仅士兵自己携带,费用就如此巨大。

    第六,军队战斗的地方,死亡的人一定很多,即然抵御不了敌人的进攻,就将再次征调援兵,这就犹如挖割心腹去补四肢。

    第七,九真和日南,两郡相隔仅一千里,征发当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更何况征发四州的士兵,

    之后李固又以从前讨伐益州叛羌的中郎将尹就和益州刺史张乔(一个失败被召还,另一个一月之内就平息叛乱)做对比,认为由朝廷派遣大将没有益处,而州郡地方官吏足以胜任,所以李固建议应重新选派即勇而有谋、仁惠之余又胜任将帅的人任州刺史和郡太守,驻守在交趾郡,并暂时放弃难守的日南郡,把官民迁徙到交趾郡,等平乱之后,再命返回,同时还可以招募和收买蛮夷,让他们互相攻杀,如果有能够离间敌人内部、斩杀蛮夷首领的,朝廷许以封侯,赐以食邑,最后李固推荐祝良和张乔前往平乱。

    于是乎,四府完全同意李固的意见,汉顺帝便就地任命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二人果然平定了平乱,五岭以外地区恢复和平。

    到了永和(公元136年—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